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干式蒸发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4贞i或,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现有双系统干式蒸发器管箱腔主体腔面图,包括 管箱主体i、汇气口 2、月空底面3、月空角4、进'液口 5、均滴il6、 进液管7和出气管8,以及I系统分液腔(又名进液腔)II、 I系统 汇气腔I2和II系统过渡腔I13。在图1中,管箱主体的三个腔体的 表面型式都是腔角为R5 R8以内的小圓角,腔底面为大平面结构; 同时,腔内的进、出口处没有散流和集流倒角。
图2示出了现有干式蒸发器管箱主体分液示意图,冷媒由液态 流体从进液口 5进入进液腔I 1,通过均液板6 (见图1 ),由均液 板将液态冷媒较均匀地分洒到管板7 (见图4)对应换热管的管孔 上,进入管程。均液板的位置在管箱进液腔,点焊在进液腔的台阶 上,起着均分液态冷々某的作用。从供液管来的冷々某液体不会形成散 流状分散冲注在均液斧反上,而主要是以圆柱状冲注在均液才反上。这 种进液形式使液体在出均液板前即产生了较大的流通阻力,同时从 均液板各孔分流出的液体量和速度相差很大即出现分流不均, 一般 被圆柱液流直冲到的孔分到的流量最大,越到四周越小,流体速度 也变小。图3示出了现有干式蒸发器管箱主体汇气示意图。冷媒气体冲 注到管箱汇气腔后,绝大部分直接击打在腔底平面上(腔底为大平 底),腔底平面4吏流体向四周漂散,相互形成局部涡流,产生导流 阻力,影响汇集导流效果。
图4示出了现有干式蒸发器管箱主体分液和汇气示意图,液体
在出均液才反前即产生了4交大的流通阻力,同时/人均液才反各孔分流出 的液体量和速度相差很大即出现分流不均, 一般被圓柱液流直沖到
的孔分到的流量最大,越到四周越小,流体速度也变小;冷媒气体 冲注到管箱汇气腔后,绝大部分直接击打在腔底平面上,腔底平面 z使流体向四周漂散,相互形成局部涡流,产生导流阻力,影响汇集 导流效果。图5示出了现有双系统干式蒸发器主视图。图6示出了 图5中双系统干式蒸发器的左视图。
图7示出了现有单系统干式蒸发器管箱腔主体腔面图,包括 管箱主体1、汇气口 2、腔底面3、腔角4、进液口 5、均液4反6、 进液管7和出气管8,以及系统分液腔(又名进液腔)11、系统汇 气腔12。图8示出了现有单系统干式蒸发器主视图。图9示出了图 8中单系统干式蒸发器的左^L图。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千式蒸发器管箱主 体的分液腔腔面型式导流性能差,局部形成涡流,产生流通阻力, 会增加机组的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干式蒸发器,能够解决现有干式蒸发 器中冷媒液体不会形成散流状分散沖注在均液板上,而主要是以圓 柱状冲注在均液板上,在出均液板前即产生了较大的流通阻力的问题。
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干式蒸发器,其包括管
箱主体(1 ),管箱主体(1 )包括进液口 ( 5 )、分液腔(11)、均 液板(6)、汇气腔(12)、汇气口 (2)和过渡腔,分液腔(11)、 汇气腔(12)内具有协助导流的导流曲面。
优选的,在上述的干式蒸发器中,进液口 (5)具有用于协助 分液腔(II)分液的导流倒角。
优选的,在上述的千式蒸发器中,汇气口 (2)具有用于协助 汇气腔(12)汇气的导流倒角。
优选的,在上述的干式蒸发器中,用于均衡分液的均液板(6) 4立于分'液月空(II)内。
优选的,上述的干式蒸发器为单系统干式蒸发器,其具有l个 管箱主体(1 ),其包括1个进液口 ( 5 )、 1个分液腔(11)、 1个 均液板(6)、 l个汇气腔(12)、 l个汇气口 (2)和1个过渡腔。
优选的,上述的干式蒸发器为双系统干式蒸发器,其具有2个 管箱主体(l),均包括l个进液口(5)、 l个分液腔(Il)、 l个 均液板(6)、 l个汇气腔(12)、 l个汇气口 (2)和1个过渡腔。
优选的,上述的干式蒸发器为3系统干式蒸发器,其具有2个 管箱主体(1),其中的第一管箱主体(1)包括2个进液口、 2个 分液腔、2个均液并反、2个汇气腔、2个汇气口和1个过渡腔;其中 的第二管箱主体(1 )包括l个进液口、 1个分液腔、l个均液板、 1个汇气力空、1个汇气口和2个过渡月空。
优选的,在上述的干式蒸发器中,分液腔(II)的导流曲面的 曲率半径为R25-R31。
6优选的,在上述的干式蒸发器中,汇气腔(12)的导流曲面的 曲率半4圣为R25-R31。
上述实施例中分液腔Il的导流曲面具有4交好的引流作用,克 服了现有干式蒸发器管箱主体的分液腔腔面型式导流性能差,局部 形成涡流,产生流通阻力,会增加机组的功耗的问题。
此处所i兌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双系统干式蒸发器管箱腔主体腔面图2示出了现有干式蒸发器管箱主体分液示意图3示出了现有干式蒸发器管箱主体汇气示意图5示出了现有双系统干式蒸发器主^L图6示出了图5中双系统干式蒸发器的左视图7示出了现有单系统干式蒸发器管箱腔主体腔面图8示出了现有单系统干式蒸发器主视图9示出了图8中单系统干式蒸发器的左视图;图10示出了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器示意
图11示出了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进液口和汇气口
的导流倒角度数分别为45度的干式蒸发器示意图12示出了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进液口和汇气口 的导流倒角分别为圆弧曲面倒角的干式蒸发器示意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单系统干式蒸发 器示意图14示出了根据图13的单系统干式蒸发器主视图15示出了根据图14的单系统干式蒸发器的左视图1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双系统干式蒸发 器主—见图17示出了4艮据图16的双系统干式蒸发器的左^L图18示出了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3系统干式蒸发 器的左侧管箱主体剖视图19示出了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3系统干式蒸发 器的右侧管箱主体剖^L图20示出了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器的腔 面剖^L图;图21示出了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器管箱 主体分'液示意图2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器管箱 主体汇气示意图2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器管箱 主体分、液和汇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i兌明本实用新型。
图10示出了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器示意 图,图10中干式蒸发器包括管箱主体l,管箱主体l包括进液口 5、分液腔Il、均液板6、汇气腔I2、汇气口2和过渡腔,其中, 分液腔I 1、汇气腔I 2内具有协助导流的导流曲面。
上述实施例中分液腔Il的导流曲面具有较好的引流作用,克 服了现有干式蒸发器管箱主体的分液腔腔面型式导流性能差,局部 形成涡流,产生流通阻力,会增加机组的功耗的问题;汇气腔I2 的导流曲面具有较好的集流作用,克服了现有干式蒸发器管箱主体 的汇气腔腔面型式集流性能差,局部形成涡流,产生流通阻力,会 增加机组的功耗的问题。
优选地,上述进液口 (5)具有用于协助所述分液腔(II)分 液的导流倒角,进液口5具有导流倒角,导流倒角将流体散开进入 分液腔Il,并铺洒在均液板6上,克服了现有干式蒸发器中冷媒液 体不会形成散流状分散沖注在均液板上,而主要是以圓柱状冲注在 均液板上,在出均液玲反前即产生了 4交大的流通阻力的问题。
9优选i也,进液口 (5)具有用于"f办助分液腔(II)分液的导流 倒角,导流倒角^l寻流体散开进入分液腔l1,并4itt洒在均液才反6上, 克服了现有干式蒸发器中冷媒液体不会形成散流状分散冲注在均 液板上,而主要是以圓柱状冲注在均液板上,在出均液板前即产生 了 4交大的流通阻力的问题
优选地,上述汇气口 2具有导流倒角,用于协助汇气腔汇气, 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流体冲到汇气腔的腔面有大量汇气涡流,产生汇 气阻力的问题。
图11示出了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进液口 5和汇气 口 2的导流倒角度数分别为45度的干式蒸发器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进液口 5和汇气 口 2的导流倒角分别为圆弧曲面倒角的干式蒸发器示意图。
优选地,上述均液板6位于所述分液腔I 1内,均液板6与进 液口5配置适当位置,用于均4軒分液。
优选地,上述干式蒸发器为单系统干式蒸发器,其具有l个管 箱主体l,其包括1个进液口 5、 l个分液腔Il、 l个均液板6、 1 个汇气腔I 2、 1个汇气口 2和1个过渡腔。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单系统干式蒸发 器示意图,包括管箱主体l、汇气口 2、腔底面3、腔角4、进液 口 5、均液^反6、进液管7和出气管8,以及单系统分液月空(又名进 液腔)II、单系统汇气腔I2。
图14示出了根据图13的单系统干式蒸发器主视图,冷媒流体 从进液管7经进液口 5的大倒角将流体散开进入分液腔I 1,并铺洒在均液纟反6上,由均液^反6将流体以更好的分液效果分液到换热管 管程;冷媒流体经部分换热后,经过渡腔I3导流到另一管程继续 换热,最后进入汇气腔I2,冲流到汇气腔I2腔面的流体,通过大 导流曲面的良好引流,到腔面汇气口 2倒角的良好集流,从出气口 8出来,完成了流体的导流4灸热过禾呈。此过禾呈体现了本实施例中结 构特点的作用,即管箱主体(腔面)的高导流性能。
图15示出了根据图14的单系统干式蒸发器的左视图。
优选地,上述干式蒸发器为双系统干式蒸发器,其具有2个管 箱主体l,均包括l个进液口5、 l个分液腔Il、 l个均液板6、 1 个汇气腔l2、 1个汇气口 2和1个过渡腔。
图16示出了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双系统干式蒸发 器主—见图。
图17示出了4艮据图16的双系统干式蒸发器的左^L图。
优选地,上述干式蒸发器为3系统干式蒸发器,其具有2个管 箱主体l,其中的第一管箱主体1包4舌2个进液口5、 2个分液腔 II、 2个均、液4反6、 2个汇气月空l2、 2个汇气口 2和1个过〉度月空; 其中的第二管箱主体1包括l个进液口5、 l个分液腔Il、 1个均 液板6、 1个汇气腔I2、 1个汇气口 2和2个过渡腔。
图18示出了才艮才居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3系统干式蒸发 器的左侧管箱主体剖视图,其包括II系统进液腔、II系统汇气腔、 I系统过渡腔和III系统过渡腔。图1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3系统干式蒸发 器的右侧管箱主体剖—见图,其包括I系统进液腔、I系统汇气腔、 III系统进液腔、III系统汇气腔和II系统过渡腔。
图20示出了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器的腔 面剖-见图。弧线^殳为52R5加工的大曲率弧,曲率半径为R26-R31。 本实施例的力空面加工方法可以4交好i也节省走刀时间,a空面S寻明显减 少管箱液/气腔的流体发/收阻力,改善其对流体的发/收效果。
优选地,上述分液腔的导流曲面的曲率半径为R25-R31,导流 曲面将明显减少管箱分液腔的流体阻力,改善其对流体的分散效果。
优选地,上述汇气腔的导流曲面的曲率半径为R25-R31,导流 曲面将明显减少管箱汇气腔的流体阻力,改善其对流体的汇聚效果。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器管箱 主体分液示意图,通过具有导流倒角的进液口和具有导流曲面的分 液腔,使得干式蒸发器散流效果较好,分液均匀。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器管箱 主体汇气示意图,通过具有导流曲面的汇气腔和具有导流倒角的汇 气口,使得汇气腔内汇气阻力较小,导流效果较好。
图23示出了^^艮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干式蒸发器管箱 主体分液和汇气示意图,通过具有导流倒角的进液口和具有导流曲 面的分液腔,4吏得干式蒸发器散流效果4交好,分液均匀;通过具有 导流曲面的汇气腔和具有导流倒角的汇气口 ,使得汇气腔内汇气阻 力较小,导流效果较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 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干式蒸发器,其包括管箱主体(1),所述管箱主体(1)包括进液口(5)、分液腔(I1)、均液板(6)、汇气腔(I2)、汇气口(2)和过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腔(I1)、汇气腔(I2)内具有协助导流的导流曲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5 )具有用于协助所述分液腔(II)分液的导流倒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气口(2)具有用于协助所述汇气腔(12)汇气的导流倒角。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均衡分 液的所述均液;f反(6)位于所述分液腔(I 1 )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式蒸发器为单系统干式蒸发器,其具有1个所述管箱主 体(1 ),其包4舌1个进液口 ( 5 )、 1个分液月空(11)、 1个 均液板(6)、 l个汇气腔(12)、 1个汇气口 (2)和1个过渡腔。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式蒸发器为双系统干式蒸发器,其具有2个所述管箱主 体(1),均包括1个进液口 (5)、 1个分液腔(11)、 1个 均液^反(6 )、 1个汇气腔(12)、 1个汇气口 ( 2 )和1个过渡腔。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式蒸发器为3系统干式蒸发器,其具有2个所述管箱主 体(1),其中的第一管箱主体(1)包括2个进液口、 2个分 液腔、2个均液纟反、2个汇气腔、2个汇气口和1个过渡月空; 其中的第二管箱主体(1 )包括l个进液口、 1个分液腔、1 个均液纟反、l个汇气腔、l个汇气口和2个过渡腔。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腔(11) 的导流曲面的曲率半径为R25-R31。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气腔(12) 的导流曲面的曲率半径为R25-R3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式蒸发器,其包括管箱主体(1),管箱主体(1)包括进液口(5)、分液腔(I1)、均液板(6)、汇气腔(I2)、汇气口(2)和过渡腔,分液腔(I1)、汇气腔(I2)内具有协助导流的导流曲面。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干式蒸发器中现有干式蒸发器管箱主体的分液腔腔面型式导流性能差,局部形成涡流,产生流通阻力,会增加机组的功耗的问题。
文档编号F25B39/02GK201331215SQ200920000300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1日
发明者梁三星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