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严格,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现在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要求燃煤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为100mg/Nm3。
[0003]如今常规的脱硝技术主要是四角切圆低氮燃烧器、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或者是多种脱硝方法的组合工艺。四角切圆低氮燃烧器技术,对锅炉改造较大,施工时间较长,投资费用高,并且涉及到压力容器管道的大量改动,因此改造工作比较复杂和烦琐。如果完全依靠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技术脱硝,则存在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却能有效降低燃烧过程中氮氧化合物含量的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
[0005]一种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包括:
[0006]锅炉,其上部设有烟气出口;
[0007]依次连通的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及引风机,所述空气预热器的进气口与所述烟气出口连通;
[0008]鼓风机,其进气口与所述引风机的出气口连通,以将空气与烟气混合,其出气口通过一次风管与所述锅炉的底部连通,且所述一次风管穿过所述空气预热器;
[0009]增压风机,其进气口与所述引风机的出气口连通;及
[0010]围绕所述锅炉设置的喷嘴,所述喷嘴设置于所述锅炉靠近所述烟气出口的一端,且所述喷嘴与所述增压风机的出气口连通,以将烟气喷入所述锅炉内。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次风管包括两个分支,且两个分支分别位于所述锅炉的两侧。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二次风管,所述二次风管的一端与所述一次风管的其中一个分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锅炉位于所述一次风管与所述喷嘴之间的部位连通。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鼓风机与所述引风机的出气口之间设有第一风门及第二风门,所述增压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风门与所述第二风门之间的部位连通。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压风机进气口的一端还设有第三风门。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门、所述第二风门及所述第三风门为电动风门或手动风门。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预热器与所述烟气出口之间还设有省煤器。
[0017]上述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从引风机的出气口引一部分燃烧过的烟气至风鼓风机入口,从而降低了混合烟气中氧的含量,混合烟气充入锅炉,富燃料在缺氧的环境下燃烧,控制了高温的产生,大大减少了氮氧化物的生成。同时,通过增压风机将烟气从喷嘴以高速射流的形式从不同方位送入炉膛,使燃烬的烟气和燃烧烟气在炉膛内旋转,使炉内烟气混合更均匀,并延长了烟气在炉膛内的滞留时间,使得锅炉上层未曾燃烧充分的烃类化合物得以充分燃烧,从而达到高效脱硝的效果,并提高了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100包括锅炉110、空气预热器120、除尘器130、引风机140、鼓风机150、增压风机160及喷嘴(图未示
[0023]锅炉110上部设有烟气出口(图未示)。燃料在锅炉110的炉内燃烧,产生的烟气经烟气出口排出。
[0024]空气预热器120、除尘器130及引风机140依次连通。空气预热器120的空气进气口与烟气出口连通。
[0025]鼓风机150的进气口与引风机140的出气口连通,以将空气与烟气混合。其出气口通过一次风管170与锅炉110的底部连通,且一次风管170穿过空气预热器120。将新鲜空气与燃烧产生的烟气混合,可有效的降低混合烟气中的氧气含量。混合后的烟气经过空气预热器120,可利用烟气携带的热量将混合烟气加热,使得混合烟气达到炉内时,具有较高温度,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
[0026]在本实施例中,一次风管170包括两个分支(图未标),且两个分支分别位于锅炉110的两侧。因此,两个分支可使进气更加均匀,有利于燃料充分燃烧。
[0027]增压风机160的进气口与引风机140的出气口连通。喷嘴围绕锅炉110设置,且喷嘴设置于锅炉110靠近烟气出口的一端。喷嘴与增压风机160的出气口连通,以将烟气喷入锅炉110内。通过增压风机160将烟气从喷嘴以高速射流的形式从不同方位送入炉膛,使燃烬的烟气和燃烧烟气在炉膛内旋转,使炉内烟气混合更均匀,并延长了烟气在炉膛内的滞留时间,使得锅炉110上层未曾燃烧充分的烃类化合物得以充分燃烧,从而达到高效脱硝的效果,并提高了燃烧效率。
[0028]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100还包括二次风管180,。二次风管180的一端与一次风管170的其中一个分支连通,另一端与锅炉110位于一次风管170与喷嘴之间的部位连通。通过风量的调整,增加二次进风的布风,将空气分层吹入炉膛,使燃料分级燃烧,燃烧充分。而且,中心区局部高温环境得到调节,抑制高温氮氧化物的产生。
[0029]此外,二次风管180上设有电动风门,通过电动风门,可对二次风管180的开闭及风量进行控制。
[0030]在本实施例中,鼓风机150与引风机140的出气口之间设有第一风门101及第二风门102。增压风机160的进气口与第一风门101与第二风门102之间的部位连通。
[0031]进一步的,增压风机160进气口的一端还设有第三风门103。通过第一风门101、第二风门102及第三风门103的开关配合,从而实现对烟气的流向及流量进行调节。
[00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门101、第二风门102及第三风门103为电动风门或手动风门。
[0033]上述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100,从引风机140的出气口引一部分燃烧过的烟气至风鼓风机150入口,从而降低了混合烟气中氧的含量,混合烟气充入锅炉110,富燃料在缺氧的环境下燃烧,控制了高温的产生,大大减少了氮氧化物的生成。同时,通过增压风机160将烟气从喷嘴以高速射流的形式从不同方位送入炉膛,使燃烬的烟气和燃烧烟气在炉膛内旋转,使炉内烟气混合更均匀,并延长了烟气在炉膛内的滞留时间,使得锅炉110上层未曾燃烧充分的烃类化合物得以充分燃烧,从而达到高效脱硝的效果,并提高了燃烧效率。
[00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炉,其上部设有烟气出口 ; 依次连通的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及引风机,所述空气预热器的进气口与所述烟气出口连通; 鼓风机,其进气口与所述引风机的出气口连通,以将烟气与空气混合,其出气口通过一次风管与所述锅炉的下部连通,且所述一次风管穿过所述空气预热器; 增压风机,其进气口与所述引风机的出气口连通; 围绕所述锅炉设置的喷嘴,所述喷嘴设置于所述锅炉靠近所述烟气出口的一端,且所述喷嘴与所述增压风机的出气口连通,以将烟气喷入所述锅炉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管包括两个分支,且两个分支分别位于所述锅炉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次风管,所述二次风管的一端与所述一次风管的其中一个分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锅炉位于所述一次风管与所述喷嘴之间的部位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与所述引风机的出气口之间设有第一风门及第二风门,所述增压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风门与所述第二风门之间的部位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风机进气口的一端还设有第三风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所述第二风门及所述第三风门为电动风门或手动风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燃烬风低氮燃烧脱硝系统,包括锅炉、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引风机、鼓风机、增压风机及喷嘴。从引风机的出气口引一部分燃烧过的烟气至鼓风机入口,从而降低了混合烟气中氧的含量,混合烟气送入锅炉,富燃料在缺氧的环境下燃烧,控制了高温的产生,大大减少了氮氧化物的生成。同时,通过增压风机将烟气从喷嘴以高速射流的形式从不同方位送入炉膛,使燃烬的烟气和燃烧烟气在炉膛内旋转,使炉内烟气混合更均匀,并延长了烟气在炉膛内的滞留时间,使得锅炉上层未曾燃烧充分的烃类化合物得以充分燃烧,从而达到高效脱硝的效果,并提高了燃烧效率。
【IPC分类】F23C9-06
【公开号】CN204534554
【申请号】CN201520166994
【发明人】廖厚伍, 姚洪枫, 羡永, 张玉春, 黎勃, 李海武, 卢小平, 彭思宇
【申请人】湖南正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