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桶及相应的底座架和配送车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保温桶及相应的底座架和配送车,包括底座和桶体,桶体又包括桶身和桶盖,其中:所述底座具有用于与电源电连接的底座电极;所述桶身底部外侧具有桶身电极,桶身内壁具有电驱动发热体,该电驱动发热体与所述桶身电极电连接;所述桶身与底座之间为分体结构,所述桶身电极与所述底座电极位置对应;所述桶身在放置于所述底座之上的情况下,与底座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状态和第二相对位置状态;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状态下,所述底座电极和桶身电极相接触;在所述第二相对位置状态下,所述底座电极和桶身电极不接触。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保温桶配送的操作效率和配送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专利说明】保温桶及相应的底座架和配送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物品配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配送的保温桶以及相应的底座 架和配送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送餐行业通常采用保温桶保持食物的温度。传统的保温桶通常是被动式 保温桶。所述被动式保温桶是指主要通过隔热材料来保温,减缓桶内热量的散发速度,起到 一定的保温作用;有些被动式保温桶甚至可以在保温桶内放入外源性发热物质如热水,利 用这种外源性发热物质散发出热量,起到延续保温的作用。但是,这种被动式保温桶的保温 效果较差,保温时间较短。
[0003] 目前也出现了一种主动式保温桶。所述主动式保温桶是指在保温桶内放入主动发 热的物质或装置,如设置电热加热管,在保温过程中通电使所述加热管发热,所述加热管将 保温桶下层的水加热,热蒸气通过保温桶上层底部的小孔进入保温桶上层,上层放置需要 保温的食物,通过用热蒸汽将上层食物进行加热保温。相对于被动式保温桶,这种主动式保 温桶的保温效果好一些,保温时间也长一些。
[0004] 但是,现有的这种电加热主动式保温桶,供电部分采用的是常规的电源线和电源 插头,且电源线和电源插头连接在保温桶上,保温桶内需要预留加水的空间,因此体积很 大,不方便携带。
[0005] 并且,现有的这种电加热主动式保温桶,在使用时将电源插头插在电源插座上,在 停止使用时将电源插头从电源插座上拔出。因此非常不方便长距离大批量的个体化保温配 送服务。所述个体化保温配送服务是指每个保温桶分别要配送到一个对应的目标客户。这 是因为:如果长距离大批量的个体化保温送餐,需要具备电源的送餐车,且在装车时,需要 人工将每个保温桶的电源线一一插在电源插座上,操作效率低,耗费人力成本;在卸车时, 又需要人工先将保温桶的电源插头从电源插座上拔出,再从车上卸下送到目标客户面前, 操作效率非常低,耗费了大量人力成本;同时在最后的手提配送阶段中,由于电源插头和电 源线也连接在保温桶上,不便携带,对配送员的配送行为造成干扰,配送效率低下。
[0006] 总之,现有技术的保温桶不适合长距离大批量的个体化保温配送服务,操作效率 和配送效率低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桶及相应的底座架和配送车, 以提高保温桶配送的操作效率和配送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9] -种保温桶,包括底座和桶体,桶体又包括桶身和桶盖,其中:
[0010] 所述底座具有用于与电源电连接的底座电极;
[0011] 所述桶身底部外侧具有桶身电极,桶身内壁具有电驱动发热体,该电驱动发热体 与所述桶身电极电连接;
[0012] 所述桶身与底座之间为分体结构,所述桶身电极与所述底座电极位置对应;所述 桶身在放置于所述底座之上的情况下,与底座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状态和第二相对位置状 态;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状态下,所述底座电极和桶身电极相接触;在所述第二相对位置 状态下,所述底座电极和桶身电极不接触。
[0013] 优选的,所述桶身内壁的电驱动发热体为:贴着桶身内壁、且为环面的电驱动发热 体。
[0014] 优选的,该保温桶进一步包括:标的容器,该标的容器的形状与所述桶盖盖上桶身 后形成的内空腔吻合,体积按指定比例小于所述桶盖盖上桶身后形成的内空腔。
[0015] 优选的,所述桶盖具有第一连接构件,所述桶身具有与第一连接构件配套的第二 连接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配合限位使桶盖盖上桶身、且桶盖和桶身相 对固定;所述底座电极为正、负两个电极,所述桶身电极为与所述底座电极对应的两个电 极;所述桶盖顶部具有手柄,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配合限位使桶盖盖上桶 身且和桶身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该手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与桶身电极的两个电极的连 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线平行、或垂直、或成固定的角度。
[0016] 优选的,所述桶盖上的第一连接构件位于桶盖的底部,所述桶身上的第二连接构 件位于桶身的顶部;且所述桶盖的顶部进一步具有与所述桶身顶部的所述第二连接构件构 造相同的第二连接构件,所述桶身的底部具有与所述桶盖底部的所述第一连接构件构造相 同的第一连接构件。
[0017]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为内丝旋口,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为该内丝旋口配套的 外丝旋口;或者,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为外丝旋口,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为该外丝旋口配套的内 丝旋口。
[0018] 优选的,所述内丝旋口为非连续的四个内丝旋口,且该四个内丝旋口在水平方向 的圆周上均匀对称分布;对应的,所述外丝旋口为非连续的四个外丝旋口,且该四个外丝旋 口在水平方向的圆周上均匀对称分布;且所述桶盖和桶身外侧面具有标记,在所述第一连 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配合限位使桶盖盖上桶身且和桶身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所述桶盖和 桶身的标记位置相对。
[0019] 优选的,所述桶盖和桶身之间相接触的部位为硬接触方式;或者,所述桶盖和桶身 之间相接触的部位具有密封圈,且桶盖上具有解压阀。
[0020] 一种底座架,该底座架所述的保温桶配套使用,该底座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保温 桶的底座,每个底座固定在该底座架上,且每个底座的底座电极的方向固定相同。
[0021] 一种配送车,该配送车具有电源、以及所述的底座架,所述底座架上的每个保温桶 底座的底座电极连接到所述电源上。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桶,适合长距离大批量的个体化保温配 送服务。其底座和桶身之间为分体结构,因此底座可以放置在配送车上,底座上的底座电极 与电源只需进行一次电连接即可,不必在装车和卸车时进行两次插拔操作。在装车时,配 送员只需要将桶体放置在所述底座之上、且桶身与底座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状态即可,此时 底座电极和桶身电极相接触,从而对所述电驱动发热体供电,该电驱动发热体发热进而对 桶内的标的物品起到保温作用。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构造适合配送员装载多个保温桶, 每个桶体只要在装载时摆放在一个对应的底座上、且桶身与该底座成第一相对位置状态即 可,不必一一进行插插头的操作,大大简化了装车流程,提高了操作效率。在卸车时,配送员 直接将桶体提出,与底座分离,即可实现及时断电,减少了拔插头的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 且桶体上没有电源线和插头,方便携带,对配送员的配送行为不会造成干扰。在配送完毕 后,配送员将桶体摆放在对应底座上,且桶身与底座成第二相对位置状态,即可切断对此桶 体内的电驱动发热体供电,节省电能。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配送过程 的操作效率,使得配送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节约了人力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的一种正面的斜俯视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的一种正面斜仰视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0025]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正面剖视图;
[0026]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的底座的俯视图;
[0027]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的桶身的仰视图;
[0028] 图6a为桶身在放置于所述底座之上的情况下、桶身与底座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状 态的示意图;
[0029] 图6b为桶身在放置于所述底座之上的情况下、桶身旋转到与底座处于第二相对 位置状态的示意图;
[0030]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驱动发热体为环面的一种实施例的桶身俯视图;
[0031]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身加桶盖以及标的容器的一种正面剖视图;
[0032]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标的容器放入保温桶内的一种正面剖视图;
[0033]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桶身和桶盖具有隔热材料的正面剖视图;
[0034]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具有特定手柄的一种实施例的斜俯视立体图;
[0035] 图1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大批量个体化保温配送所用的底座架的俯视图;
[0036] 图12b为图12a所述底座架放上如图11所述的桶体后且桶身与底座处于第一相 对位置状态的俯视图;
[0037] 图12c为图12b所述底座架在配送过程中俯视图;
[0038] 图13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桶盖具有的一种连接构件的斜仰视立体 图;
[0039] 图13b为图13a所述桶盖的仰视图;
[0040] 图14a为本实用新型与图13a和图13b所述桶盖对应的所述桶身的一种连接构件 的斜俯视立体图;
[0041] 图14b为图14a所述桶身的俯视图;
[0042] 图15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具有特定手柄和标记的一种实施例的斜俯视立 体图;
[0043] 图15b为图15a所述实施例的保温桶在旋紧桶盖后的一种斜俯视立体图
[0044] 图16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桶盖桶身顶部底部都有连接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 斜俯视立体图;
[0045] 图16b为图16a所述实施例的斜仰视立体图;
[0046] 图16c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个保温桶叠加连接的一种示意图;
[0047] 图17a为本实用新型批量个体化保温配送所用的底座架的又一种立体图;
[0048] 图17b为图17a所述底座架放上多个保温桶叠加连接的一种示意图;
[0049] 图17c为本实用新型批量个体化保温配送所用的底座架的另一种立体图;
[0050] 图17d为图17c所述顶架的斜仰视图;
[0051] 图17e所示为图17c所述顶架携带保温桶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5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的一种正面的斜俯视角度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 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的一种正面斜仰视角度的立体结构图。参见图1和图2,该保温桶包括 底座101和桶体,桶体又包括桶身102和桶盖10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正面剖视 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的底座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的桶身 的仰视图。参见图1至图5,其中:
[0054] 所述底座101具有用于与电源电连接的底座电极111。该底座电极111可以通过 导线直接连接到电源上,也可以通过导线连接到插头上,由插头查到电源插座上从而实现 通电。
[0055] 所述桶身102底部外侧具有桶身电极121,桶身102内壁具有电驱动发热体122, 该电驱动发热体与所述桶身电极121电连接。所述桶身102内空腔可以放置标的物品,即 需要保温的物品如食物、餐盒等,所述电驱动发热体可以对桶身102内空腔散热,从而达到 保温的目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电极111为正、负两个电极。所述桶身电极121 为与所述底座电极111位置对应的两个电极。
[0056] 所述桶身102与底座101之间为分体结构,所述桶身电极121与所述底座电极111 位置对应;所述桶身102在放置于所述底座101之上的情况下,与底座101具有第一相对位 置状态和第二相对位置状态;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状态下,所述底座电极111和桶身电极 121相接触;在所述第二相对位置状态下,所述底座电极111和桶身电极121不接触。
[0057] 图6a和图6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桶身和底座相对位置的一种俯视 图。其中,将底座电极111用虚线表示,桶身电极121用实线表示。如图6a为桶身102在 放置于所述底座101之上的情况下、桶身102与底座101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状态的示意图, 此时底座电极111和桶身电极121相接触。此处的第一相对位置状态可以是桶身102和 底座101在水平面上处于一个相对角度范围,在该相对角度范围内底座电极111和桶身电 极121部分接触或完全接触,从而达到对所述电驱动发热体通电的目的。在一种优选实施 例中,所述底座电极111在露出底座的部分可以是球形,该底座电极111的下面还可以有弹 簧,从而使得底座电极111的位置具有上下弹性,这种弹性设计可以增强与桶身电极的接 触性,防止接触不良。所述桶身电极121在水平面上可以是环状扇形,如图6a所示,采用这 种环状扇形可以增加接触面积,使得所述第一相位置状态可以处在一个较宽的相对角度范 围内,操作人员很容易就可以将桶身102旋转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状态。
[0058] 如图6b为桶身在放置于所述底座101之上的情况下、桶身旋转到与底座101处于 第二相对位置状态的示意图,此时底座电极111和桶身电极121不接触,此处的第二相位置 状态也可以是桶身102和底座101在水平面上所处的一个相对角度范围,在该相对角度范 围内,所述底座电极111和桶身电极121不接触,从而达到对所述电驱动发热体断电的目 的。
[0059]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桶身102与底座101的第一相对位置状态和第二相对 位置状态的转换可以通过旋转动作来实现。当桶身102旋入底座101后二者处于第一相对 位置状态,当桶身102旋出底座101后二者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状态。
[0060] 在【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所述现有的主动式保温桶,还有一个缺点,即:其电加热管 发出的热量对标的物体(即需要被保温的物体如保温桶内的食物)的热传输率较低,大部 分的热量没有传输到标的物体上,而是耗散掉了,因此其电热转换率太低,在电能容量一定 的情况下,其保温时间较短。
[0061] 针对这一缺点,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桶身内壁的电驱动发热 体为:贴着桶身内壁、且为环面的电驱动发热体。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驱动发热体为环 面的一种实施例的桶身俯视图。参见图7和图3,所述电驱动发热体122贴着桶身内壁围成 一圈,形成一个环面,从而对桶身102的内空腔均匀散热,且散热面积较大,从而提高了对 标的物品的热传输效率,提高了电热转换率,在电能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延长了对标的物品 的保温时间。
[0062]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电驱动发热体也可以是其他的构造,例如由多根电 驱动发热管在桶身内壁围成一圈,等等。
[0063] 为了进一步提1?对标的物品的热传输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 中,该保温桶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盛放标的物品的标的容器,该标的容器的形状与所述 桶盖盖上桶身后形成的内空腔吻合,体积按指定比例小于所述桶盖盖上桶身后形成的内空 腔。
[0064]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身加桶盖以及标的容器的一种正面剖视图;图9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标的容器放入保温桶内的一种正面剖视图。参见图8和图9,所述标的容 器802内放入需要保温的标的物品如食物,所述桶盖103盖上桶身102后形成了一个内空 腔801,所述标的容器802的形状正好与所述内空腔801吻合,体积按指定比例小于所述桶 盖103盖上桶身102后形成的内空腔。优选的,所述指定比例可以在90%以上,从而可以使 所述标的容器802和所述桶身内壁的电驱动发热体之间只有较小的间隙。在最优的实施例 中,所述指定比例可以接近100%,从而使得所述标的容器802紧贴所述桶身内壁的电驱动 发热体,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标的物品的热传输效率,延长了对标的物品的保温时间。
[0065]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桶身内壁外侧还可以具有隔热材料,以及 桶盖内壁外侧具有隔热材料。如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桶身102和桶盖具有隔热材料的正 面剖视图,所述桶身内壁外侧还可以具有隔热材料901,该隔热材料901也在桶身内壁外侧 围成一圈,形成一个环面,从而对桶身102的内空腔起到进一步的保温作用;所述桶盖103 内壁外侧也具有隔热材料902,从而从上部对桶身102的内空腔起到进一步的保温作用。或 者,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桶身102和桶盖103本身为隔热材料。
[0066]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桶盖还具有第一连接构件,所述桶身具有与 第一连接构件配套的第二连接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配合限位使桶盖盖 上桶身、且桶盖和桶身相对固定。
[0067] 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构件可以采用多种构造方式,例如可以采用钩环构造,第一连 接构件为钩,第二连接构件为环,相互钩挂进行限位,从而使得桶盖盖上桶身、且桶盖和桶 身相对固定。
[0068]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构件可以采用螺丝旋口的构造。例如所 述第一连接构件为内丝旋口,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为该内丝旋口配套的外丝旋口;或者,所述 第一连接构件为外丝旋口,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为该外丝旋口配套的内丝旋口。所述桶盖在 盖在桶身上后,旋紧桶盖,使得所述内丝旋口和外丝旋口相互旋紧限位,从而使得桶盖盖上 桶身、且桶盖和桶身相对固定。
[006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桶盖和桶身之间相接触的部位可以具有密封 圈,从而进一步提升保温效果,延长保温时间;且桶盖上具有解压阀,这样在打开桶盖时先 打开该解压阀放气,使桶内压力降低,从而容易打开桶盖。
[007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桶盖和桶身之间相接触的部位可以采用 硬接触方式,这样桶体内腔和外界空气不会完全隔绝,起到适当散热的作用,可以在持续恒 定保温效果方面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送餐领域,刚做好的饭菜温度在60度至70度 之间,此时口感较好,这时将这些饭菜放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标的容器中,再将标的容器放 入保温桶的桶身,并盖上旋紧桶盖;一方面由于桶内电驱动发热体散热起到持续保温作用, 另一方面一小部分热量通过桶盖和桶身直接的硬接触部位的细小间隙散发出去,使得桶内 温度不至于升的太高,保证了桶内温度长时间稳定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如60至70度范围 内,这样在送餐到达客户时,桶内食物不会烫口,温度也不会太低,保证了食物的最佳口感。
[0071]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批量个体化保温配送服务的配送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 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电极为正、负两个电极,所述桶身电极为与所述底座电极对应的两个 电极。所述桶盖顶部具有手柄,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配合限位使桶盖盖上 桶身且和桶身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该手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与桶身电极的两个电极的 连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线平行、或垂直、或成固定的角度。
[0072] 如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具有特定手柄的一种实施例的斜俯视立体图。 参见图11,所述桶盖103的顶部具有手柄110,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配合限 位使桶盖103盖上桶身102且和桶身102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该手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 1101,与桶身电极121的两个电极的中心点的连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线1102平行。这样, 当配送员将需保温的餐盒放入桶身102、并盖上桶盖103通过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 件配合限位(例如旋紧所述螺丝旋口)使桶盖103盖上桶身102且和桶身102相对固定之 后,由于配送员通常是从上向下看,只能看到底座101上的底座电极,而不能看到桶身102 底下的桶身电极121,因为采用了图11所述的构造,桶盖103盖上桶身102且和桶身102 相对固定时,桶盖103顶部的手柄与桶身102底部的桶身电极121连线为固定的平行关系, 这样配送员就会根据所述手柄的朝向得知桶身电极121的方位,并通过目测底座电极的方 向,从而非常方便地将桶身102调整到与底座101呈第一相对位置状态,使得桶身电极121 和底座电极相接触,使得电驱动发热体通电发热起到保温作用。
[0073] 当然,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配合限位使桶盖盖上桶身且和桶身相 对固定的情况下,所述手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1101,与桶身电极的两个电极的中心点的 连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线1102还可以是固定的垂直关系或者其他固定角度关系,只要所 述两个投影线1101和1102的关系在所有需要配送的保温桶上都固定相同即可,这样只要 配送员知道了手柄和桶身电极之间的这种固定的角度关系,就可以根据手柄的朝向得知桶 身电极的方位,目测底座电极的方向,从而非常方便地将桶身调整到与底座101呈第一相 对位置状态,使得桶身电极和底座电极相接触。
[0074] 当进行大批量个体化保温配送服务时,需要每一个保温桶的手柄和桶身电极具有 相同的固定角度关系,如所述平行关系,这样配送员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根据手柄的朝向判 断出每个保温桶是否处于通电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所述保温桶配套用的底 座架,如图12a所示为实用新型的大批量个体化保温配送所用的底座架的俯视图。参见图 12a,该底座架120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保温桶的底座101,每个底座固定在该底座架上,且每 个底座的底座电极的方向固定相同,例如本图12a中,每个底座的两个底座电极111中心 点的连线与该底座架的长边1201平行。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配送车,该配送车具有所 述的底座架120和电源1202,所述底座架上的每个保温桶底座的底座电极连接到所述电源 上,为了清晰的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图中省略了底座电极与电源的连线。
[0075] 图12b为图12a所述底座架放上如图11所述的桶体后且桶身与底座处于第一相 对位置状态的俯视图;图12c为图12b所述底座架在配送过程中俯视图。参见图12b,在配 送员送餐装车时,先将食物放入保温桶,再将保温桶的桶盖103盖紧桶身102,再提着手柄 将桶身102放在底座101上,且桶身102和底座101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状态,使得保温桶通 电保温。如图12b所示,在装车完毕后,所有的保温桶的手柄的朝向是一致的。在配送过程 中,每送完一餐,则将空的保温桶放回底座架,此时配送员还是可以根据手柄的朝向得知桶 身电极的方位,并通过目测底座电极的方向,从而非常方便地将桶身102调整到与底座101 呈第二相对位置状态,如图中的与底座架长边1201垂直的状态,使得桶身电极和底座电极 不相接触,即节省了电源,也可以使配送员方便的得知哪些保温桶是配送完的空桶(如图 12c所示手柄与底座架长边1201垂直的保温桶1203和1204是配送完的空桶),哪些是还 没有配送的保温桶(即手柄与底座架长边1201平行的保温桶),这样可以提高配送效率。
[0076] 如果所述配送车为较大型的车辆如三轮车、汽车,则所述底座架上底座的个数可 以很大,还可以将所述底座架设置为分层结构,每层底座架都具有多个底座,且各层底座架 可以做成抽屉结构,抽屉的高度至少大于所述一个保温桶的高度。这样可以尽最大运力一 次运输多个保温桶。
[0077] 为了进一步方便配送员的装卸操作,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所述连接构件 进行优化。如图13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桶盖具有的一种连接构件的斜仰视立 体图;图13b为图13a所述桶盖的仰视图。参见图13a和图13b,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桶盖 103上的第一连接构件为内丝旋口,所述内丝旋口为非连续的四个内丝旋口 1301至1304, 且该四个内丝旋口 1301至1304在水平方向的圆周上均匀对称分布,如图13b桶盖的仰视 图所示。
[0078] 图14a为本实用新型与图13a和图13b所述桶盖对应的所述桶身的一种连接构件 的斜俯视立体图;图14b为图14a所述桶身的俯视图。参见图14a和图14b,与上述图13a 和图13b所述的桶盖对应,所述桶身102上的第二连接构件为与桶盖103上的内丝旋口对 应的外丝旋口,且所述外丝旋口是与上述四个内丝旋口 1301至1304位置对应的四个非连 续的外丝旋口 1401至1404,且该四个外丝旋口 1401至1404在水平方向的圆周上均匀对称 分布。
[0079] 当所述桶盖盖在所述桶身上之后,可以旋转所述桶盖,从而使得所述桶盖上的第 一连接构件即四个内丝旋口,分别与所述桶身上的第二连接构件即四个外丝旋口旋紧接触 限位,从而使得桶盖盖上桶身,且桶盖和桶身相对固定。
[0080] 采用所述非连续的内丝旋口和外丝旋口可以简化配送员的旋紧操作,配送员只需 稍一旋转桶盖即可旋紧所述桶盖和桶身。
[0081] 为了进一步提示配送员在旋紧桶盖和桶身后,使的桶盖上的手柄在水平面上的投 影线、与桶身电极的两个电极的中心连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线平行、或垂直、或成固定的角 度,则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桶盖和桶身外侧面具有标记,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 连接构件配合限位使桶盖盖上桶身和桶身相对固定,且桶盖上的手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 与桶身电极的两个电极的中心连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线平行、或垂直、或成固定的角度的 情况下,所述桶盖和桶身的标记位置相对。
[0082] 例如,图15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桶具有特定手柄和标记的一种实施例的斜俯 视立体图;图15b为图15a所述实施例的保温桶在旋紧桶盖后的一种斜俯视立体图。参见 图15a和15b,所述桶盖103顶部具有手柄110,桶盖103外侧面具有标记,即坚直的标记线 151,桶身102外侧面上也具有标记,即坚直的标记线152。本实施例中桶盖具有如图13a和 图13b所述的第一连接构件,即四个内丝旋口 1301至1304 (由于遮挡,顾用虚线表示),桶 身102具有如图14a和图14b所述的第二连接构件,即对应的四个外丝旋口 1401至1404。 在配送前,配送人员首先将待保温的餐盒放入桶身102内,然后抓起手柄将桶盖103盖在桶 身102上,假设本实施例的内丝旋口和外丝旋口采用通用的顺时针旋紧、逆时针旋松的构 造,则配送人员需要将所述标记线151置于标记线152的逆时针方向,使得桶盖103上的 非连续的内丝旋口先与桶身102上的非连续的外丝旋口不接触,然后顺时针旋转桶盖103, 直到所述内丝旋口和外丝旋口旋紧不动,即起到配合限位的作用,此时桶盖103盖上桶身 102、且桶盖103和桶身102相对固定。此时,所述桶盖上的手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1101 与桶身电极121的两个电极的中心连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线1102平行(当然在其他实施 例中,所述两个投影线也可以是垂直、或其他固定角度,只要二者关系在所有需要配送的保 温桶上都固定相同即可),此时所述标记线151正好与标记线152的位置相对,如图15b所 /_J、1 〇
[0083] 由于本实施例中有四个非连续的螺丝旋口,因此配送员在旋紧所述桶盖时,会发 生桶盖上的手柄投影线1101与桶身底部桶身电极连线的投影线1102不平行甚至垂直的情 况,这样就无法确定通体放置在底座上时,桶身102与底座101到底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状态 还是第二相对位置状态,但是有了本实施例所述的标记线151和152,只要这两个标记线位 置对上,则说明所述手柄投影线1101与桶身底部桶身电极连线的投影线1102肯定处于平 行状态,这样配送员通过所述手柄的朝向即可判断出所述桶身电极的朝向,并通过目测底 座电极的朝向,非常方便地将桶身调整到与底座呈第一相对位置状态,使得桶身电极和底 座电极相接触,或者非常方便地将桶身调整到与底座呈第二相对位置状态,使得桶身电极 和底座电极不相接触。
[0084]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16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桶盖桶身顶部底部都有连 接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斜俯视立体图;图16b为图16a所述实施例的斜仰视立体图。参见 图16a和图16b,所述桶盖103上的第一连接构件(如图中的内丝旋口 161)位于桶盖103 的底部,所述桶身102上的第二连接构件(如图中的外丝旋口 162)位于桶身102的顶部; 且所述桶盖103的顶部进一步具有与所述桶身102顶部的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62构造相同 的第二连接构件(如图中的外丝旋口 163),所述桶身102的底部具有与所述桶盖103底部 的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61构造相同的第一连接构件(如图中的内丝旋口 164)。通过如图 16a和图16b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桶可以在配送时将至少两个桶叠加连接起来,如图 16c所示,配送员只需用手提着最上边的桶盖103的手柄即可一起配送多个保温桶的物品, 提商了配送效率。
[0085]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1的顶部进一步具有与所述桶身102顶部的所 述第二连接构件162构造相同的第二连接构件(如图中的外丝旋口 165),用于将桶身固定 在底座101上,防止桶体在运输过程中的位移。
[0086]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配送车为较小的车辆,如二轮自行车,则所述底座架也可以如 图17a所述结构,该底座架包括一个小架体200,该小架体200上有四个支角2201至2204, 支角的个数不限定,也可以是其它数量;所述每个支角上都固定一个所述保温桶的底座,该 小架体200具有电源线2200,该电源线2200分别与所述底座上的底座电极连接,该电源线 2200可以接到配送车的电源上。所述小架体200可以放到配送车的某个固定位置。例如如 果是自行车,则可以在所述小架体200上设置常用的自行车后座固定支架来固定所述小架 体200,这种固定支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总之,通过这种小型的底座架,可 以方便配送数量较少的保温桶。
[0087] 图17b为图17a所述底座架放上多个保温桶叠加连接的一种示意图,即所述小型 化的底座架根据需要还可以适当增加配送的保温桶数量。
[0088] 图17c为本实用新型批量个体化保温配送所用的一种顶架的一种立体图,该实施 例中,这是一个小型的顶架700,该顶架700具有四个抓角,该抓角的个数不限定,也可以是 其它数量;每个抓角上都固定一个顶盖,即顶盖701至704,该顶架700还具有提手701,用 于提拉运送顶架700。如图17d为图17c所述顶架的斜仰视图,每个顶盖内具有如图13a 所述桶盖底部所具有的第一连接构件,该第一连接构件为内丝旋口,所述内丝旋口为非连 续的四个内丝旋口,且该四个内丝旋口在水平方向的圆周上均匀对称分布,该第一连接构 件是与图16a所述的桶盖或桶身顶部的第二连接构件配套的内丝旋口,所述桶盖或桶身在 顶上所述顶盖后,可以旋转,从而使得所述顶盖上的第一连接构件即四个内丝旋口,分别与 所述桶盖或桶身上的第二连接构件即四个外丝旋口旋紧接触限位,从而使得保温桶连接顶 盖,且相对固定,如图17e所示为图17c所述顶架携带保温桶的一种示意图。采用这种结构, 可以在最后的配送餐过程中,不必用配餐车,就可以人工一次提拿多个保温桶,提高了送餐 效率。
[〇〇8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保温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桶体,桶体又包括桶身和桶盖,其中: 所述底座具有用于与电源电连接的底座电极; 所述桶身底部外侧具有桶身电极,桶身内壁具有电驱动发热体,该电驱动发热体与所 述桶身电极电连接; 所述桶身与底座之间为分体结构,所述桶身电极与所述底座电极位置对应;所述桶身 在放置于所述底座之上的情况下,与底座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状态和第二相对位置状态;在 所述第一相对位置状态下,所述底座电极和桶身电极相接触;在所述第二相对位置状态下, 所述底座电极和桶身电极不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内壁的电驱动发热体为:贴着 桶身内壁、且为环面的电驱动发热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桶,其特征在于,该保温桶进一步包括:标的容器,该标 的容器的形状与所述桶盖盖上桶身后形成的内空腔吻合,体积按指定比例小于所述桶盖盖 上桶身后形成的内空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盖具有第一连接构件,所述桶身具有与第一连接构件配套的第二连接构件,所 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配合限位使桶盖盖上桶身、且桶盖和桶身相对固定; 所述底座电极为正、负两个电极,所述桶身电极为与所述底座电极对应的两个电极; 所述桶盖顶部具有手柄,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配合限位使桶盖盖上桶 身且和桶身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该手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与桶身电极的两个电极的连 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线平行、或垂直、或成固定的角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上的第一连接构件位于桶盖 的底部,所述桶身上的第二连接构件位于桶身的顶部;且所述桶盖的顶部进一步具有与所 述桶身顶部的所述第二连接构件构造相同的第二连接构件,所述桶身的底部具有与所述桶 盖底部的所述第一连接构件构造相同的第一连接构件。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保温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为内丝旋口,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为该内丝旋口配套的外丝旋口;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为外丝旋口,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为该外丝旋口配套的内丝旋 □。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丝旋口为非连续的四个内丝旋 口,且该四个内丝旋口在水平方向的圆周上均匀对称分布;对应的,所述外丝旋口为非连续 的四个外丝旋口,且该四个外丝旋口在水平方向的圆周上均匀对称分布; 且所述桶盖和桶身外侧面具有标记,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配合限位使 桶盖盖上桶身且和桶身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所述桶盖和桶身的标记位置相对。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保温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盖和桶身之间相接触的部位为硬接触方式; 或者,所述桶盖和桶身之间相接触的部位具有密封圈,且桶盖上具有解压阀。
9. 一种底座架,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架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桶配套使用,该底座架 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保温桶的底座,每个底座固定在该底座架上,且每个底座的底座电极的 方向固定相同。
10. -种配送车,其特征在于,该配送车具有电源、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底座架,所 述底座架上的每个保温桶底座的底座电极连接到所述电源上。
【文档编号】B65D25/24GK203889320SQ201420348490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谢新源 申请人:谢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