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0504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节流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节流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该节流装置具有:主体(1),其连接第一流路(2)和第二流路(3);阀室(14),其形成在主体(1)内部,并与第一流路(2)连通;阀座(10),其形成在阀室(14),并具有与第二流路(3)连通的开口;阀体(4),其朝向阀座(10)的开口自由进退地设置,并调节开口的开度,连通第二流路(3)和阀座(10)的开口的多个主体流路(13)形成在主体(1)内,多个主体流路(13)的流通方向与阀体(4)的轴向成角度地形成,所述多个主体流路形成为圆筒。
【专利说明】节流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调整流体的流量的节流装置及具有该节流装置的制冷循环装置。【背景技术】
[0002]在控制流体(例如制冷剂)的流量的节流装置中,制冷剂在通过装备了阀体的阀室时,产生流体声音(制冷剂声音)。若制冷剂以气相和液相共存的二相流流入阀室内,则有时由于气相和液相交替地不连续地通过由阀体和阀室形成的节流部,所以发生压力变动,产生制冷剂声音。另外,有时节流部的下游侧由于压力降低而成为二相流,因气泡混乱、碰撞产生制冷剂声音。为了降低这样的制冷剂声音,以往进行了各种研究和提案。
[0003]作为这样的节流装置的例子,通过将具有多个小孔的薄板部件设置在制冷剂流动路径上,使二相制冷剂中的气泡细化而减少制冷剂声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4]另外,在阀室中设置流路形状而构成多个流路,由此,使制冷剂喷流的动能降低而使压力变动减小,从而减少制冷剂声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
[0005]另外,在阀室内安装有隔壁部件,在该隔壁部件上设置有连通流体入口侧空间和流体出口侧空间的连通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7-107623号公报([0010]段)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51605号公报([0047]、[0053]段)
[0010]【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07852号公报([0036]段)
实用新型内容
[001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0012]专利文献I~3记载的技术是采取一维地捕捉流体的流动来减小流体声音的对策,一旦通过多个路径后汇集,要使制冷剂的流动均质化,但没有提及对多个路径的流动方向的影响,减少流体声音的效果小。着眼于从多个路径汇集成一个流动的过程,期望进一步抑制流动声音的对策。
[0013]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研发的,得到能够抑制在节流装置中流通的流体的流体声音的节流装置以及具有该节流装置的制冷循环装置。
[0014]在技术方案I中,本实用新型的节流装置具有:主体,其连接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阀室,其形成在所述主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阀座,其形成在所述阀室,并具有与所述第二流路连通的开口 ;阀体,其朝向所述阀座的开口自由进退地设置,并调节所述开口的开度,上述主体的连通所述第二流路和所述阀座的开口的多个主体流路形成在所述主体内,上述主体的所述多个主体流路的流通方向与所述阀体的轴向成角度地形成,所述多个主体流路形成为圆筒。
[0015]在技术方案2中,是在技术方案I记载的节流装置中,所述多个主体流路的相互的间隔形成为所述阀座的开口侧的间隔比所述第二流路侧的间隔窄。
[0016]在技术方案3中,是在技术方案I或2记载的节流装置中,所述多个主体流路的开口面积之和比所述阀座的开口的开口面积大。
[0017]在技术方案4中,是在技术方案I或2记载的节流装置中,从所述多个主体流路的所述阀座侧的端部到所述阀座的距离比所述阀座的开口的开口宽度小。
[0018]在技术方案5中,是在技术方案I或2记载的节流装置中,所述多个主体流路的流路长度比该多个主体流路的相互间隔大。
[0019]在技术方案6中,是在技术方案I或2记载的节流装置中,所述主体的所述多个主体流路形成在所述阀体的中心轴上的中央部的周围,在所述中央部的所述第二流路侧设置有从所述中央部向所述第二流路伸出的静止部件。
[0020]在技术方案7中,是在技术方案I或2记载的节流装置中,所述阀体形成为圆柱状,并具有:阀体主体部,其直径形成得比所述阀座的开口大;阀体前端部,其直径形成得比所述阀座的开口小;针部,其连接所述阀体主体部和所述阀体前端部,所述主体具有主体轴承部,该主体轴承部形成有供所述阀体前端部嵌入的阀体支承用孔,所述阀体支承用孔与所述阀体前端部滑动接触并支承所述阀体,所述多个主体流路形成在所述主体轴承部的周围。
[0021]在技术方案8中,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压缩机,其压缩制冷剂;冷凝器,其对被所述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冷凝;技术方案I?7中任一项所述的节流装置,其使通过所述冷凝器被冷凝的制冷剂膨胀;蒸发器,其使通过所述节流装置被膨胀的制冷剂蒸发。
[0022]实用新型的效果
[0023]本实用新型形成了连通第二流路和阀座的开口的多个主体流路,该多个主体流路的流通方向与阀体的轴向成角度地形成。由此,通过有效地分散流体流动,能够减小流体能量,并减小流体声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的结构的图。
[00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0026]图3是图2的A-A线的向视剖视图。
[0027]图4是图2的B-B线的向视剖视图。
[002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的正方向流动速度分布。
[002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的反方向流动速度分布。
[0030]图7是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的多个路径中的效果的概略图。
[0031]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0032]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0033]图10是用于说明节流装置的阻滞或涡流的发生的图。
[0034]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节流装置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0035]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图。[0036]图13是以往的节流装置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0037]图14是以往的节流装置的正方向流动速度分布。
[0038]图15是以往的节流装置的反方向流动速度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在制冷循环装置中调整制冷剂的流量的节流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节流装置不限于制冷剂的流量调节,能够适用于任意的流体。
[0040]实施方式I
[0041]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的结构的图。
[004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0043]图3是图2的A-A线的向视剖视图。
[0044]图4是图2的B-B线的向视剖视图。
[0045]此外,在图2中,示出了节流装置的开度全闭的情况。
[0046]如图所示,节流装置100具有:主体I,连接第一流路2和第二流路3 ;阀室14,形成在主体I内部并与第一流路2连通;阀座10,形成在阀室14并具有与第二流路3连通的节流孔11 ;阀体4,朝向阀座10的节流孔11自由进退地设置,并调节节流孔11的开度。
[0047]此外,节流孔11与本实用新型的“阀座的开口”相当。
[0048]主体I具有例如圆筒形状。第一流路2及第二流路3由制冷剂配管构成,制冷剂配管的前端被插入主体I的开口部,通过焊接等接合手段被固定。第一流路2被设置于主体I的半径方向。第二流路3被设置在主体I的轴线上。也就是说,第一流路2和第二流路3设置在相互正交的方向上。
[0049]另外,在阀体4的上部具有步进马达20,该步进马达20由定子和经由未图示的移动机构与阀体4连结的转子构成。该步进马达20的旋转通过移动机构被转换成并进距离,阀体4沿轴向(上下方向)移动来控制阀座10的开口的开度。
[0050]阀体4具有:贯穿阀室14的阀体主体部5 ;直径形成得比阀座10的节流孔11的开口小的阀体前端部7 ;连接阀体主体部5和阀体前端部7的针部6。而且,在阀体主体部5的大致中心轴上形成有例如圆柱形状的阀体前端部7。阀体4的阀体前端部7能够旋转且沿轴向移动地嵌合在主体轴承部9。此外,阀体主体部5及阀体前端部7的形状不限于圆柱。
[0051]在主体I上形成有支承阀体4的主体轴承部9。主体轴承部9由以下部件形成:主体流路13,连通第二流路3和节流孔11,并供制冷剂(流体)流通;阀体支承用孔12,嵌入有阀体前端部7。阀体支承用孔12由嵌入孔形成,该嵌入孔具有比阀体4的阀体前端部7的外径稍大的内径,阀体4的阀体前端部7自由滑动地被插入,由此,与阀体前端部7滑动接触并支承阀体4。
[0052]主体流路13在阀体前端部7的周围形成多个。该多个主体流路13分别形成为圆形状,例如图3、图4所示,与节流孔11在同心圆的圆周上大致等间隔地配置。另外,主体流路13形成为圆筒状。此外,圆筒状是指包括所有正圆、椭圆等圆形的筒状的形状。另外,主体流路13的制冷剂的流通方向与阀体4的轴向,即,第二流路3的轴向成角度地形成。由此,主体流路13构成从节流孔11朝向第二流路3的外周方向倾斜的流路。关于该多个主体流路13的相互间隔,节流孔11侧的间隔比第二流路3侧的间隔窄地形成。S卩,多个主体流路13的中心轴从节流孔11侧朝向第二流路3侧,向外侧扩展地形成。另外,主体流路13形成在主体I内。此外,主体流路13也可以形成在其他部件内,该其他部件与主体I连接,从而实质上,主体流路13形成在主体I内。
[0053]另外,主体轴承部9与节流孔11隔开间隔地配置,通过该间隔在节流孔11和主体轴承部9之间连通多个主体流路13。
[0054](制冷剂的流动)
[0055]以下,关于节流装置10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0056]如图2所示,全闭时,阀体4的针部6与阀座10抵接并以紧密接触的状态被保持。
[0057]在通过步进马达20的旋转,使阀体4向上方移动时,阀体4向上方移动。由此,阀体4的针部6和阀座10之间的流路面积变化,流量被调节(第一级节流)。此时,从第一流路2朝向第二流路3的制冷剂从节流孔11的出口侧向各主体流路13分流并到达第二流路
3。另外,从第二流路3朝向第一流路2的制冷剂被分流到多个主体流路13之后,在主体轴承部9和节流孔11之间再合流,到达节流孔11。
[0058]而且,再使阀体4向上方移动,阀体4的针部6和阀座10之间的流路面积最大的情况下(全开开度),由节流孔11限制流量(第二级节流)。
[0059]另外,在通过步进马达20的旋转,使阀体4向下方移动时,阀体4向下方滑动移动。而且,阀体4的针部6与阀座10抵接,并以紧密接触的状态保持,由此成为全闭状态。
[0060]流入节流装置100的制冷剂有时气相制冷剂作为泡沫混入液相制冷剂中。在该气液混合制冷剂通过节流装置100时,成为噪声音的原因。噪声音的主要原因明确为存在气相制冷剂的泡沫,尤其存在大的泡沫成为问题。
[0061]首先,在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声音对策之前,基于以往事例来说明课题。
[0062](以往事例)
[0063]图13是以往的节流装置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在图13中,示出了节流装置的开度为全闭的情况。
[0064]如图13所示,在以往事例的节流装置中,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相比,没有设置阀体前端部7、主体轴承部9、阀体支承用孔12、多个主体流路13。
[0065]在该以往事例的节流装置中,将制冷剂从第一流路2向第二流路3流动的方向作为正方向流动,将制冷剂从第二流路3向第一流路2流动的方向作为反方向流动。
[0066]而且,在该以往事例的节流装置中,关于正方向流动及反方向流动,在提供了规定的开度、规定的差压的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场的分析结果如图14、图15所示。
[0067]图14是以往的节流装置的正方向流动速度分布。
[0068]如图14所示,在第一流路2、阀室14中,制冷剂的速度低。在针部6和阀座10之间的狭窄区域的流路中,制冷剂的速度变高,沿着针部6以圆锥状变窄地流动。若从该狭窄区域流出,则进入第二流路3内,但由于具有惯性,所以以圆锥状变窄地流动。其结果,动能汇集,制冷剂速度变高。另外,在具有节流孔11的部位发生压力变动时,这对其他制冷剂流动带来的影响因为是在各个流动汇集的方向上,所以非常大。以节流孔11为中心,在第二流路3中,制冷剂速度非常高。[0069]图15是以往的节流装置的反方向流动速度分布。
[0070]如图15所示,在大部分的区域中,制冷剂的速度低。在第二流路3、节流孔中,制冷剂速度小。在针部6和阀座10之间的狭窄区域的流路中,制冷剂的速度变高,沿着针部6以圆锥状扩展地流动。若从该狭窄区域流出,则进入阀室14内,但由于具有惯性,所以以圆锥状扩展地流动。其结果,动能扩散,从而制冷剂速度低。另外,即使在具有阀室14的部位发生压力变动,这对其他制冷剂流动带来的影响也因为是在各个流动相离开的方向上,所以小。
[0071]以上,能观察到与图14所示的正方向流动相比,图15所示的反方向流动这一方的制冷剂速度变高的区域少,制冷剂声音低。在实际观测的结果中,与正方向流动相比,反方向流动这一方的制冷剂声音也小。也就是说,为了抑制制冷剂声音,如图15的流体的流动那样地,使节流装置内部的流体的流动成为相对于行进方向扩展的流动即可。
[0072](本实施方式中的制冷剂流动)
[0073]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I中的制冷剂流动进行说明。
[0074]在本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100中,也将制冷剂从第一流路2向第二流路3流动的方向作为正方向流动,将制冷剂从第二流路3向第一流路2流动的方向作为反方向流动。
[0075]在本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100中,关于正方向流动及反方向流动,在提供了规定的开度、规定的差压的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场的分析结果如图5、图6所示。
[007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中的节流装置的正方向流动速度分布。
[0077]如图5所示,在大部分的区域中,制冷剂的速度低。在第一流路2、阀室14中,制冷剂的速度低。在针部6和阀座10之间的狭窄区域的流路中,制冷剂的速度变高,沿着针部6以圆锥状变窄地流动。若从该狭窄区域流出,则由于具有惯性,所以以圆锥状变窄地流动。但是,由于存在阀体前端部7,所以流动不会向中央汇集。而且,通过多个主体流路13,由此,流动被分割,并且制冷剂向分散的方向流动。
[0078]另外,在具有节流孔11的部位存在压力变动时,这对其他制冷剂流动带来的影响是存在的,但若通过比节流孔11的直径充分短的路径,则到达多个主体流路13,从而压力变动不会相互影响。在多个主体流路13内,当然,压力变动不会相互影响。
[0079]像这样,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I中的节流装置100的正方向流动中,与图14所示的以往的节流装置的正方向流动相比,制冷剂速度变高的区域少,制冷剂声音被抑制。
[008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中的节流装置的反方向流动速度分布。
[0081]如图6所示,在大部分的区域中,制冷剂的速度低。在第二流路3、多个主体流路
13、节流孔11中,制冷剂速度小。在针部6和阀座10之间的狭窄区域的流路中,制冷剂的速度变高,沿着针部6以圆锥状扩展地流动。若该狭窄区域流出,则进入阀室14内,但由于具有惯性,所以以圆锥状扩展地流动。其结果,动能扩散,从而制冷剂速度低。另外,即使在具有阀室14的部位存在压力变动,这对其他制冷剂流动带来的影响也因为是在各个流动相离开的方向上,所以小。像这样,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I中的节流装置100的反方向流动中,成为与图15所示的以往的节流装置的反方向流动大致相同的平均速度场。
[0082]以上,本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100是在节流孔11和第二流路3之间形成有连通节流孔11和第二流路3的多个主体流路13。由此,通过有效地使制冷剂流动分散,减少流体能量,并能够减少制冷剂速度变高的区域,能够抑制压力变动的增加,并能够减小制冷剂声音(流体声音)。
[0083](多个主体流路13的流路面积)
[0084]在本实施方式I中的节流装置100中,如图4所示,多个主体流路13的流路面积的总计比节流孔11的流路面积大。
[0085]由此,即使节流孔11的开度从全闭变化到全开,多个主体流路13也不会成为决定流量的主要原因。因此,例如,设有多个主体流路13的本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100和没有设置多个主体流路13的以往的节流装置即使共存在同一制冷循环装置内,由于流量特性大致共通,所以还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086](多个主体流路13的流路长度)
[0087]图7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的多个路径中的效果的概略图。
[0088]图7 Ca)表示以往的节流装置,示出了多个主体流路13的流路长度La比多个主体流路13的最接近距离Da短的情况(Da > La)。
[0089]图7 (b)表示本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100,示出了多个主体流路13的流路长度Lb比多个主体流路13的最接近距离Db长的情况(Db < Lb)。
[0090]如图7 (a)所示,多个主体流路13的流路长度比最接近距离短时,从多个主体流路13流出后的制冷剂流动的前进性(直進性)低,制冷剂在扩展的同时流动。
[0091]另一方面,如图7 (b)所示,在多个主体流路13的流路长度比最接近距离长时,从多个主体流路13流出后的制冷剂流动的前进性高,前进直到相邻的多个主体流路13彼此的制冷剂流动混合的距离比图7 (a)长。
[0092]像这样,前进直到相邻的多个主体流路13彼此的制冷剂流动混合的距离之间,由于分散流动,所以速度降低,从而制冷剂流动混合后,给压力变动带来的影响变小。因此,能够得到进一步抑制制冷剂声音的效果。
[0093](到多个主体流路13的节流孔11的距离)
[009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0095]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100中,从多个主体流路13的节流孔11侧的端部到阀座10的距离W形成得比节流孔11的开口宽度R小。
[0096]在距离W变长时,沿着阀体4的针部6以圆锥状变窄地流动的制冷剂汇集在中央,或者发生混乱,发生制冷剂速度的分布变动、压力变动而产生制冷剂声音。
[0097]在本实施方式I中,由于距离W比开口宽度R小,所以能够抑制从多个主体流路13的节流孔11侧的端部到阀座10之间的制冷剂流动的汇集或混乱,能够进一步抑制制冷剂声音。
[0098](节流装置100的其他结构例)
[0099]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节流装置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0100]如图9所示,也可以省略阀体前端部7、主体轴承部9、阀体支承用孔12,在中央部17的周围形成多个主体流路13。在这样的结构中,也能够发挥上述效果。
[010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I中,对在主体I上形成多个主体流路1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与主体I分体地形成。例如,也可以在圆柱状的部件上形成多个主体流路13,将该圆柱状的部件隔开距离W地配置在节流孔11的第二流路3侦U。
[0102]实施方式2[0103]图10是说明节流装置的阻滞、涡流的发生的图。
[0104]如图10所示,在通过了多个主体流路13的制冷剂向第二流路3内流出时,存在发生制冷剂流动的阻滞、涡流的情况。有时这样的制冷剂流动的阻滞、涡流成为制冷剂声音的原因。
[0105]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节流装置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0106]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节流装置100是在上述实施方式I的结构的基础上,在主体轴承部9 (中央部)的第二流路3侧,设置有从主体轴承部9 (中央部)向第二流路3伸出的静止部件15。
[0107]由此,通过了多个主体流路13的制冷剂沿着静止部件15和第二流路3的内壁之间的流路流动,能够抑制制冷剂流动的阻滞、涡流的发生。因此,能够抑制制冷剂声音。
[0108]此外,如图11所示,静止部件15的形状具有沿着多个主体流路13的流通方向地从主体轴承部9的端部向第二流路3侧扩径的圆锥形状,为了在第二流路3的内壁侧流通的制冷剂扩散,而具有在与第二流路3的内壁隔开规定间隔后缩径的圆锥形状。
[0109]实施方式3
[0110](空气调节装置)
[0111]关于具有上述实施方式1、2的节流装置100的空气调节装置进行说明。
[0112]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图。
[0113]如图12所示,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压缩机110、冷凝器120、节流装置100及蒸发器130,依次用制冷剂配管连接而构成了制冷剂回路。
[0114]压缩机110压缩制冷剂,使其流入冷凝器120。冷凝器120对由压缩机110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冷凝。节流装置100通过构成第一流路2的制冷剂配管与冷凝器120连接,使由冷凝器120冷凝的制冷剂膨胀。另外,节流装置100通过构成第二流路3的制冷剂配管与蒸发器130连接。蒸发器130使通过节流装置100被膨胀的制冷剂蒸发。
[0115]在这样的结构中,在起动压缩机110时,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10并被压缩而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冷凝器120中被冷凝而成为高压的液制冷剂。而且,该高压的液制冷剂被节流装置100减压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在蒸发器130中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再被吸入压缩机110。
[0116]该制冷循环装置能够使用例如空气调节装置等,利用冷凝器120中的发热来实施制热。另外,利用蒸发器130的吸热来实施制冷。
[0117]此外,也可以将蒸发器130连接在构成节流装置100的第一流路2的制冷剂配管上,将冷凝器120连接在构成第二流路3的制冷剂配管上。另外,也可以通过设置四通阀来改变制冷剂的循环方向,来进行制冷、制热运转的切换。
[0118]以上,本实施方式3的制冷循环装置能够抑制制冷剂声音。尤其是在将节流装置100配置在负载侧(室内侧)的情况下,室内的人难以听到制冷剂声音,能够提高舒适性。
[0119]附图标记的说明
[0120]I主体,2第一流路,3第二流路,4阀体,5阀体主体部,6针部,7阀体前端部,9主体轴承部,10阀座,11节流孔,12阀体支承用孔,13主体流路,14阀室,15静止部件,17中央部,20步进马达,100节流装置,110压缩机,120冷凝器,130蒸发器,200制冷循环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主体,其连接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 阀室,其形成在所述主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 阀座,其形成在所述阀室,并具有与所述第二流路连通的开口 ; 阀体,其朝向所述阀座的开口自由进退地设置,并调节所述开口的开度, 上述主体的连通所述第二流路和所述阀座的开口的多个主体流路形成在所述主体内, 上述主体的所述多个主体流路的流通方向与所述阀体的轴向成角度地形成, 所述多个主体流路形成为圆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主体流路的相互的间隔形成为所述阀座的开口侧的间隔比所述第二流路侧的间隔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主体流路的开口面积之和比所述阀座的开口的开口面积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多个主体流路的所述阀座侧的端部到所述阀座的距离比所述阀座的开口的开口宽度小。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主体流路的流路长度比该多个主体流路的相互间隔大。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的所述多个主体流路形成在所述阀体的中心轴上的中央部的周围, 在所述中央部的所述第二流路侧设置有从所述中央部向所述第二流路伸出的静止部件。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形成为圆柱状,并具有: 阀体主体部,其直径形成得比所述阀座的开口大; 阀体前端部,其直径形成得比所述阀座的开口小; 针部,其连接所述阀体主体部和所述阀体前端部, 所述主体具有主体轴承部,该主体轴承部形成有供所述阀体前端部嵌入的阀体支承用孔,所述阀体支承用孔与所述阀体前端部滑动接触并支承所述阀体, 所述多个主体流路形成在所述主体轴承部的周围。
8.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压缩机,其压缩制冷剂; 冷凝器,其对被所述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冷凝;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节流装置,其使通过所述冷凝器被冷凝的制冷剂膨胀; 蒸发器,其使通过所述节流装置被膨胀的制冷剂蒸发。
【文档编号】F25B41/06GK203550354SQ201320634382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6日
【发明者】岛津裕辅, 东幸志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