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477131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冰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冰装置,尤其是制造果子露状冰的制冰装置。
背景技术
在搬运鱼类时,为了维持鱼类的新鲜度而将鱼类用冰冷冻,用于冷冻鱼类的冰常 用的不是冰块,而是果子露(sherbet)状的冰(以下称果子露状冰)。果子露状冰的颗粒 小,与鱼类接触后短时间即可融化。因此,与冰块相比,果子露状冰能快速冷却鱼类,能更好 地抑制鱼类新鲜度的下降,此外,与冰块不同,果子露状冰几乎不会弄伤鱼类的表面,具有 能维持鱼类外表良好的优点。除此之外,果子露状冰能像自来水一样通过配管搬运。此外,只需用软管那样的 管子将果子露状冰灌注到存放鱼类的容器中,就能使果子露状冰填充在鱼类与容器的空隙 内。同时,果子露状冰不需要像冰块一样将重的冰块搬运、粉碎的劳力,具有容易处理的优
点ο在制造果子露状冰时常用的方式是,使盐水流过被制冷剂冷却的传热面,并将该 传热面上生成的冰刮下。通常,采用此方式的制冰装置包括双重管、旋转圆筒和刮刀,双重 管的外筒和内筒间流动的制冷剂冷却内筒的内部流动的盐水,旋转圆筒配置在此双重管的 内筒内部并由电动机驱动而旋转,刮刀固定在此旋转圆筒的外周面上,随旋转圆筒的旋转 而将内筒内周面上生成的冰刮下。传热面、即内筒的内周面上生成的冰随着时间的推移厚度尺寸增大,以致使用刮 刀刮取变得困难,有必要尽可能在冰薄的状态下进行刮取。因此,有必要使刮刀以规定的接 触力按压在内筒的内周面上刮取内筒的内周面上生成的冰。因此,以往曾提出过一种利用 由树脂制成的刮刀的弹性力给刮刀施加规定的接触力的制冰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刮刀的弹性力获得刮刀与内筒的内周面的接触力时,使刮刀以在圆筒的半径 方向上比自然长度稍压缩的状态插入圆筒的内部。采用此种结构的现有的装置中,刮刀一 直处于被内筒的内周面压缩的状态,因此只要双重管的内筒的内周面与旋转圆筒的外周面 的相对间隔没有变动,刮刀就能一直以规定的接触力接触内筒的内周面,刮取冰。专利文献1 德国专利DE10113395C1上述结构的现有的制冰装置中,当双重管的内筒变形为椭圆形或旋转圆筒偏心旋 转时,内筒的内周面与旋转圆筒的外周面的相对间隔发生变动,刮刀的压缩量产生变动。刮 刀与内筒的内周面的接触力随之发生变动,有时会出现内筒的内周面与刮刀间产生间隙、 接触力完全消失的情况。其结果是,不能对冰进行充分刮取,在传热面、即内筒的内周面上 生成厚度大的冰。假如刮取这种厚度的大冰,则会对刮刀造成损伤,此外,制出的不是果子 露状冰而是大的冰块,无法用于冷却鱼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制冰装置的上述技术问题而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冰装置,通过在刮刀与传热面间一直施加规定范围的接触力,消除冰的刮取不均,在防止块状冰生 成的同时,防止刮刀的破损。本发明涉及的制冰装置包括具有外筒和收容在上述外筒内部的内筒、使制冷剂 在上述外筒与上述内筒间流通的双重管;以与上述内筒同心的形态配置在上述内筒的内 部、构成为能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轴心朝规定方向旋转的旋转圆筒;以及固定于上述旋 转圆筒的外周面部、并具有与上述内筒的内周面部可滑动地接触的刀尖部的刮刀,此制冰 装置中,在上述内筒与上述旋转圆筒间流通的盐水隔着上述内筒经上述制冷剂冷却,在上 述内筒的内周面部生成冰,上述生成的冰被上述刮刀的刀尖部从上述内周面部刮下,从而 制造出果子露状冰,此制冰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刮刀包括配置于上述旋转圆筒的外周面 部、被支撑成能以与上述旋转圆筒的上述轴心平行的轴心为转动中心自由转动的刮刀主体 部;以及由比重比上述刮刀主体部的比重大的材料形成、位于上述刮刀的上述转动中心与 上述刀尖部之间、安装于上述刮刀主体部的刮刀加重体。本发明的制冰装置中,刮刀包括配置于上述旋转圆筒的外周面部、被支撑成能以 与上述旋转圆筒的上述轴心平行的轴心为转动中心自由转动的刮刀主体部;以及由比重比 上述刮刀主体部的比重大的材料形成、位于上述刮刀的上述转动中心与上述刀尖部之间、 安装于上述刮刀主体部的刮刀加重体,因此,即使内筒的内周面部与旋转圆筒的外周面部 间的距离产生误差或变动,基于作用于上述刮刀加重体的离心力仍能在刮刀的刀尖部与内 筒的内周面部之间产生稳定的接触压力,制造出高品质的果子露状冰。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制冰装置的制冰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制冰装置的旋转圆筒和刮刀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制冰装置的刮刀的结构的说明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制冰装置的刮刀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制冰装置的刮刀与内筒的接触压力的时间变动的 说明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制冰装置的刮刀的结构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制冰装置的刮刀的结构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制冰装置的刮刀的结构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涉及的制冰装置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涉及的制冰装置的旋转圆筒和刮刀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涉及的制冰装置的刮刀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涉及的制冰装置的刮刀与内筒的接触压力的时间 变动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 盐水2果子露状冰3储冰容器4搅拌机
5驱动装置10排出用配管11排出用泵12制冰装置13夕卜筒14 内筒15 刮刀I6旋转圆筒17盐水侧通路18制冷剂侧通路19驱动电动机20去流果子露配管21回流果子露配管23循环泵30冷冻机31压缩机32冷凝器33制冷剂气体配管34制冷剂液体配管35膨胀阀40杆支撑板41 杆51 冰52 冰粒61刀尖部62刮刀加重体63刮刀主体部64刮刀尖端65刮刀爪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对本发明的制冰装置的基础技术进行说明。图9是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涉及的制冰装置的说明图。图9中,形成为圆筒状的内筒14配置在形成为圆筒状的外筒13的 内部,由此内筒14和外筒13构成双重管。内筒14的外周面部与外筒13的内周面部间形 成有用于使来自冷冻机(未图示)的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侧通路18。内筒14的内部配置有旋转圆筒16,内筒14的内周面部与旋转圆筒16的外周面部 间形成有用于使来自储水容器(未图示)的盐水流通的盐水侧通路17。内筒14的内周面 部构成利用制冷剂侧通路18内的制冷剂来冷却盐水侧通路17内的盐水的传热面。旋转圆筒16受作为驱动单元的驱动电动机(未图示)驱动而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图中的箭头方向)。在此旋转圆筒16的外周面部的周方向上设有以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 刮15,这些刮15的刀尖部与内筒14的内周面部以规定的接触力接触。刮刀15由杆41支撑为可自由转动。杆41由固定在旋转圆筒16上的杆支撑板40 支撑。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涉及的制冰装置的旋转圆筒和刮刀的立体图。
如图10所示,在旋转圆筒16的外周面部的周方向上相隔规定的间隔支撑有8根 杆41,在这些杆41上分别以可自由转动的形态支撑着刮刀15。配置在同一根杆41上的多 个刮刀15间设有规定的间隔,该间隔部分由配置在其他杆41上的刮刀15覆盖,内筒14的 内周面部在其轴方向上的整个范围内都与刮15的刀尖部接触。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涉及的制冰装置的刮刀15的立体图。图11中,刮 刀15由树脂形成,包括与杆41卡合的杆卡合部151、刀尖部152和足部153。此刮刀15通 过使其杆卡合部151与杆41卡合,由杆41支撑为可自由转动。刮刀15的足部153与旋转 圆筒16的外周面部抵接,刀尖部152利用形成刮刀的树脂的弹性与内筒14的内周面部以 规定的接触力接触。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涉及的制冰装置中,外筒13与内筒14间形成 的制冷剂侧通路18内流有来自冷冻机的制冷剂;内筒14与旋转圆筒16间形成的盐水侧通 路17内流有盐水。盐水侧通路17内的盐水隔着内筒14的内周面部由制冷剂侧通路18的 制冷剂冷却,在内筒14的内周面部生成冰51。在内筒14的内周面部生成的冰51由与旋转圆筒16 —起朝图9中的箭头方向旋 转的刮刀15的刀尖部152从内筒14的内周面部刮下而成为冰粒52,冰粒52混入盐水侧通 路17内的盐水中形成果子露状冰。如此形成的果子露状冰通过配管搬运到储冰容器(未 图示)中储存,根据需要从储冰容器内取出。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涉及的制冰装置中,安装在旋转圆筒16的外周面 部的刮刀15以使足部153与刀尖部152间的距离比自由状态下的距离压缩约1. Omm的状 态插入内筒14的内部,刀尖部以基于此压缩量产生的树脂的弹性力与内筒14的内周面部 接触。虽然也与形成刮刀15的树脂材料的种类和刮刀15的大小有关,但通常刮刀15 的足部153与刀尖部152间的距离的最大可压缩量为与自由状态下的距离相差约4. Omm 左右。因此,在旋转圆筒16被插入内筒14内的状态下,刮刀15的上述距离已经被压缩约 1. Omm,因此最多还能被压缩约3. 0mm,压缩超过4. Omm时有可能损坏刮刀15。图12是表示刮刀15的刀尖部152与内筒14的内周面部的接触压力的时间变动 的说明图。图12中,Pd表示刮刀15在被压缩约1.0mm的状态下与内筒14的内周面部接 触时刮刀15的刀尖部152与内筒14的内表面的设定接触力,被设计成每片刮刀约20. Okgo 只要内筒14和旋转圆筒16没有变形且旋转圆筒16不偏斜地旋转,设定接触力Pd与时间 无关,保持为约20. Okgo在刮刀15由树脂形成时,是考虑在刮刀15被内筒14的内周面部按压而压缩 了 1. Omm的状态基础上士0. 3mm的压缩变动幅度设计的,因此,在作为最大压缩量的约 1. 3mm时有最大接触力Pmax (=约26. Okg),在作为最小压缩量的约0. 7mm时有最小接触力 Pmin(=约14. Okg)。只要内筒14的内周面部与旋转圆筒16的外周面部间的距离的变动 幅度落入上述的刮刀15的允许的压缩变动幅度内,虽然刮刀15的刀尖部152与内筒14的内周面的接触力会在最大接触力Pmax与最小接触力Pmin之间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动,但是 不会防碍装置的运转。在此,假如内筒14的内周面部与旋转圆筒16的外周面部间的距离比设计值大超 过0. 3mm,则刮刀15的刀尖部152与内筒14的内周面的接触力会小于最小接触力Pmin。此 种情况下,不能对冰进行充分刮取,会在传热面、即内筒的内周面上生成厚度大的冰。如果 刮取这种厚度大的冰,则会对刮刀造成损伤,此外,有时制出的不是果子露状冰而是大的冰 块,无法用于冷却鱼类。此外,假如内筒14的内周面部与旋转圆筒16的外周面部间的距离比设计值小超 过0. 3mm,则刮刀15的刀尖部152与内筒14的内周面的接触力会超过最大接触力Pmax。此 种情况下,在刮刀15的刀尖部152或内筒14的内周面部可能会发生某种异常。例如,刮刀 15在被压缩1. Omm的状态下再被压缩3. Omm以上时,如上所述刮刀15有可能会被损坏。实施方式1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制冰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实施方 式1的制冰装置的制冰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图1中,制冰装置12包括以与上述的本 发明的基础技术涉及的制冰装置相同的方式构成的外筒13、内筒14和旋转圆筒16。旋转 圆筒16的外周面部具有后述的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刮刀15。此外,内筒14的外周面部与外筒13的内周面部间形成有用于使来自冷冻机30的 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侧通路18,内筒14的内周面部与旋转圆筒16的外周面部间形成有用 于使来自储冰容器3的盐水流通的盐水侧通路17。制冷剂侧通路18的上方部通过制冷剂 气体配管与冷冻机30的压缩机31连接,制冷剂侧通路18的下方部通过制冷剂液体配管34 与冷冻机30的冷凝器32连接。在制冷剂液体配管上设有膨胀阀35。来自冷凝器32的制冷剂液体通过膨胀阀35供给到制冰装置12的制冷剂侧通路 18内,隔着内筒14与盐水侧通路17内的盐水进行热交换而气化。气化后的制冷剂气体通 过制冷剂液体配管回到压缩机31侧,通过压缩机31压缩,经冷凝器32液化。另一方面,制冰装置12的盐水侧通路17的上方部通过去流果子露配管20与储冰 容器3的上部连接,盐水侧通路17的下方部通过回流果子露配管21与储冰容器3连接。在 回流果子露配管21上连接有循环泵23。此外,储冰容器3的下部与具有排出用泵11的排 出用配管10连接。储冰容器3内的盐水1通过循环泵23经回流果子露配管21供给到制冰装置12 的盐水侧通路17内,盐水侧通路17内的果子露状冰通过去流果子露配管20供给到储冰容 器3内。储冰容器3内设有的搅拌机4由驱动装置5驱动而旋转,一直或适时搅拌储冰容 器3内的盐水1和果子露状冰2。储冰容器3内的果子露状冰2通过排出用泵11经排出用 配管10适时排出到外部。图2是表示制冰装置12的旋转圆筒16和刮刀15的立体图。图2中,旋转圆筒16 的外周面部设有8个(图2中只表示6个)刮刀15。对这些刮刀15的配置详述如下,旋转 圆筒16的轴方向上具有由间隔排列的两个刮刀15组成的刮刀列150,此刮刀列150在旋转 圆筒16的圆周方向上间隔90度配置4处。各刮刀列150中的2个刮刀15的轴方向的设置位置设定成与相邻的刮刀列150 中的刮刀15不存在的轴方向位置对应。其结果是,通过旋转圆筒16的旋转,内筒14的内周面部全部与刮刀15的刀尖部接触。图2所示刮刀15的配置只是一例,可根据制冰装置12的治冰能力等进行变更。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制冰装置的刮刀的结构的说明图,图4是本发明 实施方式1的制冰装置的刮刀的立体图。图3及图4中,刮刀15具有被杆41支撑为可自 由转动的刮刀主体部63、安装在刮刀主体部63上且比重比刮刀主体部63的比重大的刮刀 加重体62。杆41固定在旋转圆筒16的外周面部,使其轴心与旋转圆筒16的旋转中心即轴 心平行,因此,刮刀主体部63能以与旋转圆筒16的轴心平行的轴心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 刮刀加重体62以位于刮刀的转动中心与刀尖部61之间的形态安装在刮刀主体部63上。刮刀主体部63由树脂形成,刀尖部61侧的侧面部包括具有倾斜侧壁部6311的凹 槽631。刮刀加重体62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刮刀主体部63的凹槽631的倾斜侧壁部6311 阻止其在垂直于刮刀15的轴方向上移动。刮刀加重体62可根据需要沿刮刀主体部63的 轴方向从刮刀主体部63抽出,更换成别的刮刀加重体。刮刀加重体62也可固接在刮刀主 体部63的凹槽631内。安装在旋转圆筒16的外周面部的各刮刀15可绕杆41自由转动。因此,外周面部 安装有各刮刀15的旋转圆筒16能在保持各刮刀15的刀尖部61处于与内筒14的内周面 部不抵接的位置的状态下容易地插入内筒14的内部。在制冰装置运转时,通过上述方式收纳在内筒14内部的旋转圆筒16在规定的一 侧由驱动电动机19驱动,沿图9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各刮刀15受由旋转圆筒16的中心 与刮刀15的重心位置间的半径方向的距离、旋转圆筒16的角速度、刮刀15的质量决定的 离心力作用,刀尖部61以基于离心力的规定接触力与内筒14的内周面部抵接,且在旋转圆 筒16的旋转方向上沿内筒14的内周面部滑动。刮刀15的重心位置和质量可通过刮刀加重体62的质量进行调整,此外,刀尖部61 与内筒14的内周面的接触力能通过控制旋转圆筒16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因此,通过选 定旋转圆筒16的旋转速度,可容易地使刀尖部61与内筒14的内周面的接触力与上述的本 发明的基础技术涉及的制冰装置中的约20. Okg的接触力相同。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制冰装置的刮刀与内筒的接触压力的时间变动的 说明图。如图5所示,旋转圆筒16的转速分别选定为大、中、小时,刮刀15的刀尖部61与 内筒14的内周面部的接触力对应各转速设定为P1、P2、P3。因此,旋转圆筒16的转速恒定 时,接触力PI、P2、P3不随时间变化,为恒定值。在此,由于内筒14或旋转圆筒16的变形、或者旋转圆筒16的偏心等使得内筒14 的内周面部与旋转圆筒16的外周面部间的距离产生变动时,作用在刮刀15上的离心力发 生变化,从而使刀尖部61与内筒14的内周面部间的接触力变化,但由于上述距离的变化量 本身很微小,接触力的变化量也很微小。因此,不存在由于内筒14的内周面部与刮刀15的 刀尖部61的接触力过大而损伤内筒14的危险。此外,由于刮刀15可绕杆41转动,即便有 上述的距离的变化,刀尖部61也能一直与内筒14的内周面部抵接。如上所述,即便内筒14的内周面部与旋转圆筒16的外周面部间的距离发生变动, 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制冰装置的刮刀的刀尖部61也一直能以适当的接触力与内筒14的内 周面部抵接,此外,通过对应内筒14的内周面部上冰的生成情况对旋转圆筒16的旋转速度 进行控制,能调整刀尖部61与内筒14的内周面部的接触力,能在不会造成刮刀破损的情况下一直以最佳的状态制造果子露状冰。实施方式2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制冰装置的刮刀的结构的说明图。图6中,由不 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的刮刀加重体62形成为圆棒状,插入沿刮刀主体部63的轴方向形成 的通孔631中并埋入刮刀主体部63内。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刮刀加重体62采用可沿刮刀15的轴方向移动的结构,可根据需要从刮刀主体部 63抽出,更换成别的刮刀加重体。也可将刮刀加重体62固接在刮刀主体部63的凹槽631 内。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制冰装置中,即便内筒14的内周面部与旋转 圆筒16的外周面部间的距离发生变动,刀尖部61也一直能以适当的接触力与内筒14的内 周面部抵接,此外,通过对应内筒14的内周面部上冰的生成情况对旋转圆筒16的旋转速度 进行控制,能调整刀尖部61与内筒14的内周面部的接触力,能在不会造成刮刀破损的情况 下一直以最佳的状态制造果子露状冰。实施方式3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制冰装置的刮刀的结构的说明图。图7中,由不锈 钢等金属材料形成的刮刀加重体62的两侧端部形成有各自具有倾斜侧壁的凹槽621、622。 刮刀主体部63的侧面部形成有凸条631,通过加重体62的凹槽621与主体部63的凸条631 的卡合,将刮刀加重体62安装在刮刀主体部63的侧面部。刮刀加重体62采用可沿刮刀15的轴方向移动的结构,可根据需要从刮刀主体部 63抽出,更换成别的刮刀加重体。也可将刮刀加重体62固接在刮刀主体部63的凹槽631 内。刮刀尖端64由树脂形成,包括凸条641、与内筒14的内周面部抵接的刀尖部61。 通过尖端部64的凸条641与加重体62的凹槽622的卡合,将刮刀尖端64安装在刮刀加重 体62的侧面部。刮刀尖端64采用可沿刮刀加重体62的轴方向抽出的结构,根据需要可更 换成别的刮刀尖端。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制冰装置中,即便内筒14的内周面部与旋转 圆筒16的外周面部间的距离发生变动,刀尖部61也一直能以适当的接触力与内筒14的内 周面部抵接,此外,通过对应内筒14的内周面部上冰的生成情况对旋转圆筒16的旋转速度 进行控制,能调整刀尖部61与内筒14的内周面部的接触力,能在不会造成刮刀破损的情况 下一直以最佳的状态制造果子露状冰。除此之外,当刮刀尖端64因其刀尖部61的磨损等而需要更换时,能更换成别的刮 刀尖端,从而能一直以最佳的状态制造果子露状冰。实施方式4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制冰装置的刮刀的结构的说明图。图8中,刮刀 15包括由树脂形成的刮刀主体部63、安装于在刮刀主体部63的刀尖部61侧的侧面部形成 的凹槽631内的刮刀加重体62。刮刀主体部63通过杆卡合部151可自由转动地与上述杆 41卡合。刮刀加重体62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刮刀主体部63的凹槽631的倾斜侧壁部 6311阻止其在垂直于刮刀15的轴方向上移动,但刮刀加重体62可沿刮刀15的轴方向移动。因此,刮刀加重体62可根据需要从刮刀主体部63抽出,更换成别的刮刀加重体。也可将刮刀加重体62固接在刮刀主体部63的凹槽631内。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与刮刀主体部63形成一体的刮刀爪65可与旋转圆筒16的外周面部抵接。如上 所述,刮刀15的刀尖部61与内筒14的内周面部的接触力由作用于刮刀15的离心力而获 得一个恒定值,但有时内筒14的内周面部有厚的冰生成,此时需要以尽可能大的作用力将 其刮下。当有这样的厚冰生成时,刮刀爪65的前端部与旋转圆筒16的外周面部抵接而阻 止刮刀15朝顺时针方向转动。其结果是,通过离心力与刮刀的弹性力的组合在刀尖部61 与冰之间产生强的接触力,能将冰刮下。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至3中,可设置与实施方式4相同的刮刀爪,此外,在实施方 式1、2、4中,可设置具有刀尖部61、可自由装卸的刮刀尖端。本发明涉及的制冰装置能利用在制造果子露状冰的制冰系统中。
权利要求
一种制冰装置,包括双重管,该双重管具有外筒和收容在所述外筒的内部的内筒、并使制冷剂在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间流通;旋转圆筒,该旋转圆筒以与所述内筒同心的形态配置并收纳在所述内筒的内部、并构成为能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轴心朝规定的方向旋转;以及刮刀,该刮刀固定于所述旋转圆筒的外周面部、并具有与所述内筒的内周面部可滑动地接触的刀尖部,隔着所述内筒利用所述制冷剂冷却在所述内筒与所述旋转圆筒间流通的盐水,在所述内筒的内周面部生成冰,所述生成的冰被所述刮刀的刀尖部从所述内周面部刮下,从而制造出果子露状冰,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包括刮刀主体部,该刮刀主体部配置于所述旋转圆筒的外周面部、并被支撑成能以与所述旋转圆筒的所述轴心平行的轴心为转动中心自由转动;以及刮刀加重体,该刮刀加重体由比重比所述刮刀主体部的比重大的材料形成、位于所述刮刀的所述转动中心与所述刀尖部之间,且安装于所述刮刀主体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加重体安装于所述刮刀主体 部的所述转动中心的侧面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加重体埋入所述刮刀主体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包括刮刀尖端, 该刮刀尖端具有所述刀尖部、并能自由装卸。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包括刮刀爪,该 刮刀爪能与所述旋转圆筒的外周面部抵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冰装置,可消除冰的刮取不均,在防止生成块状冰的同时,防止刮刀的破损。本发明的制冰装置中,在内筒与旋转圆筒间流通的盐水隔着所述内筒经制冷剂冷却,在所述内筒的内周面上生成冰,所述生成的冰被刮刀的刀尖部刮下,从而制造出果子露状冰,刮刀包括配置于旋转圆筒的外周面部、被支撑成能以与所述旋转圆筒的轴心平行的轴心为转动中心自由转动的刮刀主体部;以及由比重比所述刮刀主体部的比重大的材料形成、位于所述刮刀的所述转动中心与所述刀尖部之间、安装于所述刮刀主体部的刮刀加重体。
文档编号F25C5/04GK101846423SQ200910161169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3日
发明者住吉广明, 山元宽, 滨下弘幸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