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折断线和气眼的可再利用瓶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饮品器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折断线和气眼的可再利用瓶。
【背景技术】
[0002]当前市场上的玻璃或陶瓷饮品器皿很多,例如玻璃酒瓶、陶瓷酒瓶、玻璃饮料瓶和陶瓷饮料瓶等。在喝掉饮品之后,这种饮品器皿往往得不到二次利用,常常被当成生活垃圾扔掉了,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出现上述技术缺陷的带有折断线和气眼的可再利用瓶。
[0004]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带有折断线和气眼的可再利用瓶,其瓶体1的瓶壁6上形成有两个凸起环2,所述两个凸起环2之间形成有凹槽3,其瓶体1的瓶底7上设置有半透底孔4。
[0006]进一步地,所述凹槽3深入到距离所述瓶壁6的内表面1/2到1/3瓶壁6的壁厚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半透底孔4设置在所述瓶底7的上表面上,所述半透底孔4的深度为所述瓶底7厚度的1/2到2/3。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半透底孔4设置在所述瓶底7的下表面上,所述半透底孔4的深度为所述瓶底7厚度的1/2到2/3。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折断线和气眼的可再利用瓶,在饮品饮用完后可以将其进行二次利用,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分别作为漏斗和花盆使用,从而避免了资源浪费,实现废物再利用,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瓶壁的部分剖面不意图;
[0012]图3为瓶底的剖面示意图;
[0013]图中,1-瓶体,2-凸起环,3-凹槽,4-半透底孔,6-瓶壁,7_瓶底。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折断线和气眼的可再利用瓶,瓶体1为玻璃或陶瓷制成,其瓶体1的瓶壁6上形成有两个凸起环2,所述两个凸起环2之间形成有凹槽(也叫折断线)3,其瓶体1的瓶底7上设置有半透底孔(也叫气眼)4。
[0016]如图2所示,所述凹槽3深入到距离所述瓶壁6的内表面1/3瓶壁6的壁厚处。
[0017]如图3所示,所述半透底孔4设置在所述瓶底7的上表面上,所述半透底孔4的深度为所述瓶底7厚度的2/3。
[0018]本实用新型的可再利用瓶可再利用,在将饮品饮用完后,将瓶体1在硬物上轻轻磕碰,瓶体1就会从凹槽3处断裂,或者也可以将瓶体1放入冰箱内一段时间后取出,然后用开水浇一下,凹槽3处自然会断裂,从而分裂成两部分,然后瓶体1的上部分可以作为漏斗使用,下部分可以作为其他物品使用;也可以用钉子等物体轻戳半透底孔4,很容易就可以把半透底孔4戳透,然后下部分可以作为花盆使用。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折断线和气眼的可再利用瓶,在饮品饮用完后可以将其进行二次利用,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分别作为漏斗和花盆使用,从而避免了资源浪费,实现废物再利用,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002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带有折断线和气眼的可再利用瓶,其特征在于,其瓶体(1)的瓶壁(6)上形成有两个凸起环(2),所述两个凸起环(2)之间形成有凹槽(3),其瓶体(1)的瓶底(7)上设置有半透底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折断线和气眼的可再利用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深入到距离所述瓶壁(6)的内表面1/2到1/3瓶壁(6)的壁厚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折断线和气眼的可再利用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底孔(4)设置在所述瓶底(7)的上表面上,所述半透底孔(4)的深度为所述瓶底(7)厚度的1/2到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折断线和气眼的可再利用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底孔(4)设置在所述瓶底(7)的下表面上,所述半透底孔(4)的深度为所述瓶底(7)厚度的1/2到2/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折断线和气眼的可再利用瓶,其瓶体的瓶壁上形成有两个凸起环,两个凸起环之间形成有凹槽,其瓶体的瓶底上设置有半透底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折断线和气眼的可再利用瓶,在饮品饮用完后可以将其进行二次利用,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分别作为漏斗和花盆使用,从而避免了资源浪费,实现废物再利用,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IPC分类】B65D81/36
【公开号】CN205114086
【申请号】CN201520892640
【发明人】刘博如
【申请人】刘博如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