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机房顶部出绳口防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99351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起重机机房顶部出绳口防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机房顶部出绳口防雨
目.0
【背景技术】
[0002]门座式大型起重机设有机房,图1所示,起重机的卷筒81等动力部件安装在机房内,起重机的钢丝绳8从卷筒81斜向上穿出机房顶板1,之后绕过臂架上的滑轮82,为此需要在机房顶板I设置出绳口 11。由于臂架上的滑轮不断沿臂架纵向转动,使钢丝绳不断前后往复纵向摇摆,因此钢丝绳与机房顶板所在平面上的纵向位置不断变化;另一方面,随着钢丝绳在卷筒表面卷绕圈数等因素的变化,钢丝绳起点在卷筒的轴向上位置不断变化,使钢丝绳不断左右往复横向变化,钢丝绳在机房顶板所在平面上的横向位置也不断变化。上述因素,决定了机房顶板的出绳口的大小一般约为几十公分,这么大的出绳口显然需要设置防雨装置,以防止雨水进入机房内部。
[0003]现有起重机机房顶部出绳口防雨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安装在起重机的机房顶板I上的大转盘91与小转盘92,大转盘91和小转盘92均分别设有转轴,转轴倾斜而与钢丝绳8穿出方向大致平行,大转盘的转轴93安装在机房顶板11上,小转盘92位于大转盘91上方,小转盘92的转轴安装在大转盘91偏心位置,小转盘92中嵌设有绳套4,大转盘91开设有长孔。工作过程中,当钢丝绳8的纵横位置变化时,会促动绳套4的纵横位置变化,进而驱动大转盘91、小转盘92被动转动,从而保持绳套4的位置位于滑轮82和卷筒起绕点两者之间直线连线上。不管大转盘91、小转盘92转动到什么角度,小转盘92都遮住大转盘的长孔,而大转盘91都遮住机房顶板的出绳口 11,从而实现防雨。
[0004]上述现有结构中,大转盘91既是遮盖构件,又是承重构件(悬挑承载着小转盘)和传动构件、受力构件。大转盘91作为遮盖构件,要求尺寸足够大,以便完全遮住机房顶板的出绳口 11,所以大转盘的直径通常需要超过I米左右;另一方面,大转盘作为承重构件和传动构件、受力构件,而且自身只依靠单点(圆心点)支撑,其余部位悬挑,所以要求大转盘自身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使得大转盘需要采用金属板制作,厚度也要求达到一定数值。总之,金属大转盘要求大而刚硬,所以其重量通常达到几百公斤,显得非常笨重,进而带来以下问题:
[0005]一、大转盘被动转动的动力来自钢丝绳对绳套的接触推力,推力方向沿钢丝绳的径向,该推力对钢丝绳产生同样大小的反作用力,而大转盘质量大、笨重、惯性大,需要较大的推力才能推动其转动,所以绳套会对钢丝绳产生较大反作用力,使绳套和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加上工作时钢丝绳频繁、快度地穿过绳套,因此会使钢丝绳磨损严重,导致昂贵的钢丝绳需要频繁更换;
[0006]二、大转盘的转轴倾斜,意味着大转盘的转轴轴套94需要以悬挑方式支撑起整个大转盘的重量,所以其轴套94需要承受巨大力矩,轴套94与转轴93之间磨损严重,特别是图2中A点、B点的压力很大,转动阻力大,这进一步加大了推力大转盘转动所需力矩,也加大了钢丝绳所受的径向反作用力,加剧钢丝绳磨损;
[0007]三、大转盘上面还有小转盘,所以这个转动体系是倾斜的偏心体系,这从第三方面导致了大转盘转动所需较大推力,也加大了钢丝绳所受的径向反作用力,加剧钢丝绳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起重机机房顶部出绳口防雨装置,它对钢丝绳磨损程度小。
[0009]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起重机机房顶部出绳口防雨装置包括有尼龙制作的绳套,绳套中央开设有穿绳孔,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左右两个可前后摆动的摆架,左右两个摆架的摆轴中心线为横向,在左右两个摆架之间架设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的延伸方向为横向;直线导轨上安装有同步活动小车,同步活动小车的车轮可左右滚动地安装在直线导轨上;所述绳套与同步活动小车固定连接,同步活动小车还固定连接有可以遮盖出绳口的雨罩,所述绳套、雨罩与同步活动小车三者连在一起而同步运动。
[0010]较好的是,所述绳套嵌在同步活动小车车体中央。
[0011]更好的是,所述同步活动小车连接在非金属雨罩的中央部位。
[0012]所述直线导轨分为前后两组;所述同步活动小车的每一侧分别安装有两个车轮,其中一侧的两个车轮可左右滚动地安装在前面一组直线导轨上,另一侧的两个车轮可左右滚动地安装在后面一组直线导轨上。
[0013]所述雨罩可以为非金属雨罩。
[00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15]一、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左右两个摆架的支座分别安装在机房顶板出绳口的左右两侧,而钢丝绳从机房顶板的出绳口、绳套的穿绳孔向上穿出。当钢丝绳的前后位置变化,则推动绳套前后移动,绳套推动同步活动小车前后摆动,进而带动摆架、直线导轨、非金属雨罩同步前后摆动;当钢丝绳的左右位置变化,则摆架不摆动,钢丝绳只推动绳套左右移动,绳套推动同步活动小车在直线导轨上左右滚动,同步活动小车也带动非金属雨罩左右平移,由此实现钢丝绳的顺利出绳,且在非金属雨罩运动过程中,非金属雨罩始终可以罩在机房顶板的出绳口上方,防止雨水进入出绳口。
[0016]二、本实用新型的雨罩纯粹起到遮盖的作用,而不需起到承重作用、传动作用,因此雨罩可以采用非常轻薄的非金属材料制作,大幅度减轻了整体重量,进而大幅度减轻了推动所需动力;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承重构件和传动构件是同步活动小车,但其尺寸无需受出绳口的限制,可以远小于机房顶板的出绳口,而且活动小车有四个支撑点(即四个轮子),因而活动小车车体强度也要求低,厚度可以很薄。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摆动总成(包括摆架、直线导轨、同步活动小车、雨罩、绳套)的整体重量可以设计得很小,实践中不足50公斤,远小于传统的大小转盘结构体系。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机构显得非常轻盈,推动所需动力很小,大幅度减轻绳套对钢丝绳的反作用力,两者之间磨损程度很低,延长昂贵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0017]三、由于小车及绳套是采用车轮在横向直线导轨上移动,因此移动阻力很低,这从第三方面减轻钢丝绳对绳套的所需横向推力,进一步降低两者之间磨损程度。
[0018]四、本实用新型整个摆动总成依靠两点(左右两根共线的摆轴)支撑起来,不存在传统结构中单点悬挑支撑的问题,因此对构件刚度要求低,而且摆动时磨损低,这从第四方面减轻钢丝绳对绳套的所需横向推力,进一步降低两者之间磨损程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钢丝绳从机房顶板向上穿过的状态示意图。
[0020]图2是传统的机房顶板出绳口防雨装置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0023]图5是图4中小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图5中D-D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图3、图4、图5、图6所示,该起重机机房顶部出绳口防雨装置包括有尼龙制作的绳套4,绳套4中央开设有穿绳孔41,还设有左右两个可前后摆动的摆架5,左右两个摆架的摆轴52的中心线为横向,在左右两个摆架5之间架设有直线导轨6,直线导轨6的延伸方向为横向;直线导轨6上安装有同步活动小车3,同步活动小车的每一侧分别安装有两个车轮31,直线导轨6分为前后两组,其中一侧的两个车轮31可左右滚动地安装在前面一组直线导轨6上,另一侧的两个车轮31可左右滚动地安装在后面一组直线导轨6上。同步活动小车3的车体包括有车体主板32和车体夹板33,绳套4嵌在车体主板32中央部位而与同步活动小车固定连接,同步活动小车3还固定连接有可以遮盖出绳口的非金属雨罩,所述同步活动小车3连接在非金属雨罩的中央部位,且非金属雨罩2被车体主板32和车体夹板33夹紧在中间,所述绳套4、非金属雨罩2与同步活动小车3三者连在一起而同步运动。
[0026]上述实施例安装时,左右两个摆架的支座51分别安装在机房顶板I的出绳口 11的左右两侧,而钢丝绳8从机房顶板的出绳口 11、绳套的穿绳孔41向上穿出。
【主权项】
1.一种起重机机房顶部出绳口防雨装置,包括尼龙制作的绳套,绳套中央开设有穿绳孔,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左右两个可前后摆动的摆架,左右两个摆架的摆轴中心线为横向,在左右两个摆架之间架设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的延伸方向为横向;直线导轨上安装有同步活动小车,同步活动小车的车轮可左右滚动地安装在直线导轨上;所述绳套与同步活动小车固定连接,同步活动小车还固定连接有可以遮盖出绳口的雨罩,所述绳套、雨罩与同步活动小车三者连在一起而同步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机房顶部出绳口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套嵌在同步活动小车的车体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重机机房顶部出绳口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活动小车连接在非金属雨罩的中央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重机机房顶部出绳口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分为前后两组;所述同步活动小车的每一侧分别安装有两个车轮,其中一侧的两个车轮可左右滚动地安装在前面一组直线导轨上,另一侧的两个车轮可左右滚动地安装在后面一组直线导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机房顶部出绳口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罩为非金属雨罩。
【专利摘要】一种起重机机房顶部出绳口防雨装置,包括有尼龙制作的绳套,绳套中央开设有穿绳孔,还设有左右两个可前后摆动的摆架,左右两个摆架的摆轴中心线为横向,在左右两个摆架之间架设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的延伸方向为横向;直线导轨上安装有同步活动小车,同步活动小车的车轮可左右滚动地安装在直线导轨上;所述绳套与同步活动小车固定连接,同步活动小车还固定连接有可以遮盖出绳口的雨罩,所述绳套、雨罩与同步活动小车三者连在一起而同步运动。本实用新型对钢丝绳磨损程度小,延长钢丝绳使用寿命。
【IPC分类】B66C13-00
【公开号】CN204508600
【申请号】CN201520143441
【发明人】林锦源
【申请人】林锦源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