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筒式管束干燥机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4672806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筒式管束干燥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转筒式管束干燥机。本发明的 干燥机能够通过管束的换热及转筒的旋转对管束外物料进行加热、翻转、搅 拌,从而使物料达到均匀干燥的目的。该发明特别适用于松散物料的干燥加 工,在酒精厂,肉联行业、肥料行业、玉米深加工行业、饲料行业均能得到 广泛应用。
背景技术
管束干燥机是一种根据热传导和热幅射原理,通过换热管管壁将水蒸汽 的热量传向管壁外的被干燥物料,以达到干燥物料目的的机械设备。该机械 设备的核心部件是换热管管束。
现有技术管束干燥机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其水蒸汽进出换热管的路 径如下(见图1):蒸汽从进汽口 1进入进汽端封头2与进汽端管板3组成的内 腔中,再从该内腔进入与管板相连通的换热管4内,进入换热管的水蒸汽在 完成其换热过程后,进入出汽端封头6与管板5组成的内腔里变成凝结水, 继而从出汽端出汽口 7排出。
这种蒸汽进出换热管的路径决定了换热管管束的结构换热管管束必须 设置两个较大直径(一般1.2米至3米左右)的封头2、 6与厚度较大(一般 40-100腿左右)的管板3、 5组成一体的腔体。这两个腔体又必须通过一定数 量及长度的换热管4将其连通成一体。在这种结构中,封头与管板材质要求 高(必须用16Mn容器钢板)、而且用量也较大、所以成本较高。另外,换热 管与管板之间的连接(见图2),要求密封,不准泄漏,需要采用胀、焊并用的 加工工艺(见图2,在9处要求胀接,在10处要求密封焊接),制造工艺复杂, 难度大。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泄漏、导至停产检修。
这种传统管束干燥机换热管的旋转过程是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出 汽端封头管板一起转动,再通过与管板连通的管束换热管(以及管束外的抄板角钢8)将旋转动力传递至进汽端封头管板,带动整个换热管管束旋转。这 种动力传递方式需要较大的传递功率。另外,由于换热管本身也是动力传递 链中的一个部件,所以在传递旋转动力时,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部位9、 10 处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扭矩力,这种扭矩力,不利于管板与换热管之间的连接 与密封,是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处泄漏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 转筒式管束干燥设备。
本发明的转筒式管束干燥机包括一端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料 口的转筒和以轴向布置的方式设置在转筒中空腔内的若干根换热管,所述换 热管通过与转筒内壁相固接的至少两块横置的支撑管板安装在转筒内腔中; 所述换热管是由间隔设置的进汽换热管与排汽换热管组成,且每两相邻的迸 汽换热管与排汽换热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构成一个回路,另一端分别 与进汽集汽环、排汽集汽环相连接;所述进汽集汽环与排汽集汽环分别与集 汽包中的进汽腔和排汽腔相连通。
环绕转筒内壁设置有若干抄板,环绕转筒外壁设置有与动力源相结合的 用于驱动转筒转动的齿圈和与导向辊相结合的环型导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的转筒式管束干燥机是间接加热接触式干燥机,,利用热传导和热 幅射原理,,将作为热源的饱和水蒸汽的热量通过换热管的管壁传向管壁外的 被干燥物料,物料则通过转筒的旋转,在转筒及焊接在转筒内壁上的抄板的 带动下,被带到转筒内换热管的上方,再从换热管之间的间隙中落下来;同 时在倾斜设置的抄板推动下,由进料端向出料端移动,经出料口排出。被干 燥物料在上下翻动及向前移动过程中被加热、干燥,从而完成干燥过程。
本发明的蒸汽进、出换热管的路径如下水蒸汽从进汽口进入集汽包的 进汽腔,经过进汽集汽环进入进汽换热管,经连接管(回转弯头)进入排汽 换热管,经排汽集汽环再进入集汽包的排汽腔,从排汽管排出。本发明的这 一蒸汽进、出路径相比现有技术可省去管板3、 5和封头2、 6,代替它的是本发明的的集汽包、集汽环、连接管(回转弯头)及支撑管板18 (由于支撑管 板在结构中仅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不需像现有技术中的管板还要承受高 压蒸汽作用力,因此本发明中的支撑管板所用的材料可以是厚度在12-25mm 左右普通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 避开了封头、管板结构及其复杂的加工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加工 难度。
2. 由换热管组成的管束换热管在旋转时受力均匀,不传递扭矩,大大减小 了被扭损的可能性。
3. 管束换热管与两端管板不需要密封焊(胀)接,彻底杜绝了换热管与管 板之间泄漏的问题。
4. 管束与物料由筒体整体带动,减小了管束和抄板与物料的磨擦,降低 了传动功率。


图1为现有技术管束干燥机的结构图。
图2为传统管束干燥机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图。
图中序号1、进汽口, 2、进汽端封头,3、进汽端管板,4、换热管,5、 出汽端管板,6、出汽端封头,7、出汽口, 8、抄板角钢,9、胀接处,10、 密封焊接处。
图3为本发明的转筒式管束干燥机的结构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中序号11、电动机,12、传动机构,13、排汽腔,14、进汽腔, 15、集汽包,16、进汽集汽环,17、排汽集汽环,18、支撑板,19、转筒, 20、进汽换热管21、排汽换热管,22、回转弯头,23、进料口, 24、转筒抄 板,25、出料口, 26、进汽口, 27、排汽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图5所示,本发明的转筒式管束干燥机包括一端设置有进 料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的转筒19和以轴向布置的方式设置在转筒19中 空腔内的若干根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通过与转筒19内壁相固接 的至少两块横置的支撑管板18安装在转筒19内腔中;所述换热管是由间隔 设置的进汽换热管20与排汽换热管21组成,且每两相邻的进汽换热管20与 排汽换热管21的一端通过回转弯头22连通,构成一个回路,另一端分别与 进汽集汽环16、排汽集汽环17相连接;所述进汽集汽环16与排汽集汽环17 分别与集汽包15中的进汽腔14和排汽腔13相连通;环绕转筒19内壁设置 有若干抄板24,环绕转筒19外壁设置有与由电机11和传动机构12组成的动 力源相结合的用于驱动转筒19转动的齿圈和与导向辊相结合的环型导轨。
本发明的蒸汽进出换热管的路径如下从进汽口 26进入集汽包15进汽 腔14的蒸汽,经过进汽集汽环16进入进汽换热管20,经回转弯头22返回进 入排汽换热管21,进而经由排汽集汽环17再进入集汽包的排汽腔13,从排 汽管27排出。
被干燥物料的进出过程是物料从进料口 23进入到转筒19内腔,通过 转筒的旋转,在抄板24的带动下,在转筒内被带到换热管上方,并通过换热管 之间的间隙落到转筒的下面、再被带到换热管上方,再落下来……另外,在 倾斜设置的抄板推动下,由进料端向出料端移动,经出料口 25排出。
权利要求
1. 一种转筒式管束干燥机,它包括一端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的转筒(19)和以轴向布置的方式设置在转筒(19)中空腔内的若干根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通过与转筒(19)内壁相固接的至少两块横置的支撑管板(18)安装在转筒(19)内腔中;所述换热管是由间隔设置的进汽换热管(20)与排汽换热管(21)组成,且每两相邻的进汽换热管(20)与排汽换热管(21)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构成一个回路,另一端分别与进汽集汽环(16)、排汽集汽环(17)相连接;所述进汽集汽环(16)与排汽集汽环(17)分别与集汽包(15)中的进汽腔(14)和排汽腔(13)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筒式管束干燥机,其特征在于环绕转筒(19) 内壁设置有若干抄板(24),环绕转筒(19)外壁设置有与动力源相结合的用于 驱动转筒(19)转动的齿圈和与导向辊相结合的环型导轨。
全文摘要
一种转筒式管束干燥机,它包括转筒(19)和以轴向布置的方式设置在转筒(19)中空腔内的若干根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通过与转筒(19)内壁相固接的至少两块横置的支撑管板(18)安装在转筒(19)内腔中;所述换热管是由间隔设置的进汽换热管(20)与排汽换热管(21)组成,且每两相邻的进汽换热管(20)与排汽换热管(21)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构成一个回路,另一端分别与进汽集汽环(16)、排汽集汽环(17)相连接;所述进汽集汽环(16)与排汽集汽环(17)分别与集汽包(15)中的进汽腔(14)和排汽腔(13)相连通。本发明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加工难度,并有效地解决了换热管在旋转时受力不均匀的现象,以及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泄漏问题。
文档编号F26B3/24GK101294766SQ20081004993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日
发明者刘洪宾, 李云峰, 郭卓亚, 陆学中 申请人:郑州万谷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