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陶瓷建筑装饰材料的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陶瓷辊道窑炉排烟系统排出的热烟气一部分供干燥器使用,另外一部分经过环保处理后直接排空,行业内也有将这部分排空的热烟气输送到原料车间喷雾干燥塔配套的水煤浆炉做助燃风或配风使用,但是效果都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ー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ー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包含窑炉排烟管路,包含水煤浆炉管路,该水煤浆炉管路包含水煤浆炉及混气炉,混气炉设置于水煤浆炉上方,窑炉排烟管路通过主管道连接混气炉;包含助燃风管路,该助燃风管路包含助燃风机及第二管道,助燃风机设于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一端连接混气炉,另一端通连接窑炉排烟管路的主管道;窑炉排烟管路与水煤浆炉管路之间依次设置有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大流量排气装置及微流量自动配风装置,其中,上述第二管道与主管道的连接处位于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和大流量排气装置之间。该窑炉排烟管路包含排烟管,该排烟管设置手动阀门及电动阀门。该排烟管分为ー级排烟管和ニ级排烟管,该级排烟管和ニ级排烟管分别设置手动阀门及电动阀门。该水煤浆管路的混气炉上方设置若干均匀分布的配风ロ,各个配风ロ连接进风管,各个进风管与进风主管连接,该进风主管通过主管道与窑炉排烟管路相连接。该进风主管进ロ处设置手动配风闸。该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设于主管道之上,其在主管道上开设若干排烟孔,每个排烟孔设置贯穿排烟孔的第二排烟管;该各个第二排烟管的长度沿烟气流向依次増加,并且,该第二排烟管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各个第二排烟管上方设置有与其大小匹配盖板,该每个盖板上方连接单独运转的动カ装置,该动カ装置连接压カ传感器。该第二排烟管下端为倾斜结构,斜面正对烟气流向。该微流量自动配风装置设于主管道之上,其在主管道上开设若干排烟孔,每个排烟孔设置贯穿排烟孔的吸风管;该各个吸风管的长度沿烟气流向依次増加,并且,该吸风管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各个吸风管上方设置有与其大小匹配盖板,该每个盖板上方连接连接杆,各个连接杆与水平设置的连接主杆相连接,该连接主杆连接动カ装置,该动カ装置连接压カ传感器。该盖板设置容置槽,容置槽内容置有隔热棉。该大流量排气装置包含与主管道连接的排废气管道,该排废气管道连接排废风机,排废风机连接废弃处理水池。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窑炉的烟气通过窑炉排烟管路排向水煤浆路管路,热烟气分两部分使用,一部分热烟气供助燃风管路使用,另一部分通过混气炉配风ロ进入,与水煤浆路内的高温烟气混合均匀后,一同被吸入喷雾塔完成后续工作。其中,水煤浆炉中的高温烟气一般为1000°c左右,而通向喷雾塔的烟气只需要600°C左右,而窑炉排烟管路提供的烟气温度大约在300°C左右,与水煤浆路内的高温烟气混合后可以达到需求,比直接同于冷空气对设备造成的压カ小,还有效的利用了烟气。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排烟管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中水煤浆炉管路部分与助燃风管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中水煤浆炉管路部分与窑炉排烟管路的主管道连接结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第二排烟管和盖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微流量自动配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大流量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述,一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包含窑炉排烟管路1,其包含水煤浆炉管路2,该水煤浆炉管路2包含水煤浆炉21及混气炉22,混气炉22设置于水煤浆炉21上方,窑炉排烟管路I通过主管道10连接混气炉22 ;还包含助燃风管路3,该助燃风管路3包含助燃风机31及第ニ管道32,助燃风机31设于第二管道32,第二管道32 —端连接混气炉22,另一端通连接窑炉排烟管路I的主管道10 ;窑炉排烟管路I与水煤浆炉管路21之间依次设置有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4、大流量排气装置5及微流量自动配风装置6,其中,上述第二管道32与主管道10的连接处11位于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4和大流量排气装置5之间。如图2所示,其中,该窑炉排烟管路I包含排烟管,该排烟管分为ー级排烟管12和ニ级排烟管13,该ー级排烟管和ニ级排烟管分别设置手动阀门14及电动阀门15。在本实施例中,为圆形手动阀门和方形电动阀门,设置两组阀门以增强可靠性和安全性。其中,该水煤浆管路2的混气炉22上方设置若干均匀分布的配风ロ 221,各个配风ロ 221连接进风管222,各个进风管222与进风主管223连接,该进风主管223通过主管道10与窑炉排烟管路I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设置8个均匀分布的配风ロ 221,请參见图3A、B。并且,该进风主管224进ロ处设置手动配风闸225,当窑炉有故障,无法正常运行吋,可以手动打开手动配风闸225吸入大量冷空气。如图4及图5所示,其中,该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4设于主管道10之上,其在主管道10上开设若干排烟孔101,每个排烟孔101设置贯穿排烟孔的第二排烟管41 ;该各个第ニ排烟管41的长度沿烟气流向依次増加,并且,该第二排烟管41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各个第二排烟管41上方设置有与其大小匹配盖板7,盖板7设置容置槽71,容置槽71内容置有隔热棉72,该每个盖板7上方连接单独运转的动カ装置6,该动カ装置6连接压カ传感器。该压カ传感器一般安装在管道内,当管道内供应的热烟气有少量盈余时,动カ装置6启动工作,各个单独运转的动カ装置6可以依据需求分别工作,将多余烟气排出。在本实施例中,该动カ装置可以是6电动气缸。该第二排烟管41下端为倾斜结构,斜面410正对烟气流向。其中,该微流量自动配风装置6设于主管道10之上,其在主管道10上开设若干排烟孔101,每个排烟孔101设置贯穿排烟孔的吸风管61 ;该各个吸风管61的长度沿烟气流向依次増加,并且,该吸风管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各个吸风管61上方设置有与其大小匹配盖板7,盖板7设置容置槽71,容置槽71内容置有隔热棉72,该每个盖 板7上方连接连接杆73,各个连接杆73与水平设置的连接主杆74相连接,该连接主杆74连接动力装置6,该动カ装置6连接压カ传感器。该压カ传感器一般安装在管道内,当管道内供应烟气不足吋,动カ装置6启动工作,吸入适量的冷空气。在本实施例中,该动カ装置可以是6电动气缸。其中,该大流量排气装置5包含与主管道10连接的排废气管道51,该排废气管道51连接排废风机52,排废风机52连接废弃处理水池53。当窑炉供应的烟气有大量盈余吋,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4不能满足需要吋,排废风机52自动启动,排出大量多余烟气通入废水处理池做环保处理。其也可以设置压カ传感器54。本实用新型窑炉的烟气通过窑炉排烟管路排向水煤浆路管路,热烟气分两部分使用,一部分热烟气供助燃风管路使用,另一部分通过混气炉配风ロ进入,与水煤浆路内的高温烟气混合均匀后,一同被吸入喷雾塔完成后续工作。其中,水煤浆炉中的高温烟气一般为1000°C左右,而通向喷雾塔的烟气只需要600°C左右,而窑炉排烟管路提供的烟气温度大约在300°C左右,与水煤浆路内的高温烟气混合后可以达到需求,比直接同于冷空气对设备造成的压カ小,还有效的利用了烟气。
权利要求1.ー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包含窑炉排烟管路,其特征在于 包含水煤浆炉管路,该水煤浆炉管路包含水煤浆炉及混气炉,混气炉设置于水煤浆炉上方,窑炉排烟管路通过主管道连接混气炉; 包含助燃风管路,该助燃风管路包含助燃风机及第ニ管道,助燃风机设于第二管道,第ニ管道一端连接混气炉,另一端通连接窑炉排烟管路的主管道; 窑炉排烟管路与水煤浆炉管路之间依次设置有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大流量排气装置及微流量自动配风装置,其中,上述第二管道与主管道的连接处位于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和大流量排气装置之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窑炉排烟管路包含排烟管,该排烟管设置手动阀门及电动阀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干,该排烟管分为ー级排烟管和ニ级排烟管,该ー级排烟管和ニ级排烟管分别设置手动阀门及电动阀门。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水煤浆管路的混气炉上方设置若干均匀分布的配风ロ,各个配风ロ连接进风管,各个进风管与进风主管连接,该进风主管通过主管道与窑炉排烟管路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干,该进风主管进ロ处设置手动配风闸。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设于主管道之上,其在主管道上开设若干排烟孔,每个排烟孔设置贯穿排烟孔的第二排烟管;该各个第二排烟管的长度沿烟气流向依次増加,并且,该第二排烟管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各个第二排烟管上方设置有与其大小匹配盖板,该每个盖板上方连接单独运转的动カ装置,该动カ装置连接压カ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ー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干,该第二排烟管下端为倾斜结构,斜面正对烟气流向。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微流量自动配风装置设于主管道之上,其在主管道上开设若干排烟孔,每个排烟孔设置贯穿排烟孔的吸风管;该各个吸风管的长度沿烟气流向依次増加,并且,该吸风管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各个吸风管上方设置有与其大小匹配盖板,该每个盖板上方连接连接杆,各个连接杆与水平设置的连接主杆相连接,该连接主杆连接动カ装置,该动カ装置连接压カ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ー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板设置容置槽,容置槽内容置有隔热棉。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大流量排气装置包含与主管道连接的排废气管道,该排废气管道连接排废风机,排废风机连接废弃处理水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窑炉余热利用控制结构包含窑炉排烟管路,水煤浆炉管路包含水煤浆炉及混气炉,混气炉设置于水煤浆炉上方,窑炉排烟管路通过主管道连接混气炉;包含助燃风管路,该助燃风管路包含助燃风机及第二管道,助燃风机设于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一端连接混气炉,另一端通连接窑炉排烟管路的主管道;窑炉排烟管路与水煤浆炉管路之间依次设置有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大流量排气装置及微流量自动配风装置,其中,上述第二管道与主管道的连接处位于微流量溢流稳压装置和大流量排气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使得热烟气一部分热烟气供助燃风管路使用,另一部分通过混气炉配风口进入,与水煤浆路内的高温烟气混合均匀后,一同被吸入喷雾塔完成后续工作。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2599130SQ2012202391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叶德林, 温千鸿, 陶贤, 简润桐 申请人: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