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效仓式泵输粉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粉状料输送装置领域。主要适用于高炉喷煤的煤粉输送。
现有的高炉喷煤系统所采用的上引式仓式泵装置由振动漏斗、下料管、鼓形阀、钟阀、仓式泵、分气包、补气器构成。由于该装置支气管路的配置不合理,流化床选材不当,内部结构欠牢固,普遍存在输粉速度慢,输送耗气量高,操作周期长等弊端。如CD型仓式泵设有专用充压气路,运行中压力不稳定;流化床采用普通筛网和毛毡制做,易堵易损且布气不均匀;仓式泵内导料管的支撑结构不牢固,导料管在输粉时产生振动甚至脱落。另外与CD型仓式泵配套的上料系统也不尽合理,料口阀门口径小、下料漏斗无充气装置,致使落粉速度慢,操作周期长,影响了仓式泵的输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粉速度快、输粉效率高、耗气量少,且结构稳定和操作周期短的高效仓式泵输粉装置。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高效仓式泵输粉装置除了含有下料漏斗、下料管、仓式泵、流化床、分气包、补气器、导料管、放散阀、输粉阀外,还增设了气室、环形风管、点式流化器、引射气管、上加强板、下加强板、井字架结构、孔板流量计、人孔、分气阀、蝶阀、软连接管和钟阀。以期提高输粉速度和输粉效率,降低气耗等。
现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仓式泵输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由附
图1看出,本实用新型高效仓式泵输粉装置包括下料漏斗2、下料管27、仓式泵12、流化床20、分气包16、补气器26、导料管23、放散阀9和输粉阀24;所述的下料漏斗2上接粉料仓1,下连下料管27,下料管27的下端与仓式泵12相连,补气器26接在导料管23上,流化床20设在仓式泵12的下端,分气包16与总进气管15相连,导料管23设在仓式泵12内,上与粉料需用站相连,放散阀9与仓式泵12顶部相连,输粉阀24与导料管23相连;其特点是、该装置还包括气室28、环形风管7、点式流化器3、引射气管17、上加强板21、下加强板19、井字架结构22、孔板流量计14、人孔11;其中,气室28设在流化床20的下端,环形风管7设在下料漏斗2的外壁上,多个点式流化器3处于环形风管7内,并与下料漏斗2相通,引射气管17处于气室28和流化床20当中,并与仓式泵12相通;由上加强板21、下加强板19和引射气管17支撑和定位流化床20,两层井字架结构22处于仓式泵12内,支撑导料管23;人孔11处于仓式泵12的外壳上;[2]、该装置的分气包16设有五个分气阀及相应的管路,即上流化阀4、充压阀10、下流化阀13、引射阀18和补气阀25;其中,上流化阀4与环形风管7相接,充压阀10与仓式泵12的上部相通,下流化阀13与气室28相连,引射阀18与引射气管17相接,补气阀25与补气器26相连,而且各分气阀通过相应管路与分气包16相通;[3]、该装置的下料管27包括蝶阀5、软连接管6和钟阀8;其中蝶阀5上与下料漏斗2相连,下与软连接管6相连,钟阀8上接软连接管6,下与仓式泵12相连。
另外,所述的补气器26设在输粉阀24的外侧;流化床20由不锈钢丝网微孔烧结板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上料漏斗外壁上设有环形风管和点式流化器,使下粉顺畅,大大缩短了仓式泵的装粉时间。
(2)与仓式泵相通的各支气管路相互独立,可以任意调配各部分的气体流量,可实现高效率输粉。
(3)流化床的气体分布均匀,粉料流化充分,不仅可以避免输粉时出现崩料现象,也有助于实现高浓度输送,另外,采用流化床后,仓式泵下部的入气量减少,还可以抑制对仓式泵内部件的磨损。
(4)流化床采用上、下加强板和引射气管支撑及定位,故密封性能改善,结构强度增加。
(5)补气器可提高补气与粉料流股的混合程度,由于补气器设在输粉阀的外侧,可使管路的吹扫作业相对独立,提高了仓式泵装置操作的灵活性。
本装置实施时,其操作过程如下首先打开钟阀8、蝶阀5、上流化阀4和放散阀9,开始装粉;粉料仓1中的粉料(如煤粉)在重力和少量流化气的作用下,落入仓式泵12中;待仓式泵12中的粉料达到预定值时,依次关闭蝶阀5、钟阀8、上流化阀4和放散阀9,结束装粉;然后打开下流化阀13、充压阀10和引射阀18,使充压气从仓式泵12顶部加入,下流化气通过流化床20加入,引射气从引射气管17加入,待仓式泵12内的压力达到预定值时,依次打开补气阀25和输粉阀24,开始输送粉料;粉料在仓式泵泵压和气流的共同作用下从导料管23向上喷出。待仓式泵12中的粉料重量低于预定值时,依次关闭充压阀10、下流化阀13和引射阀18,随后打开放散阀9,并关闭补气阀25,结束一个周期的操作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仓式泵输粉装置,包括下料漏斗(2)、下料管(27)、仓式泵(12)、流化床(20)、分气包(16)、补气器(26)、导料管(23)、放散阀(9)和输粉阀(24);所述的下料漏斗(2)上接粉料仓(1),下连下料管(27),下料管(27)的下端与仓式泵(12)相连,补气器(26)接在导料管(23)上,流化床(20)设在仓式泵(12)的下端,分气包(16)与总进气管(15)相连,导料管(23)设在仓式泵(12)内,上与粉料需用站相连,放散阀(9)与仓式泵(12)顶部相连,输粉阀(24)与导料管(23)相连;其特征是[1]、该装置还包括气室(28)、环形风管(7)、点式流化器(3)、引射气管(17)、上加强板(21)、下加强板(19)、井字架结构(22)、孔板流量计(14)、人孔(11);其中,气室(28)设在流化床(20)的下端,环形风管(7)设在下料漏斗(2)的外壁上,多个点式流化器(3)处于环形风管(7)内,并与下料漏斗(2)相通,引射气管(17)处于气室(28)和流化床(20)当中,并与仓式泵(12)相通;由上加强板(21)、下加强板(19)和引射气管(17)支撑和定位流化床(20),两层井字架结构(22)处于仓式泵(12)内,支撑导料管(23);人孔(11)处于仓式泵(12)的外壳上;[2]、该装置的分气包(16)设有五个分气阀及相应的管路,即上流化阀(4)、充压阀(10)、下流化阀(13)、引射阀(18)和补气阀(25);其中,上流化阀(4)与环形风管(7)相接,充压阀(10)与仓式泵(12)的上部相通,下流化阀(13)与气室(28)相连,引射阀(18)与引射气管(17)相接,补气阀(25)与补气器(26)相连,而且各分气阀通过相应管路与分气包(16)相通;[3]、该装置的下料管(27)包括蝶阀(5)、软连接管(6)和钟阀(8);其中蝶阀(5)上与下料漏斗(2)相连,下与软连接管(6)相连,钟阀(8)上接软连接管(6),下与仓式泵(1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补气器(26)设在输粉阀(24)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流化床(20)由不锈钢丝网微孔烧结板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粉料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下料漏斗、下料管、仓式泵、流化床、气室、导料管、分气包、补气器、环形风管、点式流化器、引射气管、上下加强板、井字架结构、孔板流量计、放散阀和输粉阀。分气包设有五个分气阀及相应的管路。环形风管与点式流化器相连,设置在下料漏斗的外壁上,并与其相通;下料管包括蝶阀、钟阀和软连接管;流化床由不锈钢丝网微孔烧结板制成。本实用新型具有输粉速度快、效率高、耗气量少等特点。
文档编号B65G53/00GK2317217SQ9720054
公开日1999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14日
发明者程正东, 杨志泉, 尹建威, 张启文, 阎敏英, 林炳文, 叶才彦, 洪振远, 付连春 申请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