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热交换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尤指一种两侧由导热金属(如铝或铜)制成的热 交换器,且该热交换器内部设有多个导流槽道,能供导引一液体循环装置的循环液体(如 水),以当使用者通过在该热交换器的上装设一变温装置(如电热器或制冷器)后,即能 透过该热交换器,对该循环液体,迅速进行加热或降温的热交换动作者。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对气候影响,不仅使得全球季节错乱,亦使得各地频频出现 异常高温或低温,此一变化,除对人们的日常活动产生影响外,亦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睡眠, 举例而言,在约摄氏30度以上的高温下,人们于睡眠前或睡眠中,即容易因汗流浃背等情
况,而导致心理上的烦躁,且衍生不易入睡、失眠或浅眠......等睡眠障碍,反之,在约摄
氏15度以下的低温下,人们于睡眠前或睡眠中,则容易因冷风吹袭等情况,而发生手脚冰 冷、头痛等不适症状,且产生如同前述的睡眠障碍。因此,一般而言,人们在睡眠前为简便地克服过度高或低温所造成的不便与不适, 普遍均选择使用冷气机或暖气机等装置,调节室内温度,使室内温度能维持在一预定的舒 适温度(如摄氏24度),然而,由于冷、暖气机运作时,需耗费极高的电能,因此,除将导致 使用者需花费高额的电费外,更将导致全球的温室效应持续恶化。承上,有业者即针对使用冷、暖气机时所衍生的问题,开发了一种低耗能的液体循 环的垫体,该垫体能透过一液体循环装置,将加热或冷却至一预定温度(如摄氏28度或 22度)的循环液体(如水),导入该垫体中,使该循环液体在垫体中循环流动,以令该垫体 的表面温度能维持在该预定温度,如此,当使用者躺卧于该垫体上时,即能通过该垫体增加 或吸收身体的热能,令使用者在寒冷的天气中感觉温暖,或在炎热的天气中感觉到凉爽。进一步言之,传统上,该液体循环装置在加热或冷却循环液体时,先将循环液体导 入该液体循环装置内的一热交换管中,该热交换管是由导热金属(如铝或铜)铸造而成, 且其外观呈蜿蜒状,该热交换管对应其中段的部分,浸泡在一热交换槽中,如此,使用者即 能在该热交换槽中置入冰块,使该冰块能通过该热交换管,吸收该循环液体的热能,以冷却 该循环液体,反之,使用者亦能利用一加温棒,对该热交换槽中的水分进行加热,并使热能 透过该热交换管,传导至该循环液体上,以加热该循环液体,该液体循环装置即能将冷却或 温热后的循环液体,导入该垫体中,使得使用者能躺卧在凉爽或温暖的垫体上休憩。然而,根据相关市场调查,该热交换管在实际应用上,仍有诸多不便之处,说明如 下1、当该液体循环装置采用热交换管对循环液体进行加热时,尚必须设置该热交换 槽,以配合该热交换管对循环液体进行加热,而在使用者欲借由冰块冷却该循环液体时,先 将冰块置入该热交换槽中,而由于该热交换槽中,已容纳有一预定的水量,所以,此时冰块 将因必须同时吸收该热交换槽中的水分与该循环液体的热能(即冰块需与大量的水分进 行热交换),而使得冷却效率与冷却时效大幅降低,反之,当使用者欲通过该加温棒加热该循环液体时,则该加温棒将因必须同时对该热交换槽中的水分与该循环液体进行加热(即 加温棒需对大量的水分进行加热),而使得加热效率与保温时效大幅降低,因此,利用热交 换管配合热交换槽,对循环液体进行冷却或加热的方式,十分的不便亦不理想;2、一般而言,业者为令该热交换管具有较佳的热交换效率,所以在设计该热交换 管时,均倾向将该热交换管的管壁的厚度设计得较微薄,但,管壁厚度愈薄的热交换管,在 结构强度上亦相对较弱,因此,除工作人员在进行组装时,容易因施力不慎,而导致该热交 换管变形或破裂外,当使用者将冰块倾倒至该热交换槽中时,若冰块撞击到该热交换管,亦 容易造成该热交换管的变形或破裂,而造成使用者莫大的不便与困扰。因此,如何在可达成节能环保的条件下,针对前揭热交换管的缺失悉心改善,即为 当前相关业者所亟需努力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为改进传统热交换管的缺点,设计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 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交换器,以期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传统热交换管在组装或 使用时,易变形或破裂的问题,并同时解决该热交换管用以冷却或加热一液体循环装置的 循环液体(如水)时,效率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同时解决 该热交换管用以冷却或加热一液体循环装置的循环液体(如水)时,效率不佳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设有分隔单元,由弹性材料制 成,该分隔单元的两面分别设有第一导流槽道及第二导流槽道,该分隔单元设有贯穿各该 导流槽道的一端的第三开孔,该分隔单元在对应该第二导流槽道的另一端的位置设有第四 开孔,且该分隔单元在对应该第一导流槽道的一面,与金属(如铝或铜)铸造而成的第一 热交换单元贴附在一起,而该分隔单元的另一面则与金属(如铝或铜)铸造而成的第二热 交换单元贴附在一起,其中该第一热交换单元,由导热材料制成,且其上分别穿设有第一开 孔及第二开孔,该第一开孔与该第一导流槽道的另一端相连通,而该第二开孔能与该第四 开孔相对应连通。如此,由于该热交换器的整体结构呈板块状,故在结构强度上,能较呈蜿 蜒状的传统热交换管更为坚固,因而不易发生变形或破裂的问题,且在该第一及第二开孔 分别与一液体循环装置的一出水管路及一进水管路水密地连接在一起时,该液体循环装置 能使循环液体(如水)流进该热交换器中,且使循环液体在各该导流槽道中被导引流动 后,再回到该液体循环装置中,以进行再循环,因此,使用者仅需通过在各该热交换单元上 装设一变温装置(如电热器或制冷器)后,即能透过该热交换器,直接地对该液体循环装 置中的循环液体,迅速进行加热或降温的热交换动作。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第一热交换单元的另一面上开设有一安装槽,该安 装槽中安装有一变温装置。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热交换器尚包括一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与该 变温装置电连接,用以控制该变温装置的温度。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热交换器尚包括一温度感测元件,该温度感测元件 设在该第一热交换单元或该第二热交换单元,且与该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用以检测该第一 热交换单元或该第二热交换单元的温度,且在检测到该第一热交换单元或该第二热交换单元的温度,超过一预定温度范围的状态下,该温度感测元件能向该控制电路板发出一中断 指令。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变温装置为电热器。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变温装置为制冷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设有分隔单元,由弹性材料制成,该 分隔单元上设有一第三开孔及另一第四开孔,且该分隔单元的一面,与金属(如铝或铜) 铸造而成的第一热交换单元贴附在一起,该第一热交换单元,由导热材料制成,且其一面上 设有第一导流槽道,该第一热交换单元在对应该第一导流槽道的一端的位置,穿设有第一 开孔,该第一导流槽道的另一端与该第三开孔相对应,该第一热交换单元在邻近该第一导 流槽道的位置尚穿设有与第四开孔相连通的第二开孔,此外,该分隔单元 的另一面则与金 属(如铝或铜)铸造而成的第二热交换单元的一面贴附在一起,该第二热交换单元上设有 第二导流槽道,该第二导流槽道的一端与该第三开孔相对应,而另一端则与该第四开孔相 对应。如此,由于该热交换器的整体结构呈板块状,故在结构强度上,能较呈蜿蜒状的传统 热交换管更为坚固,因而不易发生变形或破裂的问题,且在该第一及第二开孔分别与一液 体循环装置的一出水管路及一进水管路水密地连接在一起时,该液体循环装置能使循环液 体(如水)流进该热交换器中,且使循环液体在各该导流槽道中被导引流动后,再回到该 液体循环装置中,以进行再循环,所以使用者仅需通过在各该热交换单元上装设一变温装 置(如电热器或制冷器)后,即能透过该热交换器,直接地对该液体循环装置中的循环液 体,迅速进行加热或降温的热交换动作。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该第一热交换单元上,能安装一变温装置,如此,该变温 装置即能直接地透过该第一热交换单元,对该循环液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以提高该热交换 器的变温效率。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该热交换器尚设有一温度感测元件,如此,该温度感测元 件即能持续地检测该第一或第二热交换单元的温度,并控制该变温装置,以避免因该第一 或第二热交换单元的温度过高(如超过摄氏45度)或过低(如低于摄氏10度),而可 能产生的问题(如使循环液体过热,造成使用者烫伤,或使循环液体过冷,造成使用者冻 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3热交换器10、30第一热交换单元101、301 第一开孔102、302 第二开孔103、303 安装槽11、31分隔单元[0031]111、300第一导流槽道112、320第二导流槽道113、313 第三开孔114、314 第四开孔12、32第二热交换单元13变温装置130控制电路板14温度感测元件2液体循环装置20出水管路21进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热交换器,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 例中,该热交换器1包括一第一热交换单元10、一分隔单元11及一第二热交换单元12,其 中该第一热交换单元10由导热金属(如铝或铜)铸造而成,且其上分别穿设有一第一开 孔101及一第二开孔102 ;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该分隔单元11由弹性材料(如硅胶、塑 胶或橡胶)制成,其一面设有一第一导流槽道111,另一面则设有一第二导流槽道112,该分 隔单元11设有贯穿各该第一导流槽道111、第二导流槽道112的一端的一第三开孔113,且 该分隔单元11在对应该第二导流槽道112的另一端的位置,尚设有一第四开孔114,该分隔 单元11的一面与该第一热交换单元10的一面水密地贴附在一起,使该第一导流槽道111 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开孔101相对应连通,且使该第四开孔114与第二开孔102能相对应连 通;该第二热交换单元12亦由导热金属(如铝或铜)铸造而成,且其一面与该分隔单元 11的另一面水密地贴附在一起。如此,由于该热交换器1的整体结构呈板块状,故在结构强度上,能较呈蜿蜒状的 传统热交换管更为坚固,因而不易发生变形或破裂的问题,且在该第一开孔101及第二开 孔102,分别与一液体循环装置2的一出水管路20及一进水管路21水密地连接在一起时, 该液体循环装置2能使循环液体(如水)经由该出水管路20及第一开孔101,进入该第 一导流槽道111中,且经由该第一导流槽道111的另一端,导流至该第一导流槽道111的一 端,循环液体会经由该第三开孔113,进入该第二导流槽道112的一端,并经由该第二导流 槽道112的一端,导流至该第二导流槽道112的另一端,最后,循环液体会依序经由该第四 开孔114、第二开孔102及进水管路21,进入该液体循环装置2中,以进行再循环,使用者通 过在各该第一热交换单元10、第二热交换单元12上装设一变温装置13 (如电热器或制冷 器)后,即能透过该热交换器1,直接地对该液体循环装置2中的循环液体,迅速进行加热或 降温的热交换动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示,该热交换器3包括一第一热 交换单元30、一分隔单元31及一第二热交换单元32,其中该第一热交换单元30由导热金属铸造而成,且其一面上设有一第一导流槽道300,该第一热交换单元30在对应该第一导 流槽道300的一端的位置,穿设有一第一开孔301,该第一热交换单元30在邻近该第一导流 槽道300的位置尚穿设有一第二开孔302 ;该分隔单元31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上穿设有一 第三开孔313及一第四开孔314,该分隔单元31的一面与该第一热交换单元30的一面水密 地贴附在一起,且使该第三开孔313能与该第一导流槽道300的另一端相对应,并使该第四 开孔314与第二开孔302能相对应连通;该第二热交换单元32亦由导热金属铸造而成,且 其一面上设有一第二导流槽道320,该第二热交换单元32的一面与该分隔单元31的另一面 水密地贴附在一起,且使该第二导流槽道320的一端与该第三开孔313相对应,并使该第二 导流槽道320的另一端与该第四开孔314相对应。如此,由于该热交换器3的整体结构呈板块状,故在结构强度上,能较呈蜿蜒状的 传统热交换管更为坚固,并能避免因组装或操作不慎,而造成该热交换器3发生变形或破 裂的问题,在该第一开孔301及第二开孔302,分别与一液体循环装置2 (如图1所示)的 一出水管路20及一进水管路21水密地连接在一起时,该液体循环装置2能使循环液体经 由该出水管路20及第一开孔301,进入该第一导流槽道300中,且经由该第一导流槽道300 的一端,导流至该第一导流槽道300的另一端,循环液体会经由该第三开孔313 ,进入该第 二导流槽道320的一端,并经由该第二导流槽道320的一端,导流至该第二导流槽道320的 另一端,最后,循环液体会依序经由该第四开孔314、第二开孔302及进水管路21,进入该液 体循环装置2中,以进行再循环,使用者通过在各该第一热交换单元30、第二热交换单元32 上装设一变温装置13(如图2所示)后,即能透过该热交换器3,直接地对该液体循环装置 2中的循环液体,迅速进行加热或降温的热交换动作。在各该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2所示,该第一热交换单元10的另一面上开设有一 安装槽103,该安装槽103中安装有一变温装置13,该变温装置13为一电热器或一制冷器, 如此,当使用者欲通过该热交换器1,对循环液体进行加热或降温时,即能启动该变温装置 13,使该变温装置13能直接地透过该第一热交换单元10,对循环流动在该热交换器1中的 循环液体进行加热或降温,故能有效避免该变温装置13在进行加热或降温时,因受外界的 温度影响,而使变温效率降低的问题。此外,在各该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2所示,该热交换器1尚设有一控制电路板 130,该控制电路板130与该变温装置13相电连接,用以控制该变温装置13的温度,使该变 温装置13能稳定地透过该第一热交换单元10,对循环液体进行加热或冷却,再者,该热交 换器1尚设有一温度感测元件14,该温度感测元件14设在该第一热交换单元10或第二热 交换单元12,以持续地检测该第一热交换单元10或第二热交换单元12的温度,该温度感测 元件14与该控制电路板130相电连接,在该温度感测元件14检测到该第一热交换单元10 或第二热交换单元12的温度,超过一预定温度范围(如高温超过摄氏45度,或低温低于 摄氏10度)的状态下,该温度感测元件14能向该控制电路板130发出一中断指令,以透过 该控制电路板130,使该变温装置13停止加热或降温,如此,通过该温度感测元件14,即能 有效地避免该变温装置13对循环液体进行加热或降温时,使该循环液体过热或过冷,造成 使用者不慎烫伤或冻伤的危险,进而提高该热交换器1在使用上的安全性。另外,在各该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1所示,该第二热交换单元12并不限定为导热 金属铸造而成,在业者实际实施该热交换器1时,亦能因成本考虑,而变更设计该第二热交换单元12的材质,如变更为弹性材料。根据前述,复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1,主要能利用设 在其上的变温装置13,直接地对循环流动各该第一导流槽道111、第二导流槽道112内的循 环液体进行加热或冷却,以解决传统热交换管在组装或使用时,易变形或破裂的问题,并同 时解决该热交换管用以冷却或加热循环液体时,效率不佳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 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第一热交换单元,其上分别穿设有第一开孔及第二开孔;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分隔单元,其一面设有第一导流槽道,另一面则设有第二导流槽道,所述分隔单元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第二导流槽道的一端的第三开孔,且所述分隔单元在对应所述第二导流槽道的另一端的位置,还设有第四开孔,所述分隔单元的一面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的一面水密地贴附在一起,所述第一导流槽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孔相对应连通,且所述第四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能相对应连通;及第二热交换单元,其一面与所述分隔单元的另一面水密地贴附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的另一面上开设 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变温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一能控制所述变 温装置的温度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变温装置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一能检测所述第一热 交换单元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的温度的温度感测元件,所述温度感测元件对应设于所述 第一热交换单元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温度感测元件 为能向所述控制电路板发出中断指令的温度感测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装置为电热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装置为制冷器。
7.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第一热交换单元,其一面上设有第一导流槽道,所述第一热交换单 元在所述第一导流槽道的一端的位置,穿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在邻近所述 第一导流槽道的位置还穿设有第二开孔;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分隔单元,其上穿设有第三开孔及第四开孔,所述分隔单元的一面 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的一面水密地贴附在一起,且所述第三开孔能与所述第一导流槽道 的另一端相对应,所述第四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能相对应连通;及第二热交换单元,其一面上设有第二导流槽道,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的一面与所述分 隔单元的另一面水密地贴附在一起,且所述第二导流槽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孔相对应, 所述第二导流槽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孔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一能控制变温装 置的温度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变温装置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一能检测所述第 一热交换单元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的温度的温度感测元件,所述温度感测元件对应设在 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温度感测元 件为能向所述控制电路板发出中断指令的温度感测元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装置为电热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第一热交换单元、分隔单元及第二热交换单元,其中该第一热交换单元由金属(如铝或铜)铸造而成,且其上分别穿设有第一开孔及第二开孔;该分隔单元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一导流槽道,该分隔单元设有贯穿各该导流槽道的一端的第三开孔,且该分隔单元在对应该其中之一导流槽道的另一端的位置,尚设有第四开孔,而另一导流槽道的另一端的位置,则于该第一开孔相对应连通,该分隔单元的一面与该第一热交换单元的一面水密地贴附在一起,且使该第四开孔与第二开孔能相对应连通;该第二热交换单元亦由金属(如铝或铜)铸造而成,且其一面与该分隔单元的另一面水密地贴附在一起。
文档编号F24H9/20GK201757498SQ201020190808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6日
发明者柯浩志 申请人:柯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