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蓄冰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系统中的蓄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盘管类蓄冰设备。
背景技术:
自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已取得长足的发展。我国近年来的总装机容量已 达年增长l. 5Xl(fkW,1996年发电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电力的增长仍然满足不 了每年用电量5% 7%增长的要求,全国缺电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特别是近年来 城市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能耗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使得电力系统峰谷差急剧增加, 电网负荷率明显下降。据统计,城市空调的用电负荷已占到城市高峰电力总负荷的40%以 上,而空调的负荷特性与电力负荷特性基本相同,是造成电网峰谷荷差逐步加大的最主要 原因。为此许多地方电力公司纷纷推出了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特别制定了针对蓄能空调技 术推广使用的各种优惠政策,由此为蓄能空调广泛推广带来了契机。 所谓蓄冷空调系统,即在夜间电网低谷时间(同时也是空调负荷很低的时间),制 冷主机制冷并由蓄冷设备将冷量储存起来,待白天电网高峰用电时间(同时也是空调负荷 高峰时间),再将冷量释放出来满足高峰空调负荷的需要或生产工艺用冷的需求。这样制冷 系统的大部分耗电发生在夜间用电低峰期,而在白天用电高峰期只有辅助设备在运行,从 而实现用电负荷的"移峰填谷"。 目前比较成熟的蓄冷技术包括水蓄冷和冰蓄冷,其中冰蓄冷应用较为广泛。常用 的冰蓄冷设备有盘管类蓄冰装置、封装类蓄冰装置、动态蓄冰等,前两种蓄冰装置应用占绝 大部分。现有的蓄冰装置发生损坏时,维修较困难,而且通常空间需求较大,在一些空间比 较特殊比如狭窄、形状不规则的区域适应性较差,且由于冰层厚度的原因要求制冷机在蓄 冰工况的出水温度普遍较低,一般都在_5°〇以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易加工、易维护,空间利 用率高的蓄冰效果佳的蓄冰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决方案具体实施如下实现 —种蓄冰装置,包括供水总管、回水总管、供水集管、回水集管和蓄冰毛细管,所述 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并列于蓄冰装置上部的两端,在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之间平行排列着 供水集管和回水集管,供水集管两两为一组,分别与一个U型三通的两个U型端连接,组成 一个U形供水集管,U型三通的第三端和供水总管相连;回水集管也是两两为一组,分别与 一个U型三通的两个U型端连接,组成U形回水集管,U型三通的第三端和回水总管相连;U 形供水集管和U形回水集管的两端密封;每一 U形供水集管和相邻的U形回水集管交叉布 置。在供水集管和回水集管下排列有蓄冰毛细管,所述蓄冰毛细管的一端和供水集管连接,另一端连接到相邻的回水集管。 本蓄冰装置管内流通的是载冷剂,管外是用于结冰的水。 本实用新型可作为内融冰、外融冰蓄冰设备,并可应用于各种蓄冰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蓄冰装置的优点是 1.毛细管结冰厚度设计较薄,单位体积蓄冰量指标高;单位蓄冰量具有较大的传 热面积,有很好的蓄冰、融冰性能。制冷机蓄冰时的出水温度可以较高。 2.蓄冰装置毛细管之间为同程设计,载冷剂流量分配均匀。毛细管之间的间距可 较为紧密,空间利用率较高,并非常适合一些特殊现场条件下的设备现场组装。对现场安装 条件的要求较为宽松。 3.毛细管径较细,设备承压能力强。且由于毛细管内通道较小,不宜集气,气体 会在水流活塞式的推动下流出蓄冰设备进入系统,然后可以在系统上设置集中排气装置排 气。 4.毛细管出入口采用扩口连接,便于载冷剂的进出,减小了流动阻力,同时也便于 载冷剂内杂质的进出。 5.整套装置重量轻,对建筑的承重要求低,且安装时毛细管处于悬挂状态,不会对 蓄冰装置的保温防水产生破坏。
图1是本实用新型蓄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蓄冰装置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蓄冰装置的B向视图; 图4是单根毛细管与供水集管、回水集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一组蓄冰单元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蓄冰装置的仰视图中的一组蓄冰单元示意图。 图7是U型三通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蓄冰毛细管,2.供水集管,3.回水集管,4.供水总管,5.回水总管,6.U型三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阅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蓄冰装置包括供水总管4、回水总管5、供水集管2、回水集管 3和蓄冰毛细管l,所述供水总管4和回水总管5并列于蓄冰装置上部的两端,在供水总管 4和回水总管5之间平行排列着数根供水集管2和回水集管3,供水集管2两两为一组,分 别与一个U型三通6的两个U型端连接,组成一个U形供水集管,U型三通6的第三端和供 水总管4相连;回水集管3也是两两为一组,分别与一个U型三通6的两个U型端连接,组 成U形回水集管,U型三通6的第三端和回水总管5相连。U型三通6的形状参见图7,但 其第三端不限于图中的形状。U形供水集管和U形回水集管的两端为密封状;每一 U形供 水集管和相邻的U形回水集管交叉布置(可参见图5)。参见图2和图3,在供水集管2和 回水集管3下排列有蓄冰毛细管l,每一单根蓄冰毛细管1的外形为U型,蓄冰毛细管1自
4然下垂。所述蓄冰毛细管l的一端和供水集管2连接,另一端连接到相邻的回水集管3。 U型三通6在供水集管2及回水集管3上等距离布设(见图2),以使蓄冰装置的蓄冷作用均衡一致。图4是单根毛细管与供水集管、回水集管的连接示意图。每一根供水集管2和相邻的回水集管3及其下方连接的蓄冰毛细管1构成一列蓄冰单元;每一 U形供水集管和交叉在一起相邻的U形回水集管及其下方连接的蓄冰毛细管1构成一组蓄冰单元,即两列蓄冰单元构成一组蓄冰单元(见图5和图6)。如图2和图3所示, 一组组蓄冰单元并列在一起构成蓄冰装置。 为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具体说明本蓄冰装置的结构及蓄冰原理。蓄冰毛细管1与供水集管2、回水集管3焊接连接而成。蓄冰毛细管1管径为①4mm-6mm,相邻的蓄冰毛细管1之间间距根据冰层设计厚度确定,而冰层设计厚度根据所提供制冷机的最低制冷温度确定。蓄冰毛细管1之间为同程设计。蓄冰毛细管1与供水集管2、回水集管3连接的出入口采用扩口式连接,便于载冷剂的进出及不易堵塞。 本实用新型蓄冰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载冷剂从供水总管4通过U型三通6流入供水集管2,依次进入蓄冰毛细管1和回水集管3,最后通过另一侧的U型三通6流出到回水总管5。 U型三通6分列于蓄冰盘管两侧,保证了蓄冰毛细管l之间为同程流程。 一组蓄冰单元(即单组蓄冰盘管)为一个安装单元,它的大小尺寸在1000mm(L) X120mm(W) X1000 3500mm(H)左右,重量约10kg 30kg左右,由于每一蓄冰盘管体积、重量较小,从而非常适合一些特殊现场条件下的设备现场组装,并非常适合工厂模块化生产及组装,同时也很适合于在选用混凝土槽作为蓄冰槽体时的安装,安装空间只需要能够满足单组蓄冰盘管的安装空间即可。 成套蓄冰盘管结构可参阅图l,成套蓄冰盘管由数组蓄冰盘管汇集连接而成,每组蓄冰盘管之间为同程设计,载冷剂从供水总管4进入蓄冰盘管,然后从回水总管5流回系统,完全的同程化设计保证蓄冰盘管的流量均匀分配。 本蓄冰装置可安装于钢制槽体或其他箱体内组成整体槽,也可以安装于现场混凝土槽体、基础垡基内。安装时,每组蓄冰盘管悬挂于由槽体提供的支架上,蓄冰盘管不与槽体底部发生接触,对槽体的保温防水不会产生任何的破坏。蓄冰装置工作时,管内流通的是载冷剂,管外是用于结冰的水,当水吸收冷量结冰后,即把冷量储存起来了。
权利要求一种蓄冰装置,包括供水总管、回水总管、供水集管、回水集管和蓄冰毛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并列于蓄冰装置上部的两端,在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之间平行排列着供水集管和回水集管,供水集管两两为一组,分别与一个U型三通的两个U型端连接,组成一个U形供水集管,U型三通的第三端和供水总管相连;回水集管也是两两为一组,分别与一个U型三通的两个U型端连接,组成U形回水集管,U型三通的第三端和回水总管相连;U形供水集管和U形回水集管的两端密封;每一U形供水集管和相邻的U形回水集管交叉布置;在供水集管和回水集管下排列有蓄冰毛细管,所述蓄冰毛细管的一端和供水集管连接,另一端连接到相邻的回水集管。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根供水集管和相邻的回水集管 及其下方连接的蓄冰毛细管构成一列蓄冰单元;每一 U形供水集管和相邻的U形回水集管 及其下方连接的两列蓄冰单元构成一组蓄冰单元;一组组蓄冰单元并列在一起构成蓄冰装 置。
3.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单根蓄冰毛细管的外形为U型。
4.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U型三通在供水集管及回水集管上等 距离布设。
5.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蓄冰毛细管与供水集管、回水集 管连接的出入口采用扩口连接。
6.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蓄冰毛细管管径为①4mm-6mm。
专利摘要一种蓄冰装置,属于盘管类蓄冰设备,是由若干直径较小的毛细管作为蓄冰管,管内流通的是载冷剂,管外是用于结冰的水。其主要由蓄冰毛细管、供水总管、回水总管、供水集管和回水集管组成。每两根供水集管组成U形供水集管,每两根回水集管也组成U形回水集管;每一U形供水集管和相邻的U形回水集管交叉布置,与其下方连接的两列蓄冰毛细管组成一个安装单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非常适合一些特殊现场条件下的设备现场组装;单位体积蓄冰量指标高,单位蓄冰量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制冷效率高,设备造价较低。本蓄冰装置可作为内融冰、外融冰蓄冰设备,并可应用于各种蓄冰空调系统。
文档编号F24F5/00GK201488588SQ20092017115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0日
发明者岳玉亮, 袁东立, 齐月松 申请人:岳玉亮;袁东立;齐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