冷凝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78701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冷凝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冷凝器,能够抑制过冷却部中的制冷剂冷却功能的低下以及蓄液部内的液相制冷剂的蓄留功能的低下。在冷凝器中以使冷凝部位于下侧的方式设有冷凝部以及过冷却部。在冷凝器的右端侧设有:将从冷凝部通过的制冷剂分离为气液两相而将液相制冷剂向过冷却部输送的蓄液部;使冷凝部的第3热交换通路以及过冷却部的第4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1集液箱;和使冷凝部的其他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2集液箱。通过分隔部件将第1集液箱内,在与第2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的高度位置处划分为使第3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连通的下侧空间、和使第4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连通的上侧空间。两空间内与蓄液部内连通。
【专利说明】冷凝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该冷却器适合应用于例如搭载在汽车中的作为制冷循环 的汽车空调中。
[0002] 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将图1?图5所示的上下、左右称为上下、左右。

【背景技术】
[0003] 作为例如汽车空调的冷凝器,而广泛使用如下的过冷(subcool)式的冷凝器,其 以使冷凝部位于上侧的方式沿上下并列地设有冷凝部以及过冷却部,并具有:将长度方向 朝向左右方向并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以并列状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和将长度方向朝向 上下方向地配置且使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左右1对集液箱;和蓄液部,该蓄液部 在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下与任意一方的集液箱接合,且将从冷凝部通过了的制 冷剂分离为气液两相而将液相制冷剂蓄留并将液相制冷剂向过冷却部输送(参照专利文 献1)。
[0004] 然而,在搭载有带增压器的发动机的汽车中,以冷却被压缩的吸气来提高吸气密 度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的目的,通常使用了增压空气冷却器。增压空气冷却器具有在 冷凝器的前侧,配置在与冷凝器的下部对应的高度位置上的情况,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冷 凝器的情况下,蓄液部的下部以及过冷却部位于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后侧。但是,在增压空气 冷却器内流动的空气的温度通常在入口侧为150?170°C左右,相对于冷凝器而处于极其 高的高温状态,因此,以在增压空气冷却器内流动的空气的热影响为原因,而具有导致由过 冷却部充分冷却制冷剂这一功能、和在蓄液部内稳定蓄留液化的制冷剂这一功能降低的担 忧。
[0005] 而且,冷凝器通常配置在散热器的前侧,因此,在具有增压空气冷却器的汽车中, 冷凝器配置在散热器与增压空气冷却器之间。因此,为了谋取节省空间,难以将蓄液部的粗 细设定得太粗,在将气液分离的方面,无法确保蓄液部的充分大的内容积。
[0006] 因此,作为将专利文献1记载的冷凝器所具有的上述问题点解决了的过冷式冷凝 器,而提出了如下的冷凝器,其以使冷凝部位于下侧的方式设有冷凝部以及过冷却部,并具 有: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以并列状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和 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地配置且使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集液箱;和将从冷凝部 通过了的制冷剂的气液分离而将液相制冷剂蓄留的蓄液部,沿上下并列地设有4个由沿上 下连续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在冷凝部中设有使制冷剂冷凝的成为制冷 剂冷凝通路的3个热交换通路,在过冷却部中设有将制冷剂过冷却的成为制冷剂过冷却通 路的1个热交换通路,在左右两端侧分别设有使全部热交换管连接的集液箱,右侧集液箱 内通过如下分隔部件而划分为3个空间,该分隔部件分别设在冷凝部的上端的制冷剂冷凝 通路与该制冷剂冷凝通路的1个下侧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之间的高度位置上、以及上端的制 冷剂冷凝通路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之间的高度位置上,左侧集液箱内通过如下分隔部件而 划分为3个空间,该分隔部件分别设在冷凝部的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与该制冷剂冷凝通 路的1个上侧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之间的高度位置上、以及上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与制冷剂 过冷却通路之间的高度位置上,在右侧集液箱的中间空间中形成有制冷剂入口,在右侧集 液箱的上侧空间中形成有制冷剂出口,在左侧集液箱上接合有蓄液部,在左侧集液箱的下 侧空间的上部设有制冷剂流出口,该制冷剂流出口使在冷凝部的全部制冷剂冷凝通路中流 动的制冷剂向着蓄液部内流出,在上述左侧集液箱的中间空间的下部设有制冷剂流入口, 该制冷剂流入口使在蓄液部内分离为气液两相而得到的液相制冷剂流入至中间空间内,在 左侧集液箱与蓄液部之间设有制冷剂通路,该制冷剂通路将流入至中间空间内的液相制冷 剂向左侧集液箱的上侧空间内送入,蓄液部的下端位于左侧集液箱的下侧空间的高度方向 上的范围内(参照专利文献2)。
[0007] 在将专利文献2所述的过冷式冷凝器使用于搭载了带增压器的发动机的汽车的 汽车空调中的情况下,增压空气冷却器会配置在冷凝部的前侧,因此,过冷却部难以受到在 增压空气冷却器内流动的空气的热影响,能够抑制过冷却部中的制冷剂冷却功能的低下。
[0008] 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过冷式冷凝器中,蓄液部的下端位于左侧集液箱的下 侧空间的高度方向上的范围内,因此,增压空气冷却器位于蓄液部的下部的前侧,会受到在 增压空气冷却器内流动的空气的热影响,具有导致在蓄液部内稳定蓄留液化的制冷剂这一 功能低下的担忧。尤其,在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压缩吸气入口与蓄液部位于同一侧的情况下, 在蓄液部内稳定蓄留液化的制冷剂这一功能的低下变得明显。而且,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 过冷式冷凝器的情况下也是同样地,冷凝器配置在散热器与增压空气冷却器之间,为了谋 求节省空间,难以将蓄液部的粗细设定得较大,在分离为气液两相的方面,无法确保蓄液部 的充分大的内容积。
[0009] 在先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8 - 219588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1 一 30429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001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冷凝器,该冷凝器在使用于搭 载了带增压器的发动机的汽车的汽车空调中时,能够抑制由过冷却部充分冷却制冷剂这一 功能的低下、和蓄液部内稳定蓄留液化的制冷剂这一功能的低下,并且,在谋求节省空间的 方面,能够确保蓄液部的充分大的内容积。
[0014]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由以下的方式构成。
[0015] 1) 一种冷凝器,以使冷凝部位于下侧的方式设有冷凝部以及过冷却部,该冷凝器 具有: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且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以并列状配置的多个热交换 管;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地配置且使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集液箱;和蓄液 部,该蓄液部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地配置,且将从冷凝部通过的制冷剂分离为气液两 相而将液相制冷剂蓄留并将液相制冷剂向过冷却部输送,沿上下并列地设有3个以上由沿 上下连续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在冷凝部中设有使制冷剂冷凝的成为制 冷剂冷凝通路的至少2个热交换通路,在过冷却部中,设有将制冷剂过冷却的成为制冷剂 过冷却通路的1个热交换通路,制冷剂从冷凝部的上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向着下端的制冷 剂冷凝通路流动后流入至蓄液部内,接着从过冷却部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中流过,其中,
[0016] 所述冷凝器在左右任意一端侧设有:第1集液箱,其连接有冷凝部的下端的制冷 剂冷凝通路以及过冷却部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和第2集液箱,其配置在第1集 液箱的左右方向内侧且连接有冷凝部的剩余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在与第2集液 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的高度位置处,通过分隔部件而将第1集液箱内划分为使下端的制 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连通的下侧空间、和使过冷却部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 连通的上侧空间,第1集液箱的两空间内与蓄液部内连通。
[0017] 2)在上述1)记载的冷凝器中,第1集液箱的下端与第2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 方,并且,其上端与第2集液箱的上端相比位于上方,在第1集液箱中的与第2集液箱的下 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连接有冷凝部的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在第1集液箱中的与 第2集液箱相比位于上方的部分上,连接有过冷却部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
[0018] 3)在上述1)或2)记载的冷凝器中,蓄液部的下端、以及将第1集液箱内划分为上 下两空间的分隔部件分别位于从冷凝部的下方开始第2个制冷剂冷凝通路的上下方向上 的范围内,蓄液部内的下部和第1集液箱的下侧空间内的上部、以及蓄液部内的下部和第1 集液箱的上侧空间内的下部分别连通。
[0019] 4)在上述1)或2)记载的冷凝器中,蓄液部的下端位于从冷凝部的下方开始第2 个制冷剂冷凝通路的上下方向上的范围内,将第1集液箱内划分为上下两空间的分隔部件 位于冷凝部的上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上下方向上的范围内或与其相比位于上方,蓄液部 内的上部和第1集液箱的下侧空间内的上部、以及蓄液部内和第1集液箱的上侧空间内分 别连通,在蓄液部内设有制冷剂上升部,该制冷剂上升部使蓄留在蓄液部内的下部中的液 相制冷剂以从蓄液部内流出的目的而上升。
[0020] 5)在上述1)?4)记载的冷凝器中,在冷凝部中设有3个制冷剂冷凝通路,全部热 交换管中的与连接在第1集液箱以及第2集液箱上的一侧为相反侧的端部与第3集液箱连 接,第3集液箱内通过分隔部件而划分为3个空间,该分隔部件设在冷凝部的上端的制冷剂 冷凝通路与中间部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之间的高度位置上、以及冷凝部的上端的制冷剂冷凝 通路与过冷却部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之间的高度位置上,在第3集液箱中的2个分隔部件 间的高度位置上设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与上分隔部件相比位于上方的高度位置上设有 制冷剂出口。
[0021] 实用新型的效果
[0022] 根据上述1)?5)的冷凝器,以使冷凝部位于下侧的方式设有冷凝部以及过冷却 部,该冷凝器具有: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且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以并列状配置的 多个热交换管;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地配置且使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集液 箱;和蓄液部,该蓄液部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地配置,且将从冷凝部通过的制冷剂分 离为气液两相而将液相制冷剂蓄留并将液相制冷剂向过冷却部输送,沿上下并列地设有3 个以上由沿上下连续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在冷凝部中设有使制冷剂冷 凝的成为制冷剂冷凝通路的至少2个热交换通路,在过冷却部中,设有将制冷剂过冷却的 成为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1个热交换通路,制冷剂从冷凝部的上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向着 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流动后流入至蓄液部内,接着从过冷却部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中流 过,因此,在使用于搭载了带增压器的发动机的汽车的汽车空调中时,能够将增压空气冷却 器配置在冷凝部的前侧。因此,过冷却部难以受到在增压空气冷却器内流动的空气的热影 响,能够抑制过冷却部中的制冷剂冷却功能的低下。
[0023] 另外,冷凝器在左右任意一端侧设有:第1集液箱,其连接有冷凝部的下端的制冷 剂冷凝通路以及过冷却部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和第2集液箱,其配置在第1集 液箱的左右方向内侧且连接有冷凝部的剩余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在与第2集液 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的高度位置中,通过分隔部件而将第1集液箱内划分为使下端的制 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连通的下侧空间、和使过冷却部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 连通的上侧空间,第1集液箱的两空间内与蓄液部内连通,因此,能够以使蓄液部下端与配 置在冷凝器的前侧的增压空气冷却器的上端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配置蓄液部。因此,蓄液 部难以受到在增压空气冷却器内流动的空气的热影响,尤其是,即使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压 缩吸气入口与蓄液部设在相同侧,也能够抑制在蓄液部内稳定蓄留液化的制冷剂这一功能 的低下。而且,能够以使蓄液部下端与配置在冷凝器的前侧的增压空气冷却器的上端相比 位于上方的方式配置蓄液部,因此,即使冷凝器配置在散热器与增压空气冷却器之间,也能 够将蓄液部的粗细设定为能够在分离气液的方面确保蓄液部的十分大的内容积的粗细。而 且,能够将蓄液部相对于增压空气冷却器设置在任意的位置上,因此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具体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冷凝器的整体构成的局部省略的主视 图。
[0025] 图2是示意表示图1的冷凝器的主视图。
[0026] 图3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冷凝器的主视图。
[0027] 图4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冷凝器的主视图。
[0028] 图5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的冷凝器的主视图。
[0029]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中的蓄液部的配置的一例的俯视图。
[0030]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中的蓄液部的配置的其他例的俯视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
[0032] 1、20、30、40:冷凝器
[0033] 1A、20A、30A、40A:冷凝部
[0034] 1B、20B、30B、40B:过冷却部
[0035] 2:热交换管
[0036] 3:第1集液箱
[0037] 4:第2集液箱
[0038] 5:第3集液箱
[0039] 8:蓄液部
[0040] 9、11、12:分隔部件
[0041] 35:制冷剂上升部件(制冷剂上升部)
[0042] P1:第1热交换通路
[0043] P2:第2热交换通路
[0044] P3:第3热交换通路
[0045] P4:第4热交换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以下,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此外,在全部图面中,对同一部分以 及同一部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047]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风从图1?图5的纸面背面侧向纸面表面侧流动。
[0048] 另外,以下的说明中,"铝"这一术语除了纯铝之外还包含铝合金。
[0049] 实施方式1
[0050] 本实施方式由图1以及图2所示。图1具体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冷凝 器的整体构成,图2示意表示图1的冷凝器。在图2中,省略了各个热交换管的图示,并且 也省略了波纹状散热片以及侧板的图示。
[0051] 在图1以及图2中,冷凝器1具有:多个铝制扁平状热交换管2,其在将宽度方向 朝向通风方向并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3个铝制 集液箱3、4、5,在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下配置,且通过钎焊而使热交换管2的长 度方向两端部连接;铝制波纹状散热片6,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2彼此之间以及上下两端 的热交换管2的外侧并钎焊在热交换管2上;和铝制侧板7,配置在上下两端的波纹状散热 片6的外侧并钎焊在波纹状散热片6上,冷凝部1A以及过冷却部1B以使冷凝部1A位于下 侧的方式设置。另外,冷凝器1具有蓄液部8,该蓄液部8将从冷凝部1A通过了的制冷剂分 离为气液两相而将液相制冷剂蓄留并将该液相制冷剂向过冷却部1B输送。
[0052] 在冷凝器1上设有由上下连续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2构成的3个以上、在此为4个 的热交换通路PI、P2、P3、P4,在冷凝部1A上设有至少2个、在此为3个热交换通路PI、P2、 P3,在过冷却部1B上设有1个热交换通路P4。设在冷凝部1A上的热交换通路PI、P2、P3 为制冷剂冷凝通路,设在过冷却部1B上的热交换通路P4为制冷剂过冷却通路。而且,构成 各热交换通路P1、P2、P3、P4的全部热交换管2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相同的,并且,相邻的2 个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2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不同的。在此,将冷凝部1A的热交换通路 PI、P2、P3从上依次称为第1?第3热交换通路,将过冷却部1B的热交换通路P4称为第4 热交换通路。
[0053] 在冷凝器1的右端侧独立地设有第1集液箱3和第2集液箱4,其中,第1集液箱 3通过钎焊连接有构成冷凝部1A的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即第3热交换通路P3的热交换 管2以及构成过冷却部1B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即第4热交换通路P4的热交换管2,第2集 液箱4通过钎焊连接有构成冷凝部1A的剩余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即第1以及第2热交换通 路PI、P2的热交换管2,在冷凝器1的左端侧设有第3集液箱5,该第3集液箱5连接有构 成第1?第4热交换通路P1?P4的全部热交换管2。第1集液箱3与第2集液箱4相比 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在此为配置在右侧,上端与第2集液箱4的上端相比位于上方,下端 与第2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在第1集液箱3中的与第2集液箱4相比位于下方 的部分上,连接有第3热交换通路P3的热交换管2,在第1集液箱3中的与第2集液箱4相 比位于上方的部分上,连接有第4热交换通路P4的热交换管2。
[0054] 第1集液箱3内通过铝制分隔部件9而划分为下侧空间3a和上侧空间3b,该铝制 分隔部件9设在与第2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的高度位置上,且设在第2热交换通 路P2的上下方向上的范围内。第3热交换通路P3的热交换管2与下侧空间3a内的下部 连通,第4热交换通路P4的热交换管2与上侧空间3b内的上部连通。
[0055] 第3集液箱5内通过铝制分隔部件11、12而划分为中间空间5a、下侧空间5b、和 上侧空间5c,该铝制分隔部件11、12分部设在第1热交换通路P1和第2热交换通路P2之 间的高度位置上,以及第1热交换通路P1和第4热交换通路P4之间的高度位置上。第1 热交换通路P1的热交换管2与中间空间5a连通,第2以及第3热交换通路P2、P3的热交 换管2与下侧空间5b连通,第4热交换通路P4的热交换管2与上侧空间5c连通。
[0056] 通过第1集液箱3的下侧空间3a、第2集液箱4、第3集液箱5的中间空间5a以 及下侧空间5b、和第1?第3热交换通路P1、P2、P3而形成了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部1A,通 过第1集液箱3的上侧空间3b、第3集液箱5的上侧空间5c以及第4热交换通路P4而形 成了将制冷剂过冷却的过冷却部1B。
[0057] 在第3集液箱5上形成有与中间空间5a连通的制冷剂入口(省略图示)以及与 上侧空间5c连通的制冷剂出口(省略图示),在第3集液箱5上接合有与制冷剂入口连通 的制冷剂入口部件13以及与制冷剂出口连通的制冷剂出口部件14。
[0058] 蓄液部8为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使上下两端封闭的筒状,其下端封闭壁装 拆自如地安装在与第1集液箱3接合的安装部件15上。在蓄液部8的下端封闭壁上设有 制冷剂流入口以及制冷剂流出口(均省略图示),经由设在安装部件15上的流入路径16以 及蓄液部8的制冷剂流入口而使第1集液箱3的下侧空间3a内的上部和蓄液部8内的下 部连通,经由蓄液部8的制冷剂流出口以及设在安装部件15上的流出路径17而使蓄液部8 内的下部和第1集液箱3的上侧空间3b内的下部连通。此外,虽省略了图示,但具有在蓄 液部8内配置有干燥剂的情况。
[0059] 冷凝器1与压缩机、膨胀阀(减压器)以及蒸发器一同构成制冷循环,作为汽车空 调而适用于搭载了带增压器的发动机的汽车中。
[0060] 在上述构成的冷凝器1中,由压缩机压缩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从制冷剂入口 部件13以及制冷剂入口通过而流入至第3集液箱5的中间空间5a内,并在第1热交换通 路P1的热交换管2内向右侧流动的过程中冷凝而流入至第2集液箱4内。流入至第2集 液箱4内的制冷剂在第2热交换通路P2的热交换管2内向左侧流动的过程中冷凝而流入 至第3集液箱5的下侧空间5b内。流入至第3集液箱5的下侧空间5b内的制冷剂在第3 热交换通路P3的热交换管2内向右侧流动的过程中冷凝而流入至第1集液箱3的下侧空 间3a内。
[0061] 流入至第1集液箱3的下侧空间3a内的制冷剂是气液混相制冷剂,从安装部件15 的制冷剂流入路径16以及蓄液部8的制冷剂流入口通过而流入至蓄液部8内。当气液混相 制冷剂流入至蓄液部8时,通过重力的作用而分离为气液两相,液相制冷剂蓄留在蓄液部8 内的下部,并且从蓄液部8的制冷剂流出口以及安装部件15的制冷剂流出路径17通过而 流入至第1集液箱3的上侧空间3b内。此外,在蓄液部8内配置有干燥剂的情况下,制冷 剂会在蓄液部8内与干燥剂接触,而使干燥剂中的水分被去除。流入至第1集液箱3的上 侧空间3b内的液相制冷剂进入至第4热交换通路P4的热交换管2内,并在第4热交换通 路P4的热交换管2内向左侧流动的过程中被过冷却,然后进入至第3集液箱5的上侧空间 5c内,并从制冷剂出口以及制冷剂出口部件14通过而流出,并经过膨胀阀向蒸发器输送。
[0062] 在此,将被压缩的吸气冷却的增压空气冷却器能够与蓄液部8相比位于下方而配 置在冷凝器1的冷凝部1A的车辆前侧。因此,冷凝器1的过冷却部1B难以受到在增压空 气冷却器内流动的空气的热影响,能够抑制过冷却部1B中的制冷剂冷却功能的低下。
[0063] 另外,蓄液部8的整体难以受到在增压空气冷却器内流动的空气的热影响,尤其, 即使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压缩吸气入口与蓄液部8设在相同侧,也能够抑制在蓄液部8内稳 定蓄留液化的制冷剂这一功能的低下。而且,即使冷凝器1配置在散热器与增压空气冷却 器之间,也能够将蓄液部8的粗细设定为在分离气液的方面能够确保蓄液部的充分大的内 容积的粗细。而且,能够将蓄液部8相对于增压空气冷却器设置在任意的位置上,因此增加 设计的自由度。
[0064] 实施方式2
[0065] 本实施方式由图3所示。图3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冷凝器。在图 3中,省略了各个热交换管的图示,并且也省略了波纹状散热片以及侧板的图示。
[0066] 在图3中,在冷凝器20上以使冷凝部20A位于下侧的方式设有冷凝部20A以及过 冷却部20B。在冷凝部20A上设有成为制冷剂冷凝通路的至少2个,在此为3个热交换通路 PI、P2、P3,在过冷却部20B上设有成为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1个热交换通路P4。
[0067] 蓄液部8在跨着下侧空间3a和上侧空间3b的状态下,使其周壁与第1集液箱3的 周壁接合。而且,第1集液箱3的下侧空间3a内的上部和蓄液部8内的下部经由蓄液部8 和第1集液箱3的接合部中的形成在与下侧空间3a对应的部分上的连通部21而连通,蓄 液部8内的下部和第1集液箱3的上侧空间3b内的下部经由蓄液部8和第1集液箱3的 接合部中的形成在与上侧空间3b对应的部分上的连通部22而连通。
[0068] 其他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的冷凝器1相同,制冷剂在冷凝器20内与实施方式1的 冷凝器1的情况同样地流动。
[0069] 实施方式3
[0070] 本实施方式由图4所示。图4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冷凝器。在图 4中,省略了各个热交换管的图示,并且也省略了波纹状散热片以及侧板的图示。
[0071] 在图4中,在冷凝器30上以使冷凝部30A位于下侧的方式设有冷凝部30A以及过 冷却部30B。在冷凝部30A上设有成为制冷剂冷凝通路的至少2个,在此为3个热交换通路 PI、P2、P3,在过冷却部30B上设有成为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1个热交换通路P4。
[0072] 第1集液箱3内通过设在与第2集液箱4的上端几乎相同位置高度的位置上的铝 制分隔部件31而划分为下侧空间3a和上侧空间3b。第3热交换通路P3的热交换管2与 下侧空间3a内的下部连通,第4热交换通路P4的热交换管2与上侧空间3b连通。
[0073] 蓄液部8装拆自如地设在使其上端封闭壁与第1集液箱3接合的安装部件32上。 在蓄液部8的上端封闭壁上设有制冷剂流入口以及制冷剂流出口(均省略图示),经由设在 安装部件32上的流入路径33以及蓄液部8的制冷剂流入口而使第1集液箱3的下侧空间 3a内的上部与蓄液部8内的上部连通,经由蓄液部8的制冷剂流出口以及设在安装部件32 上的流出路径34而使蓄液部8内的上部和第1集液箱3的上侧空间3b连通。另外,在蓄 液部8内使蓄液部8内的下部和安装部件32的流出路径34连通,且配置有使蓄留在蓄液 部8内的下部处的液相制冷制以从蓄液部8内流出的目的而上升的制冷剂上升部件35(制 冷剂上升部)。
[0074] 其他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的冷凝器1相同。
[0075] 上述冷凝器30与实施方式1的冷凝器1同样地,与压缩机、膨胀阀(减压器)以 及蒸发器一同构成制冷循环,作为汽车空调而适用于搭载了带增压器的发动机的汽车中。
[0076] 在上述构成的冷凝器30中,直到制冷剂流入至第1集液箱3的下侧空间3a内为 止是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
[0077] 流入至第1集液箱3的下侧空间3a内的制冷剂是气液混相制冷剂,从安装部件32 的制冷剂流入路径33以及蓄液部8的制冷剂流入口通过而流入至蓄液部8内。当气液混 相制冷剂流入至蓄液部8时,通过重力的作用分离为气液两相,液相制冷剂蓄留在蓄液部8 内的下部,并且从制冷剂上升部件35、蓄液部8的制冷剂流出口以及安装部件32的制冷剂 流出路径34通过而流入至第1集液箱3的上侧空间3b内。流入至第1集液箱3的上侧空 间3b内的液相制冷剂进入至第4热交换通路P4的热交换管2内,在第4热交换通路P4的 热交换管2内向左侧流动的过程中被过冷却,然后进入至第3集液箱5的上侧空间5c内, 而从制冷剂出口以及制冷剂出口部件14通过而流出,并经过膨胀阀向蒸发器输送。
[0078] 实施方式4
[0079] 本实施方式由图5所示。图5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的冷凝器。在图 5中,省略了各个热交换管的图示,并且也省略了波纹状散热片以及侧板的图示。
[0080] 在图5中,在冷凝器40上以使冷凝部40A位于下侧的方式设有冷凝部40A以及过 冷却部40B。在冷凝部40A上设有成为制冷剂冷凝通路的至少2个、在此为3个热交换通路 P1、P2、P3,在过冷却部40B上设有成为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1个热交换通路P4。
[0081] 蓄液部8在以跨着下侧空间3a和上侧空间3b的状态下使其周壁与第1集液箱3 的周壁接合。而且,经由蓄液部8和第1集液箱3的接合部中的形成在与下侧空间3a对应 的部分上的连通部41,而使第1集液箱3的下侧空间3a内的上部和蓄液部8内的上部连 通,并经由蓄液部8和第1集液箱3的接合部中的形成在与上侧空间3b对应的部分上的连 通部42,而使蓄液部8内的上部与第1集液箱3的上侧空间3b内连通。制冷剂上升部件 35的上端与连通部42连通。
[0082] 其他的构成与实施方式3的冷凝器30相同,制冷剂在冷凝器40内与实施方式1 的冷凝器30的情况同样地流动。
[0083] 图6以及图7表示实施方式1?4的冷凝器1、20、30、40中的设置蓄液部8的位 置的具体例。
[0084] 图6所示的蓄液部8以从俯视观察而使中心部0在第1集液箱3的中心部01的 右侧且位于通风方向下游侧的方式配置。
[0085] 图7所示的蓄液部8以从俯视观察而使中心部0在第1集液箱4的左侧且位于通 风方向下游侧的方式配置。
[0086] 工业实用性
[〇〇87] 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优选适用于搭载有带增压器的发动机的汽车的汽车空调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冷凝器,以使冷凝部位于下侧的方式设有冷凝部以及过冷却部,该冷凝器具有: 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且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以并列状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将长 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地配置且使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集液箱;和蓄液部,该蓄液 部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地配置,且将从冷凝部通过了的制冷剂分离为气液两相而将液 相制冷剂蓄留并将液相制冷剂向过冷却部输送, 沿上下并列地设有3个以上由沿上下连续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在 冷凝部中设有使制冷剂冷凝的成为制冷剂冷凝通路的至少2个热交换通路,在过冷却部中 设有将制冷剂过冷却的成为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1个热交换通路,制冷剂从冷凝部的上端 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向着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流动后流入至蓄液部内,接着从过冷却部的 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中流过,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在左右任意一端侧设有:第1集液箱,其连接有冷凝部的下端的制冷剂冷 凝通路以及过冷却部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和第2集液箱,其配置在第1集液箱 的左右方向内侧且连接有冷凝部的剩余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 在与第2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的高度位置处,通过分隔部件而将第1集液箱内 划分为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连通的下侧空间、和与过冷却部的制冷剂过冷 却通路的热交换管连通的上侧空间,第1集液箱的两空间内部与蓄液部内部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第1集液箱的下端与第2集液箱的下 端相比位于下方,并且,其上端与第2集液箱的上端相比位于上方,在第1集液箱中的与第 2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连接有冷凝部的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在第1集 液箱中的与第2集液箱相比位于上方的部分上,连接有过冷却部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 交换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蓄液部的下端、以及将第1集液箱 内划分为上下两空间的分隔部件分别位于从冷凝部的下方开始第2个制冷剂冷凝通路的 上下方向上的范围内,蓄液部内的下部和第1集液箱的下侧空间内的上部、以及蓄液部内 的下部和第1集液箱的上侧空间内的下部分别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蓄液部的下端位于从冷凝部的下方 开始第2个制冷剂冷凝通路的上下方向上的范围内,将第1集液箱内划分为上下两空间的 分隔部件位于冷凝部的上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上下方向上的范围内或与其相比位于上 方,蓄液部内的上部和第1集液箱的下侧空间内的上部、以及蓄液部内和第1集液箱的上侧 空间内分别连通,在蓄液部内设有制冷剂上升部,该制冷剂上升部使蓄留在蓄液部内的下 部中的液相制冷剂以从蓄液部内流出的目的而上升。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冷凝部中设有3个制冷剂冷凝 通路,全部热交换管中的与连接在第1集液箱以及第2集液箱上的一侧为相反侧的端部与 第3集液箱连接,第3集液箱内通过分隔部件而划分为3个空间,该分隔部件设在冷凝部的 上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与中间部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之间的高度位置上、以及冷凝部的上端 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与过冷却部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之间的高度位置上,在第3集液箱中的 2个分隔部件间的高度位置上设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与上分隔部件相比位于上方的高度 位置上设有制冷剂出口。
【文档编号】F25B39/04GK203893509SQ201420312908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3日
【发明者】花房达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