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460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包装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容器,包括一盒体、一盘组与一联结件。盘组包括一底盘与一顶盘,二盘彼此相向触及盒体的上、下方。联结件与盘组相连,帮助底盘配合顶盘夹住盒体。其中,盘组有二容纳部,每个容纳部形成于底盘与顶盘相向的部位,其形状与盒体大致相同。以底盘的容纳部配合顶盘的容纳部,共同罩住盒体上、下方,在联结件帮助下,对盒体产生夹持作用,兼具包装及利于随身携带等优点。
【专利说明】包装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容器的构造,兼具物品的携带功能。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容器,通常是指箱、盒、瓶、罐等器具,以中空的内部收纳所需的物体。
[0003]譬如中国台湾第D150166号设计专利案,揭示一种包装盒,其包括一底盒与一上盖,底盒下方是封闭的,上盖形状与底盒轮廓大致相同,用以覆盖底盒上方,方便包装盒以中空的内部收纳所需的物体,如茶叶。
[0004]手握包装盒,不利于携带。塑胶袋或纸箱就成了必然的选择项,属于携带过程不可或缺的盛装物。但是,塑胶袋或纸箱不仅造成囤积的困扰,而且销售价格内含包装成本,对市场的竞争产生不利的影响。
[0005]因此,如何让包装容器利于携带,就成为本实用新型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结构,利于包装容器的随身携带。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9]一盒体;
[0010]一盘组,其包括一底盘与一顶盘,彼此相向触及盒体的上、下方;
[0011 ] 一联结件,其与盘组相连,帮助底盘配合顶盘夹住盒体。
[0012]所述的包装容器,其中,该盘组有两个容纳部,每个容纳部形成于底盘与顶盘相向的部位,其形状与盒体相同;以底盘的容纳部,配合顶盘的容纳部,共同罩住盒体上、下方,在联结件帮助下,对盒体产生夹持作用。
[0013]所述的包装容器,其中,每个容纳部被多条补强部围成,这些补强部形成于底盘与顶盘相向的部位,除了补强部两端聚集在底盘两旁以外,其余部分合围在容纳部外,强化底盘与顶盘的结构强度。
[0014]所述的包装容器,其中,该联结件包括一条绳,每条绳有二端,每端有一绳结;当绳穿过若干形成于底盘与顶盘的孔时,受阻于两端的绳结而不易离开。
[0015]所述的包装容器,其中,该联结件包括:
[0016]两条绳,每条绳有两端,每端有一套管,套管一端形成斜切口,方便绳穿入套管,套管另一端是正切口,与绳的端部齐平;
[0017]一提把,其有多个小孔,至少一小孔与一形成于提把底面的长槽相通;
[0018]绳一端穿过底盘所设的孔,套管以斜切口抵住底盘壁面;绳另一端穿过顶盘所设的孔,经由小孔穿入提把的长槽,套管以斜切口触及长槽壁面,阻止绳离开。
[0019]所述的包装容器,其中,该盒体包括:
[0020]一壳,其有两个开口,每个开口与一形成于壳内部的盒内空间相通;
[0021]两个覆盖件,每个覆盖件形状与壳外部轮廓相同,用以封闭壳的开口而可卸除。
[0022]所述的包装容器,其中,该壳外部形成两个起伏面与两个衔接部,每个衔接部连接于两个起伏面相应的边。
[0023]所述的包装容器,其中,每个起伏面由一凹曲面与一凸曲面衔接而成,凹曲面的曲率大于、小于或等于凸曲面。
[0024]所述的包装容器,其中,每个覆盖件突出一隆起部,隆起部形状与壳的开口大致相同,对壳的开口具备堵塞作用。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兼具包装及利于随身携带等优点。
[0026]此处所称的联结件,选自绳、索、带、夹及其他可拆卸地缩减二盘体相隔距离的器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装容器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0028]图2是图1底盘的平面图;
[0029]图3是联结件夹持盒体前的示意图;
[0030]图4是联结件的局部剖视图;
[0031]图5、图6是包装容器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及第二使用示意图;
[0032]图7是本实用新型包装容器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0033]图8是图7底盘的平面图;
[0034]图9、图10是包装容器第二实施例组合后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0035]图11是包装容器第二实施例其他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0036]图12是本实用新型包装容器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0037]图13是图12底盘的平面图;
[0038]图14是包装容器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0039]图15是包装容器第三实施例其他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包装容器10 ;盒体12 ;覆盖件14 ;隆起部16 ;壳20 ;衔接部21 ;盒内空间22 ;开口 23 ;起伏面24 ;凹曲面26 ;凸曲面28 ;盘组30 ;底盘31 ;容纳部32 ;补强部34 ;孔36 ;顶盘38 ;联结件40 ;长槽41 ;绳42 ;提把44 ;套管46 ;小孔48。

【具体实施方式】
[0041]请参阅图1,阐明包装容器10第一实施例的具体构造。图中,该包装容器10包括二盒体12、一盘组30与一联结件40,用联结件40支持盘组夹住盒体12,利于使用者随身携带。
[0042]这些盒体12形状大致对称。其中,每个盒体12包括一壳20与二覆盖件14。壳20内部是中空的,壳20上、下方各有一开口 23,每个开口 23与一形成于壳20内部的盒内空间22相通。
[0043]每个覆盖件14形状与壳20外部轮廓大致相同,其有二面,一面突出一隆起部16,隆起部16堵塞形状大致相同的开口 23,封闭壳20的盒内空间22,收纳所需的物品,如茶叶、糖果或其他物品。另外,二覆盖件14的一粘着于壳20,充当盒体12底部来使用,剩余的覆盖件14视为盒盖,覆盖在壳20相应的开口 23而可卸除,属于本实施例允许的范围。
[0044]该盘组30包括一顶盘38与一底盘31。如图2、图3所示,底盘31有二面,每面有多条补强部34,这些补强部34 二端聚集在底盘31两旁,其余部分合围形成二容纳部32,对底盘31的结构产生强度增加效果。底盘31有二孔36,每个孔36形成于补强部34相应的聚集处。容纳部32相对补强部34而言是凹的,其形状与覆盖件14的轮廓大致相同。该顶盘38形状与底盘31大致相同,却多了几个孔36,这些孔36分布在中间的补强部34上。
[0045]因此,盒体12底部置入底盘31的容纳部32,顶盘38以容纳部32罩住相应的覆盖件14,甚至于局部的壳20,使二盒体12受限于盘组30而并排在一起,彼此相隔一定的距离。
[0046]回头看到图1,该联结件40是由二绳42与一提把44组成。每条绳42有二端,每端有一阻挡部。在本实施例,阻挡部是一套管46,套住绳42且粘着在一起。套管46—端是正切口,与绳42的端部大致齐平,套管46另一端形成斜切口。提把44是圆盘状,其有四小孔48与二长槽41,这些小孔48成排形成于提把44顶面,这些长槽41并排陷入提把44底面,并与相应的小孔48保持畅通关系。
[0047]在图3、图4中,每个套管46直径小于所述的孔36直径,连带绳42 —起穿过底盘31的孔36,以套管46的斜切口接触底盘31壁面,阻止绳42抽离。绳42另一端随着套管46陆续通过顶盘38相应的孔36而自中间部位往上伸出,经由二相邻的小孔48,再穿入提把44的长槽41里面。以套管46的斜切口触及长槽41底面,阻止绳42离开提把44。
[0048]如此,提把44配合二绳42形成圈状,方便任一使用者提着包装容器10到处走。尤其是,提把44距离顶盘38越远,绳42的拘束力越大,缩减顶盘38与底盘31相隔距离,对二并排的盒体12所形成的夹持作用力就越大,如图5。
[0049]值得注意的是:首先,阻挡部在某些实施例是绳结,取代套管实施于绳42的端部或其它部位,也在允许的范围内。
[0050]其次,绳42可被索、带、夹,以及其他可拆卸地缩减二盘体相隔距离的器具取代,充当联结件40使用在包装容器10上。
[0051]第三,壳20外部形成二起伏面24与二衔接部21,每个起伏面24是由一凹曲面26衔接一凸曲面28。每个衔接部21是弧面,连接于二起伏面24相应的边。以并排的二盒体12来看,彼此相对的起伏面24中,凹、凸曲面26、28的曲率大致相等。相对的,每个盒体12朝外的起伏面24以凹曲面26曲率大于凸曲面28,使盒体12面向外界的形状比较突出。
[0052]在其他实施例,壳20外部轮廓是多边形,以平面、凸的弧面或凹的曲面来取代起伏面24。
[0053]图6包装容器10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使用状态,不同于前述使用状态的处在于:多了二盒体12,采用双层的使用状态,相对增加包装容器10携带盒体12的数量。
[0054]其此,盘组30多了一片底盘31,充当中间的隔层而被上、下的盒体12夹着。
[0055]图7?图10绘制包装容器10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首先,顶盘38与底盘31的容纳部32数量,由每面两个减为一个,相对删去部分的补强部34,以致盘组30夹着盒体12的携带量,从偶数变成单数。
[0056]其次,底盘31的孔36的数量,由两个增为四个,以二孔36为一对,分布在补强部34同一聚集处。顶盘38除了在对应底盘31处布置相符的孔36外,更在容纳部32多了一对孔36。
[0057]第三,联结件40与二盘31、38的连接方式,随着前述变化做必要的更动。譬如短的绳42通过顶盘38位于容纳部32的孔36,其二端穿过提把44的小孔48,复以套管46卡住长槽41壁面。长的绳42交错于底盘31下方,其二端通过二盘31、38相应的孔36,并在顶盘38上方打结,同样能够阻止盒体12离开。
[0058]本实施例的第二使用状态,如图11,其不同于第一使用状态的处在于:多了一盒体12,配合原来的盒体12,上、下夹着另一片充当隔层使用的底盘31,以双层方式增加盒体12的携带量。
[0059]图12?图14绘制包装容器10的第三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首先,顶盘38与底盘31的容纳部32数量,由每面两个增加为三个,依首尾相邻的方式布置在二盘31、38上,不仅改变补强部34的形状,扩大二盘31、38面积与外观轮廓,同时添加每层盒体12的携带量。
[0060]其次,底盘31的孔36,由原来的两个变成六个,以二孔36为一对,每对孔36位于二相邻的容纳部32之间。另外,顶盘38除了在对应底盘31处设置相符的孔36外,还在中间部位增添三个孔36。
[0061]第三、联结件40因应孔36数量的变化,不仅提把44的小孔48由原来的四个变为六个,同时多了一个长槽41与一条绳42,更改底盘31、顶盘38与提把44的连接方式,能平稳提起整个包装容器10。
[0062]在图15中,本实施例的包装容器10可以多层使用,不同于前述单层使用的处在于:每增添一层,就会多加一片底盘31充当隔层使用。因此,隔层搭配原来的底盘31夹着下层盒体12,并配合原来的顶盘38夹住三个新增的盒体12,相对增加包装容器10的携带量。
[0063]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容器(1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盒体(12); 一盘组(30),其包括一底盘(31)与一顶盘(38),彼此相向触及盒体的上、下方; 一联结件(40),其与盘组(30)相连,帮助底盘(31)配合顶盘(38)夹住盒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盘组(30)有两个容纳部(32),每个容纳部(32)形成于底盘(31)与顶盘(38)相向的部位,其形状与盒体(12)相同;以底盘(31)的容纳部(32),配合顶盘(38)的容纳部(32),共同罩住盒体(12)上、下方,在联结件(40)帮助下,对盒体(12)产生夹持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容纳部(32)被多条补强部(34)围成,这些补强部(34)形成于底盘(31)与顶盘(38)相向的部位,除了补强部(34)两端聚集在底盘31两旁以外,其余部分合围在容纳部(32)外,强化底盘(31)与顶盘(38)的结构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联结件(40)包括一条绳(42),每条绳(42)有二端,每端有一绳结;当绳(42)穿过若干形成于底盘(31)与顶盘(38)的孔(36)时,受阻于两端的绳结而不易离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联结件(40)包括: 两条绳(42),每条绳(42)有两端,每端有一套管(46),套管(46) —端形成斜切口,方便绳(42)穿入套管(46),套管(46)另一端是正切口,与绳(42)的端部齐平; 一提把(44),其有多个小孔(48),至少一小孔(48)与一形成于提把(44)底面的长槽(41)相通; 绳(42) —端穿过底盘(31)所设的孔(36),套管(46)以斜切口抵住底盘(31)壁面;绳(42)另一端穿过顶盘(38)所设的孔(36),经由小孔(48)穿入提把(44)的长槽(41),套管(46)以斜切口触及长槽(41)壁面,阻止绳(42)离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盒体(12)包括: 一壳(20),其有两个开口(23),每个开口(23)与一形成于壳(20)内部的盒内空间(22)相通; 两个覆盖件(14),每个覆盖件(14)形状与壳(20)外部轮廓相同,用以封闭壳(20)的开口(23)而可卸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壳(20)外部形成两个起伏面(24)与两个衔接部(21),每个衔接部(21)连接于两个起伏面(24)相应的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起伏面(24)由一凹曲面(26)与一凸曲面(28)衔接而成,凹曲面(26)的曲率大于、小于或等于凸曲面(28)。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覆盖件(14)突出一隆起部(16),隆起部(16)形状与壳(20)的开口(23)大致相同,对壳(20)的开口(23)具备堵塞作用。
【文档编号】B65D21/024GK204110498SQ201420474216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1日
【发明者】彭俊伟 申请人:香逷生态人文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