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箱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盖储物箱。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家居环境的整洁,人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箱体应用其储物功能来收纳整理,以区分不同的用品,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较大的便利。但现有的一些箱体本身无盖,时间长久后落灰问题比较麻烦,打扫不方便,而自身带盖的有时又会影响物品的放置,比较纠结,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盖储物箱,结构简单,盖帘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使用,灵活方便且不额外占据空间,经济适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盖储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上部的盖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中空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左侧壁、右侧壁上设有对称的左盲孔、右盲孔,所述盖体包括滚柱、左扭簧、右扭簧以及盖帘,所述滚柱的两端分别设于左、右盲孔中,所述左扭簧、右扭簧设置于滚柱的两端,所述左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滚柱上,另一端固定在左盲孔中,所述右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滚柱上,另一端固定在右盲孔中,所述盖帘多层缠绕在滚柱上,所述盖帘的外端部设有挂钩,所述容纳腔的底壁侧面设有与挂钩相对应的挂槽。
前述的一种带盖储物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设置在容纳腔的前方,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侧壁、右侧壁上。
前述的一种带盖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为圆柱体。
前述的一种带盖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由木头、塑料或玻璃制成。
前述的一种带盖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帘由棉布材料制成。
前述的一种带盖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帘上设有防水层。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盖储物箱,包括了箱体和盖体,箱体内部中空形成的容纳腔用于收纳各种物品,为了防止长久使用后灰尘累积影响美观,在容纳腔的开口部分均设置了盖体,但盖体并非一直盖在上面,而是使用可旋转回收的方式,具体为,在容纳腔的左侧壁、右侧壁上分别设置左盲孔、右盲孔,将滚柱两端分别置于左、右盲孔中,滚柱的两端可以在左盲孔、右盲孔中旋转,左扭簧、右扭簧分别设置在滚柱的两端且均套设在滚柱的外部,且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滚柱相对应端部上,另一端固定在相对应的盲孔中,这样,在抽拉多层缠绕在滚柱上的盖帘时滚柱两端在左、右盲孔中滚动即滚柱滚动,实现盖帘的松开,同时利用相适配的挂钩、挂槽,即实现盖帘的封盖,当需打开盖帘时,松开挂钩,扭簧由于欲回复弹力而自动带动滚柱反向旋转从而将盖帘旋转回收缠绕在滚柱上即可。此外,导向柱的设置有效引导盖帘的走向,圆滑无棱角,不会影响盖帘的使用。该种带盖储物箱,结构简单,盖帘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使用,灵活方便且不额外占据空间,经济适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带盖储物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盖帘缠绕在滚柱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容纳腔;2:左侧壁;3:右侧壁;4:滚柱;5:左扭簧;6:右扭簧;7:盖帘;8:导向柱;9:挂钩;10:挂槽;11:左盲孔;12:右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带盖储物箱,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上部的盖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中空形成有容纳腔1,所述容纳腔1的上部、前部开口,即通过开口放置物品,所述容纳腔1的左侧壁2、右侧壁3上设有对称的左盲孔11、右盲孔12,即左侧壁2上设有左盲孔11,右侧壁3上设有右盲孔12,而左盲孔11、右盲孔12对称设置,所述盖体包括滚柱4、左扭簧5、右扭簧6以及盖帘7,所述滚柱4的两端分别设于左、右盲孔中,滚柱4的两端可在左、右盲孔中旋转,所述左扭簧5、右扭簧6设置于滚柱4的两端,所述左扭簧5的一端固定在滚柱4上,另一端固定在左盲孔11中,所述右扭簧6的一端固定在滚柱4上,另一端固定在右盲孔12中,所述盖帘7多层缠绕在滚柱4上,所述盖帘4的外端部设有挂钩9,所述容纳腔1的底壁侧面设有与挂钩9相对应的挂槽10。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柱8,所述导向柱8设置在容纳腔1的前方,所述导向柱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侧壁2、右侧壁3上,即导向柱8与盲孔分别设于左(右)侧壁的两端,优选的,所述导向柱8为圆柱体,圆滑无棱角,没有划伤风险,且不会影响盖帘7的使用。优选的,所述导向柱8由木头、塑料或玻璃制成,价格低廉,经济适用。
进一步的,所述盖帘7由棉布材料制成,所述盖帘7上设有防水层,易于打理,节省时间成本。
使用时,原始状态下盖帘7多层缠绕在滚柱4上,扭簧位于自然状态,将物品放置于容纳腔1后,拉住挂钩9抽动盖帘7,滚柱4滚动扭簧逐渐旋紧,将挂钩9卡挂在挂槽10内实现盖帘7的封盖;打开盖帘7时,松开挂钩9、挂槽10,扭簧欲恢复原始状态将滚柱4方向旋转带动盖帘7收起,从而打开容纳腔1拿取物品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