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暖器聚热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466523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暖器聚热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聚热结构,特指一种置设于电暖器之中利用 弯曲的聚热信道提供良好聚热功能的电暖器聚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现代人更懂得利用各式各样的 发明与实用新型改变生活的质量,以令生活更加地舒适与便利,例 如于寒冷的天气里,许多人们选择于居家室内利用装置电暖器以取 代过去使用火炉取暖的方式,而事实上,电暖器所具备的效率与实 用性也随着潮流不断地进化。电暖器已经是一种于家家户户中常见的居家设备之一,其型式 也自过去较简单的利用暴露于外的热管直接发热进而演变成不同的模式,请参阅图4所示,广泛被利用的一种现有技术的电暖器主 要包含有一本体60,本体60内部包围有一容室,并于本体60的 一侧的侧壁上贯穿成形一开口且于开口上装设有送风装置61例如: 风扇,并且于本体60具有送风装置61侧壁的对应侧壁上贯穿成形 一出风口 62,并于出风口 62与送风装置61间架设有一直型送风 道63,再于送风道63中架设有发热用的热管64,而于该电暖器 使用时,其中的热管64藉由电能发热,并且经由送风装置61送出 的风压将热能往出风口 62传递再进而送出电暖器外以对使用端提 供暖风。而现有技术的电暖器内部的送风道63绝大多为一直线型的信 道,亦即自热管64散发的热量会直接藉由风压送出电暖器,而不 具有一聚热的空间以凝聚热能,那么若处于需要较高温度的暖气的 情况下,便仅能依靠提高热管64的功率,使其本身可发出更高的 热能藉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以此而言,现有技术电暖器的增温方 式为一种十分耗费电能的方式。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点,本实用新型系设计一种一种 置设于电暖器之中且形成有弯曲的聚热通道,提供良好聚热功能的 电暖器聚热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电 暖器聚热结构,其包含一本体,其内部包围有一空间且四周围密闭,本体一侧的壁面 上贯穿成形有至少一个开口,且于另一相对壁面上贯穿成形有一出 风口;至少一个送风装置,其对应固设于本体的开口上且其送风端朝向本体内部的容室;一聚热通道,其为一两端开口的曲折封闭通道且置设于本体内 部,聚热通道的一端连通于送风装置的送风端且另一端连接于本体 的出风口,该聚热通道包含有一立于本体的开口与出风口间的挡部,且于挡部与本体的开口间围绕成形有一聚热空间;至少一个发热装置,其为一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其架 设于聚热通道的聚热空间内。于使用时,前述的电暖器聚热结构利用本体的发热装置于聚热 空间内散发热能,再藉由送风装置抽取外部空气送入聚热通道中,
送入的空气因碰到聚热通道的挡部进而延长停滞于挡部与聚热空 间中的时间以便吸收更多热能,停滞时间延长且被加温后的增温空 气接着随风压推送,自出风口排出至使用端,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为藉由聚热通道的曲折增加进入本体冷空气于散热装置周围的行 程,藉此达到聚热效果,如此一来于需要提供更高温度暖气时,本 实用新型本身因聚热之故,可于聚热空间内达到该温度且令发热装 置较之现有技术电暖器减少电能损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件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件侧视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部分组件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聚热结构于一较佳 应用实施方式中包含一外壳10、 一本体20、至少一个送风装置30 (例如:风扇)、 一聚热通道40以及至少一个发热装置50 (例如: 热管)。前述的外壳10为一内部包围有一容室的封闭壳状构造,其上 的一侧壁面贯穿成形有一入风口 11,于该具有入风口 11的侧壁相 对应的侧壁上贯穿成形有一出风口 12。请进一步参阅第二图所示,前述的本体20内部包围有一空间 且四周围密闭,本体20外型略小于外壳10且固设于外壳10中, 本体20于对应入风口 11侧的壁面上贯穿成形有至少一个开口 21, 且于对应出风口 12侧的壁面贯穿成形有一出风口 22。
前述的送风装置30为可于一端抽取空气且于另一端送出空气 的装置,其置设于外壳10的入风口 11与本体20的开口 21间, 送风装置30的送风端对应固设于本体20的开口 21上且朝向本体 20内部的容室。前述的聚热通道40为一两端开口的曲折封闭通道且置设于本 体内部,该通道可为两相对且相互间隔的曲折片体且片体两端封闭 贴设于本体两侧壁而成,且该两组成通道的曲折片体亦可为复数个 平板块利用头尾端相互接合而成,聚热通道40的一端连通于送风 装置30的送风端且另一端连接于本体20的出风口 22,该聚热通 道40包含有一立于本体20的开口 21与出风口 22间的挡部41, 且于挡部41与开口 21间围绕成形有一聚热空间42,又聚热通道 40的弯曲通道长度大于本体20的开口 21与出风口 22间的距离。前述的发热装置50为一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其架设 于聚热通道40的聚热空间42内。于使用时,前述的电暖器聚热结构利用本体20内部的发热装 置50于聚热空间42内散发热能,再藉由送风装置30抽取外部空 气送入聚热通道40中,送入的空气因碰到弯曲状的聚热通道40 及其所设挡部41作用,进而造成于挡部41与聚热空间42中的停 滞时间延长以利吸收更多热能,停滞时间延长且被加温后的增温空 气接着随风压推送,自本体20的出风口 22排出至使用端,而本实 用新型的优点为藉由聚热通道40可有效增加进入本体20的冷空气 于内部发热装置50周围环绕的行程,藉此增加吸热以达到聚热效 果,如此一来于需要提供使用端更高温的暖气时,本实用新型本身 因聚热之故,可于聚热空间42内达到该温度且让发热装置50较之 现有技术的电暖器减少许多电能的损耗。
权利要求1. 一种电暖器聚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本体,其内部包围有一空间且四周围密闭,本体一侧的壁面上贯穿成形有至少一个开口,且于另一壁面上贯穿成形有一出风口;至少一个送风装置,其对应设于本体的开口上且其送风端朝向本体内部的容室;一聚热通道,其为一两端开口的曲折封闭通道且置设于本体内部,聚热通道的一端连通于送风装置的送风端且另一端连接于本体的出风口,该聚热通道包含有一立于本体的开口与出风口间的挡部,且于挡部与本体的开口间围绕成形有一聚热空间;至少一个发热装置,其为一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其架设于聚热通道的聚热空间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聚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聚 热信道为两相对且相互间隔的曲折片体,且片体两端封闭贴设于 本体的两侧壁。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暖器聚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构 成聚热通道的曲折片体可为复数个平板块利用头尾端相互接合而 成。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暖器聚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含有一外壳,其为一内部包围有一容室的壳状构造,其 容室略大于本体且覆盖于本体之外,其对应本体的开口侧的壁面 成形有一入风口,且于对应本体的出风口侧的壁面上贯穿成形有 一出风口 。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暖器聚热结构,其特征在于送 风装置为风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暖器聚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发 热装置为热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暖器聚热结构,其包含一本体,本体一侧壁面架设一送风装置,且于另一壁面成形一出风口,送风装置与出风口间架设有一弯曲的聚热通道,其包含一立于送风装置与出风口间的挡部,且于挡部与本体的开口间成形一聚热空间,聚热空间中置设有发热装置,于使用时,发热装置散发热能,并藉由送风装置将外部空气送入聚热通道中,送入的空气因聚热通道的曲折增加空气停滞于聚热空间的行程,因此可吸收较多热能后再自出风口排进使用端,具有可达到吸取更多热量的聚热效果。
文档编号F24D13/00GK201081324SQ20072015567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日
发明者林恒源 申请人:原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