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多功能节能锅灶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8621115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村多功能节能锅灶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灶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农村多功能节能锅灶。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比例很大,农村中使用大锅灶的仍然占有很大比例,现有的大锅灶一般采用风道直接与灶膛连通,没有任何阻挡,由于风道的抽力较大,燃料燃烧产生的很多热量被风力抽走,虽然这些热量可以对与灶台连通的火炕加热取暖,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热量浪费,同时现有的灶台功能单一,虽然出现了利用灶台加热取暖的设备,但是其结构不合理,热量利用率较低。而且现有的灶台由于抽力较大,不适合采用草、秸杆等作为燃料,造成农村大量可利用燃料被浪费。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现有灶台结构、热量利用率高、可作为暖气热源、可使用草和秸杆作为燃料、节能能源的农村多功能节能锅灶。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村多功能节能锅灶,是由灶体、锅体、灶门、风道和灶底通风箅子组成,其特征是拦火圈安装在灶底通风箅子周围,拦火圈的上开口正对锅体底部,下开口围绕灶底通风箅子,侧开口正对灶门。
[0005]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拦火圈为弧形体。
[0006]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拦火圈为中空结构,其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0007]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在拦火圈的侧臂间顶部设有连接管。
[0008]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是拦火圈安装在灶底通风箅子周围,拦火圈的上开口正对锅体底部,下开口围绕灶底通风箅子,侧开口正对灶门,这样燃料燃烧区形成了一个与风道隔离的区域,阻挡了风道的抽力,热量在挡火圈的作用下只能从顶部开口散发,这样集中了火力热量对锅体加热,避免了热量的损失,同时由于减轻了风道对燃料燃烧区的抽力,可以使用草、秸杆等燃烧较快的燃料,充分利用了农村现有的资源;拦火圈为弧形体,减少了热量上升的阻力;拦火圈为中空结构,其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这样拦火圈的中空腔可以添加热水,作为暖气的热水热源,进一利用了燃料燃烧的热量,节省了能源;在拦火圈的的两侧臂间顶部设有连接管,一是增加了拦火圈的强度,避免加热后变形,二是充分保证了中空腔内热水的流动,加热均匀,三是充分吸收热量,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拦火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2的俯向视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拦火圈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拦火圈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图5的俯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一种农村多功能节能锅灶,参照图1,是在灶体I上安装有锅体2,灶门3设置在灶体I的前方,风道4设置在灶体I的后部,灶底通风箅子5设置在灶体I的底部,拦火圈6安装在灶底通风箅子5周围,拦火圈6的上开口正对锅体2底部,下开口围绕灶底通风箅子5,侧开口正对灶门3,这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
[0017]实施例2,一种农村多功能节能锅灶,参照图1、图2、图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拦火圈6为弧形体,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18]实施例3,一种农村多功能节能锅灶,参照图1、图4,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的拦火圈6为中空结构,其上设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其他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0019]实施例4,一种农村多功能节能锅灶,参照图1、图5、图6,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是在拦火圈6的的两侧臂间的顶部设有连接管9,其他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主权项】
1.一种农村多功能节能锅灶,是由灶体、锅体、灶门、风道和灶底通风箅子组成,其特征是拦火圈安装在灶底通风箅子周围,拦火圈的上开口正对锅体底部,下开口围绕灶底通风箅子,侧开口正对灶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多功能节能锅灶,其特征是所述的拦火圈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农村多功能节能锅灶,其特征是所述的拦火圈为中空结构,其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村多功能节能锅灶,其特征是在拦火圈的侧臂间顶部设有连接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村多功能节能锅灶,是由灶体、锅体、灶门、风道和灶底通风箅子组成,是拦火圈安装在灶底通风箅子周围,拦火圈的上开口正对锅体底部,下开口围绕灶底通风箅子,侧开口正对灶门,本实用新型具有利用现有灶台结构、热量利用率高、可作为暖气热源、可使用草和秸秆作为燃料、节能能源的特点。
【IPC分类】F24B9-00
【公开号】CN204329069
【申请号】CN201420770585
【发明人】刘海洋, 刘芾锴
【申请人】刘海洋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