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461041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重力热管组合而成的电暖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电加热器、分流管、狭缝水热媒体以及热交换真空的水重力热管组合式电暖器。
与之相比,电加热方式没有废烟气产生,属零污染排放,热效率可以达到100%。目前在市面上已经出现的电热产品有采用电热膜式地板加热和硅钙板电阻丝墙体加热的电暖器,但其传热系数较低(松木地板为0.12~0.14w/m.k、大理石为2.9w/m.k、混凝土为0.814~1.745w/m.k),由于楼板或墙体均存在吸热,蓄热和散热等过程,致使其加温速度较慢,同时又受现有的供电系统的制约,费用需求较高,很难满足一般工薪家庭的需求。经检索国内外资料,目前尚未发现更高效、节能、安全、方便、更适合一般独立家庭使用的电暖器换热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为安全、高效、节能、能满足一般家庭独立使用的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组合式电暖器,同时,其安装使用均方便,工作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由数个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并联组合而成,所述的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在工作时呈负压状态,它包括真空抽取封闭口1、上密封固定盖3、封闭管外壳4、分流管6、真空腔8、热媒体水9、内置加热器10、固定连接绝缘体14及下密封固定盖15;其中,所述真空抽取封闭口1设置在最上端的上密封固定盖3之上,所述内置加热器10固定在下密封固定盖15上表面的中央,由所述上密封固定盖3、封闭管外壳4及下密封固定盖15组成密闭腔体,所述分流管6位于该腔体内,距封闭管外壳4的内壁形成一定间隙,所述的内置加热器10位于所述分流管6内部中央的下部,它与分流管6内壁之间形成一定间隙,所述热媒体水9位于所述封闭管外壳4内的下部和所述下密封固定板15的上方、处在该封闭管壳4、分流管6与内置加热器10的狭缝之中,所述真空腔8位于热媒体水9的上方及上密封固定盖3的下方。
在本实新型中,其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的封闭管外壳4选用紫铜齿状管,不但增大了换热面积,而且其导热系较高,为384w/m2℃。同时,采用真空技术的目的,就是利用热媒体水在真空状态下沸点低,易汽化的特点,可以迅速产生池内沸腾,其换热系数可达到20000w/m2℃以上。由于铜与水为亲体材料,因此不会产生锈蚀和水解,保证了热管使用寿命和质量。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的散热面积、即其封闭管外壳4上的铜齿的长短、粗细按加热功率用平板热交换计算方法进行设计,应该保证将其表面温度控制在80℃左右。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在工作中管内呈负压状态,热媒体水不会结垢也不会产生炸裂的危险。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房屋面积及热管功率确定该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的使用数量,根据实际情况作成踢脚板式组合电暖器,达到不占用房屋面积,且具有美化装修的效果,其设计新颖,制造简便、结构合理紧凑,高效节能、安全、使用组合灵活方便,十分适用于一般家庭独立供暖。
请参阅附


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中,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是其中一个主要组件,它包括真空抽取封闭口1、上固定孔2、紫铜上密封固定盖3、紫铜齿状封闭管外壳4、分流管导气孔5、内置δ05-1mm紫铜分流管6、紫铜碗状溢流环7、重力热管真空腔8、热媒体水9、内置电加热器10、下固定孔11、外电源接线柱12、加热器电源引出线13、固定连接绝缘体14、紫铜下密封固定盖15、冷凝回液孔16及紫铜扣碗状导流环17。其中,所述真空抽取口1位于最上端焊接在上密封固定板3上,所述上、下密封固定板3、15焊接在紫铜齿状封闭管外壳4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绝缘体14粘接在下固定密封板15的下方,接线柱12固定在绝缘体14上。所述分流管6位于紫铜齿状封闭管壳体4的内部并与该封闭管壳体4的内壁形成1.5~3mm的间隙,所述溢流环7、导流环17与该壳体4内壁的间隙为0.5mm,所述电加热器10位于该分流管6内并处于所述重力热管25中央的下部,与该分流管6内壁的间隙为2~5mm,所述热媒体水9位于该重力热管25内中央部位的下方,下密封固定板15的上方,处在所述紫铜齿状封闭管壳体4、分流管6和电加热器10的狭缝中,所述真空腔8位于热媒体水9的上方、上密封盖3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汽孔5置于分流管6的管壁上部,从顶部排列,其排数根据热管25的总长度按占1/3均匀分为3~5排,每排按圆周均匀分为4个直径为4mm的圆孔,所述溢流环7,导流环17固定在分流管6的外壁,溢流环7处于导汽孔5上方5~10mm,导流环17处于溢流环7的下端与溢流环等距离排列,回液孔16处于分流管6的最下端,按圆周均分为直径为3mm的6个圆孔,共同组成分流管6位于上、下密封固定板3、15之间。
附图2中为安装在
图1所示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内的内置电加热器10的结构剖视图,其中,该电加热器10包括加热体紫铜圆孤形封头18、硅碳电阻银接线头19、硅碳电阻加热管21、电加热体紫铜齿状管22、外绝缘固定陶瓷管23及内绝缘固定陶瓷引线管24。其中,所述的硅碳电阻加热管21由空芯陶瓷硅碳管20及设置在其管壁外的电热硅碳电阻膜组成,该硅碳电阻加热管21处在所述外绝缘固定陶瓷管23内,位于内绝缘固定陶瓷引线管24的上部,距下密封板15的距离为20~50mm,所述外绝缘固定陶瓷管23处在所述电加热体紫铜齿状管22的内部,由上述组件所组成的电加体10安装在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的下密封固定板15的上表面之上并位于中央位置。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的具体实施例,在此,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呈踢脚板式垂直安装组合方式,它包括踢脚板上扣边26、镜面热反射板27(不锈钢或铝镜面板)、系统时间温度控制器33、含接地线单相源暗走线35及踢脚下固定电源槽盒36。其中,在所述系统时间温度控制器33上设置有时间温度控制器加热工作指示灯28、加温定时设定旋钮29、电源指示灯30、加热停止指示灯31、停止加热时间设定旋钮32及加热紧急启动按钮3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重力热管25的紫铜齿状外壳、上下封头、真空抽取管、分流管、内加热紫铜齿状管(管长为重力热管总长度的25%)均需要在焊接牢固后进行打压实验,一般为6个大气压,打压时间不小于4小时,整体浸入水内捡漏,确保无漏关后进行超声波清洗,在干燥后再进行热媒体水(蒸馏水或纯净水)注入操作,其注入量应占整体热管长度的1/3,放置数小时后,再连接真空泵并进行抽取真空操作,此时先打开真空泵镇气阀在室温下抽取2分钟,然后将该热管下端浸入0℃左右的冷水,浸入深度同热媒水高度,关闭镇气阀,再抽取2分钟,使真空度达到6×10-2帕,最后进行压力封口焊接,关闭真空泵。
对所制成的热管进行沸水测定,将热管下端放入沸水内,在其上部用手能迅速感到撞击,迅速导热(烫手)即为合格品,进行干燥后,装入电加热芯和其它配件即可制成成品。
本实用新型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有多种工作方式,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进行简单说明将所述的系统时间温度控制器33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好定时开、关时间,接通电源,令所述的硅碳电阻加热管21通电发热,所产生的热量经过外绝缘固定陶瓷管23传至电加热体紫铜齿状管22,使位于该内置电加热器10与分流管6的狭缝中上部的热媒体水9得到加热,由于该热媒体水量很小,即可以迅速产生池内沸腾而被汽化,水蒸汽携带着大量的汽化潜热沿分流管6的内壁上升,经导汽孔5传至所述封闭管外壳4,再由其齿状外壁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失去热能的负压水蒸气在所述外壳4的内壁上凝结为水珠,经溢流环7,导流环17在重力作用下流入该外壳4与分流管6的狭缝中、所述热媒体水9的上部,再经回流孔16流到分流管6与内加热体10之间的狭缝中,由于采取上部加热,下部热媒体水的比重较大,自然形成了调节泵源,能使回流液逐步上升而进行再次加热,如此形成反复循环。
在这里,水蒸气沿分流管6的内部上升,而释放热能后的凝结水从分流管6的外部靠自身重力下流,这样就形成了互不干挠的流动通道,因此不会产生携带极限而影响换热,其换热效率比不设分流管的重力热管高出一倍以上。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产生的热量大部分直接与至内冷空气换热,一部分经安装在其后的热反射板27反射回室内,有效的减少了墙体的吸蓄热,进一步提高了取暖效果。
由于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内部呈负压状态,在断电停止加热以后,所述硅碳电阻加热管21、电加热体紫铜齿状管22、外绝缘固定陶瓷管23及内绝缘固定陶瓷引线管24等基体的余热,能较长时间维持所述热媒水9的沸腾状态,在较高的换热系数下持续向室内散热,直至逐渐趋于平衡。
由于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热媒水9的狭缝加热,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在2分钟左右即可达到设定温度。实验表明给所述该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通电5分钟,断电20分钟,该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的外壳4的表面温度仍在30℃以上。因此可选配时间温度控制器33,使室内的电暖器组分步顺序开、停,不但可解决现有供电系统的供需矛盾,而且可达到进一步节约能源的效果。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采用并联方式安装供电,不会出现因某一根热管损坏而影响供暖系统工作,同时热媒体水对人不产生任何危害。
在本实新型中,由于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工作中呈现负压状态,亦可采用热媒体水其它的亲体材料如铝或不锈钢制作,所述电加热硅碳电阻管亦可采用电热丝代替,其它配套组件中所使用的材料为一般材料,均可从市售购得。整套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的制造工艺并不复杂,一般具有机加工能力的单位均可进行生产。
根据不同的条件和状态,本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作出多种变化和选择,以下仅列举本实用新型可供选择的情况之一根据不同的加热功率,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可以设计制造出成不同的高低粗细及内外形状,亦可组合制作成移动式电热汀。
权利要求1.一种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由数个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并联组合而成,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在工作时呈负压状态,它包括真空抽取封闭口(1)、上密封固定盖(3)、封闭管外壳(4)、分流管(6)、真空腔(8)、热媒体水(9)、内置加热器(10)、固定连接绝缘体(14)及下密封固定盖(15);其中,所述真空抽取封闭口(1)设置在最上端的上密封固定盖(3)之上,所述内置加热器(10)固定在下密封固定盖(15)上表面的中央,由所述上密封固定盖(3)、封闭管外壳(4)及下密封固定盖(15)组成密闭腔体,所述分流管(6)位于该腔体内,距封闭管外壳(4)的内壁形成一定间隙,所述的内置加热器(10)位于所述分流管(6)内部中央的下部,它与分流管(6)内壁之间形成一定间隙,所述热媒体水(9)位于所述封闭管外壳(4)内的下部和所述下密封固定板(15)的上方,处在该封闭管壳(4)、分流管(6)与内置加热器(10)的狭缝之中,所述真空腔(8)位于热媒体水(9)的上方及上密封固定盖(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还包括镜面温度反射板(27)及时间温度控制器(33);其中,所述的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由时间温度控制器(33)上的加温时间设定旋钮(29)、停止加温时间设定旋钮(32)及紧急启动按钮(34)控制其加温及停止时间,所述热反射镜面板(27)安装在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组(25)与墙壁之间并贴近墙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流管(6)的管壁上部设置有3~5排导汽孔(5),该导汽孔(5)均被设置在自所述分流管(6)的顶部向下约占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总长度的1/3范围内,每排导汽孔(5)按圆周均匀分布并包括有4个直径为4mm的圆孔,在所述分流管(6)外壁上沿其轴向还以基本相同的间隔安装有数个溢流环(7)及一个导流环(17),该溢流环(7)及导流环(17)与所述封闭管外壳(4)的内壁也要保持一定间隙,所述的溢流环(7)处于所述导汽孔(5)的上方5~10mm处,所述导流环(17)位于所述溢流环(7)的下部,等距离排列在所述分流管(6)的外壁上,在所述分流管(6)的最下端还设置有回液孔(16),按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分流管(6)的管壁上,共包含有6个直径为3mm的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置加热器(10)为紫铜齿状管形加热器,包括有硅碳电阻加热管(21)、外绝缘固定陶瓷管(23)、内绝缘固定陶瓷引线管(24)及加热体紫铜齿状管(22),其总体长度为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总长度的1/4;其中,所述的硅碳电阻加热管(21)处在所述外绝缘固定陶瓷管(23)内并位于所述内绝缘固定陶瓷引线管(24)的上部,距所述下密封固定盖(15)的距离为20~50mm,所述外绝缘固定陶瓷管(23)处于所述加热体紫铜齿状管(22)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的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媒水(9)的注入量,从底部计为所述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总长度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管外壳(4)及所述分流管(6)由所述热媒体水(9)的亲体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管外壳(4)的散热面为紫铜齿状管,该紫铜齿状的封闭管外壳(4)的表面散热面积应使得其散热表面温度保持在80℃左右,所述分流管(6)由紫铜材料制造,其厚度为δ0.5~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6)距所述封闭管外壳(4)内壁的间隙为1.5~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置加热器(10)与所述分流管(6)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为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环(7)及导流环(17)与所述封闭管外壳(4)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5mm左右。
专利摘要一种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电暖器,由数个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并联组合而成,所述的内置电加热重力热管25在工作时呈负压状态,它包括真空抽取封闭口1、上密封固定盖3、封闭管外壳4、分流管6、真空腔8、热媒体水9、内置加热器10、固定连接绝缘体14及下密封固定盖15等。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新颖,结构紧凑合理,高效节能,长寿安全且制造工艺成熟完善,其使用及组合、控制均十分方便,能满足独立家庭冬季取暖的需求,适宜广大城乡地区使用。
文档编号F24D13/00GK2545514SQ0223297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8日
发明者张怀森 申请人:张怀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