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干燥和/或定型设备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照专利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用于向织物料幅送风的干燥和/或定型设备。本发明首先可在这种设备或机器并尤其在送风箱中使用,它们的送风机(带有压力箱)设在机器的一个纵侧处,而吸风箱的进口设在与之处于相对位置的机器纵侧处。
本发明可在上述干燥和/或定型设备的许多种设计中使用。其中包括平面干燥机和拉幅机。这些机器是众所周知的。为送风箱配设的两台送风机可以都设置在处理平面的下方和都位于设备的同一个纵边缘处(EP0471162B1),或位于彼此相对的纵边缘处(DE2754438A1)。为两台送风箱配设的送风机也可以互相组合在一起(DE2201731A1)。此外,这两个送风箱也可以与同一台送风机连接(DE3627904C2)。还有,已知为位于处理平面下方的送风箱配设一台同样位于处理平面下方的送风机,以及为位于上方的送风箱配设同样位于处理平面上面的送风机(DE2908348A1)。最后,在实际生活中也存在前言所述类型的机器,它的具有设在两个送风箱之间的处理平面的送风箱位于地板附近,而带有加热装置的送风机装置再加上从送风机压力侧到送风箱再从那里回到送风机吸风侧的循环空气连接装置,在空间上安排在处理平面的上方。这里以及在下文中,处理气体(或处理蒸汽)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为了简化起见,经常简短地采用术语“空气”,但并不限制其一般性。
在所提到的全部机器中,在送风机-送风箱-送风机回路中流动的循环空气,尤其沿料幅的宽度来看,如果可能的话,各处应以相同的压力吹在料幅上。从料幅流走的空气(按照反射或流过的方式)可以通过设在送风箱内的回流管(例如在设计为指状的送风箱内的送风箱孔或缝隙),抽入一个与有关送风机的吸风侧连接的回流腔内,因为在此回流腔内,从料幅流走的空气受到有关送风机吸风侧产生的真空度的影响。沿料幅的宽度此真空度有不同的值,此值例如与送风箱外部环境(在机器内部)的几何参数以及它们离送风机吸风侧的距离有关。
可以断定最大真空度在吸风箱的回流口区域内。此回流口通常有一滤网封闭。由于维护技术方面的原因,此滤网往往在机器侧面处的一个纵边缘附近。因此,相对于被处理的料幅表面为非对称的配置。由于空气动力学方面引起的这种回流的处理气体的非对称性,使得作用在料幅上其纵边缘区内的空气力,不同于作用在料幅中央的空气力。取决于从上面吹在料幅上与从下面吹在料幅上的空气是什么样的比例(上部空气下部空气),在边缘处料幅材料的颤动或下垂比中央大。对于敏感或易损的制品,作用在边缘区材料内的机械应力(颤动、下垂)导致局部伸长(所谓松弛效应;袋状下沉),它们有可能严重到不能允许的程度。
若料幅被水平导引,则料幅重量的影响(它例如在干燥后会发生变化)可以通过针对其他压力改变作用在料幅下侧的压力而得到补偿,例如按照EP0471162C1。然而,借助于这种沿料幅宽度处处相同的压力匹配并不能消除袋状下沉或松弛。为了补偿引起袋状下沉的力,必须使压力沿料幅宽度的分布根据下沉形状是不均匀的。如果这能完全实现,则需要复杂的测量装置和控制系统。
还已知有一种干燥机(DE-PS78282),它有两台安装在一公共轴线上的送风机。虽然此机器并不属于上述拉幅机类型的机器一族;不过在此机器中处理气体的流入和流出腔相对于被处理的料幅中心线两者对称地位于料幅的两侧。然而尽管如此在实际使用中它仍然不可能做到沿料幅宽度处处均衡地处理料幅,因为处理气体中部分垂直地冲击料幅,而部分则沿料幅的切向流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前言所述类型的设备中做到处理气体相对于料幅宽度对称地回流。
对于前言所述之干燥和/或定型设备,按本发明为达到此目的采取的措施是,通过回流通道流出的处理气体的回流途径,在回流腔内就在送风箱的后侧处,大体沿中心线分裂成两个回流分路,它们朝处理场的两个纵边缘方向延伸。
本发明首先适用于料幅基本上有水平导引的机器中。因为本发明涉及调整在料幅上的确定的空气流或空气压力状况,所以此解决方案原则上也可应用于前言所述类型的设备中,在那里此料幅倾斜地、垂直地或按弯曲的途径输送。术语“上”和“下”,例如在处理平面的上方或下方,可以互换,也就是说机器可能颠倒安装,或此术语可用“右”和“左”来代替。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改进和进一步的设计。
按照本发明,将在回流腔内由送风机引起的抽吸力控制成,使得在送风箱的后侧从总的回流中产生一些朝相反的边缘流出的切向分流(横向流动),此总的回流是回流的全部。这些分流(必要时在它们的出发线两侧)应在任何情况下处处基本上有相同的方向,并因而能以此方式甚至在料幅上施加附加的支承作用。最好从料幅的中心线出发生成两个对准处理场纵边缘的切向分流,它们专门在料幅的下侧施加附加的支承作用,后者沿料幅宽度基本上处处是相同的。因此,在恰当地调整空气流量的情况下,按此方式避免袋状下沉或松弛,直到在那里这种松弛为不再引人注意的程度。
按本发明,分裂为回流分路的空气的量,应在它们后续的路程中,亦即在料幅上不可能有因流动引起的反作用的地方,重新合并和掺合。由此达到在机器的两半部获得没有差异的处理结果。重新合并和汇合最好发生在位于送风机吸风侧上游的吸风管或吸风通道进口处。此吸风管可能包括一加热系统;在吸风管的进口经常设有一短绒筛。
按本发明将送风箱后侧的总回流途径分裂为两个回流分路,可按进一步的发明借助于一导流件实现,导流件的主要部分基本上由一个大体平行于有关的送风箱后侧或平行于处理平面设置的导流面构成。导流件最好沿处理场的整个长度顺(料幅的)纵向延伸。
为了造成相对于中心线的对称性,导流件的主要部分设计为相对于中心线大体对称。导流件的主要部分最好沿二分之一以上的处理场宽度延伸,尤其是沿处理场宽度的60%到90%延伸。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是,在导流件(对称的)主要部分上跟随或连接着一个转向面,它最好延伸到这样一个位置,即被分开或分裂的分流在送风机的上游重新汇合的地方。通过选择转向面和与导流面邻接的机器内部的其他几何参数,例如通过确定在导流面上有关与抽吸力源“对抗的(competing)”横截面尺寸,可以做到,从送风机吸风侧作用的(部分)抽吸力,在处理场的两个纵边缘处并因而在每个送风箱后侧处的两个回流分路中大体相同。
在按本发明解决方案的上述一般部分中认为,与设备除了在处理平面下方的送风箱以外是否还有一个在处理平面上方的送风箱或反之无关,回流途径仅仅在一个送风箱的后侧例如只在下部送风箱的后侧处,分裂成相对于料幅或送风箱后侧切向延伸的回流分路。
按照进一步的发明还可以更好地达到前面所提出的目的,即,在具有下部和上部送风箱的设备中,两个送风箱的全部回流各分为两个回流分路。在这种情况下,原则上可为两个送风箱的后侧配设上面基本上已说明的导流件。如果上部送风箱位于机器内最上方和就在机器顶盖的下面,则此顶盖可用作或可设计成导流件。相应地这也适用于机器底部,只要下部送风箱位于机器的最下方。
当在机器上部和在下部设计并切向化总的或全部回流时,有必要保证,无论在这些送风箱的上面还是在其下面,在导流件面朝处理场纵边缘的那些边缘处抽吸力相同。虽然在上送风箱上面的两侧相同的抽吸力可能与下送风箱下面的两个相同的抽吸力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同一个导流件的两侧的抽吸力应当基本上是相同的。
以上所述适用于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两个送风箱的送风机装置(一台公用的送风机或两台送风机)位于处理平面的下方或上方,或另一种情况是一台送风机和配属的吸风通道设在处理平面的上方,而另一台送风机和配属的吸风通道则设在处理平面的下方。然而,若按本发明的规定进行两个送风箱的流动分配时上部送风箱须由定位在处理平面下方的送风机装置通过一压力箱来供气,则尽管如此在处理场面朝压力箱的纵边缘处的产生切向回流所需的抽吸力应仍能进行调整(当“上”和“下”互换时这种情况同样适用)。
对于这种情况的第一种解决办法是,在上送风箱上方按下列方式安装一单独的导流件,使在导流件与机器顶盖(或类似物)之间朝压力箱一侧方向流动的分流被吸往处于相对位置的纵边缘。
按照第二种解决办法,只要送风箱(它相对于处理平面位于在纵边缘处的送风机装置和压力箱装置的对面)对准压力箱的那一个回流分管,有至少一个与相对于处理平面在对面的回流分管的连接装置就足够了。若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送风机装置位于处理平面的下方,则回流空气从送风箱后侧的纵边缘上下对称地抽出。于是压力箱本身成为上送风箱一个回流分路的阻碍。为此在此处设一单独的横向连接装置(横向于压力箱或有关的送风箱进口)。此一横向连接装置例如通过送风箱每两个喷嘴指之间现成的缝隙或通过其他相对于从送风机压力侧出发的入流横向延伸的送风箱通路导通。
下面借助于示意表示的按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一些细节。其中
图1按本发明的干燥和/或定型设备的正视图;以及图2图1所示设备的俯视图。
附图表示一种干燥和/或定型设备,简称拉幅干燥机,用于向织物料幅1送风,织物料幅在其拉幅状态沿其纵向2(等于输送方向)在两个夹紧装置3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处理场5输送,后者相对平行于纵向2延伸的中心线4对称。在此实施例中,处理场5在下送风箱8和上送风箱9装在送风喷嘴6的两个送风侧7之间伸展。送风箱8、9的每个送风侧7,在处理平面“E”内,横向于纵向2平行于料幅1,沿处理场的宽度“B”延伸。在处理场5两个纵边缘10、11的范围内,处理场宽度“B”可以例如通过相对调整夹紧装置3改变。
在此实施例中,在处理场5的纵边缘10处,送风机13的压力侧12通过压力箱14连接在两个送风箱8、9的上游。压力箱14通过连接件15与各有关的送风箱进口16连通。处理气体或压缩空气17从送风机13出发,沿图中箭头表示的方向,通过压力箱14和连接件15以及通过进口16流入送风箱8和9。处理气体17从送风箱8和9沿箭头的方向由送风喷嘴6流在料幅1上,这些送风喷嘴构成了各个送风箱出口。从料幅1,回流的处理气体18从现在起作为抽吸空气(按照流过或反射的方式),沿所画的箭头方向通过回流腔“R”流到短绒筛19以及通过一加热系统20流到送风机13的吸风侧21。在短绒筛19和吸风侧21之间的区域可以称之为吸风箱22。
按照图1,例如借助于一导流件31,保证从各送风箱后侧32流走的抽吸空气18不会沿任意的方向流动,而是借助于导流件31被迫大体平行于料幅1的平面或平行于送风箱后侧32流动。在此实施例中,导流件31由一主要部分33和一转向面34组成,前者大体平行于送风箱后侧32延伸,后者可延伸至一个例如在短绒筛19上的分流18a和b在那里重新汇合的地方,所述的这些分流按图1是在下送风箱8的下方围绕导流件31被导引流动的。
按照本实施例,在处理场5纵边缘10处绕导流件31在那里的(在图1中左边)边缘35流走的分流,被导入在导流件31与吸风箱22壁之间直至短绒筛19的通道36中。在图中所表示的导流件31的几何形状作为举例。按照本发明,此几何形状应设计为这样,即,应使所表示的两个分流18a和b,在相对于后侧32大体成切向的情况下,从中心线4起以大致相同的抽吸力分别朝纵边缘10和11的方向流动。因此,导流件31以及例如吸风管36的几何形状,应该使得在纵边缘10或导流件31主要部分33左边缘35(图1)处存在的抽吸力,与主要部分33右边缘37(图1)处的大体相同。
如下送风箱8的送风箱后侧32那样,上送风箱9的送风箱后侧32可以同样方式配设一导流件31,所以在这里产生与下送风箱8下方基本相同的流动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例如通过分别调整35和37处通路的横截面,在导流件31的两个边缘35和37处调整为有大体相同的抽吸力(如图1所示)。如果必要便可以此方式做到,在上部的送风箱后侧32与导流件31之间使回流从中心线4起切向地分别朝纵边缘10和11的方向以相同的强度进行。上送风箱9后侧32相应的回流18a和b,被导引经过在此实施例中为处理场5敞开的一侧41,并在大多数情况下已基本上掺混后导向短绒筛19。
如果在设备的上侧或上送风箱9的上方不可能或不打算规定如图1所示那样使“左”分流向右转向,按本发明,分裂为回流分路仍可在上送风箱9的上方实现,只要(在有些情况下利用机器顶盖47作为导流件)在送风箱8、9的外面或左纵边缘10(朝压力箱14的方向看)的另一侧,设置应与通道36和最终与吸风箱22连通的横向连接装置作为气体通路。在送风箱有一个个送风指42的情况下,这些通路可按图2所示位于每两个指42之间的缝隙43中,亦即在纵边缘10、压力箱14和每两个连接件15之间的区域内。在图2中这种通路表示为吸风缝隙44。按图2所示,在用分离线48分割的(下部)区内还表示了送风箱的另一种设计,在那里回流管不是缝隙43而是单独的孔45。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孔同样可以设计作为通路,亦即吸风孔46的形式。
在实际应用中业已证实上面最后提到的这种解决方案对于均匀地分割从料幅平面向上流走的空气是特别有利的。大体相同的向左和向右朝纵边缘10和11方向的切向流,以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通过设置吸风管36实现,因为在上送风箱9上方向对着图中左方的分流可通过此吸风管直接(向下)流动,以便与分流18a汇合。
在一种回流空气的分流在以纵边缘10和11为界的处理场5外面两侧排出的结构中,可以将两个送风箱8、9的送风箱后侧32面朝纵边缘10和11的两个纵边缘处的抽吸力调整为相同的,只要保证在吸风箱22的进口处,例如在短绒筛19处,在附图所表示的分区19a和b内抽入相同量的空气。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向织物料幅送风的干燥和/或定型装置,料幅沿其纵向在拉幅的状态下通过至少一个处理场输送并在那里从送风箱用一种处理气体送风。为了保证从料幅流走的处理气体沿料幅的宽度看处处以相同的抽吸力排出,规定借助于配设在送风箱后侧的导流件,使处理过料幅后回流的处理气体必要时只能切向地在与料幅边缘相应的处理场纵边缘处流走。
符号表1料幅2纵向3张紧或夹紧装置4中心线5处理场6送风喷嘴7送风侧8下送风箱9上送风箱10压力箱纵边缘11(敞开的)纵边缘12压力侧13送风机14压力箱15连接件16送风箱进口17处理气体,压缩空气18处理气体,抽吸空气19短绒筛20加热系统21吸风侧22吸风箱31导流件32后侧(8、9)33主要部分(31)34转向面(31)35边缘(31)36吸风管或通道37边缘(31)41敞开侧(5)42送风指43缝隙44吸风缝隙45孔46吸风孔47机器顶盖48分离线B处理场宽度E处理平面R回流空间(腔)
权利要求
1.用于向织物料幅(1)送风的干燥和/或定型设备,料幅沿其纵向(2)在拉幅的状态下通过至少一个处理场(5)输送,后者相对于与纵向(2)平行延伸的中心线(4)对称;以及,料幅在上述处理场内受处理气体(17)的吹风处理;a)其中,处理场(5)有至少一个带面朝料幅(1)的送风侧(7)的送风箱(8、9),送风箱沿横向于纵向(2)看的处理场宽度(B)延伸;b)其中,构成送风箱出口的送风侧(7)有用于处理气体(17)的送风喷嘴(5),它们对准为料幅(1)所设的处理平面(E);c)其中,送风箱(8、9)有处理气体回流通道(43、45),这些回流通道从处理平面(E)起,经送风箱(8、9)通向与送风侧(7)处于相对位置的送风箱后侧(32);d)其中,沿处理气体的流动方向(17、18)看,包括配置在机器一个纵侧的送风机(13)压力侧(12)的压力箱(14),在送风箱(8、9)的上游连接在处理场(5)一个纵边缘(10或11)处的送风箱进口(16)上;以及,处理气体(18)的回流腔(R)连接在送风箱(8、9)后侧(32)的下游,此回流腔通向含有送风机(13)吸气侧(21)的吸气箱(22);e)其中,面朝回流腔(R)的吸气箱(22)进口(19)相对于中心线(4)而言设在送风机(13)或压力箱(14)的对面;以及f)其中,处理气体在送风箱(8、9)内从其进口(16)流向其出口(6、7),这种流动通常与处理平面(E)平行地进行,只有在送风喷嘴(6)中才转向并对准处理平面(E),因此这种转向发生在送风箱各出口区内;其特征为通过回流通道(43、45)流出的处理气体(18)的回流途径是,在回流腔(R)内就在送风箱后侧(32)处,大体沿中心线(4)分裂成两个回流分路(18a、b),它们朝处理场(5)的两个纵边缘(10、11)方向延伸。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回流分路(18a、b)在送风机吸气侧(21)进口前或最晚在送风机(13)自身内重新汇合。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为分裂回流途径(18)设一导流件(31),它的主要部分(33)基本上由一大体上平行于送风箱后侧(32)或处理平面(E)设置的导流面(33)构成。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导流件(31)的主要部分(33)设计为相对于处理场(5)中心线4大体对称。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一直延伸到被分裂的流动重新汇合的地方即位置(19)处的转向面(34),在侧面亦即在面朝纵边缘(10)的主要部分边缘(37)处,连接在导流件(31)(对称的)主要部分(33)上。
6.按照权利要求3至5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按相对于中心线(4)对称结构的导流件(31)主要部分(33)最多沿处理场的整个宽度(B)延伸。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被分裂的回流分路(18a、b)规定在连接于送风机(13)吸风侧(21)上游的短绒筛(19)处重新汇合。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由送风机(13)的吸气侧(21)引起的抽吸力,在两个回流分路(18a、b)中通过选择流路的几何参数调整为大体相同的值。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处理场(5)既有一上部的(9)也有一下部的(8)沿处理场(5)全宽(B)延伸的送风箱,其特征为下部和上部送风箱(8、9)的回流途径各分裂成两个回流分路(18a、b)。
10.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为两个送风箱(8、9)的后侧(32)配设导流件(31)。
11.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设备,其中,送风箱(8、9)须通过一压力箱装置(14)由或整个位于处理平面(E)上部或整个位于其下部的一个送风机装置(13)供气,其特征为与在纵边缘(10)处有压力箱装置(14)的送风机装置(13)相对于处理平面(E)位于其对面的送风箱(9)的一个回流分管(18a),有至少一个横向的吸风连接装置(44、46)与相对于处理平面(E)处于其对面的回流分管(18a)出口相连接。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大体平行于送风箱后侧(32)延伸的机器壁,亦即顶盖(47),规定只是在位于处理平面(E)的与送风机装置(13)处于相对位置那一侧的送风箱(9)后侧(32)处作为导流件(31)。
全文摘要
介绍了一种用于向织物料幅送风的干燥和/或定型装置,料幅沿其纵向在拉幅的状态下通过至少一个处理场输送并在那里从送风箱用一种处理气体送风。为了保证从料幅流走的处理气体沿料幅的宽度看处处以相同的抽吸力排出,规定借助于配设在送风箱后侧的导流件,使处理过料幅后回流的处理气体必要时只能切向地在与料幅边缘相应的处理场纵边缘处流走。
文档编号F26B13/00GK1226675SQ9910213
公开日1999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1日
发明者黑尔格·弗赖贝格 申请人:A·蒙福尔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