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褐煤干燥用隧道窑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干燥装置,具体是一种褐煤干燥用隧道窑。
背景技术:
传统工艺通过滚筒干燥褐煤,滚筒本身和其动力系统部件众多,而且滚筒还要滚动,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被磨损,经常出现故障需要停机维修,进而使用使得褐煤干燥成本高,由于滚筒本身的限制,现有滚筒干燥不方便大批量规模化干燥褐煤。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其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墙壁及拱顶,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燃烧设备设在隧道窑的中部两侧,构成了固定的高温带一烧成带,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 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在隧道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的制品,鼓入的冷风流经制品而被加热后,再抽出送入干燥器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在台车上放置装入陶瓷制品的匣钵,连续地由预热带的入口慢慢地推入,而载有烧成品的台车,就由冷却带的出口渐次被推出来。因为隧道窑的窑内不受急冷急热的影响,所以窑体使用寿命长,经久耐用,烧制成本低。另外,隧道窑本身就是一种现代化的连续式烧成的热工设备,能实现连续规模化生产。但是由于现有隧道窑主要用于陶瓷产品的焙烧生产,所以窑车一般设置为敞开的多层结构,易于陶瓷产品的摆放和装卸。具体到褐煤,其干燥前呈泥状,干燥后呈粉状、块状,均不具有固定形状,不能像陶瓷产品那样直接装卸摆放,且褐煤本身易燃,不能与热源直接接触。
实用新型内容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滚筒干燥褐煤带来的生产成本高和不便于规模化生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干燥褐煤的隧道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褐煤干燥用隧道窑,包括,窑车,具有适于通过所述隧道窑本体和适于装卸褐煤的结构;隧道窑本体,为一条长的隧道,其内设置有导轨和燃烧设备,其中,所述导轨导引所述窑车通过所述隧道窑本体;所述燃烧设备,为干燥褐煤提供热源,沿所述隧道窑本体的长度方向密封设置,使得所述燃烧设备的火焰与所述隧道内所述窑车通过的空间隔离。所述燃烧设备设置在所述隧道窑本体的中间位置处,具有向上凸起的顶部;所述窑车具有底面和与所述底面的周边相连的侧面,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围成用于盛装所述褐煤的干燥间,所述底面具有与所述燃烧设备凸起的顶部配合的凹进部分;干燥过程中,所述窑车架设在所述燃烧设备上。所述燃烧设备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窑车的所述底面上设置有深入到所述干燥间的圆柱状凸起。所述窑车的所述侧面上具有适于打开的侧门。所述侧门的上端与所述窑车的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侧门与所述底面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连接为轴接,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栓连接。所述燃烧设备的顶部和所述底面之间的距离D为5mm。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所述导轨分别铺设在所述隧道窑本体的底部、 所述燃烧设备的两侧;一个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燃烧设备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种褐煤干燥用隧道窑,包括,窑车,具有适于通过所述隧道窑本体和适于装卸褐煤的结构;隧道窑本体,为一条长隧道,包括导轨和燃烧设备,其中,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隧道窑本体内,导引所述窑车通过所述隧道窑本体;所述燃烧设备,沿所述隧道窑本体的长度方向,密封设置在所述隧道窑本体内,为干燥褐煤提供热源。由于利用了上述结构的隧道窑干燥褐煤,便于规模化批量干燥褐煤,同时,能大大减少干燥成本,便于推广应用。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窑车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隧道窑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窑车,11-底面,12-侧面,13-干燥间,141-第一车轮, 142-第二车轮,143-第三车轮,15-支架,16-圆柱状凸起,2-隧道窑本体,211-第一导轨, 212-第二导轨,213-第三导轨,22-燃烧设备,23-干燥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窑,包括窑车1,所述窑车1具有底面11和与所述底面11的周边相连的侧面12,所述侧面12上开有可以打开的侧门,所述底面11和所述侧面12围成用于盛装所述褐煤的干燥间13,所述底面11具有与所述燃烧设备22凸起的顶部配合的凹进部分,所述侧门的上端与所述窑车1的支架15轴接,所述侧门的下端与所述底面11之间为螺栓连接,保证在卸煤的时候两个所述侧门可以向上打开,干燥好的褐煤利用自身重力将侧门向上推开,进而使得干燥好的褐煤落入料仓, 所述窑车1的所述底面11上还设置有渗入到所述干燥间13的圆柱状凸起16,便于将热量导通到所述干燥间13的中心部位,加快干燥过程;隧道窑本体2,为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 其内设置有导轨和燃烧设备22,其中,所述导轨导引所述窑车1通过所述隧道窑本体2 ;所述燃烧设备22,为干燥褐煤提供热源,沿所述隧道窑本体2的长度方向密封设置在所述隧道窑本体2的中间位置处,横截面为三角形,具有向上凸起的顶部,使得所述燃烧设备的火焰与所述隧道内所述窑车通过的空间隔离;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三个,其中,第二导轨212和第三导轨213分别铺设在所述隧道窑本体2的底部、对称设置在所述燃烧设备22的两侧; 一个第一导轨211设置在所述燃烧设备22的向上凸起的顶部上,所述窑车1上的所述凹进部分设置有第一车轮141,一个第二车轮142和第一第三车轮143对称设置在所述窑车1的底部,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一车轮141运行在所述第一导轨211上,所述第二车轮142和所述第三车轮143分别运行在所述第二导轨212和所述第三导轨213上,保证干燥过程中所述窑车1稳定地架设在所述燃烧设备22上运动,限制所述底面11和所述干燥面23之间保持5mm的预定距离D。本发明是将隧道窑应用到褐煤干燥领域,与传统的滚筒褐煤干燥设备相比该设备大大降低投资成本,且可以满足大批量、规模化生产。所述褐煤干燥用隧道窑在功能上分为两段,其中用于对所述窑车1中的褐煤进行加热干燥的部分为干燥段,与所述干燥段衔接、用于冷却干燥好的褐煤的部分为冷却段。冷空气从冷却段末端分别从窑车1上部空间及窑体底部隧道进入,冷却段末引出热空气,然后将热空气作为助燃空气,进入窑车1干燥段隧道,在干燥段隧道内充分燃烧,产生热烟气,在干燥段末端将热烟气引出,进入窑车1上部空间,干燥段窑车1上部空间将热烟气引出,此举进一步从窑车1上方对褐煤进行加热,提高干燥效果,最终将带走褐煤中大量的水分,含大量水汽的热烟气,可以通过热交换,将多余热量向职工宿舍,或周围居民供暖,同时对热烟气进行冷凝水收集处理,得到工业用水。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变形,所述窑车1具有适于通过所述隧道窑本体2和适于装卸褐煤的其他结构,同样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再一个变形,所述底面11和所述干燥面23之间保持除5mm外的其他预定距离D,比如3mm、8mm等,同样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三个变形,所述轴接可为其他转动连接代替;所述螺栓连接可为其他可拆卸连接代替,同样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第四个变形,所述直线型隧道也可为曲线隧道代替,同样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五个变形,可以向上打开的两个所述侧门可设在侧面上的其他预定部分,也可侧开,只要能达到方便卸煤的目的,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褐煤干燥用隧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窑车,具有适于通过所述隧道窑本体和适于装卸褐煤的结构;隧道窑本体,为一条长的隧道,其内设置有导轨和燃烧设备,其中,所述导轨导引所述窑车通过所述隧道窑本体;所述燃烧设备,为干燥褐煤提供热源,沿所述隧道窑本体的长度方向密封设置,使得所述燃烧设备的火焰与所述隧道内所述窑车通过的空间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设备设置在所述隧道窑本体的中间位置处,具有向上凸起的顶部;所述窑车具有底面和与所述底面的周边相连的侧面,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围成用于盛装所述褐煤的干燥间,所述底面具有与所述燃烧设备凸起的顶部配合的凹进部分;干燥过程中,所述窑车架设在所述燃烧设备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设备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窑车的所述底面上设置有深入到所述干燥间的圆柱状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窑车的所述侧面上具有适于打开的侧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的上端与所述窑车的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侧门与所述底面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为轴接,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设备的顶部和所述底面之间的距离D为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所述导轨分别铺设在所述隧道窑本体的底部、所述燃烧设备的两侧;一个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燃烧设备的顶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褐煤干燥用隧道窑,包括,窑车,具有适于通过所述隧道窑本体和适于装卸褐煤的结构;隧道窑本体,为一条长隧道,其内设置有导轨和燃烧设备,其中,所述导轨导引所述窑车通过所述隧道窑本体;所述燃烧设备,为干燥褐煤提供热源,沿所述隧道窑本体的长度方向密封设置,使得所述燃烧设备的火焰与所述隧道内所述窑车通过的空间隔离。由于利用了上述结构的隧道窑干燥褐煤,便于规模化批量干燥褐煤,同时,能大大减少干燥成本,便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F26B23/02GK201974020SQ20112000667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
发明者何鹏, 刘振强, 张旭辉, 张毅, 杨生智, 白中华, 石长江, 苗文华, 陶晓东 申请人:锡林浩特国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