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煤粉微正压富氧燃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粉燃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煤粉微正压富氧燃烧方法,用于电力行 业锅炉稳燃和CO2捕捉。
背景技术:
现有煤粉在O2和CO2环境下循环燃烧工艺,利用空气分离获得的O2和部分燃 烧所产生烟气的混合物与燃料组织燃烧,从而提高排烟中CO2的浓度,燃烧炉膛的压力为 约_50Pa的微负压,通过循环的烟气来调节燃烧温度,同时循环烟气又替代空气中的氮气 携带热量以保证锅炉的传热和热效率。O2和CO2循环燃烧是目前国际研究的一大热点,因为其零排放的特点受到各国的 重视,我国也在大力研究和开发该工艺的实用性。但现有工艺同样存在很多问题对于一般 的微负压煤粉锅炉,微负压导致的漏风稀释了 CO2浓度,对CO2浓度的进一步提高造成很大 的影响;而且一些燃用劣质煤的电站锅炉,点火和稳燃都很困难,如果敷设卫燃带,虽然可 以提高着火与燃烧区的温度。但这又会使低灰熔点无烟煤在炉内形成严重结焦,以致无法 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粉微正压富氧燃烧方法,通过煤粉O2和CO2循环的微正压燃烧, 解决现有煤粉燃烧方法所存在的炉膛负压导致漏风严重、点火和稳燃都很困难的问题。所述微正压燃烧,是指在煤粉燃烧过程中,保持炉膛内气体压力为50 IOOPa ;所 述富氧燃烧,是指燃烧气氛下的O2体积浓度大于空气中O2体积浓度(21% )。本发明的一种煤粉微正压富氧燃烧方法,依次包括点火燃烧步骤和烟气循环步 骤;其特征在于点火燃烧步骤利用循环烟气向炉膛输送煤粉,同时,将分离空气所获得O2送入炉 膛,点火燃烧;烟气循环步骤炉膛内煤粉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高温烟 气经过冷却、除尘、脱硫后,再压缩成液态CO2 ;第二部分高温烟气作为循环烟气;第二部分 高温烟气再分为两路第一路高温烟气通过高温循环风机送入炉膛入口,与O2混合后进入 炉膛;第二路高温烟气经过冷却、除尘和脱硫后,通过冷循环风机携带煤粉送入炉膛;所述烟气循环步骤中,第一部分高温烟气和第二部分高温烟气的体积比为 3 7 5 5 ;所述第一路高温烟气和第二路高温烟气的体积比为6 4 8 2 ;进入 炉膛的O2与第二部分高温烟气的体积比为3 7 2. 8 7.2 ;在煤粉燃烧过程中,保持炉膛内气体压力为50 lOOPa。所述的煤粉微正压富氧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循环步骤中,保持炉膛内气体压力的措施为通过观测炉膛内中部的压 力值,调节高温循环风机和冷循环风机,保持炉膛内气体压力为50 lOOPa。
本发明在02/C02气氛下,为了获得与空气气氛相似的绝热火焰温度并且为保证 燃烧,气氛中氧浓度高达30%,煤粉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中O2占高温烟气的体积比为 3 % 5 % ;炉膛内燃烧后产生高浓度CO2和H2O,使得炉膛内混合气体具有较高的比热和 辐射特性,烟气循环下的锅炉内的辐射换热性能比空气气氛燃烧锅炉内辐射换热性能增加 20%。与空气气氛相比,02/0)2燃烧技术中烟气的多次循环使得炉内存在着较高的SO2浓 度,更适于炉内高温脱硫,SO2的浓度可从32656mg/kg煤减少到8561mg/kg煤;同时烟气多 次循环使得NO排放大大降低,可从5266. 77mg/kg煤减少到2450. 37mg/kg煤。在煤粉燃烧过程中,保持炉膛内气体压力为50 IOOPa的微正压可完全消除炉内 漏风,对着火与燃烧的稳定极为有利,并能提高烟气CO2浓度;微正压提高了炉内压力,减少 烟气中CO2的离解率,这样使得烟气中CO含量减少,CO2含量增加,因而使化学不完全燃烧 损失减少;微正压下炉内压力增高,反应介质容积相应减少,而在炉膛容积不变的情况下, 介质在炉内停留时相对增加,因而有利于提高煤粉的燃尽度;微正压下炉内压力增高,气流 对炉膛的充满系数也提高,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炉膛容积。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依次包括点火燃烧步骤和烟气循环步骤,锅炉的炉膛内中部 设有压力表;点火燃烧步骤利用循环烟气向炉膛输送煤粉,同时,将分离空气所获得O2送入炉 膛,点火燃烧;烟气循环步骤炉膛内煤粉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高温烟 气经过冷却、除尘、脱硫后,再压缩成液态CO2 ;第二部分高温烟气作为循环烟气;第二部分 高温烟气再分为两路第一路高温烟气通过高温循环风机送入炉膛入口,与O2混合后进入 炉膛;第二路高温烟气经过冷却、除尘和脱硫后,通过冷循环风机携带煤粉送入炉膛;在煤粉燃烧过程中,保持炉膛内气体压力为50 lOOPa。实施例1点火燃烧步骤利用循环烟气向炉膛输送煤粉,同时,将分离空气所获得O2送入炉 膛,点火燃烧;烟气循环步骤炉膛内煤粉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高温烟 气占全部高温烟气体积的30%,经过冷却、除尘、脱硫后,再压缩成液态CO2;第二部分高温 烟气占全部高温烟气体积的70%,作为循环烟气;第二部分高温烟气再分为两路第一路高温烟气占循环烟气体积的60%,从炉膛 尾部省煤器后部抽出后,通过高温循环风机送入炉膛入口,与分离空气所得O2混合后进入 炉膛,混合后O2体积占混合后气体体积的30 % ;第二路高温烟气占循环烟气体积的40 %,依次通过冷却器和电除尘器,经过冷却、除尘和脱硫后,通过冷循环风机携带煤粉送入炉膛。在煤粉燃烧过程中,保持炉膛内气体压力为50Pa。实施例2
点火燃烧步骤利用循环烟气向炉膛输送煤粉,同时,将分离空气所获得O2送入炉膛,点火燃烧;烟气循环步骤炉膛内煤粉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高温烟气占全部高温烟气体积的30%,经过冷却、除尘、脱硫后,再压缩成液态CO2;第二部分高温 烟气占全部高温烟气体积的70%,作为循环烟气;第二部分高温烟气再分为两路第一路高温烟气占循环烟气体积的80%,从炉膛尾部省煤器后部抽出后,通过高温循环风机送入炉膛入口,与分离空气所得O2混合后进入 炉膛,混合后O2体积占混合后气体体积的30 % ;第二路高温烟气占循环烟气体积的20 %,依 次通过冷却器和电除尘器,经过冷却、除尘和脱硫后,通过冷循环风机携带煤粉送入炉膛。在煤粉燃烧过程中,保持炉膛内气体压力为50Pa。实施例3点火燃烧步骤利用循环烟气向炉膛输送煤粉,同时,将分离空气所获得O2送入炉 膛,点火燃烧;烟气循环步骤炉膛内煤粉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高温烟 气占全部高温烟气体积的50%,经过冷却、除尘、脱硫后,再压缩成液态CO2;第二部分高温 烟气占全部高温烟气体积的50%,作为循环烟气;第二部分高温烟气再分为两路第一路高温烟气占循环烟气体积的60%,从炉膛 尾部省煤器后部抽出后,通过高温循环风机送入炉膛入口,与分离空气所得O2混合后进入 炉膛,混合后O2体积占混合后气体体积的28 % ;第二路高温烟气占循环烟气体积的40 %,依 次通过冷却器和电除尘器,经过冷却、除尘和脱硫后,通过冷循环风机携带煤粉送入炉膛。在煤粉燃烧过程中,保持炉膛内气体压力为lOOPa。实施例4点火燃烧步骤利用循环烟气向炉膛输送煤粉,同时,将分离空气所获得O2送入炉 膛,点火燃烧;烟气循环步骤炉膛内煤粉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高温烟 气占全部高温烟气体积的50%,经过冷却、除尘、脱硫后,再压缩成液态CO2;第二部分高温 烟气占全部高温烟气体积的50%,作为循环烟气;第二部分高温烟气再分为两路第一路高温烟气占循环烟气体积的80%,从炉膛 尾部省煤器后部抽出后,通过高温循环风机送入炉膛入口,与分离空气所得O2混合后进入 炉膛,混合后O2体积占混合后气体体积的28 % ;第二路高温烟气占循环烟气体积的20 %,依 次通过冷却器和电除尘器,经过冷却、除尘和脱硫后,通过冷循环风机携带煤粉送入炉膛。在煤粉燃烧过程中,保持炉膛内气体压力为lOOPa。
权利要求
一种煤粉微正压富氧燃烧方法,依次包括点火燃烧步骤和烟气循环步骤;其特征在于点火燃烧步骤利用循环烟气向炉膛输送煤粉,同时,将分离空气所获得O2送入炉膛,点火燃烧;烟气循环步骤炉膛内煤粉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高温烟气经过冷却、除尘、脱硫后,再压缩成液态CO2;第二部分高温烟气作为循环烟气;第二部分高温烟气再分为两路第一路高温烟气通过高温循环风机送入炉膛入口,与O2混合后进入炉膛;第二路高温烟气经过冷却、除尘和脱硫后,通过冷循环风机携带煤粉送入炉膛;所述烟气循环步骤中,第一部分高温烟气和第二部分高温烟气的体积比为3∶7~5∶5;所述第一路高温烟气和第二路高温烟气的体积比为6∶4~8∶2;进入炉膛的O2与第二部分高温烟气的体积比为3∶7~2.8∶7.2;在煤粉燃烧过程中,保持炉膛内气体压力为50~100P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微正压富氧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循环步骤中,保持炉膛内气体压力的措施为通过观测炉膛内中部的压力值, 调节高温循环风机和冷循环风机,保持炉膛内气体压力为50 lOOPa。
全文摘要
一种煤粉微正压富氧燃烧方法,属于煤粉O2和CO2循环燃烧方法,解决现有燃烧方法漏风严重、点火和稳燃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包括(1)点火燃烧步骤利用循环烟气向炉膛输送煤粉,同时送O2点火燃烧;(2)烟气循环步骤燃烧产生两部分高温烟气,第一部分经冷却、除尘、脱硫压缩成液态CO2;第二部分再分两路第一路由高温循环风机送炉膛入口,与O2混合;第二路经冷却、除尘和脱硫后,由冷循环风机携带煤粉送入炉膛,燃烧过程中保持炉膛内微正压。本发明用循环烟气调节锅炉汽温,保持压力,克服漏风,提高锅炉汽温、锅炉热效率、脱硝率及高温烟气冷却后的CO2含量,降低NOx排放量、CO2捕捉和收集成本;达到国家节能环保标准。
文档编号F23L7/00GK101839476SQ201010204720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2日
发明者刘忠成, 刘晓东, 周旭凯, 徐龑, 操时英, 邹春, 郭鹏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