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开放式流道的注料端件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447447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具开放式流道的注料端件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开放式流道的注料端件,包含有:一座身,具有一第一座部,一可与该第一座部分离的第二座部,是以底侧端面迭接于该第一座部的上侧端面上;一流道,设于该座身中,具有一进流部,是与该出料口连通,一出流部,是与该注料口连通,一流动部,是呈槽状地凹设于该第一座部上,连通该进流部与该出流部,并使槽口受该第二座部所封闭;其应用于高分子加工制程中时,是可于注料完成后,使用以供熔融高分子原料流动的流道外露,以便于操作人员得以直接将于该流道中固态化的高分子原料取出,以利于清料程序的进行。
【专利说明】具开放式流道的注料端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与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具开放式流道的注料立而件。
【背景技术】
[0002]创作人于前所申请的中国第201210417891.1号高分子加工方法及其装置的发明专利前案中,是将高分子流动路径及模具合模受力部位,予以整合于一注料端件上,据此,当高分子原料受热而经由该注料端件注入至所邻接的模具中时,即可避免如已知技术般须流经已知加热机构所衍生造成原料焦化的缺失,并可提供具较佳强度的受力部位,使合模作业顺利进行。
[0003]当高分子原料经由前述的流动路径注入模具的注料程序完成后,残留于该等流动路径中的高分子原料,在注料标的变动进行更换原料的清理作业或有因操作不慎造成流动路径的阻塞时,即须进行清料的程序,以避免影响后续注料程序中的熔融高分子原料的流动,但是由于前揭专利前案乃使原料流动路径位于该注料端件的内部,因此,该清料程序的进行并非简便可行,加以该等流动路径通常是为内径较小的通道,从而,在将固态化上的高分子原料抽出时,极易产生断裂的情况,使部份固态化上的高分子原料残留于该等流动路径的深处,而不利于清料程序作业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开放式流道的注料端件,其应用于高分子加工制程中时,是可于注料完成后,使用以供熔融高分子原料流动的流道外露,以便于操作人员得以直接将于该流道中固态化的高分子原料取出,以利于清料程序的进行。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种具开放式流道的注料端件,是可移动地介于一高分子加热挤筒出料口与一模具的注料口间,并位于该模具及一用以对该模具施以开合模的挟模机构间,包含有:
[0007]一座身,具有一第一座部,一可与该第一座部分离的第二座部,是以底侧端面迭接于该第一座部的上侧端面上;
[0008]一流道,设于该座身中,具有一进流部,是与该出料口连通,一出流部,是与该注料口连通,一流动部,是呈槽状地凹设于该第一座部上,连通该进流部与该出流部,并使槽口受该第二座部所封闭;
[0009]借此,经热熔的高分子原料乃可自该加热挤筒的出料口,依序经由该进流部、该流动部、该出流部与该注料口而注入该模具中,等注料完成后,则使该第一座部与该第二座部彼此分离,据以开放该流动部的槽口,使于该流道中固态化的高分子原料得由操作人员于该流动部的开放槽口施作而取离。
[0010]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流部及该出流部是分别呈孔状。
[0011]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部是具有一板状第一座身,是以上侧端面与该第二座部的底侧端面贴接。
[0012]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部具有一端墙,是突设于该第一座身的一侧;而该进流部是贯设于该端墙上,并呈孔状。
[0013]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部是以旁侧与该高分子加热挤筒连接。
[0014]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座部是固设于该挟模机构上。
[001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于完成注料程序后,该第二座部乃随该挟模机构的开模动作而远离该该第一座身,以开放该流动部的槽口,此际,位于该流道中的高分子原料,乃可经由该流动部的开放槽口而容易地取出,并可避免断裂等徒增清理需求的不便情况产生,而可利于清料程序作业的进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图2的3-3割线的剖视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图2的4-4割线的剖视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使用于射出成型加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使用于射出成型加工装置的侧视示意图,是显示一模具位于开模状态上。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使用于射出成型加工装置的侧视示意图,是显示一模具位于合模状态上。
[0023]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使用于射出成型加工装置的侧视示意图,是显示一模具位于开模状态中,并使该注料端件的一部移行开来。
[0024]附图标号:10:注料端件;20:座身;21:弟一座部;211:弟一座身;212:端墙;22:第二座部;30:流道;31:进流部;32:出流部;33:流动部;41:高分子加热挤筒;42:模具;43:挟模机构;431:上模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0026]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具开放式流道的注料端件(10),主要乃是包含了有一座身(20)及一流道(30)。
[0027]该座身(20)概呈板状,具有彼此迭接的一第一座部(21)与一第二座部(22);其中,该第一座部(21)是具有一适当厚度的板状第一座身(211),一断面概呈四边形的条状端墙(212),是以长轴一侧突设于该第一座身(211)的一侧板端上;该第二座部(22)亦呈板状,并可以底侧端面贴抵于该第一座身(211)的上侧端面上。
[0028]该流道(30)是设于该座身(20)中,用以形成供高分子原料流动的通道,具有一进流部(31)、一出流部(32)以及一介于该进流部(31)与该出流部(32)间的流动部(33),其中:
[0029]该进流部(31)是呈孔状,贯设于该端墙(212)上,并于该端墙(212)长轴的另一侧形成孔口;
[0030]该出流部(32)亦呈孔状,贯设于该第一座身(211)上,并于该第一座身(211)的下侧端面形成孔口;
[0031]该流动部(33)则是呈顶侧透空的槽状,凹设于该第一座身(211)的上侧端面上,以连通该进流部(31)与该出流部(32),并使顶侧透空的槽口可受迭接于该第一座身(211)上的该第二座部(22)所封闭,以形成周侧为封闭的流动通道,导引高分子原料的流动。
[0032]续请参阅图5至图8所示,该具开放式流道的注料端件(10)在实施时,乃是使该第一座部(21)连接于一闻分子加热挤筒(41)上,并使该进流部(31)与该闻分子加热挤筒
(41)的出料口同轴连通,以及,使该第二座部(22)以顶侧端面贴接于一用以对一模具(42)实施开合模动作的挟模机构(43)的上模座(431)上,并可随该挟模机构(43)的运作而位移。
[0033]据此,该第一座部(21)是可随该高分子加热挤筒(41)的运动,而伸入并介于该模具(42)与该上模座(431)之间,等待该挟模机构(43)对该模具(42)完成合模动作的同时,是使该出流部(32)与该模具上的注料口连通,同时以该第二座部(22)紧密迭接于该第一座身(211)上,以阻闭该流动部(33)的槽口,使高分子原料自该出料口流经该流道(30),经由该模具的注料口注入该模具内部时,得以确保原料不渗流、溢流至该流道(30)夕卜。
[0034]继之,于完成注料程序后,该第二座部(22)乃随该挟模机构(43)的开模动作而远离该该第一座身(211),以开放该流动部(33)的槽口,此际,位于该流道(30)中的高分子原料,乃可经由该流动部(33)的开放槽口而容易地取出,并可避免断裂等徒增清理需求的不便情况产生,而可利于清料程序作业的进行。
【权利要求】
1.一种具开放式流道的注料端件,是可移动地介于一高分子加热挤筒出料口与一模具的注料口间,并位于该模具及一用以对该模具施以开合模的挟模机构间,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座身,具有一第一座部,一可与该第一座部分离的第二座部,是以底侧端面迭接于该第一座部的上侧端面上; 一流道,设于该座身中,具有一进流部,是与该出料口连通,一出流部,是与该注料口连通,一流动部,是呈槽状地凹设于该第一座部上,连通该进流部与该出流部,并使槽口受该第二座部所封闭; 借此,经热熔的高分子原料乃可自该加热挤筒的出料口,依序经由该进流部、该流动部、该出流部与该注料口而注入该模具中,等注料完成后,则使该第一座部与该第二座部彼此分离,据以开放该流动部的槽口,使于该流道中固态化的高分子原料得由操作人员于该流动部的开放槽口施作而取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开放式流道的注料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部及该出流部是分别呈孔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开放式流道的注料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部是具有一板状第一座身,是以上侧端面与该第二座部的底侧端面贴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开放式流道的注料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部具有一端墙,是突设于该第一座身的一侧;而该进流部是贯设于该端墙上,并呈孔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开放式流道的注料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部是以旁侧与该高分子加热挤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具开放式流道的注料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部是固设于该挟模机构上。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3401704SQ201320499516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5日
【发明者】陈法胜 申请人:陈法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