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热除尘罩及使用增热除尘罩的生物质能炉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4566639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增热除尘罩及使用增热除尘罩的生物质能炉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热除尘罩及使用增热除尘罩的生物质能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 于能源紧缺,各国都在进行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是由农业秸杆、树枝、锯末和 木刨花等生物质原料加工而成的颗粒状、块状、棒状等形状的燃料,其具有易燃、 发热量高、含硫量低等优点。以生物质燃料为能源的各种炉具一般被称为生物质 能炉,生物质能炉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现有的生物质能 炉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由于生物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颗粒很小, 重量很轻的烟尘,极容易随烟气进入排烟道,不但会造成生物质燃料的不完全燃 烧,而且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目前常用的重力除尘方 法,极难除去烟气中的污染物,这一难题的存在,使这种生物质能炉作为城市民 用炉的推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生物质燃料燃烧得更加充分,且 具有除尘效果的增热除尘罩及使用增热除尘罩的生物质能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热除尘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拱形框架,在所述拱形框架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层金属丝网,在所述拱 形框架的底部具有至少三个支脚,所述金属丝网上的网眼密度为70 90目。
所述拱形框架包括两个内外设置的环形圈,在所述环形圈上焊接有2 4条呈 拱形交叉设置的筋条,所述金属丝网夹设固定在所述两环形圈之间。
所述金属丝网上的网眼密度为80目。
在所述拱形框架顶部设置有一个提环。
一种生物质能炉,它包括由驱动装置、螺旋杆、料箱和料管组成的进料系统, 由风机和风管组成的供风系统,由料盆和气腔组成的燃烧系统,由炉膛、换热装 置组成的换热系统,由灰斗和烟囱组成的排烟灰系统,以及进料和供风的控制系
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膛顶部出口处设置一增热除尘罩,所述增热除尘罩包 括一具有至少三个支脚的拱形框架,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拱形框架上的至少一层金
属丝网,金属丝网上的网眼密度为70 90目。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由于在生物质能
炉的炉膛出口设置了一增热除尘罩,在增热除尘罩上设置了孔眼密度较高的耐高 温金属丝网,因此当火焰燃烧时产生的大量轻质烟尘会受到金属丝网的阻挡,大 颗粒的可燃性尘粒在碰撞了弹性的金属丝网后,能量降低自动往下落,并在火焰 中继续燃烧,小颗粒的可燃性尘粒则可能粘附在金属丝网上,或在大颗粒尘粒的 作用下弹落下来,继续燃烧,从而可以使生物质燃料燃烧特别完全,同时可以使
从增热除尘罩下部支脚之间的空隙排入烟囱的烟气中,仅含有极少量的烟尘,使 本发明完全可以达到烟囱排放的环保要求,且排放指标远优于排放标准。2、本发 明的增热除尘罩,其结构组成简单,制作容易,在使用生物质燃料的炉体中增热 和除尘效果特别显著,这种增热除尘罩不仅可以使用在本发明中涉及的民用炊事 取暖炉中,而且可以使用在其它各种工业或民用生物质燃料的炉具中。


图1是本发明增热除尘罩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增热除尘罩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增热除尘罩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l、图2所示,本发明的增热除尘罩1包括一拱形框架2,在拱形框架2 上固定有至少一层金属丝网3,在拱形框架1的底部具有至少三个支脚4。拱形框 架2由耐高温的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两环形圈5,在其中一个环形圈5 (—般是 内环形圈5)上焊接两条交叉设置的弯成拱形的筋条6,在筋条6的表面(一般是 外表面)上设置一层金属丝网3。金属丝网3采用耐高温不锈钢材料制成,金属丝 网3上网眼较密, 一般为70 90目,最佳可选择为80目。在金属丝网3的外面, 套上另一个环形圈5,并将两环形圈5焊接固定成为一体。拱形框架2底部的三个 支脚4在圆周方向均匀呈120°设置,支脚4也可以采用四个,呈90°设置。在 拱形框架l的顶部,可以设置一提环7,以方便提拿。
上述实施例中,拱形框架1的组成结构是可以变化的,比如整个拱形框架2 和支脚4是一体铸造而成的或是焊接而成;金属丝网3固定在环形圈5上,而不 再设置另一个环形圈5;金属丝网3也可以设置两层,其孔眼密度可以较低;在筋 条6数量较少或筋条6较细的情况下,在各筋条6之间再设置一圈圆环状的加强 筋条。
如图3所示,是使用上述增热除尘罩1的生物质能炉。生物质能炉包括由电 机11、减速器12、链轮传动副13、螺旋杆14、料管15和料箱16组成的进料系 统;由风机21和风管22组成的供风系统;由料盆31和气腔32组成的燃烧系统,
料盆3上部边缘设置有一圈或两圈进气孔33;由炉膛41、吸热翅片42和水套43 组成的换热系统;由灰斗51和烟囱52组成的排烟灰系统;以及进料和供风的控 制系统60。本发明的增热除尘罩1安放在生物质能炉的炉膛41顶部出口处。
上述除增热除尘罩1以外的生物质能炉的各部分的设置和连接可以与现有技 术相同,也可以有所变换,比如在燃烧系统中,在料盆31和气腔32顶部的连接 处设置一锥形套34,将锥形套34的小端边缘焊接在料盆31顶部,将锥形套34 的大端边缘焊接在气腔32的顶部,使气腔32和料盆31顶部的连接处形成一锥形 面,这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水平的连接面容易积灰的问题。另外在风管22和料管 15之间设置一支管23,可以使供风压力朝向料盆31 —侧,起到助燃作用,同时 可以阻止料盆31中的火焰向料箱16 —侧返回。
上述实施例中,进料系统的驱动装置除使用电机ll、减速器12、链轮传动副 13等,还可以使用其它传动结构;换热系统中的吸热翅片42和加热水套43等换 热装置的结构形式也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如果不设置吸热翅片42或加热水套43, 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本发明生物质能炉使用时,首先向料箱16投入生物质燃料,然后启动电机ll 带动减速器12,通过链轮传动副13带动螺旋杆14转动,螺旋杆14带动料箱16 底部的生物质颗粒通过料管15向料盆31输送,料盆31中的燃料从底部向顶部拱 起,待料盆31装满生物质燃料后,用固体酒精或其它易燃物点燃。燃烧开始后, 可以启动风机21通过风管22向气腔32中鼓风,气腔32中的空气从料盆31上部 边缘的各进气孔33进入料盆31助燃。燃烧的火焰向上顶到增热除尘罩1,网眼密 度较高的不锈钢金属丝网2阻挡了火焰和含有可燃性颗粒的烟尘通过,大颗粒的 可燃性尘粒在碰撞了弹性的金属丝网2后,能量降低自动往下落,并在火焰中继 续燃烧;小颗粒的可燃性尘粒则可能粘附在金属丝网2上,或在大颗粒尘粒的作 用下弹落下来,继续燃烧,燃尽的灰尘会落入料盆31或炉膛41下部的灰斗51中; 从增热除尘罩1下部的支脚3之间的空隙排入烟囱52的烟气中,仅含有极少量的 烟尘。通过进料和供风的控制系统60的仪表盘预置,过一定时间间隔,电机11 就会再次启动,或一直低速运动送料,新送入的生物质燃料会向上拱出料盆31顶 部的烟灰,使其顺着料盆31和气腔32之间的锥形面滑落到灰斗51中,灰斗51 可以定期倾倒除灰。同时还可以在使用较长时间后打开气腔32底部的塞子35排 灰。
权利要求
1、一种增热除尘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拱形框架,在所述拱形框架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层金属丝网,在所述拱形框架的底部具有至少三个支脚,所述金属丝网上的网眼密度为70~90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热除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框架包括两 个内外设置的环形圈,在所述环形圈上焊接有2 4条呈拱形交叉设置的筋条,所 述金属丝网夹设固定在所述两环形圈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热除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网上的网 眼密度为80目。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热除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网上的网 眼密度为80目。
5、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增热除尘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拱形框架顶部设置有一个提环。
6、 一种生物质能炉,它包括由驱动装置、螺旋杆、料箱和料管组成的进料系 统,由风机和风管组成的供风系统,由料盆和气腔组成的燃烧系统,由炉膛、换 热装置组成的换热系统,由灰斗和烟囱组成的排烟灰系统,以及进料和供风的控 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膛顶部出口处设置一增热除尘罩,所述增热除尘 罩包括一具有至少三个支脚的拱形框架,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拱形框架上的至少一 层金属丝网,金属丝网上的网眼密度为70 90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框架包括两 个内外设置的环形圈,在所述环形圈上焊接有2 4条呈拱形交叉设置的筋条,所 述金属丝网夹设固定在所述两环形圈之间。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热除尘罩的金 属丝网上的网眼密度为80目。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热除尘罩的金 属丝网上的网眼密度为80目。
10、 如权利要求6或7或8或9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 增热除尘罩顶部设置有一提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热除尘罩及使用增热除尘罩的生物质能炉,其特征在于增热除尘罩包括一拱形框架,在所述拱形框架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层金属丝网,在所述拱形框架的底部具有至少三个支脚,所述金属丝网上的网眼密度为70~90目。本发明的增热除尘罩,其结构组成简单,制作容易,在使用生物质燃料的炉体中增热和除尘效果特别显著,这种增热除尘罩不仅可以使用在本发明中涉及的民用炊事取暖炉中,而且可以使用在其它各种工业或民用生物质燃料的炉具中。
文档编号F23M5/00GK101097064SQ20061014090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31日
发明者伟 张, 李金标, 狄锡坤, 贾华年 申请人:北京桑普阳光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