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家用多功能土暖气节煤炉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土暖气炉的技术改进,具体涉及一种家用多功能土暖气节煤炉。
普通家用土暖气炉的问世,给北方地区居民家庭的越冬采暖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家庭用餐的多样化和家庭浴室的兴起,现有的各种土暖气炉,由于功能的单一性,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急需设计出一种多功能家用土暖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出了一种集采暖、蒸锅、洗浴为一体的家用多功能土暖气节煤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方案实现,即它由炉体、烟囱、蒸锅系统三部分组成,炉体内设有炉膛,炉膛中放有炉排,火口处连接有聚火盖,炉体一侧设有回水管接口,炉体底部设有清灰门,炉体四周加工有炉体外罩;烟囱分上下两段,上段为单烟道,下段为双烟道,双烟道加工成间隙均匀的蓄水套,双烟道顶端装有拍门;蒸锅系统是以蒸锅通过蒸锅回水管接口和给水管接口与其中一根烟道水套接成一个循环回路,另一根烟道上部则设有暖气给水接口,所述的两根烟道的水循环由隔水层分割成供暖和蒸锅(洗浴)两个单独循环回路。
该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该炉炉膛粗短,上口收宿,口小肚大,能使空气充分供给,使炉膛中间产生强火,再加上聚火盖产生的高温向炉膛四壁幅射热量,加速了煤的燃烧,解决了普通暖气炉因水套冷水影响四周产生黑煤的现象,使整个炉膛中的煤都能得到充分燃烧,黑煤量、烟灰量、一氧化碳量都明显降低,耗煤少、产热多供热快,该炉的供暖和蒸锅(洗浴)主要由拍门控制,供暖时,拍门堵住连蒸锅的烟道即可,如需要使用蒸锅时,打开拍门堵住供暖用烟道即可,上述两种情况都可以同时炒菜做饭,在洗涤、洗澡需用热水时,蒸锅则作为压力水箱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一是结构紧凑、造型美观、移动灵活、造价低;二是功能齐全,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三是安装快,接通水源即可运行;四是热效率高,产烟气少,比普通炉可节煤约三分之一,符合环保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I-I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II-II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聚火盖示意图。
如
图1、2、3所示,炉体(1)内设有炉膛(8),炉膛中放有炉排(7),炉排由两块半圆炉排组成,火口处连接有聚火盖(9),炉体一侧设有回水管接口(3),用来与供暖回水管相接,炉体底部设有清灰门(16),炉体四周加工有炉体外罩(2),烟囱(5)分上下两段,上段为单烟道,下段为双烟道,双烟道壁加工成间隙均匀的蓄水套(11),双烟道顶端装有拍门(12),用来控制连通供暖和蒸锅(洗浴)各烟道进行工作,其中蒸锅(6)通过蒸锅回水管接口(14)和给水管接口(15)与其中一根烟道水套接成一个循环回路,另一根烟道上部则设有暖气给水接口(4),用来与供暖给水管相接,所述的两根烟道的水循环由隔水层(10)分割成供暖和蒸锅(洗浴)用水两个独立循环回络,如图4所示的蒸锅(6)中设有一个水汽分离器(13),它与蒸锅给水管接口(15)相连接,功能是沸水通过给水管进入水汽分离器,由水汽分离器将水和汽分开,水由回水管进入炉体水套内,气体直上蒸笼,如图5所示的聚火盖(9),它由石棉粉层(17),耐火泥层(18)和铸铁层(19)三部分构成,它主要功能是用来增加炉膛内热量。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多功能土暖气节煤炉,包括炉体(1)、烟囱(5)和蒸锅系统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1)内设有炉膛(8),炉膛中放有炉排(7),火口处连接有聚火盖(9),炉体一侧设有回水管接口(3)、炉体底部设有清灰门(16)炉体四周加工有炉体外罩(2),烟囱(5)分上下两段,上段为单烟道、下段为双烟道,双烟道壁加工成间隙均匀的蓄水套(11),双烟道顶端装有拍门(12),其中蒸锅(6)通过蒸锅回水管接口(14)和给水管接口(15)与其中一根烟道水套接成一个循环回路,另一根烟道上部则设有暖气给水接口(4),上面所述的两根烟道的水循环由隔水层(10)分割成供暖和蒸锅(洗浴)用水两个独立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多功能土暖气节煤炉,其特征在于蒸锅(6)中设有一个水汽分离器(13),与蒸锅给水管接口(1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多功能土暖气节煤炉,其特征在于聚火盖(9)由石棉粉层(17)、耐火泥层(18)和铸铁层(19)三部分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土暖气炉技术改进,具体涉及一种家用多功能土暖气节煤炉,它主要由炉体、烟囱、蒸锅、炉膛、炉排、聚热盖、隔水层、炉体外罩、拍门、水汽分离器等组成。该实用新型集供暖、蒸锅洗浴、做饭与一体,具有功能齐全、结构紧凑、热效率高、产烟气少等特点,是北方地区居民家庭采暖的最佳炉具。
文档编号F24B9/00GK2246248SQ9524542
公开日1997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18日
发明者赵培义 申请人:赵培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