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和具有它的制冷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480597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和具有它的制冷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和具有所述换热器的制冷系统。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集流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相连;翅片,所述翅片分别设在相邻的换热管之间;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节流装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中间部位安装到所述第一集流管上,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连通;和设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内且用于分配从所述第二开口进入到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制冷剂的分流部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具有制冷剂分配均匀、换热能力强等优点。
【专利说明】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和具有它的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和具有它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诸如空调的制冷系统中,通常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在制冷系统工作时,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后送至冷凝器,在冷凝器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放热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节流装置降压降温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蒸发吸热变成低压制冷剂蒸汽,再次被压缩机吸入。相关技术中的制冷系统的换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尤其是对于平行流换热器,存在制冷剂分配不均匀,换热性能低的问题,因此存在改进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申请时基于发明人对以下问题和事实的认识和发现作出的:在相关技术的制冷系统中,包括压缩机100A,节流装置200A,蒸发器300A和冷凝器400A,如图16所示,节流装置200A通过一段连接管500A连接在冷凝器300A和蒸发器400A之间,经过节流装置200A节流降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无法从节流装置200A立刻进入蒸发器中,还需要流经连接管500A进入蒸发器300A中,在制冷剂在连接管500A内流动时,气液两相制冷剂很容易出现气液分离,制冷剂进入蒸发器300A后,容易造成制冷剂在蒸发器300的内部分配不均匀,从而降低了蒸发器300A的换热能力。尤其是,在蒸发器为平行流多通道换热器(例如微通道换热器)时,制冷剂的汽液分离现象更为严重,气相制冷剂过多的区域会有较大的过热区,液相制冷剂过多的区域制冷剂蒸发不完全,从而不能够完全换热,严重影响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以致降低整个制冷空调系统的性能。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集成有节流装置,通过将节流装置集成到换热器上,即将节流装置直接或间接安装到换热器上,由此经节流装置节流的气液汽液两相制冷剂可以从节流装置的出口快速进入集流管,无需经过节流装置与集流管之间的一段制冷剂管,制冷剂的流动行程缩短,能够减少气液两相制冷剂分层,有利于制冷剂的分配,提闻换热效果。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集成有换热器的制冷系统,通过将节流装置集成到换热器上,制冷系统的紧凑度提高,所需空间减小。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集流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相连;翅片,所述翅片分别设在相邻的换热管之间;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节流装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中间部位安装到所述第一集流管上,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连通;和设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内且用于分配从所述第二开口进入到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制冷剂的分流部件。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在所述第一集流管上设置所述节流装置且使所述节流装置的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连通,即所述节流装置集成到所述换热器,从而可以使经过所述节流装置节流后的制冷剂直接进入到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内。也就是说,节流后的制冷剂不需要再经过任何管路或转接部件就可以进入到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内,从而不仅可以减小制冷剂的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而且可以使节流后的制冷剂能够很好地保持刚刚节流后的气液混合态,有利于制冷剂的均匀分配。
[0008]换言之,进入到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内的制冷剂为气液混合态的制冷剂,由此可以使制冷剂均匀地进入到所述换热管内,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所述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0009]而且,通过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设置用于分配从所述第二开口进入到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制冷剂的分流部件,从而可以使制冷剂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中间区域向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两端分配,由此可以使制冷剂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内分配的更加均匀,进而可以使制冷剂更加均匀地进入到所述换热管内,以便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使制冷空调系统获得更好的性能。
[0010]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具有制冷剂分配均匀、换热能力强等优点。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节流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外壁上或第一集流管的内腔中。由此可以使所述换热器的结构更加合理。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节流装置直接安装到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外壁上。由此可以使所述节流装置更加便于安装。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集流管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节流装置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外壁上。由此可以更加方便地、容易地将所述节流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集流管上。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罩盖,所述罩盖与所述连接件相连以封住所述节流装置。由此可以更加方便地、容易地将所述节流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集流管上。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罩盖上设有用于露出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孔。由此所述节流装置的第一开口可以通过穿过所述开孔的连接管与冷凝器相连,从而可以使所述换热器的结构更加合理。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有密封件。由此可以防止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制冷剂从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间隙泄露出来。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流部件为制冷剂分配管,所述制冷剂分配管具有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分配孔,所述制冷剂进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由此可以使所述换热器的结构更加合理。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节流装置通过三通管与所述制冷剂分配管相连。通过设置所述三通管,可以使所述制冷剂分配管更加稳固地、容易地安装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内。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流部件为制冷剂分流板,所述制冷剂分流板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且间隔预定距离。由此可以使所述换热器的结构更加简单。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冷剂分流板为平板或朝向所述第二开口凸出的弧形板。
[002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相连且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相连。
[0022]优选地,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节流装置的第一开口直接相连。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通过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换热器,从而可以将现有的制冷系统的相互独立的四大部分精简为三部分,由此减少了所述制冷系统内独立部件的数量,提高了所述制冷系统的紧凑度。同时,通过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换热器,从而可以使制冷剂均匀地进入到所述换热管内,由此可以极大地提高所述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以便使所述制冷系统获得更好的性能。
[002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002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示意图;
[0027]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28]图4是图3所示换热器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0029]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30]图6是图5所示换热器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0031]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32]图8是图7所示换热器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0033]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示意图;
[0034]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示意图;
[0035]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示意图;
[0036]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0037]图13是相关技术中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0038]制冷系统10、
[0039]压缩机100、冷凝器400、
[0040]换热器300、翅片500
[0041]第一集流管310、第一端311、第二端312、内腔313、外壁314、
[0042]第二集流管320、
[0043]换热管330、连接件340、罩盖350、开孔351、密封件360、
[0044]分流部件370、制冷剂分配管371、制冷剂进口 3711、平板372、弧形板373、
[0045]三通管380、
[0046]节流装置200、第一开口 210、第二开口 220、【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8]下面参考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300。如图1_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300包括第一集流管310、第二集流管320、换热管330、翅片500节流装置200和分流部件370。
[0049]第一集流管310具有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第二集流管32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换热管3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310和第二集流管320相连。换言之,换热管330的一端与第一集流管310相连,且换热管330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流管320相连,由此换热管330内的制冷剂通道连通第一集流管310和第二集流管320,换热管330例如为扁管,换热管330内的制冷剂通道例如为微通道。翅片500分别设在相邻的换热管330之间。节流装置200具有第一开口(例如制冷剂进口)210和第二开口(例如制冷剂出口)220,节流装置200安装在第一集流管310上,节流装置200的第二开口 220与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连通以便制冷剂通过节流装置200的第二开口 220进入到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内。
[0050]这里,可以理解的是,节流装置200安装在第一集流管310上,即节流装置200集成到第一集流管310上,从而节流装置200与第一集流管310之间无需通过管路连接,在将换热器300用于到制冷系统内时,节流装置200就用作制冷系统的节流装置,制冷系统无需设置另外,单独的节流装置。
[0051]分流部件370设在第一集流管310内,且分流部件370用于分配从第二开口 220进入到第一集流管310内的制冷剂。
[0052]换言之,节流装置200可以安装到第一集流管310上且节流装置200可以位于第一集流管310的第一端311与第二端312之间。也就是说,节流装置200可以安装到第一集流管310的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之间的中间部位上。
[005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300通过在第一集流管310上设置节流装置200且使节流装置200的第二开口 220与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连通,即换热器300集成有节流装置200,从而可以使经过节流装置200节流后的制冷剂直接进入到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内。也就是说,节流后的制冷剂不需要再经过任何管路或转接部件就可以进入到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内,从而不仅可以减小制冷剂的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而且可以使节流后的制冷剂能够很好地保持刚刚节流后的气液混合态,有利于制冷剂的均匀分配。
[0054]换言之,进入到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内的制冷剂为气液混合态的制冷剂,由此可以使制冷剂均匀地进入到换热管330内,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换热器300的换热能力。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300具有制冷剂分配均匀、换热能力强等优点。
[0055]而且,通过在第一集流管310内设置用于分配从第二开口 220进入到第一集流管310内的制冷剂的分流部件370,从而可以使制冷剂从第一集流管310的中间区域向第一集流管310的两端分配,由此可以使制冷剂在第一集流管310内分配的更加均匀,进而可以使制冷剂更加均匀地进入到换热管330内,以便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器300的换热能力,使制冷空调系统获得更好的性能。
[0056]如图2-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节流装置200可以安装在第一集流管310的外壁314上。由此可以使换热器300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地,节流装置200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一集流管310的外壁314上。
[0057]具体而言,节流装置200安装在第一集流管310的外壁314上可以包括:整个节流装置200可以位于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外,第一集流管310上可以设有与内腔313连通的通孔,节流装置200的第二开口 220与该通孔连通。其中,节流装置200的第二开口220可以直接与该通孔相连,也可以通过非常短的连接套管与该通孔相连。
[0058]节流装置200安装在第一集流管310的外壁314上还可以包括:节流装置200的大部分位于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外,节流装置200的小部分延伸到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内。
[0059]此外,节流装置200还可以安装在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中。由此可以使换热器300的结构更加合理。
[0060]具体而言,节流装置200安装在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中可以包括:整个节流装置200都位于内腔313中,节流装置200的第一开口 210可以通过伸出内腔313的连接管与冷凝器400相连。
[0061]节流装置200安装在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中还可以包括:节流装置200的大部分位于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内,节流装置200的小部分延伸到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外。
[0062]如图9所示,节流装置200可以直接安装到第一集流管310上。由此可以使换热器300的结构更加简单。具体地,节流装置200可以焊接在第一集流管310上。
[0063]如图9所示,节流装置200的一部分可以伸入到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内,且节流装置200可以设在第一集流管310的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之间的中间部位上。其中,节流装置200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外,且节流装置200的另一部分可以与第一集流管310的外轮廓相配合并通过焊接与第一集流管310相连。
[006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2-图8、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集流管310上可以设有连接件340,节流装置200可以通过连接件340安装在第一集流管310上。由此可以更加方便地、容易地将节流装置200安装在第一集流管310上。具体地,节流装置200可以通过连接件340安装在第一集流管310的外壁314上。
[0065]具体地,连接件340可以焊接在第一集流管310上。如图10所示,节流装置200可以通过紧固件390与连接件340相连,即紧固件390可以伸入到节流装置200和连接件340内。其中,紧固件390可以是螺钉或螺栓。
[006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中,连接件340可以包括第一子连接件和第二子连接件,该第一子连接件可以焊接在第一集流管310上,该第二子连接件可以连接在节流装置200上,该第一子连接件和该第二子连接件可以通过紧固件390连接在一起。
[0067]如图10和图11所示,有利地,节流装置200与连接件340之间可以设有密封件360。由此可以防止第一集流管310内的制冷剂从节流装置200与连接件340之间的间隙泄露出来。密封件360可以是密封圈。[0068]如图11所示,换热器300还可以包括罩盖350,罩盖350可以与连接件340相连以封住节流装置200。具体而言,罩盖350内可以具有敞开的容纳腔,该容纳腔的壁上可以设有螺纹,节流装置200的周面和连接件340的周面上都可以设有螺纹以便螺纹配合在该容纳腔的壁上。由此可以更加方便地、容易地将节流装置200安装在第一集流管310上。其中,节流装置200位于该容纳腔内,连接件34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容纳腔内。换言之,罩盖350可以覆盖整个节流装置200和连接件340的至少一部分。
[0069]有利地,如图11所示,罩盖350上可以设有用于露出第一开口 210的开孔351。由此节流装置200的第一开口 210可以通过穿过开孔351的连接管与冷凝器400相连,从而可以使换热器300的结构更加合理。
[0070]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具体示例中,分流部件370可以是制冷剂分配管371,制冷剂分配管371可以具有制冷剂进口 3711和制冷剂分配孔,制冷剂进口3711可以与第二开口 220相连以便制冷剂可以通过制冷剂进口 3711进入到制冷剂分配管371内,进而通过该制冷剂分配孔进入到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内以便完成制冷剂的分配。由此可以使换热器300的结构更加合理。
[0071]制冷剂分配管371的长度方向可以与第一集流管310的长度方向相同,该制冷剂分配孔可以是多个,多个制冷剂分配孔可以沿制冷剂分配管37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地设在制冷剂分配管371上。有利地,多个制冷剂分配孔可以与多个换热管330 —一相对。
[0072]如图3和图4所示,节流装置200可以通过三通管380与制冷剂分配管371相连。由此可以使换热器300的结构更加合理。
[0073]三通管380可以是T字形,三通管380的第一开口与三通管380的第二开口可以相对,制冷剂分配管371的一部分可以从三通管380的第一开口伸入到三通管380内且从三通管380的第二开口伸出三通管380。节流装置200的第二开口 220与三通管380的第三开口 381连通,三通管380的第三开口 381与制冷剂分配管371的制冷剂进口 3711连通,制冷剂可以依次通过第二开口 220、三通管380的第三开口 381和制冷剂进口 3711进入到制冷剂分配管371内。通过设置三通管380,可以使制冷剂分配管371更加稳固地、容易地安装在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内。换言之,三通管380可以用于支撑制冷剂分配管371。
[0074]如图5-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具体示例中,分流部件370可以是制冷剂分流板,该制冷剂分流板可以与第二开口 220相对,且该制冷剂分流板可以与第二开口220间隔预定距离。由此可以使换热器300的结构更加简单。从节流装置200的第二开口220流出的制冷剂直接冲到该制冷剂分流板上,该制冷剂分流板可以改变制冷剂原来的流动方向,以便使制冷剂向第一集流管310的两端流动。
[0075]该制冷剂分流板可以焊接在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内。该制冷剂分流板可以是平板372 (如图5和图6所示)、朝向第二开口 220凸出的弧形板373 (如图7和图8所示)、折板或波浪形板等等。换言之,弧形板373的中部相对弧形板373的端部更加邻近第二开口 220。该制冷剂分流板上可以设有分流孔。
[0076]下面参考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0。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0包括压缩机100、冷凝器400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为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换热器300,冷凝器400的一端与换热器300相连,冷凝器400的另一端与压缩机100相连。更优选地,冷凝器400的一端与换热器300的节流装置200的第一开口 210直接相连。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冷凝器400的一端与换热器300相连”的含义是指冷凝器与换热器之间不再设置单独的节流装置,集成到换热器300上的节流装置200就用作制冷系统的节流装置,但是冷凝器与换热器之间还可以设置除节流装置之外的其他元件。
[0077]可以理解的是,冷凝器400的一端可以与换热器300的第一集流管310相连,制冷剂从冷凝器400进入到第一集流管310内,然后在通过节流装置200进入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3内,例如当节流装置200安装到第一集流管310内时,在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0内在第一集流管310的一端可以形成一个单独的空间,冷凝器400的一端与该空间相连,节流装置200的第一开口 210与该空间连通,节流装置200的第二开口 220与第一集流管310的内腔310连通。
[007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0,通过设置集成有节流装置200的换热器300,制冷系统无需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连接节流装置,从而可以将现有的制冷系统的相互独立的四大部分精简为三部分,由此减少了制冷系统10内独立部件的数量,提高了制冷系统10的紧凑度。同时,通过设置换热器300,从而可以使制冷剂均匀地进入到换热管330内,由此可以极大地提高换热器300的换热能力,以便使制冷系统10获得更好的性能。
[007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8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8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8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8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84]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集流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相连; 翅片,所述翅片分别设在相邻的换热管之间; 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节流装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中间部位安装到所述第一集流管上,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连通;和 设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内且用于分配从所述第二开口进入到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制冷剂的分流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外壁上或第一集流管的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直接安装到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节流装置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盖,所述罩盖与所述连接件相连以封住所述节流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上设有用于露出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有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部件为制冷剂分配管,所述制冷剂分配管具有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分配孔,所述制冷剂进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通过三通管与所述制冷剂分配管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部件为制冷剂分流板,所述制冷剂分流板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且间隔预定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分流板为平板或朝向所述第二开口凸出的弧形板。
12.—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相连且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节流装置的第一开口直接相连。
【文档编号】F25B39/02GK203758096SQ201320889942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周晶, 何延, 刘华钊, 高强 申请人: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