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换能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换能器,包括储能箱,所述储能箱内蓄换能液,供热管通入储能箱,所述换能液通过管道与储液器联通,所述管道设有智能水泵控制器,一热输出管通过换能液将热量从储能箱输出,所述供热管和热输出管镀有超导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交换器的结构的改进,利用超导材料热交换器的,在实现提速并增加热传导的同时,降低能源损耗,又能够提供更为健康的热能。
【专利说明】
一种热换能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能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社会上的使用的热能交换器,多数通过液态介质或气态形态介质传输,传输速度慢,传输时热能损耗较大;另外,热能直接通过介质例如液态介质的水等流动带动传输,容易滋生伴生细菌,给实际使用者带来不利和不便,同时也容易对管道造成腐蚀侵害。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设计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交换器的结构的改进,利用超导材料热交换器的,在实现提速并增加热传导的同时,降低能源损耗,又能够提供更为健康的热能。
[0004 ]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换能器,包括储能箱,所述储能箱内蓄换能液,供热管通入储能箱,所述换能液通过管道与储液器联通,所述管道设有智能水栗控制器,一热输出管通过换能液将热量从储能箱输出,所述供热管和热输出管镀有超导材料。
[0005]进一步地,所述超导材料为无机热超导材料。
[0006]进一步地,所述换能液通过第一管道输送到储液器,所述第一管道设有第一智能水栗控制器;所述换能液通过第二管道输送至储能箱,所述第二管道设有第二智能水栗控制器。
[0007]进一步地,所述供热管伸入储能箱部分连接散热件;和/或,所述热输出管伸入储能箱部分连接吸热件。
[0008]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供热管和热输出管镀有热超导材料,其均通过伸入储能箱与换能液的接触实现热能交换,一方面热能可以通过镀有热超导材料的供热管,利用热超导材料例如无机导热材料的均温特性,基于导热管或热输出管与换能液之间总存在温差大情况,迅速将热能传输至换能液或通过热输出管将热能从换能液导出使用,而无需通过液态或者气态的介质流动实现直接传输,无需为了输送液态或气态介质流动增加额外的能源损耗,且热能传输速度更快,提供的热能更为清洁和健康;另外,供热管或热输出管伸入换能液的部位增加热接触面积,譬如连接散热件或吸热件,增加了热传导面积,提高了热传导地速度和数量;通过外通储液器,在无需热交换时,导出换能液至储液器,中断热交换;若需进行热交换时,再通过智能水栗控制器将换能液重新通入储能箱,又能重新实现热交换,实时而又便捷。
[0009]【附图说明】:
[00?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1]【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实施例1:[OOM]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热换能器,包括储能箱I,储能箱I内蓄换能液2,供热管6通入储能箱I,换能液2通过管道与储液器5联通,管道设有智能水栗控制器,一热输出管3通过换能液将热量从储能箱I输出,所述供热管6和热输出管3镀有超导材料。
[0015]其中,超导材料选择无机热超导材料。
[0016]换能液2通过第一管道8输送到储液器5,所述第一管道8设有第一智能水栗控制器7;换能液2通过第二管道9输送至储能箱I,所述第二管道9设有第二智能水栗控制器4。
[0017]供热管6伸入储能箱I部分连接散热件,且所述热输出管3伸入储能箱I部分连接吸热件。
[001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专利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即凡依本专利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热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箱(I),所述储能箱(I)内蓄换能液(2),供热管(6)通入储能箱(I),所述换能液(2)通过管道与储液器(5)联通,所述管道设有智能水栗控制器,一热输出管(3)通过换能液将热量从储能箱(I)输出,所述供热管(6)和热输出管(3)镀有超导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材料为无机热超导材料。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液(2)通过第一管道(8)输送到储液器(5),所述第一管道(8)设有第一智能水栗控制器(7);所述换能液(2)通过第二管道(9)输送至储能箱(1),所述第二管道(9)设有第二智能水栗控制器(4)。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管(6)伸入储能箱(I)部分连接散热件;和/或,所述热输出管(3)伸入储能箱(I)部分连接吸热件。
【文档编号】F28F27/00GK205505813SQ201520900356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2日
【发明人】白洪华
【申请人】白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