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泥炭灶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泥炭灶,适用于以泥炭做燃料的锅灶。
当前,广大农村家庭所用的燃料常以秸杆、木片和树枝等。因此,常用的锅灶是省柴灶;我国广扩的水面积荡地均有褐黑色的污泥。这种污泥含碳量48-59%,经干燥后可作燃料,但燃烧火焰低,因此,这种取之不尽的污泥尚未被人们用来作为燃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泥炭灶,旨在利用这种取之不尽的污泥用作燃料,以代替薪柴,大量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泥炭灶,由灶壁、组合炉胆、铁栅、下风道、填充物、混合泥平台、拦火聚热圈和烟囱组成,灶的四周围是砖砌灶壁(10),底部留有风门(11)和下风道(3),下风道(3)为前窄后宽呈喇叭形,前窄处为风门(11),下风道(3)上口砌放截面为△形的铁栅(2),铁栅(2)上放置组合炉胆(1),组合炉胆(1)可以是3个品字形炉胆(1a),也可以是四个梅花形炉胆(1b),风门(11)的面积为组合炉胆(1)底部总面积的1/3,组合炉胆(1)的四周和组合炉胆(1)之间的空隙均填紧填充物(4)。以起隔热作用;组合炉胆(1)空隙底部在铁栅(2)上放置适当大小的瓦块,以防止填充物(4)漏下;组合炉胆(1)上部四周和炉胆(1)之间空隙处均抹一层混合泥平台(5),平台(5)上三方各放一块高1.5cm呈△形小砖块(6),在混合泥平台(5)内固定,以放水壶或平底锅用;平台(5)离组合炉胆(1)边缘5cm处,用混合泥作一拦火聚热圈(7),其高度为5cm,其上再涂一层斜圈泥梗(8),泥梗(8)高度随铁锅(9)的高度,泥梗(8)的斜度同铁锅(9)间距保持1.5-2cm,以充分发挥热效。
在斜圈泥梗(8)上部后侧处开一个出烟口(12),外通烟囱(13),以便将烟排出灶外。
使用时,用蜂窝煤模具把污泥做12孔坯基,充分晒干备用;点火,换污泥坯基,封炉,与普通煤球炉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其一、本泥炭灶是以污泥为燃料,可使广大农村家庭利用取之不尽的污泥为燃料,大量地节约木材、煤炭、秸杆;其二、本泥炭灶结构简单,容易砌筑,可广泛推广使用。
附
图1泥炭灶结构示意图附图2泥炭灶正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品字形炉胆(1a)示意图附图4梅花形炉胆(1b)示意
图1-组合炉胆、1a-品字形炉胆、1b-梅花形炉胆、2-铁栅、3-下风道、4-填充物、5-混合泥平台、6-小砖块、7-拦火聚热圈、8-斜圈泥梗、9-铁锅、10-灶壁、11-风门、12-出烟口、13-烟囱。
实施例用普通砖砌灶壁(10)、铁锅(9)底至铁栅(2)间距为22.5cm,铁栅(2)截面为△形,铁栅(2)上放3个或4个普通煤炉耐火泥炉胆为组合炉胆(1),炉胆(1)顶部至锅底为1.5cm吊火高度,炉胆(1)四周和炉胆(1)之间的空隙填实炉渣灰为填充物(4),以作隔热之用,铁栅(2)下面是前窄后宽呈喇叭形的下风道(3),前窄处是风门(11),风门(11)面积是组合炉胆(1)底部总面积的1/3,混合泥平台(5)是以水泥、黄粘土、炉渣灰体积比113混合而成,平台(5)上放置3块高1.5cm△形的小砖块,用混合泥作一拦火聚热圈(7),高度为5cm,再上面涂一层斜圈泥梗(8),与锅邦保持1.5cm间距,以充分发挥热效,斜圈泥梗(8)上部后侧处开一个2cm2的出烟口。外通烟囱(13),以便烟排出灶外。
权利要求1.一种泥炭灶,由灶壁、组合炉胆、铁栅、填充物、混合泥平台、拦火聚热圈和烟囱组成,其特征是灶的四周围是砖砌灶壁(10),底部留有风门(11)和下风道(3),下风道(3)为前窄后宽呈喇叭形,前窄处为风门(11),下风道(3)上口砌放截面为△形的铁栅(2),铁栅(2)上放置组合炉胆(1),组合炉胆(1)可以是3个品字形炉胆(1a),也可以是四个梅花形炉胆(1b),风门(11)的面积为组合炉胆(1)底部总面积的1/3,组合炉胆(1)的四周和组合炉胆(1)之间的空隙均填紧填充物(4),组合炉胆(1)空隙底部在铁栅(2)上放置适当大小的瓦块;组合炉胆(1)上部四周和炉胆(1)之间空隙处均抹一层混合泥平台(5),平台(5)上三方各放一块高1.5cm呈△形小砖块(6),平台(5)离组合炉胆(1)边缘5cm处,用混合泥作一拦火聚热圈(7),其高度为5cm,其上再涂一层斜圈泥梗(8),泥梗(8)高度随铁锅(9)的高度,泥梗(8)的斜度同铁锅(9)间距保持1.5-2cm;斜圈泥梗(8)上部后侧处开一个出烟口(12),外通烟囱(13)。
专利摘要一种泥炭灶,属于锅灶领域,由灶壁、组合炉胆、铁栅、填充物、混合泥平台、拦火聚热圈和烟囱组成,本泥炭灶是以污泥为燃料,可使广大农村家庭利用取之不尽的污泥为燃料,代替木材、煤炭、秸秆和树枝,以大量节约能源。
文档编号F24B1/20GK2118251SQ9220415
公开日1992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9日
发明者汪盛明 申请人:汪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