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玉米种子干燥仓电动风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干燥设备,主要涉及一种玉米种粒和玉米果穗种子干燥仓上的风门结构。
背景技术:
房仓式结构的玉米种子或果穗干燥设备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为普遍的干燥机械。 该类结构的干燥装置设数量较多的风门,小型到大型具有100-500、甚至800个风门。在每批48-96小时的玉米种子干燥作业期间内,需由人工频繁开闭风门,以保证干燥作业质量。 显然,在封闭的内风道内开闭风门的工作量十分巨大,而且还需停止送风或卸掉热风,不仅浪费能源,而且还易产生人为误操作,烘伤仓内种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玉米种子干燥仓电动风门,达到节约能源、提高干燥质量、减少作业故障、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玉米种子干燥仓电动风门包括干燥仓壁体,在干燥仓壁体壁面上、位于风洞外侧部吊挂铰连安装风门,第二定滑轮配装在干燥仓壁体壁面上,位于风门下方,在干燥仓壁体外部从上至下依次配置固定座和第一定滑轮,固定座位于风门外侧上方,电动绞盘安装在固定座上,风门开启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电动绞盘绞盘轴上和风门底端部上,风门关闭钢丝绳依次搭接在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上,风门关闭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电动绞盘绞盘轴和风门底端部连接,风门开启钢丝绳在电动绞盘绞盘轴上的圆周缠绕方向与风门关闭钢丝绳在电动绞盘绞盘轴上的圆周缠绕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绞盘控制风门的开与闭,不但能满足和适应远程自动开关风道,代替人工操作,而且该结构的全部风门的开闭状态均可在远程中心控制室自动显示,也可以与干燥仓内的水份测量仪联锁,实现自动控制。该电动风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操作简易方便、适用性强、适用范围广、节省能源、种子干燥质量好的特点。
附图是玉米种子干燥仓电动风门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件号说明1、固定座、2、电动绞盘、3、风门关闭钢丝绳、4、风门开启钢丝绳、5、第一定滑轮、6、 第二定滑轮、7、风门、8、干燥仓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玉米种子干燥仓电动风门包括干燥仓壁体8,在干燥仓壁体8壁面上、位于风洞外侧部吊挂铰连安装风门7,第二定滑轮6配装在干燥仓壁体8壁面上,位于风门7下方,在干燥仓壁体8外部从上至下依次配置固定座1和第一定滑轮5,固定座1位于风门7外侧上方,电动绞盘2安装在固定座1上, 风门开启钢丝绳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电动绞盘2绞盘轴上和风门7底端部上,风门关闭钢丝绳3依次搭接在第一定滑轮5和第二定滑轮6上,风门关闭钢丝绳3的两端分别与电动绞盘2绞盘轴和风门7底端部连接,风门开启钢丝绳4在电动绞盘2绞盘轴上的圆周缠绕方向与风门关闭钢丝绳3在电动绞盘2绞盘轴上的圆周缠绕方向相反。 开启风门7时,启动电动绞盘2在使风门开启钢丝绳4逐渐缠绕在电动绞盘2的绞盘轴上时,风门开启钢丝绳4拉动风门7绕与干燥仓壁体8的吊挂铰连点转动,与此同步, 电动绞盘2的绞盘轴放松风门关闭钢丝绳3,在风门7拉动下,风门关闭钢丝绳3带动第一、 二定滑轮5、6转动并延长,将风门7开启。反向操作控制电动绞盘2,即实现风门7的关闭。
权利要求1. 一种玉米种子干燥仓电动风门,包括干燥仓壁体(8),其特征在于在干燥仓壁体(8) 壁面上、位于风洞外侧部吊挂铰连安装风门(7),第二定滑轮(6)配装在干燥仓壁体(8)壁面上,位于风门(7)下方,在干燥仓壁体(8)外部从上至下依次配置固定座(1)和第一定滑轮(5),固定座(1)位于风门(7)外侧上方,电动绞盘(2)安装在固定座(1)上,风门开启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电动绞盘( 绞盘轴上和风门(7)底端部上,风门关闭钢丝绳 (3)依次搭接在第一定滑轮( 和第二定滑轮(6)上,风门关闭钢丝绳C3)的两端分别与电动绞盘( 绞盘轴和风门(7)底端部连接,风门开启钢丝绳(4)在电动绞盘( 绞盘轴上的圆周缠绕方向与风门关闭钢丝绳(3)在电动绞盘O)绞盘轴上的圆周缠绕方向相反。
专利摘要玉米种子干燥仓电动风门属于农作物干燥设备;在干燥仓壁体壁面上、位于风洞外侧部吊挂铰连安装风门,第二定滑轮配装在干燥仓壁体壁面上,位于风门下方,在干燥仓壁体外部配置固定座和第一定滑轮,电动绞盘安装在固定座上,风门开启钢丝绳两端分别连接在电动绞盘的绞盘轴上和风门底端部上,风门关闭钢丝绳依次搭接在第一、二定滑轮上,其两端分别与电动绞盘绞盘轴和风门底端部连接,风门开启钢丝绳与风门关闭钢丝绳在电动绞盘绞盘轴上的圆周缠绕方向相反;本风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强、适用范围广、节省能源、种子干燥质量好的特点。
文档编号F26B21/12GK202133255SQ20112022287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9日
发明者于占海, 毕吉福, 马文军 申请人:王亦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