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蜂窝煤炉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燃具,尤其涉及一种由耐火管,绝热层,顶盖,风道,风门,风门盖,外壳组成的蜂窝煤炉。
目前的现有蜂窝煤炉的结构是在铁皮外壳和耐火材料做成的耐火管之间装填绝热材料作绝热层,风门开口于侧下部,风道内口上部固定着炉排。这种炉子的缺点是上煤和卸渣均只能使用火钳子从炉顶火口拈进拈出,使用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炉子下部卸渣,使用更方便的蜂窝煤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蜂窝煤炉在耐火管下口和炉底板之间的风道内增设一个卸渣装置,该装置由转轴,转动部件组成,转轴一端可固定一个便于从炉外操作的手柄,转动部件固定在转轴上,转轴横向穿过风道侧壁并由后者支撑整个卸渣装置,转轴的一端穿过风道侧壁后向外延伸穿过外壳与手柄相连。转动部件由两根或两根以上弯压成具有三个不同功能段的扁钢或圆钢与转轴焊接相连而成,各扁钢或圆钢相互平行且相互间留有间隙,当它们并排经转轴连为一体时,这三个功能段分别沿轴向形成推渣板,过渡弧面,接渣板,后三者在空间按照推渣板、过渡弧面、接渣板的先后次序顺次固定相连。卸渣装置静止时过渡弧面和接渣板位于上方者兼作炉排支撑耐火管内的蜂窝煤,一旦转轴受到手柄传过来的外力作用而旋转时,即带动推渣板横向作用于耐火管内的底部蜂窝煤渣并促其落进风道内,同时紧跟推渣板之后的过渡弧面逐渐转至耐火管下方接过蜂窝煤渣上面的蜂窝煤并将其平稳过渡(即能有效防止蜂窝煤破裂)到接渣板上,从而达到从炉下部卸渣的目的。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欲从炉下部卸煤渣只需简单地旋转一下卸渣装置的外部手柄即可,既避免了当前蜂窝煤炉从炉顶卸渣时必须移去顶部的锅壶等器具的麻烦,又避免了用火钳子拈蜂窝煤和蜂窝煤渣时造成的粉尘污染、热量损失及拈破煤出现的熄火故障。因而既节能卫生又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案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案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实施方案的A-A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实施方案的顶盖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案的卸渣装置的直观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案的卸渣装置的直观图。
以上附图中略去了各部件较为简单明显的各视图。
在
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案中,风道采用长方体形,风门开口于炉侧壁,耐火管(2)置于风道侧壁(4)之上,在二者之间设置一个防漏垫(3),用于防止其上的粉粒状绝热材料漏进风道内,在耐火管(2)风道侧壁(4)与外壳(1)之间均充填绝热材料,起绝热和为前二者定位的双重作用。外壳(1)和顶盖采用方形结构,风门及风门盖也采用方形结构,但也可在外壳(1)的风道出口周边焊接圆形的风门,并配置相应的圆形风门盖。卸渣装置采用图5所示的结构,由转轴(5)手柄(6)及转动部件三部分组成。手柄(6)为圆形,焊接在转轴(5)的一端。转动部件由推渣板(14),过渡弧面(15),接渣板(16)三部分组成,三者在空间依次相连组成一个整体,三者的表面由数根(两根或两根以上)成型钢平行排列而形成,每根成型钢由一根扁钢或圆钢弯压成圆形状然后在接点(13)处焊接而成。各成型钢平行排列时相互间留有间隙并通过与转轴(5)在圆心出焊接而连成一体。每根成型钢由直径(7)、半圆弧(8)、延伸弧(9)三部分组成,直径(7)的两端与半圆弧(8)的两端相接,延伸弧(9)的一端与前二者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延伸在外,各成型钢并排连为一体时,三者分别沿轴向形成接渣板(16)、过渡弧面(15)和推渣板(14)。卸渣装置静止时,接渣板(16)和过渡弧面(15)位于上方者兼作炉排,支撑耐火管(2)内的蜂窝煤,一旦转轴(5)受到手柄(6)传过来的外力作用而旋转时,即带动推渣板(14)横向作用于耐火管(2)内的底部蜂窝煤渣并促其落进风道内,同时紧跟推渣板(14)之后的过渡弧面(15)逐渐转至耐火管下方接过蜂窝煤渣上面的蜂窝煤并将其平稳过渡(即能有效防止蜂窝煤破裂)到接渣板(16)上,从而完成整个卸渣任务。为了方便地将落进风道内的蜂窝煤渣移至炉外,可在风门盖背后固定一个铁皮平板,当拧紧风门盖时,其后的铁皮平板可沿炉底板伸至卸渣装置的下部将蜂窝煤渣撮起。
本实用新型也可由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方案实现。由于在该实施方案中,除卸渣装置外,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方案相同。因此,以下仅重点说明卸渣装置的实施方案。
由图6可知,第二实施方案的卸渣装置由转轴(5)手柄(6)转动部件三部分组成。手柄(6)为圆形,焊接在转轴(5)的一端。转动部件由推渣板(14),过渡弧面(15),接渣板(16)三部分组成,三者在空间依次首尾相连组成一个整体,三者的表面由数根(两根或两根以上)成型钢平行排列而形成。每根成型钢由一根扁钢或圆钢弯压成两个扇形状,然后将二者在圆心处对称焊接而成。各成型钢平行排列时相互间留有间隙并通过与转轴(5)在圆心出焊接而连成一体。各成型钢并排连为一体时,组成成型钢的两个扇形的第一半径(12),第二半径(11)和圆弧(10)分别沿轴向形成两组推渣板,过渡弧面和接渣板。卸渣装置静止时,接渣板(16)正对耐火管(2)下口兼作炉排支撑耐火管(2)内的蜂窝煤,推渣板(14)沿铅垂方向与蜂窝煤贴近,一旦转轴(5)受到手柄(6)传过来的外力作用而旋转时,即带动推渣板(14)横向作用于耐火管(2)内的底部蜂窝煤渣并促其落进风道内,同时紧跟推渣板(14)之后的过渡弧面(15)逐渐转至耐火管下方接过蜂窝煤渣上面的蜂窝煤并将其平稳过渡到与第一个接渣板相对的第二个接渣板上,从而完成整个卸渣任务。
当然卸渣装置不局限于上述两种结构,只要一个装置置于蜂窝煤炉的耐火管下部,能实现从炉下部方便卸渣的功能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蜂窝煤炉,包括外壳、绝热层、耐火管、顶盖、风道、风门、风门盖,顶盖和外壳上缘固定连接,外壳和耐火管之间是绝热层,耐火管位于风道侧壁上并由后者支撑,其特征在于在耐火管(2)下口和炉底板之间的风道内还有一个从耐火管(2)下口卸煤渣的卸渣装置,该装置由转轴(5)和固定于其上的转动部件组成,转轴(5)的一端可以设置一个便于操作的手柄(6),转轴(5)可横向穿过风道侧壁并由后者支撑卸渣装置,其一端可向外延伸穿过外壳与手柄(6)相连,转动部件由推渣板(14)、过渡弧面(15)、接渣板(16)三部分组成,三者在空间按照推渣板(14)、过渡弧面(15)、接渣板(16)的先后次序顺次固定相连,卸渣装置静止时,过渡弧面(15)和接渣板(16)二者中位于上方者兼作炉排支撑耐火管(2)内的蜂窝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从炉下部自动卸煤渣的蜂窝煤炉,它在现有蜂窝煤炉的耐火管下增设了一个卸渣装置,该装置由转轴(5)转动部件和手柄构成。转动部件由推渣板(14),过渡弧面(15),接渣板(16)组成。卸渣时手柄受外力作用带动推渣板(14)作用于底部煤渣并促其落进风道内,紧跟其后的过渡弧面(15)接过煤渣上面的蜂窝煤并将其平稳过渡到接渣板(16)上,完成卸渣任务。
文档编号F24B1/02GK2375876SQ99206930
公开日2000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30日
发明者孙世华 申请人:孙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