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础模块,包括一外壳,在所述外壳围设的空间内沿中心线设置有一组轮毂,在所述轮毂之间设置有一软管组件和一排管组件,一输入流体组件伸入所述外壳围设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生产力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共用模块零件,降低了成本和库存,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管子老化等问题,客户也可以方便拆装更换。
【专利说明】
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管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普遍应用的绕管器,主要包括自动式、可换管自动式、电动式绕管器。又可根据绕线长度不同,分为30米,20米等多种规格,不同规格所对应的零件尺寸有差异。因此,绕管器功能和尺寸的多样性导致数量庞大的注塑模具。其实,在绕管器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各种类型绕管器功能模块组成相近,结构相似。
[0003]绕管器类产品可采用模块化设计,兼容和共用零件。产品零部件系统化管理和基于功能特性的结构创新值得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应当理解,本公开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基于功能特性及重用程度,合理地定义了绕管器的几个独立组成模块。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对不同模块的合理匹配,实现绕管器不同功能之间的切换操作(自动式、可换管自动式、电动式)。
[0006]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首次针对绕管器产品提出了模块化合理分解,即一种基础模块,一般模块,可换管模块,电动模块。基于不同模块的重构,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绕管器产品。其中,基础模块是通用性最强的也是新产品开发与制造成本最大的,框架式的模块,只要尺寸规格相同的绕管器,基本可以通用。在基础模块上增加一般模块,就组成普通的自动绕管器;在基础模块上增加可换管模块,就组成可换管的自动绕管器;在基础模块上增加可换管模块和电动模块,就组成了电动可换管绕管器。
[0007]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础模块,包括一外壳,在所述外壳围设的空间内沿中心线设置有一轮毂组,在所述轮毂组之间设置有一软管组件和一排管组件,一输入流体组件伸入所述外壳围设空间。
[0008]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左、右两侧外壳,所述左、右两侧外壳中任一侧外壳内包括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侧边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轮毂组包括左、右轮毂,所述左、右其中之一包括一圆周环形结构的齿轮环、位于所述齿轮环内的一拉出轨道和一回收轨道,所述拉出轨道和所述回收轨道包括至少I个锁点。
[0009]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进一步包括一可替换模块,所述可替换模块包括:
[0010]—嵌设在左、右轮毂围设空间内的卷簧;一普通流体系统,连接所述输入流体组件;一中心轴,穿设在所述基础模块的轮毂中心线方向,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插入一中心轴固定座,所述中心轴固定座与其中一侧外壳中的第二型腔同轴并固定;其中,所述普通流体系统底部法兰面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左、右轮毂上。
[0011]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的内侧通过折弯端与所述中心轴上卡槽结构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外侧通过折弯扣在所述轮毂的螺丝柱上;所述输入流体组件和所述普通流体系统的轴孔配合之间设计有密封圈,并通过卡簧限制轴向运动。
[0012]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进一步包括一可替换模块,所述可替换模块包括:一嵌设在两轮毂围设的空间内的卷簧,一可换管流体系统连接所述输入流体组件,穿设在所述基础模块的轮毂中心线方向的一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通过一插销装入一齿轮预紧机构,所述齿轮预紧机构通过螺丝安装至一侧外壳中的第二型腔位置。
[0013]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的内侧扣压在单向扭簧上,单向扭簧的内孔套在中心轴上,外侧通过折弯扣在所述轮毂的螺丝柱上。
[0014]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换管流体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可换管流体系统本体,扣环,O型圈和加长弯嘴,在所述可换管流体系统本体上的流体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加长弯嘴,所述扣环和所述O型圈卡设在连接处。
[0015]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进一步包括一可替换模块,所述可替换模块包括:一电机模块,包含一电机及电机小齿轮,一电机固定座,一电池及一控制电路,一同步带及齿轮机构和一可换管流体系统,所述电机插入所述电机固定座并连接侧套筒内,所述电机固定座通过所述右侧外壳上第二型腔内的卡槽定位并固定,所述电机与所述轮毂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带及齿轮系统传递运动。
[0016]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齿轮系统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右侧外壳上,所述电池及一控制系统集成于一方盒内,并置于所述左、右侧外壳内并通过螺丝固定。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生产力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共用模块零件,降低了成本和库存,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管子老化等问题,客户也可以方便拆装更换。
【附图说明】
[0018]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公开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公开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的绕管器基础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2(1)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右壳结构图;
[0021]图2(2)是图2(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3(1)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右轮毂结构图;
[0023]图3(2)是慢回缩机构的示意图;
[0024]图4(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自动绕管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2)是图4(1)的组合后外侧不意图;
[0026]图5(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可换管绕管结构示意图;
[0027]图5(2)是图5(1)的组合后外侧示意图;
[002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5中的换管流体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9]图7(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5中的齿轮预紧机构示意图;
[0030]图7(2)是图7(1)的组合后示意图;
[0031]图8(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的电动绕管器结构示意图;
[0032]图8(2)是图8(I)组合后的外侧不意图;
[0033]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图8中的同步带齿轮系统。
[0034]附图标记
[0035]I — —左壳
[0036]2——右壳
[0037]211 ——第一型腔
[0038]212——第二型腔
[0039]213 ——第一^Nf
[0040]214——第二卡槽
[0041]215一一安装孔
[0042]3——左轮毂
[0043]4一一右轮毂
[0044]410——齿轮环
[0045]411--锁点位置
[0046]412一一拉出轨道
[0047]413—一回收轨道
[0048]5 —一输入流体组件
[0049]6—一软管组件
[0050]7 ——排管组件[0051 ]8—一普通流体系统
[0052]9——卷簧
[0053]10--中心轴固定座
[0054]11——中心轴
[0055]12一一任意锁机构
[0056]13——慢回缩机构[0057 ]131--小齿轮
[0058]14一一可换管流体系统
[0059]141一一可换管流体系统本体
[0060]15一一齿轮预紧机构[0061 ]150——预紧机构主体
[0062]151— 一摇手柄
[0063]152——中心轴
[0064]153 — 一插销
[0065]154--单向扭貪
[0066]16——扣环
[0067]17——O型圈
[0068]18—一加长弯嘴
[0069]19——电机
[0070]20 — 一电机固定座
[0071]21一一电池及控制系统
[0072]22--同步带齿轮系统
[0073]23--电机轴上小同步带齿轮
[0074]24--大同步带齿轮
[0075]25—一小齿轮
[0076]26—一齿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77]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公开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
【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公开。
[0078]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模式绕管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其中,基础模块包含最基本的结构件和主体支撑件。
[0079]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模块包括一外壳,该外壳由左壳1、右壳2卡合构成,左、右壳I和2通过沿圆周方向若干螺丝固定构成一个内部结构的支撑,该外壳围设的空间内沿中心线设置有一组轮毂,该组轮毂包括左轮毂3和右轮毂4,通过螺丝相互固定,用于盘绕软管组件6,在两轮毂之间设置有软管组件6和排管组件7,排管组件7用于拉伸、回收过程整齐排列管子,通过其中心孔和机壳螺丝柱配合固定在外壳上;输入流体组件5位于一侧机壳,用于连接外部流体(自来水龙头,气源气嘴等)。
[0080]如图2(1)和2(2)所示了右壳2的结构,该右壳2内包括有两个型腔结构,即第一型腔211和第二型腔212,二者具有不同的卡槽结构,即第一卡槽213和第二卡槽214,用于安装不同的功能组件。
[0081]如图3(1)所示,在右轮毂4上设计有齿轮环410和轨道结构,包括拉出轨道412和回收轨道413;齿轮环410为圆周环形结构,拉出轨道412、回收轨道413包括三个锁点位置,保证旋转一周具有至少一个锁点。
[0082]同时结合图3(2),其上的慢回缩机构13上的小齿轮131与右轮毂4上的齿轮环410啮合,以此达到管线回收过程防过速控制。
[0083]本实用新型的可替换模块有几种不同方式,且可以基于同一基础模块进行构建,以下分别介绍。
[0084]第一实施例
[0085]图4(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自动绕管器结构示意图,除了基础模块,该实施例还包括嵌设在两轮毂围设的空间内的卷簧9,沿着中心轴方向设置在一侧轮毂(图示为左轮毂3)之外侧的普通流体系统8,穿设在基础模块的轮毂中心线方向的一中心轴11; 一卷簧9内侧通过折弯端与中心轴上卡槽结构安装在该中心轴11上,外侧通过折弯扣在轮毂的螺丝柱上;中心轴11另一端插入中心轴固定座10;中心轴固定座10与右壳2中的第二型腔212同轴,并通过螺丝安装固定;该普通流体系统8底部法兰面通过螺丝固定在左轮毂3上;输入流体组件5和普通流体系统8轴孔配合之间设计有密封圈,并通过卡簧限制轴向运动。
[0086]图4(2)示意了组合后的绕管器从右壳2的外侧示意的结构,在该右壳2上设置有一任意锁12和一慢回缩机构13。任意锁12通过螺丝固定在右壳2上,没有约束转动自由度;任意锁12通过与右轮毂3上的轨道设计相配合,实现一周范围内三个锁定位置,也可以一个锁定位置;慢回缩机构13安装在右壳2上的第一型腔211并用第一卡槽213及螺丝固定;齿盘26通过螺丝固定到左轮毂,通过同步带连接排管组件7,实现同步运动。
[0087]图4(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其功能特性涉及卷簧式自动回收,任一旋转周期内3个锁住点。如图3(2)上的慢回缩机构13上的小齿轮131与右轮毂4上的齿轮环410啮合,以此达到管线回收过程防过速控制。
[0088]第二实施例
[0089]图5(1)和5(2)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可换管绕管结构示意图和组合后外侧示意图,该结构在自动绕管器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组合,功能扩展。较图4(1)和4(2)的自动绕管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普通流体系统8替换为可换管流体系统14及对应密封原件和紧固件;将中心轴固定座10更换为齿轮预紧机构15。
[0090]如图6所示,可换管流体系统14包括可换管流体系统本体141,扣环16,0型圈17,加长弯嘴18。可换管流体系统14较图4(1)中的普通流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可换管流体系统本体141上加长了流体输出端口并改变接头密封形式,其中,加长端口与加长弯嘴18两者之间密封通过双层O型圈17结构实现密封,并通过塑料扣环16限制轴向运动。
[0091 ]如图7 (I)所示,齿轮预紧机构15替换原来图4中的中心轴固定座10,设计有均布的加强筋和法兰面,通过螺丝安装至右壳2中的第二型腔212位置,中心轴152通过一插销153装入预紧结构,一字槽型结构限制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动。中心轴另一端套上单向扭簧154与卷簧9内侧扣压连接,这样可防止齿轮预紧机构15正反向旋转时,卷簧9内侧与中心轴152不分离又能起到预紧作用。
[0092]该第二实施例的主要特性在于,在自动绕管器的功能基础上,由于使用了新的可换管流体系统14,加长弯嘴18端口设计在左轮毂3之上,增加了可以更换管子的功能(只拆机壳机盖,不拆轮毂情况下)。通过齿轮预紧机构15的摇手柄,在不拆机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安全地调节卷簧的卷力及回收所更换的新管子。
[0093]第三实施例
[0094]如图8(1)和8(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的电动绕管器结构示意图和组合后外侧示意图,该第三实施例较前两个不同之处在于,可替换模块采用了电动模块组成,故,由于电动式绕管器采用控制器控制,无需储能元件卷簧,以及速度控制装置慢回缩机构和任意锁机构,结构较为简单。电动模块包含电机19,电机固定座20,电池及控制电路21,同步带齿轮机构22,可换管流体系统14。
[0095]如图9电机19壳体插入电机固定座20连接侧套筒内,用螺丝固定限制其运动。电机固定座19通过右壳上第二型腔212内的卡槽定位,用螺丝固定;电机19替换了原中心轴,起到了原中心轴支撑轮毂的作用,电机轴上小同步带齿轮23(靠固定座端)通过同步带带动大同步带齿轮24,与大同步带齿轮24同轴的小齿轮25与齿轮环410啮合,从而使轮毂转动;大同步带齿轮24通过螺丝固定在右机壳2上。电池及控制电路21集成于方盒内,并置于机壳上原慢回缩机构13的位置,通过螺丝固定,控制开关可以根据需要安装至方便操作的位置。可换管流体系统14的设计、装配与可换管自动绕管器一致,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原理。
[0096]该实施例的主要特性包括:此方案采用电机作为驱动,通过同步带齿轮系统传递运动。与卷簧驱动绕管器相比,工作速度平稳,无需慢回缩机构进行速度调节;由于没有卷簧,不存在巨大的弹力,更加安全可靠;管子回收采用一键式启动操作,更加便捷。
[0097]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由于基础模块部分占据了大部分模具投资成本,因此节约了新产品开发与生产成本。
[0098]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公开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公开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公开的修改和变型。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础模块,包括一外壳,在所述外壳围设的空间内沿中心线设置有一轮毂组,在所述轮毂组之间设置有一软管组件和一排管组件,一输入流体组件伸入所述外壳围设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左、右两侧外壳,所述左、右两侧外壳中任一侧外壳内包括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侧边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所述轮毂组包括左、右轮毂,所述左、右轮毂其中之一包括一圆周环形结构的齿轮环、位于所述齿轮环内的一拉出轨道和一回收轨道,所述拉出轨道和所述回收轨道包括至少I个锁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进一步包括一可替换模块,所述可替换模块包括: 一嵌设在左、右轮毂围设空间内的卷簧; 一普通流体系统,连接所述输入流体组件; 一中心轴,穿设在所述基础模块的轮毂中心线方向,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插入一中心轴固定座,所述中心轴固定座与其中一侧外壳中的第二型腔同轴并固定; 其中,所述普通流体系统底部法兰面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左、右轮毂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的内侧通过折弯端与所述中心轴上卡槽结构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外侧通过折弯扣在所述轮毂的螺丝柱上; 所述输入流体组件和所述普通流体系统的轴孔配合之间设计有密封圈,并通过卡簧限制轴向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进一步包括一可替换模块,所述可替换模块包括: 一嵌设在两轮毂围设的空间内的卷簧,一可换管流体系统连接所述输入流体组件,穿设在所述基础模块的轮毂中心线方向的一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通过一插销装入一齿轮预紧机构,所述齿轮预紧机构通过螺丝安装至一侧外壳中的第二型腔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换管流体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可换管流体系统本体,扣环,O型圈和加长弯嘴,在所述可换管流体系统本体上的流体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加长弯嘴,所述扣环和所述O型圈卡设在连接处。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进一步包括一可替换模块,所述可替换模块包括: 一电动模块,包含一电机,一电机固定座,一电池及一控制电路,一同步带及齿轮机构和一可换管流体系统,所述电机插入所述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固定座通过所述右侧外壳上第二型腔内的卡槽定位并固定,所述电机与所述轮毂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带齿轮系统传递运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模块化构造的可变模式绕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带齿轮系统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右侧外壳上,所述电池及一控制系统集成于 一方盒内,并置于所述左、右侧外壳内并通过螺丝固定。
【文档编号】B65H75/48GK205590095SQ201620006300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4日
【发明人】黄健
【申请人】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