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干熘双火道炉具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尤其是双火道炉具。
背景技术:
双火道炉具作为通过燃烧燃料取得热量的工具,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所以无论民用取暖、洗浴或做饭还是工业用发电都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是,现 有的双火道炉具普遍存在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浓烟等问题,浪费资源、 污染环境,并且产生很多垃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更充分、排放更 环保的干熘双火道炉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干熘双火道炉具,由顶部设置有加料口 的炉体、设置在炉体内的炉箅、火道以及与火道连通的烟道组成,所迷炉箅上 部分空腔为燃烧室,构成所述燃烧室和火道或烟道的炉壁分别设置有换热水层, 所述的炉体内相对于炉箅自上而下设置有干熘板,所述千熘板将燃烧室与火道 隔开,形成从干熘板底部连通的反烧火道。
特别是,所述的炉体底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三个不同方向的通风口,所述 通风口上分别设置有炉门,对应所述烟道下方的炉体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清灰口 。
其中,所述炉箅为部分炉箅,将燃烧室分成上下两个相互联通的上燃烧室 和下燃烧室,所述的火道分为上火道和下火道,具体由干熘板、炉体和笫一、 第二及第三侧壁组合构成,所述干熘板底部分别设置有上火道入口和下火道入 口,其中上、下火道分别通过上、下火道入口与上、下燃烧室对应连通,所述 上、下火道在出口处合并与设置在炉体一侧的烟道连接,所述干熘板和炉体顶
部及第一侧壁呈倒U形设置;所述干熘板和炉体底板及笫二侧壁呈U形设置,
3其中所述炉体第二侧壁设置在炉体第一侧壁外侧;所述干熘板上在上火道入口
与下火道入口之间设置有J形炉体第三侧壁,所述炉体第三侧壁设置在炉体第
一侧壁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炉体侧壁中间部位设置有多个给风口 ,所述上火道或下 火道内设置有二次导风管。
其中,所述的上火道入口及下火道入口上端分别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挡灰板, 所述挡灰板两端分别i文置有换热水层。
上述结构的干熘双火道炉具,由于干熘板将燃烧室和火道隔开,形成从底 部与燃烧室连通的反烧火道,同时千熘板作为火道的组成部分,可以将火道内 的高温烟气的大量热量传递给燃烧室内未燃烧部分的燃料,对其进行脱水预热 烘烤,在燃烧室内产生可燃烟气而不会产生黑烟,提高燃料的燃烧值,使燃料 燃烧更充分,減少了能源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排》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左^f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干熘双火道炉具由设置有加料口 2的炉体 1、设置在炉体1内的炉箅3、火道以及和火道连通的烟道"组成,所述炉箅3 以上部分空腔为燃烧室,构成所述燃烧室和火道或烟道60的炉壁分别设置有换 热水层32,所述的炉体1内相对于炉箅3自上而下设置有干熘4反6,所述干熘 板6将燃烧室与火道隔开,形成从干熘板底部连通的反烧火道70。上述结构的干熘双火道炉具,由于干熘板将燃烧室隔开,形成从底部与燃 烧室连通的反烧火道,燃烧室至少有一面是千镏板,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四周全 是换热水层炉壁围成,温度不会太高,所以对填进燃烧室内的燃料烘干作用不 强,才会产生大量黑烟,燃烧不充分,本实用新型的干熘板导热性良好,吸收 火道的内的大量热量温度升高,同时将热量传递回燃烧室内与其接触的燃料或 空气介质,提高燃烧室温度,干熘板最佳状态时,呈通红状,与其临紧的燃料 首先被烤化后燃烧,产生的高温烈焰通过火道,反过来又提高、并保持干熘板 的高温状态,从而达到燃烧室内所有燃料全被烤化成气体后燃烧,增强反烧取 暖热利用率,增强反烧取暖热利用率,提高燃料的燃烧值,使燃料燃烧更充分, 减少了能源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排放。
其中,所述的炉体1底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三个不同方向的通风口 11,所
述通风口 ll上分别设置有炉门12,所述烟道60下方的炉体底部侧壁上设置有 清灰口 13。通风口 11的设置使燃烧室内的燃料能充分与空气接触燃烧,并且可 以用炉门12来控制风量大小,同时还可以通过通风口 ll从不同方向掏炉渣; 烟道60内经常时间燃烧会形成烟灰和焦油,清灰口 13用来清除燃尽的烟灰和 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焦油。特别是,所述的通风口 11分别错开90度设置。通风 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炉箅3为部分炉 箅(本文中所述的部分炉箅是指从干熘双火道炉具自上向下看炉箅的俯视投影 为炉膛的俯视投影的一部分),将燃烧室分成上下两个相互联通的上燃烧室4和 下燃烧室5,所述的火道分为上火道40和下火道50,具体由干熘板6、炉体l 和第一侧壁7、第二侧壁8及第三侧壁9组合构成,所述干熘板底部分别设置有 上火道入口和下火道入口,其中上、下火道分别通过上、下火道入口与上、下 燃烧室对应连通,所述上、下火道在出口处合并与设置在炉体一侧的烟道60连 接,所述干熘板6和炉体顶部及第一侧壁7呈倒U形设置;所述干熘板6和炉 体底板及第二侧壁8呈U形设置,其中所述炉体第二侧壁8设置在炉体第一侧壁7外侧;所述干熘板6上在上火道入口与下火道入口之间设置有J形炉体第 三侧壁9,所述炉体第三侧壁9设置在炉体第一侧壁7内侧。
所述上火道40由上火道入口 、干熘板6外侧与炉体第三侧壁9内侧、炉体 1顶部内侧与炉体第三侧壁9内侧、炉体第三侧壁9外侧与炉体第一侧壁7内侧 构成;所述下火道50由下火道入口 、炉体1底板与炉体第三侧壁9外侧构成; 所述烟道60由下火道出口 、炉体第一侧壁7外侧与炉体第二侧壁8内侧构成; 所述上火道入口设置在干熘板6中上部,上火道40呈"7"字形,下火道50呈 L形;所述上火道入口设置在干熘板6中下部,上火道40呈倒U形,下火道50 呈"一"字形。由于部分炉箅3的设置,将炉体1内部分成上、下两个连通的 燃烧腔,使通过加料口 2投进的燃料能够分别在上、下燃烧室内燃烧,增大了 内部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由于上、下两个燃烧室分别连通上、下火道,上 燃烧室4内产生浓烟或一氧化碳气体,下燃烧室5则会产生明火,浓烟或一氧 化碳经上火道40和下火道50围成的"回"字形火道内二次燃烧,二次燃烧后 的气体经烟道60向外排放。本结构的设置有效利用了浓烟及一氧化碳,同时也 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排放。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所述的炉体1侧壁中间部位-没置有多个给风口 15,所述上火道40或下火道50内设置有二次导风管16。给风口 15除了从不同 方向给风外,还可以将燃烧室内的燃料捅蓬松通风,二次导风管16可以接入通 风才几进4于吹风。
其中,所述的炉体1顶板设置有两个加料口,分别对应设置在炉箅3和炉 体1底板上方。炉体1底板上方的加料口可以放入燃烧值较高的燃料,通风较 好,可以充分燃烧;炉箅3上方的加料口可以放入燃烧值不高的燃料,还可以 燃烧垃圾。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做任何变化, 凡是利用上述结构的干熘双火道炉具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落 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干熘双火道炉具,由顶部设置有加料口的炉体、设置在炉体内的炉箅、火道以及与火道连通的烟道组成,所述炉箅上部分空腔为燃烧室,构成所述燃烧室和火道或烟道的炉壁分别设置有换热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内相对于炉箅自上而下设置有干熘板,所述干熘板将燃烧室与火道隔开,形成从干熘板底部连通的反烧火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熘双火道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底部侧 壁上分别设置有三个不同方向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分别设置有炉门,对应 所述烟道下方的炉体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清灰口 。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熘双火道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箅为部分炉 箅,将燃烧室分成上下两个相互联通的上燃烧室和下燃烧室,所述的火道分为 上火道和下火道,具体由干熘板、炉体和第一、第二及第三侧壁组合构成,所述 干熘板底部分别设置有上火道入口和下火道入口,其中上、下火道分别通过上、 下火道入口与上、下燃烧室对应连通,所述上、下火道在出口处合并与设置在 炉体一侧的烟道连接,所述干熘板和炉体顶部及第一侧壁呈倒U形设置;所述 干熘板和炉体底板及第二侧壁呈U形设置,其中所述炉体第二侧壁设置在炉体 第一侧壁外侧;所述干熘板上在上火道入口与下火道入口之间设置有J形炉体 第三侧壁,所述炉体第三侧壁设置在炉体第一侧壁内侧。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熘双火道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侧壁中 间部位设置有多个给风口 ,所述上火道或下火道内设置有二次导风管。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干熘双火道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火道 入口及下火道入口上端分别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挡灰板,所述挡灰板两端分别设 置有换热水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熘双火道炉具,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而发明。本实用新型的干熘双火道炉具由顶部设置有加料口的炉体、设置在炉体内的炉箅、火道以及与火道连通的烟道组成,炉箅上部分空腔为燃烧室,构成所述燃烧室和火道或烟道的炉壁分别设置有换热水层,所述的炉体内相对于炉箅自上而下设置有干熘板,干熘板将燃烧室与火道隔开,形成从干熘板底部连通的反烧火道。上述结构的干熘双火道炉具,由于干熘板临近火道和燃烧室,火道内的高温烟气可以通过干熘板将燃烧室内未燃烧部分的燃料加热烤化,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同时利用双火道产生明火时浓烟和一氧化碳二次燃烧,有效利用排放气体中的燃料,同时减少污染。
文档编号F24H9/18GK201322435SQ20082018354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6日
发明者覃成合 申请人:覃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