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水泥窑窑尾余热发电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发电系统,尤其是用于水泥窑窑尾的纯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泥窑纯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所采用的窑尾预热器的废气取热方式见图4、图5,这种取热方式仅仅是利用预热器5最终排出的(通过C1级旋风筒出口及管道8)250~400℃废气余热通过余热锅炉9生产蒸汽(余热锅炉排出的废气由高温风机10分别排向生料磨E、收尘器G及煤磨H)。由于废气温度较低,窑尾预热器废气余热仅能生产低压饱和或低压低温过热蒸汽。而另一方面,在水泥窑窑尾预热器系统中,自C2级旋风筒的内筒至C1级旋风筒入口的450~600℃废气中水泥生产允许有20~25℃的温度降。但现有的窑尾预热器废气取热方式未考虑利用这部分热量,从而使废气余热未能按温度进行梯级充分利用,水泥窑废气余热发电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泥窑窑尾余热发电系统的改进,该系统应能有效利用C2级旋风筒出口废气的相对高温余热热量,增大发电能力,同时所改进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又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泥窑窑尾余热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发电机、余热锅炉以及连通C1级旋风筒出口至余热锅炉以用于输送废气的管道,该发电系统还包括C2级旋风筒废气出口至C1级旋风筒废气入口的废气管道,所述的废气管道下端的外圆周表面还设置有由金属管道弯接组合而成的蒸汽过热器,该蒸汽过热器的两个接口分别通过蒸汽输入管道B以及蒸汽输出管道K连通余热锅炉。
所述的废气管道的下端口连接有C2级旋风筒内筒,蒸汽过热器设置在该内筒的外圆周表面以及C2级旋风筒废气管道下端部的外圆周表面。
所述的蒸汽过热器中的部分管道悬于所述的废气管道以及C2级旋风筒内筒的下端口以下部位。
由于本实用新型同时从C1级旋风筒出口以及C2级旋风筒取热,因而本实用新型所回收的窑尾废气余热热量及余热品位显著增加,利用增加的此部分热量可使余热锅炉生产次中压或中压(1.6~3.82Mpa)次中温或中温(350~450℃)过热蒸汽,从而使窑尾废气余热按废气梯级温度得到充分利用,并将其最大限度地转换为电能。另外,本实用新型增设的蒸汽过热器仅由管道组成,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又方便,成本也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泥窑窑尾取热系统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C2级旋风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C2级旋风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所采用的水泥窑窑尾取热系统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窑尾部分取热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泥窑窑尾余热发电系统仍然利用C1级旋风筒出口排出的250~400℃废气余热通过余热锅炉9(连通汽轮机和发电机)生产蒸汽。除此之外,还利用了C2级旋风筒内的部分热量。具体可由图1、图2、图3可知在C2级旋风筒内筒及废气出口至C1级旋风筒废气入口的废气管道上还设置一蒸汽过热器14,该过热器由金属管道弯接组合而成。为保证预热生料的畅通,不影响水泥的正常生产,所有的金属管道设置在废气管道7的外圆周表面。这些金属管道在废气管道上的设置方式可有多种,根据水泥窑规格及余热电站配置情况而定。可以如图2所示的环绕覆盖在该废气管道下端部的外圆周表面以及内筒15(与废气管道下端口相接,图2中的虚线以下部位)的外圆周表面;也可如图2所示设置,但除去内筒,其功能由蒸汽过热器的管道替代。具体的环绕方式也有多种,可在废气管道外圆周表面环绕成圈状布置(如图3所示),或者排列成与废气管道轴线平行的直线布置,或者用其它方式。其两个接口13和12分别接通蒸汽输入管道B以及蒸汽输出管道K,并连通余热锅炉,以构成完整的蒸汽流通系统。
为提高取热效果,该旋风筒中的蒸汽过热器的部分管道还可悬于所述的废气管道的下端口以下部位以及C2级旋风筒内筒下端口以下部位,下悬长度S(悬于C2级旋风筒内筒下端口以下部位的长度)也可根据不同规格的C2级旋风筒而定。
图中还有分解炉1、回转窑2、三次风管3、喷煤管4。P为生料喂料口,C1、C2、C3、C4及C5为各级旋风筒。D为至C1级旋风筒入口方向、A为C3级旋风筒废气进入方向。
权利要求1.水泥窑窑尾余热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发电机、余热锅炉(9)以及连通C1级旋风筒出口至余热锅炉以用于输送废气的管道(8),该发电系统还包括C2级旋风筒废气出口至C1级旋风筒废气入口的废气管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气管道(7)的下端的外圆周表面还设置有由金属管道弯接组合而成的蒸汽过热器(14),该蒸汽过热器的两个接口(13,12)分别通过蒸汽输入管道(B)以及蒸汽输出管道(K)连通余热锅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窑尾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气管道(7)的下端口连接有C2级旋风筒内筒(15),蒸汽过热器设置在该内筒的外圆周表面以及废气管道(7)下端部的外圆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窑尾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过热器中的部分管道悬于所述的废气管道(7)的下端口以下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窑窑尾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过热器中的部分管道悬于所述的废气管道(7)以及C2级旋风筒内筒的下端口以下部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泥窑窑尾的纯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泥窑窑尾余热发电系统的改进,该系统应能有效利用C2级旋风筒出口废气的相对高温余热热量,增大发电能力,同时所改进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又低的特点。技术方案是水泥窑窑尾余热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发电机、余热锅炉以及连通C1级旋风筒出口至余热锅炉的管道,还包括C2级旋风筒废气出口至C1级旋风筒废气入口的废气管道,废气管道下端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蒸汽过热器。废气管道的下端口连接有C2级旋风筒内筒,蒸汽过热器还设置在该内筒的外圆周表面。蒸汽过热器中的部分管道悬于废气管道以及C2级旋风筒内筒的下端口以下部位。
文档编号F27D17/00GK2809556SQ20052010178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1日
发明者唐金泉 申请人:唐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