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容器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 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塑料具有密度小、耐酸碱、防水、防锈、绝缘等优点,故现己 经成为人类衣食住行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塑料一般可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种,在正常情况下,热塑性塑料 固化是因为流动性变低,而非发生化学反应,故其可透过加热方式反复 加工;而热固性塑料在固化成型后,原本个别独立的分子之间因交联架 桥而形成网状结构,所以有化学反应发生,因而无法再透过加热方式回 到固化前的状态。
因为热塑性塑料同时具有塑料材料的优点以及易加工的特性,故被 人类广为使用。而在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上,例如塑料杯、塑料瓶、塑 料桶等, 一般均采用吹气成型和射出成型两种,常见的宝特瓶和塑料瓶 是先利用射出成型形成瓶胚,再透过吹气成型形成瓶身,而塑料杯则是 利用射出成型的方式。
利用射出成型来制作塑料杯是相当迅速及便宜的方法,尤其对塑料 工业从业人员来说,提到塑料杯的制程更是直接联想到射出成型而不作 他想,然而同样的方法应用在生物可分解材料上时,将衍生出诸多问题。
生物可分解材料也是热塑性塑料材料的一种,但是因为物理特性(如延伸率、结晶温度、流动性等)差异,加工难度比传统塑料材料 高出许多,尤其发泡制程,若是以生物可分解材料为发泡基材,例如聚 乳酸(PLA),几乎不可能以射出成型或是压出板材后真空成型方式制作 成塑料杯。此乃由于生物可分解材料的熔融温度与一般发泡剂的作用温 度差距不够大,因此聚乳酸与发泡剂在射出成型前的混炼过程中,发泡 剂便会逐渐作用而挥发殆尽,因此除非透过其它较为昂贵的发泡手续, 例如高压物理发泡,否则并无法利用传统的成型方式得到由发泡的生物 可分解材料所制成的容器。
此外,若直接将未发泡的生物可分解材料作为射出成型或是压出板 材后真空成型的原料,由于未发泡,且延伸率、结晶温度、流动性等物 性不适合成型加工,因此所制作出的容器不仅重量较重、材料成本高且 隔热性也不佳,相当不符合经济效益与市场需求,因此上述问题亟待相 关从业人员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 步骤提供杯身、放置底盖、加热杯底与底盖以及压合杯底与底盖。
其中,杯身具有杯底及杯口;底盖放置于杯身的杯底;加热杯底及 底盖的目的在于使杯底及底盖软化具可塑性;压合杯底与底盖的目的在 于形成环状凸缘于杯底,环状凸缘可使容器放置时更为稳固,不易倾倒。
此外,上述的杯身及杯盖均是由生物可分解材料所制成,因而透过 前述的步骤,亦即利用预制的杯身和底盖,无需射出成型或是真空成型 步骤即可得到由生物可分解材料所制成的容器,甚至是由发泡的生物可 分解材料所制成的容器。因此,本发明解决了习知的利用生物可分解材料制成的容器,所具 有的重量较重、材料成本高及隔热性差等问题。
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功效,兹配合图示说明如后。
图1为本发明的利记博彩app流程图; 图2A为杯身示意图; 图2B为杯身的剖面图; 图2C为本发明的加工示意图(1);
图2D为本发明的加工示意图(2); 图2E为本发明的加工示意图(3); 图2F为本发明的加工示意图(4); 图2G为本发明的加工示意图(5); 图3为杯唇的利记博彩app流程图; 图4A为杯唇的加工示意图(1);
图4B为杯唇的加工示意图(2); 图4C为杯唇的加工示意图(3); 图4D为杯唇的加工示意图(4); 图4E为杯唇的加工示意图(5); 图5A为杯唇的加工示意图(6); 图5B为杯唇的加工示意图(7);
图5C为杯唇的加工示意图(8);
图5D为杯唇的加工示意图(9);
图6A为扇形板示意图(1);图6B为扇形板示意图(2); 图6C为扇形板示意图(3); 图7A为扩大端示意图; 图7B为叠杯示意图(1); 图8A为双挡块示意图8B为叠杯示意图(2);
图9A为四挡块示意图9B为叠杯示意图(3)。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21..........杯身
211..........杯底
212..........杯口
22.......... 底盖
23..........环状凸缘
25..........第一杯模
26..........加热器
27..........第一上模
271..........环状凹槽
41..........第二杯模
42..........第二上模
43..........杯唇
51..........环状凸条
60..........扇形板
61..........第一贴边
62..........第二贴边63.......... 第一凹口
64.......... 第二凹口
65.......... 第一斜口
66.......... 第二斜口
67.......... 第一齿痕
68.......... 第二齿痕
71.......... 扩大端
81.......... 挡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照图l,为本发明的利记博彩app流程图,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101:提供杯身。
请参照图2A、 2B,分别为杯身示意图及杯身剖面图,包含杯身21、 杯底211及杯口212,杯身21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
杯身21的材质为生物可分解材料,本实施例是使用聚乳酸(PLA) 作为杯身21的材质,其中,聚乳酸(PLA)属于生物可分解材料的一种。
步骤102:放置底盖。
请参照图2C,为本发明的加工示意图(1),除杯身21夕卜,包含底 盖22、第一杯模25及加热器26,本实施例的底盖22的材质与杯身21 相同。
本步骤是将底盖22放置于第一杯模25的顶部,然后将杯身21的杯 口 212朝下套放于第一杯模25上,且杯底211高于底盖22的上表面, 如图2C所示。
步骤103:加热杯底。
由于聚乳酸(PLA)的玻璃转移温度为60°C,因此加热器26必须加热杯底211及底盖22至60°C以上,方可使杯底211及底盖22软化具可 塑性。
加热方式如图2C所示,有以下二种模式固定加热器26的位置, 然后第一杯模25旋转;及加热器26绕着杯底211的边缘移动,第一杯 模25固定不动。
抑或如图2D所示,将加热器26的加热面积加大,并设置于底盖22 上方,使加热器26可同时对一或多个杯底211及底盖22加热。 步骤104:弯折杯底。
请参照图2E,为本发明的加工示意图(3),杯底211及底盖22加热 完毕后,可将杯底211向内弯曲,本步骤有助于步骤105的进行,但并 非必要。
步骤105:压合杯底。
请参照图2F、 2G,为本发明的加工示意图(4)、 (5),利用具有环 状凹槽271的第一上模27压合杯底211与底盖22,并于杯底211形成环 状凸缘23,环状凸缘23可使容器放置时更为稳固,不易倾倒。
请参照图3,为杯唇的利记博彩app流程图,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301:放置杯身。
请参照图4A,为杯唇的加工示意图(1),将杯身21的杯口 212朝 上,并放置于第二杯模41上。 步骤302:加热杯口。
请参照图4B,为杯唇的加工示意图(2),由于聚乳酸(PLA)的玻 璃转移温度为60°C,因此加热器26必须加热杯口 212至60°C以上,方 可使杯口 212软化具可塑性,加热方式如步骤103,具有三种加热方式, 于此不再重复叙述。步骤303:弯折杯口。
请参照图4C,为杯唇的加工示意图(3),杯口212加热完毕后,可 将杯口212向外弯曲,本步骤有助于步骤304的进行,但并非必要。 步骤304:押压杯口。
请参照图4D、 4E,为杯唇的加工示意图(4)、 (5),利用第二上模 42押压杯口212,于杯口 212形成杯唇43。
请参照图5A、 5B,为杯唇的加工示意图(6)、 (7),利用第二杯模 41上表面的环状凸条51,改变杯唇43的长宽比,因而使杯唇43可承受 更大的外力而不致断裂。
请参照图5C、 5D,为杯唇的加工示意图(8)、 (9),利用第二上模 42下表面的环状凸条51,改变杯唇43的长宽比,因而使杯唇43可承受 更大的外力而不致断裂。
请参照图6A,为扇形板示意图(1),扇形板60具有第一贴边61及 第二贴边62,且第一贴边61具有第一凹口 63,第二贴边62具有相对于 第一凹口 63的第二凹口 64,将第一贴边61的第一凹口 63连接于第二贴 边62的第二凹口64,即可得到杯身21。
请参照图6B,为扇形板示意图(2),扇形板60具有第一贴边61及 第二贴边62,且第一贴边61具有第一斜口65,第二贴边62具有相对于 第一斜口 65的第二斜口 66,将第一贴边61的第一斜口 65连接于第二贴 边62的第二斜口 66,即可得到杯身21。
请参照图6C,为扇形板示意图(3),扇形板60具有第一贴边61及 第二贴边62,且第一贴边61具有第一齿痕67,第二贴边62具有相对于 第一齿痕67的第二齿痕68,将第一贴边61的第一齿痕67连接于第二贴 边62的第二齿痕68,即可得到杯身21。上述图6A、 6B及6C所示的第一贴边61及第二贴边62的各种不同 形态,是为了解决第一贴边61与第二贴边62贴合时所造成的局部厚度 不均导致杯身21的表面不平整的问题,若杯身21的表面不平整,则后 续欲印制图案于杯身21表面时,将发生困难。
请参照图7A,为扩大端示意图,其中上图为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剖面 图,下图为其仰视图,扩大端71用以当一个生物可分解容器堆栈于另一 个生物可分解容器上方时,藉由扩大端71抵住下方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 杯口 212,而避免两个相互堆栈的生物可分解容器彼此卡住不易分离的情 况发生,如图7B所示。
请参照图8A及8B,为双挡块示意图及叠杯示意图(2),藉由于杯 身21的外表面设置两个挡块81,达到如上述的扩大端71的功效。
请参照图9A及9B,为四档块示意图及叠杯示意图(3),藉由于杯 身21的外表面设置四个挡块81,达到如上述的扩大端71的功效。
上述的图7A至图9B所示的第一贴边61与第二贴边62的各种不同 形态,均是为了解决多个生物可分解容器堆栈于另一个生物可分解容器 上方时,所可能发生的卡杯的情况。
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 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 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申 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由生物可分解材料所制成的一杯身,该杯身具有一杯底及一杯口;放置由生物可分解材料所制成的一底盖于该杯身的该杯底处;加热该杯底及该底盖,使该杯底及该底盖软化具可塑性;及压合该杯底与该底盖而形成一环状凸缘于该杯底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于加热该杯底及该底盖步骤中,是加热至该杯底及该底盖的材质的玻璃 转移温度以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于加热该杯底及该底盖步骤后,更包含下列步骤弯折该杯底,使该杯底向内弯曲。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放置该底盖步骤中,该底盖是放置于一第一杯模的顶端,该杯身的该 杯口朝下并套放于该第一杯模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于压合该杯底与该底盖步骤中,是以具有一环状凹槽的一第一上模压合 该杯底与该底盖,并于该杯底形成该环状凸缘。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更包含下列步骤加热该杯口,使该杯口软化具可塑性;及 押压该杯口而形成一杯唇于该杯口处。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加热该杯口步骤中,是加热至该杯口的玻璃转移温度以上。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于将该杯口加热至其玻璃转移温度以上步骤后,更包含下列步骤弯折该杯口,使该杯口向外弯曲。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于加热该杯口步骤中,该杯身的该杯口朝上并放置于一第二杯模上。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于押压该杯口步骤中,是以对应于该杯口的一第二上模押压该杯口并于 该杯口形成该杯唇。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杯模的上表面具有一环状凸条,该环状凸条用以改变该杯唇的外 型,进而提高该杯唇的强度。
12、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上模的下表面具有一环状凸条,该环状凸条用以改变该杯唇的外 型,进而提高该 杯唇的强度。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杯身及该底盖的材质为生物可分解材料。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杯身及该底盖的材质为聚乳酸。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杯身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扇形板,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贴边及一第二贴边;及 连接该第一贴边于该第二贴边。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贴边具有一第一凹口 ,该第二贴边具有相对于该第一凹口的一第 二凹口。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贴边具有一第一斜口 ,该第二贴边具有相对于该第一斜口的一第 二斜口。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贴边具有一第一齿痕,该第二贴边具有相对于该第一齿痕的一第 二齿痕。
1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杯身的外表面具有一扩大端,当该杯身堆栈于另一该杯身上方时,藉 由该扩大端避免该杯身与另一该杯身彼此卡住不易分离的情况发生。
2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杯身的外表面具有复数个挡块,当该杯身堆栈于另一该杯身上方时, 藉由该些挡块避免该杯身与另一该杯身彼此卡住不易分离的情况发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可分解容器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杯身,杯身具有杯底及杯口;放置底盖于杯身的杯底;加热杯底及底盖,使杯底及底盖软化具可塑性;以及压合杯底与底盖,于杯底形成环状凸缘。其中,杯身及底盖的材料均为生物可分解材料,有别于射出成型,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可分解材料容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编号B29C65/02GK101585231SQ200810097719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0日
发明者黄仕颖 申请人:黄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