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回收隧道风热量的地源热泵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车辆在地下隧道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一般由
活塞风带到室外,而此时活塞风的温度可达到40度,由此可见会造成热量的 大量流失。而在我国北方严寒地区,地铁站台应设置采暖系统,其热源一般为 市政热力外网。由此可以看出, 一边把产生的热量由活塞风带到室外, 一边还 需利用市政热力外网为站台供热,从而造成能量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地下隧道把风的热量带到室外,同时使用 其它热源为站台供暖的这种自相矛盾的能源浪费问题,提出了一种回收隧道风 热量的地源热泵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多 个并联的热泵,每个热泵为由蒸发器、压縮机、冷凝器和膨胀阀依次串联组成 的回路,所述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依次串联在一起的隧道风热量采集装置和定 压装置,所述隧道风热量采集装置为由多个并联的地埋管和循环水泵串联组成 的回路,所述定压装置由补给水箱和定压补给水泵串联而成,每个蒸发器的进 液端与进口阀连接,每个蒸发器的出液端与出口阀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 与进口阀连通,所述热泵、进口阀、隧道风热量采集装置、出口阀和热泵构成 回路,所述循环水泵的进口通过管路与定压补给水泵连通。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回收隧道风的热量来用于地铁站 台采暖,从而提高了能量利用率。2.本发明解决了一边把隧道风的热量带到室 外, 一边使用其它热源为站台供暖的这种自相矛盾的能源浪费问题。3.地埋管 埋于隧道两旁,可以在地铁施工阶段开挖隧道时进行埋管,施工方便,基本不 增加施工成本。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地源热泵系统 包括多个并联的热泵ll,每个热泵ll为由蒸发器l、压縮机2、冷凝器3和 膨胀阀4依次串联组成的回路,所述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依次串联在一起的隧 道风热量釆集装置12和定压装置13,所述隧道风热量采集装置12为由多个 并联的地埋管8和循环水泵5串联组成的回路,所述定压装置13由补给水箱 7和定压补给水泵6串联而成,每个蒸发器1的进液端与进口阀9连接,每个 蒸发器l的出液端与出口阀10连接,所述循环水泵5的出口与进口阀9连通, 所述热泵ll、进口阀9、隧道风热量采集装置12、出口阀10和热泵11构成 回路,所述循环水泵5的进口通过管路与定压补给水泵6连通。
所述地埋管8的布置位置为隧道横截面周围,采用的形式为U形管或者蛇 形管道。
工作原理在站台需要供暖时,高温的隧道风通过隧道时,通过强制对流 换热,把热量传递给周围土壤,从而进一步传递给埋在地铁隧道两旁的地埋管 8,此时由循环水泵5把这些热量传递给蒸发器1,作为热泵ll的低温热源。 然后进一步通过热泵把热量从蒸发器1提升到冷凝器3,传递给需要采暖的站 台用房。定压装置13起到补给循环水量和定压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回收隧道风热量的地源热泵系统,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热泵(11),每个热泵(11)为由蒸发器(1)、压缩机(2)、冷凝器(3)和膨胀阀(4)依次串联组成的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依次串联在一起的隧道风热量采集装置(12)和定压装置(13),所述隧道风热量采集装置(12)为由多个并联的地埋管(8)和循环水泵(5)串联组成的回路,所述定压装置(13)由补给水箱(7)和定压补给水泵(6)串联而成,每个蒸发器(1)的进液端与进口阀(9)连接,每个蒸发器(1)的出液端与出口阀(10)连接,所述循环水泵(5)的出口与进口阀(9)连通,所述热泵(11)、进口阀(9)、隧道风热量采集装置(12)、出口阀(10)和热泵(11)构成回路,所述循环水泵(5)的进口通过管路与定压补给水泵6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回收隧道风热量的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埋管(8)采用的形式为U形管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回收隧道风热量的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埋管(8)采用的形式为蛇形管道。
全文摘要
回收隧道风热量的地源热泵系统,它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地下隧道把风的热量带到室外,同时使用其它热源为站台供暖的这种自相矛盾的能源浪费问题。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依次串联在一起的隧道风热量采集装置和定压装置,隧道风热量采集装置为由多个并联的地埋管和循环水泵串联组成的回路,定压装置由补给水箱和定压补给水泵串联而成,每个蒸发器的进液端与进口阀连接,每个蒸发器的出液端与出口阀连接,循环水泵与进口阀连通,热泵、进口阀、隧道风热量采集装置、出口阀和热泵构成回路,循环水泵通过管路与定压补给水泵连通。本发明用于回收地铁在隧道内行驶时产生的风的热量。
文档编号F25B30/06GK101655294SQ200910072789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日
发明者杨 姚, 姜益强, 柴永金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