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462891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能耗较高、运行工况和模式较少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实现四种工况的灵活调节,采用一种新型的带全热回收器的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包括了送风机、回风机、排风机、冷盘管、热盘管、加湿器、全热交换器、过滤器等功能段以及配置在不同进出口处可调节风量的电动风阀。设备折叠结构,紧凑灵活,其智能化控制可使机组实现多模式的空气处理,节能效果明显,可适用于一般舒适性空调以及有工艺性要求的空调系统,应用范围广、功能切换灵活,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空调机组的控制中。
【专利说明】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技术背景
[0002]在目前的空调工程领域,系统的送风机、回风机、排风机的设置往往是分散的,系统之间的功能切换很少,缺乏多功能性,对不同的空调区,例如舒适性和工艺性空调,需设置不同的空调设备和系统来满足要求,没有一机多能的效果,也不能在同一空调区域的不同时间段实现多流程控制。另外现有系统和设备需要大量的风道,占用较大的建筑空间,节能效果差。
[0003]在空调工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排风的热、冷量来预热或预冷新风;如何利用全新风作为免费冷源?如何将回风中的一部分作为排风又利用这部分排风的能量?如何将室内回风在特定时间段内改为排风?而且这些功能的实现是需要这个系统在同一个空调区域,不同的时间段均要达到要求。目前,要达到这些功能通常需要设计不同的分散的设备和系统来满足要求,既浪费能源,又占用建筑空间,很不经济。
[0004]CN201210463902中涉及了一种空调机组,它是由送风箱、排风箱、制冷系统、配电控制系统组成,送风箱带有新风口、回风口、送风口、蒸发器、送风机、过滤器、附加功能段;排风箱带有进风口、新风口、排风口、冷凝器、排风机、过滤器、附加功能段;制冷系统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节流器、蒸发器、辅助装置、制冷剂循环管、制冷剂组成;配电控制系统是由配电设备和自动控制设备组成,其特征在于,新风口接室外空气,回风口接室内回风,送风口接室内空调系统送风管道,进风口接室内排风,排风口接室外空气,送风箱可以带回风口,也可以不带回风口 ;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被送风机吸入送风箱,经过过滤器、蒸发器、附加功能段的处理,达到设定的空调参数后,通过送风口送到空调区域;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被排风机吸入排风箱,经过过滤器、冷凝器、附加功能段的处理后,通过排风口排到室外;送风箱、排风箱是整体式的,或分段组合式的,送风箱与排风箱之间是密闭隔断的;制冷系统可以是热泵系统,也可以是单冷系统,它的蒸发器装在送风箱中,制冷时,用于冷却空气,制热时,转换成冷凝器,用于加热空气,它的冷凝器装在排风箱中,制冷时,冷凝热被室内排风和室外新风带走,制热时,转换成蒸发器,吸收室内排风和室外新风中的热量;热泵系统的压缩机及辅助装置装在排风箱中,或装在送风箱中,也可装在送风箱、排风箱之外;配电控制系统的电控箱嵌入排风箱或送风箱中,或挂在送风箱、排风箱外面,或与送风箱、排风箱分体设置。但该空调机组存在功能切换模式少、不灵活,能耗较高的缺点。
[0005]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新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先进技术的应用,同时,为改变在目前空调工程中,舒适性空调以及工艺性空调特别是洁净区域的空调系统中,存在设备过于分散,模式单一,又缺乏节能功能的状况,有必要开发一款多功能的设备,集送风、回风、排风、制冷、制热、加湿、过滤、热回收于一体的复合式智能化机组,这种设备的特点是多功能、少能耗、并且体型紧凑、占用空间少,可满足空调工程中不同工况流程的要求,并达到节能的目的。本发明有针对性的解决了该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能耗较高、运行工况和模式较少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实际中,具有能耗较低、运行工况和模式多的优点。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运行工况1:一种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 I进入中间段3,经粗效过滤段4过滤处理后,进入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排风进行热交换后,再进入新、回风混合段7,与系统的回风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中效过滤段8过滤,然后进入表冷段9进行减湿降温处理夏季,由送风机10送至加热段11以及加湿段12,对空气进行加热和加湿冬季处理后,经中间段13以及中效过滤段14过滤后,进入中间段15,最后通过送风出口 16输送至空调区域;室内回风由回风入口 17进入中间段18,经中效过滤段19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0送至回风出口 21,在新回风混合段7与系统的新风进行充分混合;室内排风由排风入口 30进入中间段29,经中效过滤段28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7送至排风出口 26,再经排风出口 24进入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后,再通过排风中间段5,由排风出口 2排至室外;其中,所述送风机10、回风机20、排风机27均为开启状态;新风入口 I电动调节阀开启、回风出口 21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6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4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2电动调节阀关闭、回风出口 23电动调节阀关闭、排风出口 25电动调节阀关闭、旁路32电动调节阀关闭。
[0009]运行工况2:—种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 I进入中间段3,经粗效过滤段4过滤处理后,进入旁路32,通过混合段7进入中效过滤段8过滤后,再进入表冷段9,然后由送风机10送至加热段11以及加湿段12,经中间段13以及中效过滤段14过滤后,进入中间段15,最后通过送风出口 16输送至空调区域;室内回风由回风入口 17进入中间段18,经中效过滤段19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0送至排风出口 22排至室外;室内排风由排风入口 30进入中间段29,经中效过滤段28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7送至排风出口 26,再经排风出口 25排至室外;其中,所述送风机10、回风机20、排风机27均为开启状态;新风入口 I电动调节阀开启、旁路32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2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6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5电动调节阀开启;回风出口 21电动调节阀关闭、回风出口 23电动调节阀关闭、排风出口 24电动调节阀关闭。
[0010]运行工况3:—种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 I进入中间段3,经粗效过滤段4过滤处理后,进入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排风进行热交换后,再进入新回风混合段7,与系统的回风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中效过滤段8过滤后,再进入表冷段9进行减湿降温处理夏季,然后由送风机10送至加热段11以及加湿段12,对空气进行加热和加湿冬季处理后,经中间段13以及中效过滤段14过滤后,进入中间段15,最后通过送风出口 16输送至空调区域;室内回风由回风入口 17进入中间段18,经中效过滤段19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0送至回风出口 21以及回风出口 23、部分回风在新回风混合段7与系统的新风进行充分混合;部分回风通过排风出口 24进入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后,达到预冷或预热新风的效果,再通过排风中间段5,由排风出口 2排至室外;其中,所述送风机10、回风机20均为开启状态;新风入口 I电动调节阀开启、回风出口 21电动调节阀开启、回风出口 23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4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2电动调节阀关闭、旁路32电动调节阀关闭。
[0011]运行工况4:一种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 I进入中间段3,经粗效过滤段4过滤处理后,进入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排风进行热交换后,达到预冷或预热的效果,经由混合段7进入中效过滤段8过滤后,再进入表冷段9进行减湿降温处理夏季,然后由送风机10送至加热段11以及加湿段12,对空气进行加热和加湿冬季处理后,经中间段13以及中效过滤段14过滤后,进入中间段15,最后通过送风出口 16输送至空调区域;室内排风由排风入口 30进入中间段29,经中效过滤段28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7送至排风出口 26,再经排风出口 24进入全热交换器6,再通过排风中间段5,由排风出口 2排至室外;其中,所述送风机10、排风机27均为开启状态;新风入口 I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6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4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5电动调节阀关闭、旁路32电动调节阀关闭。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运行工况1、运行工况2、运行工况3和运行工况4中,所述中间段29、排风机27区域、中间段3、送风机10区域、中间段13、中间段18、回风机20区域均设有检修照明灯31。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运行工况1、运行工况2、运行工况3和运行工况4中,所述新风入口 1、旁路32、回风出口 21、排风出口 24、排风出口 26、回风出口 23、排风出口22、排风出口 25均设有电动调节阀。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运行工况1、运行工况2、运行工况3和运行工况4中,所述排风机27、回风机20、送风机10均设有变频控制器,其风量可调。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运行工况1、运行工况2、运行工况3和运行工况4中,所述全热交换器6为板式。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运行工况1、运行工况2、运行工况3和运行工况4中,所述中间段3、回风机20区域、排风机27区域、送风机10区域、中间段13、新回风混合段7、中间段18均设有检修门。
[0017]本专利中节能百分数是对夏季降低新风温度或冬季提高新风温度后,新风负荷减低所产生的节能效率,即新风预处理后产生的能耗与新风不预处理产生的能耗比值。
[0018]本发明所述的空调机组主要包括排风段、回风段、送风段,送风段设有新风入口 1,新风入口 I出口与中间段3相连,中间段3出口与粗效过滤段4相连,粗效过滤段4出口与全热交换器6的新风入口 34相连,全热交换器6的新风出口 35与新回风混合段7相连,新回风混合段7的出口与中效过滤段8相连,中效过滤段8的出口与表冷段9相连,表冷段9的出口与送风机10的入口相连,送风机10的出口与加热段11相连,加热段11的出口与加湿段12相连,加湿段12的出口与中间段13相连,中间段13的出口与中效过滤段14相连,中效过滤段14的出口与中间段15相连,中间段15的出口与送风出口 16相连,送风机16与空调相连;回风段设有室内回风入口 17,回风入口 17的出口与中间段18相连,中间段18的出口与中效过滤段19相连,中效过滤段19的出口与回风机20的入口相连,回风机20的出口区域设有三个出口,其中一个排风出口 22与室外相连,一个回风出口 23与回排风段38相连,一个回风出口 21与新回风混合段7相连;排风段设有室内排风入口 30,室内排风入口 30与中间段29相连,中间段29的出口与中效过滤段28相连,中效过滤段28的出口与排风机27入口相连,排风机27出口区域设有排风出口 26,排风出口 26的出口与回排风段38相连,回排风段38设有两个出口,一个为排风出口 25与室外相连,一个为排风出口 24与送风段的混合段33相连,混合段33的出口与全热交换器6的新排风入口 36相连,全热交换器6的新排风出口 37与送风段中的排风中间段5相连,排风中间段5的出口与排风出口2相连,排风出口 2的出口与室外相连,所述粗效过滤段4与混合段33之间设有旁路32。
[0019]本发明中,本设备可利用排风与新风进行全热交换,也可利用回风中的一部分排风与新风进行全热交换,有效解决新风的预热或预冷问题,大幅度降低新风处理所需的冷热负荷。另外,在过渡季节利用全新风作为免费冷源,节能效果明显。设备中送风机、回风机、排风机以及相关电动阀门的智能化控制可使机组实现多模式的空气处理,特别是在同一空调区域,不同时间段可满足不同的空气流程的需要。对于舒适性空调以及有工艺性要求的空调系统均是适用的,有着一机多能的效果。这是一种新型的带全热回收器的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包括了送风机、回风机、排风机、冷盘管、热盘管、加湿器、全热交换器、过滤器等功能段以及配置在不同进出口处可调节风量的电动风阀。设备折叠结构,紧凑灵活,其智能化控制可使机组实现多模式的空气处理,节能效果明显,可适用于一般舒适性空调以及有工艺性要求的空调系统。应用范围广、功能切换灵活、节省能源和土建空间,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所述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1 ] I—新风入口
[0022]2—排风出口
[0023]3—中间段
[0024]4 一粗效过滤段
[0025]5—排风中间段
[0026]6—全热交换器
[0027]7—新回风混合段
[0028]8—中效过滤段
[0029]9 一表冷段
[0030]IO—送风机
[0031]11一加热段
[0032]12—加湿段
[0033]13—中间段
[0034]14 一中效过滤段
[0035]15—中间段
[0036]16—送风出口
[0037]17—回风入口
[0038]18—中间段
[0039]19 一中效过滤段
[0040]2O—回风机[0041]21—回风出口
[0042]22—排风出口
[0043]23—回风出口
[0044]24—排风出口
[0045]25—排风出口
[0046]26—排风出口
[0047]27—排风机
[0048]28—中效过滤段
[0049]29—中间段
[0050]30—排风入 口
[0051]31—检修照明灯
[0052]32—旁路
[0053]33—混合段
[0054]34—全热交换器的新风入口
[0055]35—全热交换器的新风出口
[0056]36—全热交换器的新排风入口
[0057]37—全热交换器的新排风出口
[0058]38—回排风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59]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仅限于本实施例。
[0060]实施例1
[0061]在图1所示的空调机组上,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 I进入中间段3,经粗效过滤段4过滤处理后,进入板式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排风进行热交换后,达到预冷或预热的效果,再进入新、回风混合段7,与系统的回风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中效过滤段8过滤后,再进入表冷段9进行减湿降温处理夏季,然后由送风机10送至加热段11以及加湿段12,对空气进行加热和加湿冬季处理后,经中间段13以及中效过滤段14过滤后,进入中间段15,最后通过送风出口 16输送至空调区域。
[0062]室内回风由回风入口 17进入中间段18,经中效过滤段19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0送至回风出口 21,在新回风混合段7与系统的新风进行充分混合。
[0063]室内排风由排风入口 30进入中间段29,经中效过滤段28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7送至排风出口 26,再经排风出口 24进入板式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后,达到预冷或预热新风的效果,再通过排风中间段5,由排风出口 2排至室外。
[0064]所述中间段29、排风机27区域、中间段3、送风机10区域、中间段13、中间段18、回风机20区域均设有检修照明灯31 ;所述新风入口 1、旁路32、回风出口 21、排风出口 24、排风出口 26、回风出口 23、排风出口 22、排风出口 25均设有电动调节阀;所述中间段3、回风机20区域、排风机27区域、送风机10区域、中间段13、新回风混合段7、中间段18均设有检修门;所述排风机27、回风机20、送风机10均设有变频控制器,其风量可调。
[0065]在这个状态下,送风机10、回风机20、排风机27均为开启状态;新风入口 I电动调节阀开启、回风出口 21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6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4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2电动调节阀关闭、回风出口 23电动调节阀关闭、排风出口 25电动调节阀关闭、旁路32电动调节阀关闭。
[0066]这样一个处理流程,能满足所有全空气系统包括舒适性空调以及工艺性空调区域内送风、回风、排风、新风的需求,并使新、排风进行热交换,达到节能的目的,可节能70%。同时,配置了变频器的送、回、排风机也可对房间的压差进行调节(在有需求的情况下)。
[0067]实施例2
[0068]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 I进入中间段3(新风阀门I处于全开状态),经粗效过滤段4过滤处理后,进入板式换热器段的旁路32,通过混合段7进入中效过滤段8过滤后,再进入表冷段9,然后由送风机10送至加热段11以及加湿段12,经中间段13以及中效过滤段14过滤后,进入中间段15,最后通过送风出口 16输送至空调区域。
[0069]室内回风由回风入口 17进入中间段18,经中效过滤段19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0送至排风出口 22排至室外。
[0070]室内排风由排风入口 30进入中间段29,经中效过滤段28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7送至排风出口 26,再经排风出口 25排至室外。
[0071]所述中间段29、排风机27区域、中间段3、送风机10区域、中间段13、中间段18、回风机20区域均设有检修照明灯31 ;所述新风入口 1、旁路32、回风出口 21、排风出口 24、排风出口 26、回风出口 23、排风出口 22、排风出口 25均设有电动调节阀;所述中间段3、回风机20区域、排风机27区域、送风机10区域、中间段13、新回风混合段7、中间段18均设有检修门;所述排风机27、回风机20、送风机10均设有变频控制器,其风量可调。
[0072]在这个状态下,送风机10、回风机20、排风机27均为开启状态;新风入口 I电动调节阀100%开启、旁路32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2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6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5电动调节阀开启;回风出口 21电动调节阀关闭、回风出口 23电动调节阀关闭、排风出口 24电动调节阀关闭。
[0073]这样一个处理流程,能满足在工艺性空调区域内的空气已经不再适合回风,只能按排风处理;或者在舒适性空调区域内,在过渡季节可利用高比例或全新风作为免费冷源,减少甚至停止冷冻水的流量,两者均达到节能的目的,可节能85%。
[0074]实施例3
[0075]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 I进入中间段3,经粗效过滤段4过滤处理后,进入板式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排风进行热交换后,达到预冷或预热的效果,再进入新、回风混合段7,与系统的回风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中效过滤段8过滤后,再进入表冷段9进行减湿降温处理夏季,然后由送风机10送至加热段11以及加湿段12,对空气进行加热和加湿冬季处理后,经中间段13以及中效过滤段14过滤后,进入中间段15,最后通过送风出口 16输送至空调区域。
[0076]室内回风由回风入口 17进入中间段18,经中效过滤段19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0送至回风出口 21以及回风出口 23、部分回风在新、回风混合段7与系统的新风进行充分混合;部分回风通过排风出口 24进入板式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后,达到预冷或预热新风的效果,再通过排风中间段5,由排风出口 2排至室外。
[0077]所述中间段29、排风机27区域、中间段3、送风机10区域、中间段13、中间段18、回风机20区域均设有检修照明灯31 ;所述新风入口 1、旁路32、回风出口 21、排风出口 24、排风出口 26、回风出口 23、排风出口 22、排风出口 25均设有电动调节阀;所述中间段3、回风机20区域、排风机27区域、送风机10区域、中间段13、新回风混合段7、中间段18均设有检修门;所述排风机27、回风机20、送风机10均设有变频控制器,其风量可调。
[0078]在这个状态下,送风机10、回风机20均为开启状态;新风入口 I电动调节阀开启、回风出口 21电动调节阀开启、回风出口 23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4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2电动调节阀关闭、旁路32电动调节阀关闭。
[0079]这是一个没有排风机27以及排风机箱的流程,即在这个空调区域中,没有需要排风的房间,为了保持房间的正压以及人员所需的新风量,在回风中抽取一部分排至室外,从而可补充新风至系统中,另外,使新风与这部分需排走的回风经过全热交换器,两者进行充分热交换,达到预冷或预热新风的节能效果,可节能65%。
[0080]实施例4
[0081]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 I进入中间段3,经粗效过滤段4过滤处理后,进入板式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排风进行热交换后,达到预冷或预热的效果,经由混合段7进入中效过滤段8过滤后,再进入表冷段9进行减湿降温处理夏季,然后由送风机10送至加热段11以及加湿段12,对空气进行加热和加湿冬季处理后,经中间段13以及中效过滤段14过滤后,进入中间段15,最后通过送风出口 16输送至空调区域。
[0082]室内排风由排风入口 30进入中间段29,经中效过滤段28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7送至排风出口 26,再经排风出口 24进入板式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后,达到预冷或预热新风的效果,再通过排风中间段5,由排风出口 2排至室外。
[0083]在这个状态下,送风机10、排风机27均为开启状态;新风入口 I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6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4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 25电动调节阀关闭、旁路32电动调节阀关闭。
[0084]所述中间段29、排风机27区域、中间段3、送风机10区域、中间段13、中间段18、回风机20区域均设有检修照明灯31 ;所述新风入口 1、旁路32、回风出口 21、排风出口 24、排风出口 26、回风出口 23、排风出口 22、排风出口 25均设有电动调节阀;所述中间段3、回风机20区域、排风机27区域、送风机10区域、中间段13、新回风混合段7、中间段18均设有检修门;所述排风机27、回风机20、送风机10均设有变频控制器,其风量可调。
[0085]这是一个没有回风机20以及回风机箱的流程,即在这个空调区域中,没有需要回风的房间,新风与系统排风经过全热交换器,两者进行充分热交换,达到预冷或预热新风的节能效果,可节能80%。
[0086]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机组的运行是很灵活的,它既可以是送风机、回风机、排风机同时组合运行,也可以是送风机与回风机或者排风机组合运行。由于送风机、回风机、排风机均配置了变频控制器,其风量均是可调的,而每一个电动阀门均为可调节风量阀,因此可根据系统需要调节风量以及启闭阀门。同时智能化控制器的配置使系统在短时间内灵活切换,满足了在一个空调区域内,不同时间段实现多模式空气处理的需求,可应用于一般舒适性空气调节区和工艺性空气调节区,即在厂房以及民用和商业建筑中均可广泛使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I)进入中间段(3),经粗效过滤段(4)过滤处理后,进入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排风进行热交换后,再进入新、回风混合段(7),与系统的回风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中效过滤段(8)过滤,然后进入表冷段(9)进行减湿降温处理,由送风机(10)送至加热段(11)以及加湿段(12),对空气进行加热和加湿处理后,经中间段(13)以及中效过滤段(14)过滤后,进入中间段(15),最后通过送风出口(16)输送至空调区域; 室内回风由回风入口(17)进入中间段(18),经中效过滤段(19)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0)送至回风出口(21),在新回风混合段(7)与系统的新风进行充分混合; 室内排风由排风入口(30)进入中间段(29),经中效过滤段(28)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7)送至排风出口(26),再经排风出口(24)进入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后,再通过排风中间段 (5),由排风出口(2)排至室外; 其中,所述送风机(10)、回风机(20)、排风机(27)均为开启状态;新风入口(I)电动调节阀开启、回风出口(21)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26)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24)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22)电动调节阀关闭、回风出口(23)电动调节阀关闭、排风出口(25)电动调节阀关闭、旁路(32)电动调节阀关闭。
2.一种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I)进入中间段(3),经粗效过滤段(4)过滤处理后,进入旁路(32),通过混合段(7)进入中效过滤段(8)过滤后,再进入表冷段(9),然后由送风机(10)送至加热段(11)以及加湿段(12),经中间段(13)以及中效过滤段(14)过滤后,进入中间段(15),最后通过送风出口(16)输送至空调区域; 室内回风由回风入口(17)进入中间段(18),经中效过滤段(19)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0)送至排风出口(22)排至室外; 室内排风由排风入口(30)进入中间段(29),经中效过滤段(28)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7)送至排风出口(26),再经排风出口(25)排至室外; 其中,所述送风机(10)、回风机(20)、排风机(27)均为开启状态;新风入口(I)电动调节阀开启、旁路(32)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22)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26)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25)电动调节阀开启;回风出口(21)电动调节阀关闭、回风出口(23)电动调节阀关闭、排风出口(24)电动调节阀关闭。
3.一种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I)进入中间段(3),经粗效过滤段(4)过滤处理后,进入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排风进行热交换后,再进入新回风混合段(7),与系统的回风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中效过滤段(8)过滤后,再进入表冷段(9)进行减湿降温处理(夏季),然后由送风机(10)送至加热段(11)以及加湿段(12),对空气进行加热和加湿(冬季)处理后,经中间段(13)以及中效过滤段(14)过滤后,进入中间段(15),最后通过送风出口(16)输送至空调区域; 室内回风由回风入口(17)进入中间段(18),经中效过滤段(19)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0)送至回风出口(21)以及回风出口(23)、部分回风在新回风混合段(7)与系统的新风进行充分混合;部分回风通过排风出口(24)进入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后,达到预冷或预热新风的效果,再通过排风中间段(5),由排风出口(2)排至室外; 其中,所述送风机(10)、回风机(20)均为开启状态;新风入口(I)电动调节阀开启、回风出口(21)电动调节阀开启、回风出口(23)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24)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22)电动调节阀关闭、旁路(32)电动调节阀关闭。
4.一种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室外新风由新风入口(I)进入中间段(3),经粗效过滤段(4)过滤处理后,进入全热交换器(6),与系统的排风进行热交换后,达到预冷或预热的效果,经由混合段(7)进入中效过滤段(8)过滤后,再进入表冷段(9)进行减湿降温处理(夏季),然后由送风机(10)送至加热段(11)以及加湿段(12),对空气进行加热和加湿(冬季)处理后,经中间段(13)以及中效过滤段(14)过滤后,进入中间段(15),最后通过送风出口(16)输送至空调区域; 室内排风由排风入口(30)进入中间段(29),经中效过滤段(28)过滤处理,由送风机(27)送至排风出口(26),再经排风出口(24)进入全热交换器(6),再通过排风中间段(5),由排风出口⑵排至室外; 其中,所述送风机(10)、排风机(27)均为开启状态;新风入口(I)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26)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24)电动调节阀开启;排风出口(25)电动调节阀关闭、芳路(32)电动调节阀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27)、回风机(20)、送风机(10)均设有变频控制器,其风量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全热交换器(6)为板式。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29)、排风机(27)区域、中间段(3)、送风机(10)区域、中间段(13)、中间段(18)、回风机(20)区域均设有检修照明灯(31)。
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入口(I)、旁路(32)、回风出口(21)、排风出口(24)、排风出口(26)、回风出口(23)、排风出口(22)、排风出口(25)均设有电动调节阀。
9.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3)、回风机(20)区域、排风机(27)区域、送风机(10)区域、中间段(13)、新回风混合段(7)、中间段(18)均设有检修门。
【文档编号】F24F12/00GK104033986SQ201310283415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5日
【发明者】丁颂 申请人: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