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系统及热源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能够以高效率运行的冷冻系统及热源系统。当通过入口侧温度检测单元(3)检测的温度Ti低于根据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13)检测出的温度Tj、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14)检测出的温度Tk、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的台数N以及作为1次侧的流量的剩余部分的缩减旁路量X计算出的冷冻装置缩减温度Tx时,控制冷冻装置(1)的运行台数,使当前运行台数中的1台停止。当通过入口侧温度检测单元(3)检测的温度Ti高于根据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13)检测出的温度Tj、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14)检测出的温度Tk、正在运行的热源装置的台数N以及作为1次侧的流量的剩余部分的缩减旁路量X计算出的热源装置缩减温度Tx时,控制热源装置(1)的运行台数,使当前运行台数中的1台停止。
【专利说明】冷冻系统及热源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冻系统,以及一种热源系统,所述冷冻系统通过并列设置在I次侧的多台冷冻装置将载热体冷却,将冷却了的载热体供给设置在2次侧的负载;所述热源系统通过并列设置在I次侧的多台热源装置将载热体加热,将加热了的载热体供给设置在2次侧的负载。
【背景技术】
[0002]已知一种冷冻系统(或者热源系统),其通过并列设置在I次侧的多台冷冻装置(或者热源装置)将载热体(例如水、盐水或空气等)冷却(或者加热),将冷却(或者加热)了的2次制冷剂供给设置在2次侧的负载。
[0003]关于冷冻系统,例如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1-231955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冷冻系统(参照权利要求1),具备:设置在负载的上游侧,来自并列设置在I次侧的多台冷冻装置的2次制冷剂流入的上游侧集管;下游侧集管,其设置在所述负载的下游侧,用于将来自负载的所述2次制冷剂分配给多台所述冷冻装置;1次侧泵,其用于将该下游侧集管的所述2次制冷剂供给各所述冷冻装置;2次侧泵,其用于将所述上游侧集管的所述2次制冷剂供给所述负载;以及旁路管道,其连接所述上游侧集管和所述下游侧集管,所述冷冻系统的特征为,具备:流量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流过各所述冷冻装置的所述2次制冷剂的流量;入口侧温度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向各所述冷冻装置流入的所述2次制冷剂的温度;出口侧温度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从各所述冷冻装置流出的所述2次制冷剂的温度;负载上游侧温度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上游侧集管和所述负载之间的所述2次制冷剂的温度;控制单元,其当所述负载上游侧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高于多台所述冷冻装置中正在动作的冷冻装置中的所述出口侧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时,控制使得流过所述I次侧的所述2次制冷剂全体的流量增大,当多台所述冷冻装置中正在动作的冷冻装置中的所述入口侧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控制使得流过所述I次侧的所述2次制冷剂全体的流量减少。
[0004]此外还记载有(参照权利要求3),专利文献I的冷冻系统中,所述控制单元在多台所述冷冻装置中正在动作的冷冻装置中的所述入口侧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低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如果是正在动作的冷冻装置中的流量为高于最小流量的状态,则控制减少流量;如果是正在动作的冷冻装置中的流量为最小流量的状态,则控制使正在动作的冷冻装置停止。另外还记载有(参照段落0017),由于根据这种冷冻系统能够降低流过旁路管道的2次制冷剂流量,因此能够降低I次侧泵和2次侧泵的动力,实现冷冻系统的节能化。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19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然而,专利文献I的冷冻系统中,尽管考虑了通过降低流过旁路管道的2次制冷剂(载热体)的流量来降低I次侧泵和2次侧泵的动力,但是没有考虑如何使得冷冻装置在高效率区域运行。因此需要一种冷冻系统(热源系统),作为一种不仅考虑了 I次泵和2次泵的动力,还考虑到冷冻装置(热源装置)的动力的冷冻系统(热源系统)整体,能够更好地实现节能化。
[0007]另外,专利文献I的冷冻系统中,I次侧泵和2次侧泵的结构为流量可以控制的变量泵。对于这一点,需要一种冷冻系统(热源系统),其结构为根据负载增减使流量变动的2次侧泵为变速泵,而I次侧泵为价格低廉的恒速泵。
[0008]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以高效率运行的冷冻系统及热源系统。
[0009]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冻装置,其特征为具备:上游侧集管,其设置在负载的上游侧,从并列设置在I次侧的多台冷冻装置流出的载热体合流并向所述负载供给;下游侧集管,其设置在所述负载的下游侧,用于将来自所述负载的所述载热体分配给多台所述冷冻装置;1次侧泵,其设置有多台,用于向各个所述冷冻装置供给由所述下游侧集管分配的所述载热体;2次侧泵,其用于向所述负载供给所述上游侧集管的所述载热体;旁路管道,其连接所述上游侧集管和所述下游侧集管;入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向所述冷冻装置流入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出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从所述冷冻装置流出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向所述负载流入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从所述负载流出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以及控制单元,其当通过所述入口侧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温度变得低于根据所述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所述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正在运行的所述冷冻装置的台数以及作为所述I次侧的流量的剩余部分的缩减旁路量计算出的冷冻装置缩减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装置的运行台数,使当前运行台数中的I台停止。
[0010]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源系统,其特征为具备:上游侧集管,其设置在负载的上游侧,从并列设置在I次侧的多台热源装置流出的载热体合流并向所述负载供给;下游侧集管,其设置在所述负载的下游侧,用于将来自所述负载的所述载热体分配给所述多台热源装置;1次侧泵,其设置有多台,用于向各个所述热源装置供给由所述下游侧集管分配的所述载热体;2次侧泵,其用于向所述负载供给所述上游侧集管的所述载热体;旁路管道,其连接所述上游侧集管和所述下游侧集管;入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向所述热源装置流入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出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从所述热源装置流出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向所述负载流入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从所述负载流出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以及控制单元,其当通过所述入口侧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温度变得低于根据所述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所述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正在运行的所述热源装置的台数以及作为所述I次侧的流量的剩余部分的缩减旁路量计算出的热源装置缩减温度时,控制所述热源装置的运行台数,使当前运行台数中的I台停止。
[0011]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以高效率运行的冷冻系统及热源系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冷冻系统的系统图。
[0013]图2是I次侧控制单元的功能框图。[0014]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冷冻系统的I次侧控制的流程图。
[0015]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冷冻系统中,判定摆动(hunting)、重新设定缩减旁路量的流程图。
[0016]符号说明
[0017]la、lb、lc、Id 冷冻装置
[0018]2a、2b、2c、2d 热交换器
[0019]3a、3b、3c、3d 入口温度检测单元
[0020]4a、4b、4c、4d 出口温度检测单元
[0021]5a、5b、5c、5d I 次侧泵
[0022]6a、6b、6c、6d 2 次侧栗
[0023]7 上游侧集管
[0024]8 下游侧集管
[0025]9 中间集管
[0026]10 负载上游侧温度检测单元(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
[0027]11 旁路管道
[0028]12 I次侧控制单元
[0029]13 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
[0030]14 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
[0031]15 流量控制阀
[0032]16 溢流阀
[0033]20 负载
[0034]31 运行台数确定部
[0035]32 缩减旁路量设定部
[0036]A I 次侧
[0037]B 2 次侧
[0038]X 缩减旁路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参照合适的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对图中共通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0040]《冷冻系统》
[0041]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冷冻系统,参照图1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冷冻系统的系统图。
[0042]如图1所示,冷冻系统具备:冷冻装置Ia至IcUl次侧泵5a至5d、2次侧泵6a至6d、上游侧集管7、下游侧集管8、中间集管9、负载上游侧温度检测单元10、旁路管道11、1次侧控制单元12、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13、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15、流量控制阀15、溢流阀16以及负载20。
[0043]图1中,载热体以顺时针方向转动,上游侧集管7和下游侧集管8的上游、下游是以负载20为基准的。另外,从上游侧集管7和下游侧集管8看过去,将冷冻装置Ia至Id一侧称为冷冻系统的I次侧A,从上游侧集管7和下游侧集管8看过去,将负载20 —侧称为冷冻系统的2次侧B。
[0044]冷冻装置Ia至ld(以下,在总称时称为冷冻装置I)在I次侧A并列设置有多台。另外,图1中表示的例子是并列设置4台冷冻装置Ia至Id。冷冻装置I的运行、停止(台数控制)通过I次侧控制单元12控制。
[0045]冷冻装置Ia具备:运行容量能够连续变化的压缩机(未图示)、能够由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空气热交换器(未图示)、减压阀(未图示)、能够由来自减压阀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和载热体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2a以及控制压缩机和减压阀的冷冻装置控制单元(未图示),通过使压缩机(未图示)动作,能够将由I次侧泵5a供给的载热体冷却。从冷冻装置Ia流出的冷却的载热体流入上游侧集管7。
[0046]在冷冻装置Ia的流入侧(入口侧),设置有检测流入冷冻装置Ia的载热体的温度的入口温度检测单元3a,在冷冻装置Ia的流出侧(出口侧),设置有检测流出冷冻装置Ia的载热体的温度的出口温度检测单元4a。温度检测单元3a、4a的检测信号被输入I次侧控制单元12以及冷冻装置控制单元(未图示)。冷冻装置Ia运行时,冷冻装置Ia的冷冻装置控制单元(未图示)控制压缩机(未图示)和减压阀(未图示),使得热交换器2a的出口温度(出口温度检测单元4a的检测温度)变为预定温度(设定温度)。
[0047]对于冷冻装置Ib至ld,与冷冻装置Ia是相同的,省略对其说明。另外,冷冻装置Ia至Id是能力相同的冷冻装置。
[0048]I次侧泵5a至5d(以下,在总称时称为I次侧泵5)为恒速泵,能够将下游侧集管8的载热体供给各冷冻装置Ia至Id。各I次侧泵5a至5d的运行、停止(台数控制)与对应的冷冻装置Ia至Id联动,通过I次侧控制单元12来控制。
[0049]I次侧泵5a的吸入侧与下游侧集管8连接,吐出侧与冷冻装置Ia的流入侧(入口侧)连接。I次侧泵5a的运行、停止与冷冻装置Ia联动,通过I次侧控制单元12控制。
[0050]对于I次侧泵5b至5d,与I次侧泵5a是相同的,省略对其说明。另外,I次侧泵5a至5d是容量相同的I次侧泵。
[0051]2次侧泵6a至6d(以下,在总称时称为2次侧泵6)为流量可变的变速泵,能够将上游侧集管7的载热体经由中间集管9供给负载20。从负载20流出的载热体经由流量控制阀15流入下游侧集管8。另外,中间集管9和上游侧集管7之间,溢流阀16与2次侧泵6并列配置,能够在中间集管9的压力上升时使载热体向上游侧集管7溢流。
[0052]上游侧集管7中设置有检测上游侧集管7的内部的载热体的温度的负载上游侧温度检测单元10。另外,负载20的流入侧(入口侧)设置有检测向负载20流入的载热体的温度的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13。另外,负载20的流出侧(出口侧)设置有检测从负载20流出的载热体的温度的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14。负载上游侧温度检测单元10、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13以及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14的检测信号被输入给I次侧控制单元12以及2次侧控制单元(未图示)。另外,负载上游侧温度检测单元10检测的温度大致与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13以及检测的温度相同,也可以为其中一个。
[0053]2次侧控制单元(未图示)能够通过2次次泵6的台数控制和各泵的旋转速度控制(流量控制)以及对流量控制阀15的开度的控制来控制流过负载20的载热体的流量。另外,如果向负载20供给的载热体的出入口温度差[即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13的检测温度(负载上游侧温度检测单元10的检测温度)和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14的检测温度的差]比设定值(预定的温度差)大,则2次侧控制单元(未图示)控制增加流过负载20的载热体的流量,如果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14的温度差比设定值(预定的温度差)小,则2次侧控制单元(未图示)控制减少流过负载20的载热体的流量,由此控制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13 (负载上游侧温度检测单元10)和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14的温度差接近设定值(预定的温度差)。
[0054]从冷冻装置I流出的载热体流入设置在负载20的上游侧的上游侧集管7。设置在负载20的下游侧的下游侧集管8能够将来自负载20的载热体分配给各冷冻装置I。
[0055]另外,还设置有连接上游侧集管7和下游侧集管8的旁路管道11。由于流过I次侧A的载热体的流量(动作的I次侧泵5的流量的总和)与流过2次侧B的载热体的流量(动作的2次侧泵6的流量的总和)的差值,使得旁路管道11中有载热体流过。流过I次侧A的载热体的流量比流过2次侧B的载热体的流量大时,上游侧集管7的载热体的一部分经由旁路管道11流向下游侧集管8。而流过I次侧A的载热体的流量比流过2次侧B的载热体的流量小时,下游侧集管8的载热体的一部分经由旁路管道11流向上游侧集管7。
[0056]图2是I次侧控制工具12的功能框图。
[0057]I次侧控制单元12具有运行台数确定部31,被输入入口温度检测单元3a至3d (以下,在总称时称为入口温度检测单元3)、出口温度检测单元4a至4d(以下,在总称时称为出口温度检测单元4)、负载上游侧温度检测单元10(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13)、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14的检测温度,能够控制冷冻装置I以及I次侧泵5的运行台数。另外,I次侧控制单元12具有设定后述的缩减旁路量X的缩减旁路量设定部32。
[0058]这里,没有载热体从旁路管道11流向上游侧集管7时,负载上游侧温度检测单元10(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13)的检测温度与多台冷冻装置I中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出口温度检测单元4的检测温度的平均值大致相等。S卩,由于本实施方式中正在动作的I次侧泵5的流量相同,因此正在动作的冷冻装置I的出口温度检测单元4的检测温度的平均值与将从冷冻装置I流出的载热体混合的温度相同。
[0059]另一方面,有载热体从旁路管道11流向上游侧集管7时,负载上游侧温度检测单元10(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13)的检测温度变得比所述平均值高。其原因是冷冻装置I冷却之前的下游侧集管8的载热体的一部分经由旁路管道11流入上游侧集管7,与从冷冻装置I流出的载热体混合。
[0060]然后,没有载热体从旁路管道11流向下游侧集管8时,多个冷冻装置I中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入口温度检测单元3的检测温度与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14的检测温度大致相等。另外,由于负载20的出口温度(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14的检测温度)被控制变为预定的温度(设定温度),因此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入口温度检测单元3的检测温度与预定的温度(设定温度)也大致相等。
[0061]另一方面,有载热体从旁路管道11流向下游侧集管8时,多个冷冻装置I中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入口温度检测单元3的检测温度变得比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14的检测温度(设定温度)低。其原因是冷冻装置I冷却的上游侧集管7的载热体的一部分经由旁路管道11流入下游侧集管8,与从负载20流出的载热体混合。
[0062]这样,I次侧控制单元12能够基于入口温度检测单元3、出口温度检测单元4、负载上游侧温度检测单元10(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13)、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14的检测温度,检测是否有载热体流过旁路管道11。
[0063]另外,以上说明了采用的是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出口温度检测单元4的检测温度的平均值,由于通过下游侧集管8分配并流入冷冻装置I的载热体的温度大致相同,且冷冻装置I为能力相同的冷冻装置,因此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出口温度检测单元4的各检测温度大致相同。所以,也可以不求出平均值,改用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出口温度检测单元4的检测温度中的任一个。
[0064]<基于I次侧控制单元的控制台数>
[0065]参照图3说明通过I次侧控制单元12 (运行台数确定部31)对冷冻装置I以及I次侧泵5进行台数控制。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冻系统的I次侧控制的流程图。另外,设置在2次侧B的2次侧泵6和流量控制阀15等如上所述,由2次侧控制单元(未图示)控制。
[0066]步骤SlOl中,I次侧控制单元12对各冷冻装置I设定入口温度Ta和出口温度Tb。
[0067]另外,出口温度Tb是冷冻装置I的冷冻装置控制单元(未图示)控制压缩机(未图示)和减压阀(未图示)、控制冷冻装置I的出口温度(出口温度检测单元4的检测温度)变为预定的温度时的设定温度。另外,入口温度1;是2次侧控制单元(未图示)控制2次侧泵6和流量控制阀15、控制负载20的出口温度(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20的检测温度)变为预定的温度时的设定温度。
[0068]步骤S102中,I次侧控制单元12的运行台数确定部31获取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入口水温T1、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出口水温T。、负载20的负载入口温度Tj、负载20的负载出口温度Tk。
[0069]另外,入口水温Ti根据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入口温度检测单元3的检测温度(平均值或者某一个值)获取。出口水温T。根据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出口温度检测单元4的检测温度(平均值或者某一个值)获取。负载入口温度L根据负载上游侧温度检测单元10或者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13的检测温度获取。负载出口温度Tk根据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14的检测温度获取。
[0070]步骤S103中,运行台数确定部31判定扩增判定式是否成立。这里,扩增判定式为如下算式(I)。另外,TA为预定的阈值。
[0071]TrT0 > TA......(I)
[0072]扩增判定式成立时(S103: “是”),运行台数确定部31的处理进入步骤S104。扩增判定式不成立时(S103: “否”),运行台数确定部31的处理进入步骤S107。
[0073]步骤S104中,运行台数确定部31判定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台数是否为最大。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台数为最大时(S104: “是”),运行台数确定部31的处理返回步骤S102。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台数不为最大时(S104: “否”),运行台数确定部31的处理进入步骤S105。
[0074]步骤S105中,运行台数确定部31扩增冷冻装置I的运行台数,使对应的冷冻装置I和I次侧泵5运行。
[0075]步骤S106中,运行台数确定部31重复步骤S106 (S106: “否”)直至经过预定的效果等待时间,经过效果等待时间后(S106:“是”),运行台数确定部31的处理返回步骤S102。[0076]步骤S107中,运行台数确定部31判定缩减判定式是否成立。这里,缩减判定式为如下算式(2)。另外,算式(2)中的冷冻装置缩减温度Tx由算式(3)表示。还有,X为缩减旁路量设定部32设定的缩减旁路量,初始值例如设定为I。另外,N为当前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台数。
[0077]Tj < Tx......(2)
[0078]【数学式I】
[0079]Tx = Tk×(N-X)+Tj×X/N……(3)
[0080]缩减判定式成立时(S107: “是”),运行台数确定部31的处理进入步骤S108。缩减判定式不成立时(S107: “否”),运行台数确定部31的处理返回步骤S102。
[0081]步骤S108中,运行台数确定部31判定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台数是否为最小。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台数为最小时(S108: “是”),运行台数确定部31的处理返回步骤S102。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台数不为最小时(S108: “否”),运行台数确定部31的处理进入步骤S109。
[0082]步骤S109中,运行台数确定部31缩减冷冻装置I的运行台数,使对应的冷冻装置I和I次侧泵5停止。
[0083]步骤SllO中,运行台数确定部31重复步骤S110(S110: “否”)直至经过预定的效果等待时间,经过效果等待时间后(S110:“是”),运行台数确定部31的处理返回步骤S102。
[0084]步骤S103中,扩增判定式⑴成立的状态是指有载热体从下游侧集管8经由旁路管道11流入上游侧集管7,上游侧集管7的载热体的温度比冷冻装置I的出口温度高出TA以上的状态。换句话说,是负载20的容量比当前的冷冻装置的运行台数的容量大的状态。因此,扩增冷冻装置I的运行台数(S105)。
[0085]接下来,对于缩减判定式(2)成立的状态进行说明。
[0086]算式(3)所示的冷冻装置缩减温度Tx是在运行台数为N台的冷冻装置I和I次侧泵5中,(N-X)台量的载热体向负载20供给,X台量的载热体经由旁路管道11从上游侧集管7流向下游侧集管8的状态下,下游侧集管8的载热体的温度。
[0087]也就是说,步骤S107中,缩减判定式(2)成立的状态是有比X台量的载热体更多的载热体从上游侧集管7经由旁路管道11流入下游侧集管8的状态。换句话说,是负载20的容量变得比当前的冷冻装置I的运行台数的容量小的状态。因此,缩减冷冻装置I的运行台数(S109)。
[0088]另外,在步骤S103的扩增判定以及步骤S107的缩减判定中,两个条件都不满足(S103: “否”且S107: “否”)时,对于负载20的当前运行台数(总计运行容量)是稳定的(没有或只有极少量载热体流过旁路管道)。这种情况下,保持当前运行台数。
[0089]<缩减旁路量X的设定处理>
[0090]以下,参照图4对通过I次侧控制单元12 (缩减旁路量设定部32)设定缩减旁路量X进行说明。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冷冻系统中,判定摆动(hunting)、重新设定缩减旁路量的流程图。
[0091]步骤S201中,缩减旁路量设定部32设定缩减旁路量X的初始值(例如X=I)。
[0092]步骤S202中,缩减旁路量设定部32判定是否发生了摆动。这里的摆动是指预定的取样期间内冷冻装置I重复运行台数扩增和缩减的状态。发生了摆动的情况下(S203: “是”),缩减旁路量设定部32的处理进入步骤S203。没有发生摆动的情况下(S203: “否”),缩减旁路量设定部32重复步骤S202的处理。
[0093]步骤S203中,缩减旁路量设定部32修正缩减旁路量X。具体来说,是进行修正使得缩减旁路量X增加。例如,将当前的缩减旁路量X加上0.1作为新的缩减旁路量X。然后,缩减旁路量设定部32的处理返回步骤S202。
[0094]这里,由于冷冻装置I重新启动时消耗电能增加,反复停止和重新启动可能导致冷冻系统整体的效率降低。由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冷冻系统能够通过缩减旁路量设定部32重新设定缩减旁路量X,因此能够使得缩减旁路量X与冷冻系统的状态对应,能够获得摆动减少的稳定系统。
[0095]<缩减旁路量的加权控制>
[0096]将冷冻装置I的当前运行台数扩增或缩减I台时,冷冻系统整体的变化率因当前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台数N而不同。例如,在4台正在运行的状态中缩减I台时,变化量为3/4(75%),而在3台正在运行的状态中缩减I台时,变化量为2/3 (约67%)。
[0097]因此,也可以基于当前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台数N对缩减旁路量X加权。另外,优选结构为当前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台数N越小,则加权系数越小。
[0098]例如,运行台数每缩减I台,即乘以加权系数Y (例如,Y=0.95)。也就是说,作为冷冻系统并联连接台数为M台的运行台数为N台时,缩减旁路量X=XtjXY(s^1)t5另外,也可以与图4 (特别参照步骤S202、S203)中所示的处理搭配,进一步防止摆动。 [0099]也就是说,缩减旁路量设定部32设定的基本缩减旁路量为Xo、加权系数为kN,在缩减判定式(3)的冷冻装置缩减温度Tx中使用的缩减旁路量为X,有如下的算式(4)和算式(5)。
[0100]X=kNXX0......(4)
[0101]......(5)
[0102]kN是当前正在运行的冷冻装置I的台数N时的加权系数,有如下算式(6)的关系成立。
[0103]kN>kN_l......(6)
[0104]〈总结〉
[0105]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冷冻系统,基于冷冻装置I的入口温度检测单元3、出口温度检测单元4、负载上游侧温度检测单元10 (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13)、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14,控制设置在I次侧A的冷冻装置I以及I次侧泵5的运行台数,对于2次侧B(负载20—侧)的负载变动,能够有效实现系统的稳定化,进行减少系统摆动的控制。由此,在I次侧泵5为恒速泵时也能实现系统的稳定化,能够构建实现系统整体节能化的冷冻系统。
[0106]另外,I次侧控制单元12能够进行与控制2次侧B的2次侧控制单元(未图示)独立的控制,因此也具备可以从现有的冷冻系统中仅替换冷冻系统的I次侧A(冷冻装置1、I次侧泵5、I次侧控制单元12),能够选择节能性高的最合适的冷冻装置I的效果。
[0107]《热源系统》
[0108]以上对于把冷冻装置I中冷却的载热体向负载20供给的冷冻系统,对冷冻装置I以及I次侧泵5的台数控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关于把热源装置中加热的载热体向负载供给的热源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对于热源装置以及I次侧泵的台数控制。
[0109]这种情况下,在上述的冷冻系统中,只要将冷冻系统替换为热源系统、将冷冻装置I替换为热源装置1,热源系统的结构即与图1的结构相同,省略对其说明。另外,对于台数控制的控制流程(参照图3),将扩增判定式(I)替换为为以下算式(IA)、将缩减判定式(2)替换为以下算式(2A)即可,省略对其说明。
[0110]T7-Tj > TA......(IA)
[0111]T? > Tx......(2A)
[0112]《变形例》
[0113]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冷冻系统(热源系统)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可以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 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化。
[0114]以上说明了 I次侧控制单元12设置在冷冻装置I的外部的结构,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为冷冻装置I的冷冻装置控制单元(未图示)具备与I次侧控制单元12相同功能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冻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上游侧集管,其设置在负载的上游侧,从并列设置在I次侧的多台冷冻装置流出的载热体合流并向所述负载供给; 下游侧集管,其设置在所述负载的下游侧,用于将来自所述负载的所述载热体分配给多台所述冷冻装置; I次侧泵,其设置有多台,用于向各台所述冷冻装置供给由所述下游侧集管分配的所述载热体; 2次侧泵,其用于向所述负载供给所述上游侧集管的所述载热体; 旁路管道,其连接所述上游侧集管和所述下游侧集管; 入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向所述冷冻装置流入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 出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从所述冷冻装置流出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 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向所述负载流入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 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从所述负载流出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 控制单元,其当通过所述入口侧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温度变得低于根据所述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所述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正在运行的所述冷冻装置的台数以及作为所述I次侧的流量的剩余部分的缩减旁路量计算出的冷冻装置缩减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装置的运行台数,使当前运行台数中的I台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为Tj、所述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为Tk、正在运行的所述冷冻装置的台数为N、所述缩减旁路量为X、所述冷冻装置缩减温度为Tx, 所述冷冻装置缩减温度根据 【数学式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对于所述缩减旁路量,所述冷冻装置重复扩增和缩减时, 所述控制单元修正所述缩减旁路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缩减旁路量被施加以加权系数, 所述冷冻装置的运行台数越小,则所述加权系数越小。
5.一种热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上游侧集管,其设置在负载的上游侧,从并列设置在I次侧的多台热源装置流出的载热体合流并向所述负载供给; 下游侧集管,其设置在所述负载的下游侧,用于将来自所述负载的所述载热体分配给多台所述热源装置; I次侧泵,其设置有多台,用于向各台所述热源装置供给由所述下游侧集管分配的所述载热体;2次侧泵, 其用于向所述负载供给所述上游侧集管的所述载热体; 旁路管道,其连接所述上游侧集管和所述下游侧集管; 入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向所述热源装置流入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 出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从所述热源装置流出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 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向所述负载流入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 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从所述负载流出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控制单元,其当通过所述入口侧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温度变得高于根据所述负载入口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所述负载出口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正在运行的所述热源装置的台数以及作为所述I次侧的流量的剩余部分的缩减旁路量计算出的热源装置缩减温度时,控制所述热源装置的运行台数,使当前运行台数中的I台停止。
【文档编号】F25B7/00GK103925727SQ201410012703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1日
【发明者】青柳笃贵, 石木良和, 伊藤浩二, 樋口耕士, 板垣纲之, 杉山文彦, 萩原裕次郎, 岩井纯一 申请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