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特别是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吸油烟机中,带动叶轮的电机通过四个长螺钉配合四根空心铜柱固定于蜗壳上,长螺钉与空心铜柱的连接长度长,同心度很难保证,一旦偏心将导致电机错位,不仅影响电机自身性能,如振动、噪音性能,并且导致叶轮与进风口位置错位,影响排风效果,且拆装叶轮极其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吸油烟机,电机安装后稳定性好,装配公差小,减少振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油烟机,包括机体和蜗壳,蜗壳上设有叶轮和带动叶轮的电机,电机通过支架与蜗壳固定连接,支架至少设有两个,支架围绕电机的转动中心分布,两两相邻的支架之间具有安装间隙,安装间隙对应电机转动中心的圆心角为θ,30°≤θ≤150°。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与电机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以及与蜗壳固定连接的支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固定平台,固定平台沿圆弧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平台上面对电机的表面设有沉槽。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固定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紧固件包括拉铆螺母和固定螺钉,拉铆螺母固定在固定部上,电机设有螺钉通孔,固定螺钉穿过螺钉通孔与拉铆螺母连接将电机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包括侧壁,侧壁相对固定平台径向向外倾斜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上设有缺口,缺口的开口朝向蜗壳。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包括翻边,侧壁通过翻边与蜗壳固定连接,翻边固定连接在蜗壳的内侧或者伸出蜗壳固定在蜗壳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设有两个,两个支架横向分布,两个安装间隙上下分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两两相邻的支架之间留出安装间隙,不仅方便每个支架的单独安装固定,提高支架固定的稳定性,减小支架与电机以及支架与蜗壳的接触面积,减小装配公差,提升装配成品率,而且在电机带动叶轮旋转时,空气流经安装间隙会形成加速效应,能够促进空气在蜗壳内流动,减少叶轮内的压损,提高电机的散热效率,还有在电机转动过程中,电机产生的振动传递到支架,由支架对电机的振动进行缓冲,有效减少传递到蜗壳的振动能量,降低因为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蜗壳的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位于蜗壳内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蜗壳的后视图;
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4中B—B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油烟机,具体是侧吸式的吸油烟机,见图1,包括机体和蜗壳1,蜗壳1上设有叶轮2和带动叶轮2的电机3,电机3通过支架4与蜗壳1固定连接,支架4至少设有两个,支架4围绕电机3的转动中心分布。见图2,两两相邻的支架4之间具有安装间隙,安装间隙对应电机3转动中心的圆心角为θ,30°≤θ≤150°。
两两相邻的支架4之间留出安装间隙,不仅方便每个支架4的单独安装固定,提高支架4固定的稳定性,减小支架4与电机3以及支架4与蜗壳1的接触面积,减小装配公差,提升装配成品率,而且在电机3带动叶轮2旋转时,空气流经安装间隙会形成加速效应,能够促进空气在蜗壳1内流动,减少叶轮2内的压损,提高电机3的散热效率,还有在电机3转动过程中,电机3产生的振动传递到支架4,由支架4对电机3的振动进行缓冲,有效减少传递到蜗壳1的振动能量,降低因为振动而产生的噪音。θ可取30°、45°、60°、70°、90°、100°、120°或150°等等。θ过小,不仅会增加支架4与电机3的接触面积,容易导致装配公差放大,电机3产生的振动能量更容易传递至支架4,而且会导致安装间隙的通风量减小,不利于散热,甚至会产生尖啸声;θ过大,则会导致支架4尺寸变小,难以保证连接强度。
下面结合图1至图6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
作为现有技术,电机3的外周设置有一圈凸边31,凸边31上设置有螺钉通孔311。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4设有两个,而且两个支架4横向分布,相比两个支架4上下分布而言,在侧吸式的吸油烟机中,两个支架4横向分布受力更加均衡,不易发生相互振动。与之相对应的,两个支架4之间形成的两个安装间隙上下分布,其中在上的安装间隙位于蜗舌12处,能够减小对蜗壳内流动气体的扰流,减小涡旋发生,在下的安装间隙位于蜗壳流道的中间,能够将对蜗壳内风力平衡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而如果两个安装间隙横向分布,则两个间隙所在位置到蜗壳出风口13的流动路径不等,容易影响风力平衡,不利于蜗壳1内烟气流动。
支架4包括与凸边3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41以及与蜗壳1固定连接的支脚42。两个支架4的固定部41配合起来共同将电机3固定,两个支架4分布在电机轴的轴向两侧,能够对电机3的轴向、径向及圆周方向进行定位,不仅简单方便,而且电机3的固定基准容易控制、统一,确保电机轴不会出现偏心的情况,有利于确保电机3的工作效率。
由于电机3的转子旋转会产生旋转方向的作用力,导致电机3的定子产生离心力,因此为了让电机3更稳定,固定部41能够受力均匀,减少振动,固定部41为固定平台,固定平台沿圆弧延伸。固定平台上定位电机3的表面容易进行精加工,有利于电机3的准确定位,同时使电机3紧贴在固定平台上,电机3的转子旋转产生旋转方向的作用力都能够被固定平台与电机3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抵消,使得电机3旋转更加稳定,减少振动。
由于在电机3与固定部41紧固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紧固的外力施加过大,而导致电机3与固定部41相互接触的部位出现轻微形变,所以在固定平台上定位电机3的表面设有沉槽411,可以减小固定部41与电机3的接触面积,使得形变带来的安装偏差可以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
为了电机3与支架4安装方便,电机3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固定部41上,螺纹紧固件具有自锁能力,在振动环境下也能长时间保持电机3与固定部4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机3与固定部41连接的可靠性,螺纹紧固件包括拉铆螺母51和固定螺钉52,拉铆螺母51固定在固定部41上,固定螺钉52穿过电机3的螺钉通孔311与拉铆螺母51连接将电机3固定。由于支架4是片材冲压加工出来的,因此厚度较小,如果单纯通过螺钉连接,可靠性较低,因此在固定部41上增加拉铆螺母51,从而增加与固定螺钉52连接的有效连接长度,大大提高可靠性。
支脚42包括侧壁421,侧壁421相对固定平台径向向外倾斜延伸,使得侧壁421可以有些许承受形变的弹性能力,因此可以减小电机3产生的振动传递到蜗壳1的程度。侧壁421上设有缺口422,缺口422的开口朝向蜗壳1。缺口422可以实现侧壁421内外的通风,有处于电机3的散热,也减小了支架与蜗壳的接触面积,减少振动能量的传递。由于设置了缺口422,每个支架的侧壁都是通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部分与蜗壳接触固定,因此支架能够得到良好的固定,同时侧壁421相对固定部41都是位于固定部41的外侧,因此固定部41的内侧并没有支撑,因此固定部41有一定的吸收振动的能力。
侧壁421较薄,如果侧壁421的端面直接与蜗壳1固定连接,稳定性较差,为此,支脚42还包括翻边423,翻边423通过侧壁421连接在固定部41的外周边缘,翻边423固定连接在蜗壳1的内侧。一般将翻边423与蜗壳1焊接固定,由于翻边423与蜗壳1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有利于焊接,提高支脚42与蜗壳1固定的稳定性。另外,电机3、支架4都位于蜗壳1的内侧,因此将翻边423固定连接在蜗壳1的内侧,电机3、叶轮2、支架4均隐藏于蜗壳1内,使得蜗壳1外观更好,也更便于安装。当然翻边423也可以伸出蜗壳1固定在蜗壳1的外侧。
为了便于支架4焊接时预定位,翻边423上设有定位孔424,而蜗壳1上设有定位凸点11,定位凸点11进入定位孔424中使支架4得到预定位,方便焊接,提高焊接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支架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