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系提供一种底面固设有聚热装置的容器,可使位于容器内的被加热物质迅速受热,于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高温。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热方式是将一容器的底面架设于一热源的上方,通过热源供给能量而将容器内的物品予以加热,而现有的容器其底面大都为一平面,所以当热源与容器底面接触时,其热源就会沿着底面,而朝向四周散出,如此造成容器底面受热温度无法集中,而导致热能流失。
由于底面受热不集中,造成容器内的物品需要较长的受热时间,如此才能达到所需的高温,而较长的受热时间就会消耗较多的燃料,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设计人有鉴于现有容器需要较长的受热时间,才能使置于其内的被加热物品达到所需的高温,如此消耗了较多燃料,而形成不必要的浪费,于是重新设计一种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由于聚热装置具有较佳的集热性,所以通过聚热装置的传导,而使热能可于较短的时间之内传导至容器内部,而使得被加热物品可更完全受热,并于较短的时间之内达到一定的高温,进而缩短加热时间,节省燃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其中在一容器的底面固设有聚热装置。
为了达到前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于一容器的底面固设有聚热装置,该聚热装置可为金属制的长、短片体、片体、具有穿孔的弧形片体或柱体。
当容器受热时,具有较佳集热性的聚热装置可于较短的时间传递至容器内部,并能将热能更直接分布,如此容器内的被加热物品就可快速受热,而能较快地达到一定的高温,进而缩短加热时间,如此就可节省燃料或更快速机热。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于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观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观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容器 20聚热装置21长片体 211顶侧端面212底侧端面 22短片体221顶侧端面 222底侧端面23环形片体 24片体241底侧端面 25环形片体26弧形片体 261穿孔262底侧端面 263突片27柱体 271端面30加热装置 31支撑架体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请配合参考图1所示,于一容器10的底面固设有聚热装置20,于本实施例中,聚热装置20可为若干金属制且长度不同的长片体21与短片体22所构成,长片体21与短片体22以容器10底面的中央处为圆心且呈辐射状的间隔设置,长片体21与短片体22是形成有面积较小的顶侧端面211、221与底侧端面212、222,顶侧端面211、221设置垂直于容器10的底面,并且每二短片体22是设置于二长片体21之间;
一环形片体23,其系固设于长片体21与短片体22的底侧端面212、222处。
容器10可为多种不同的实施例,例如电器、锅炉或汤锅等等,请配合参考图2所示,而本实施例中仅就其一容器10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当容器10设置于加热装置30的支撑架体31上方时,钢容器10可为现有的汤锅,而该加热装置30可为瓦斯炉等等,在加热装置10是加热时,容器10的底面与长片体21及短片体22是同时受热,而长片体21与短片体22具有较佳的热传导性,并能集中热能,所以热能可将由长片体21与短片体22传导至容器10底面,再传导至容器10内部,因此可使得置于容器10内的被加热物品均匀受热,并能较快达到一定的高温,借此缩短加热时间,并且节省燃料。
另外,环形片体23的功用在于防止加热装置30的支撑架体31卡固于长片体21与短片体22的间的间隙。
再者,长片体21与短片体22的数量越多时,其集热效果更佳,所以当长片体21与短片体22的数量越密集时,容器10可于最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高温,如此节省更多的燃料。
综合以上所言,通过长片体21及短片体22具有较佳集热性,而将热能集中,使被加热物品可较快速达到一定的高温,所以加热时间得以缩短,并能节省燃料。
请配合参考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聚热装置20可为若干以容器10底面的中央处为圆心呈辐射状且相互间隔的金属所制的片体24所构成,片体24形成有面积较小的顶侧端面(图中未示)与底侧端面241,顶侧端面设置垂直于固设于容器10的底面,另于底侧端面241固设有一环形片体25。
请配合参考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聚热装置20可为若干以容器10底面的中央处为圆心呈环状排列且相互间隔的金属所制的弧形片体26所构成,弧形片体26形成有面积较小的顶侧端面(图中未示)与底侧端面262,顶侧端面设置垂直于固设于容器10的底面,于每一弧形片体26上设有若干穿孔261,穿孔261的目的在于增加热能的对流效果,另外,设置于容器10最外侧的弧形片体26的底侧端面262固设有朝向容器10底端中心延伸的突片263,突片263与容器10底端呈平行状。
请配合参考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聚热装置20可为若干以容器10底面的中央处为圆心呈环状且相互间隔的金属所制的柱体27所构成,柱体27的端面271系固设于容器10的底面,并且与容器10的底面呈垂直状。
综合以上各实施例,聚热装置20可为长、短片体21、22、片体24、具有穿孔261的弧形片体26与柱体27,通过上述等具有较佳的集热性,而使得热能可较快速地经由聚热装置20,再导入容器10内部,如此使得被加热物质可于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高温,进而缩短加热时间,并节省燃料。
另外,如同前述当长、片体21、22、片体24、弧形片体26与柱体27所设置的数量越多时,容器10内达到一定的高温时间就越短,如此可节省更多的燃料。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一容器的底面固设有聚热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聚热装置为若干金属制且长度不同的长片体与短片体所构成,长片体与短片体以容器底面的中央处为圆心且呈辐射状的间隔设置,长片体与短片体形成有面积较小的顶侧端面与底侧端面,顶侧端面设置垂直于容器的底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二短片体是设置于二长片体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一环形片体系固设于长片体与短片体的底侧端面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聚热装置为若干以容器底面的中央处为圆心呈辐射状且相互间隔的金属所制的片体所构成,片体形成有面积较小的顶侧端面与底侧端面,并且片体的顶侧端面与容器的底面呈垂直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一环形片体系固设于片体的底侧端面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聚热装置为若干以容器底面的中央处为圆心呈环状排列且相互间隔的金属所制的弧形片体所构成,弧形片体形成有面积较小的顶侧端面与底侧端面,并且弧形片体顶侧端面与容器的底面呈垂直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弧形片体上设有若干穿孔。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容器最外侧的弧形片体的底侧端面固设有朝向容器底端中心延伸的突片,突片与容器底端呈平行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聚热装置为若干以容器底面的中央处为圆心呈环状且相互间隔的金属所制的柱体所构成,并且柱体的端面与容器的底面呈垂直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一种具有立体聚热装置的容器,于一受热容器的底面固设有聚热装置,而该聚热装置具有较佳的集热性,当容器底面受热时,聚热装置可迅速地将热能传导至容器内部,而使得位于容器内部的被加热物质可更集中于受热,进而于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高温,借此缩短加热时间,而达到节省燃料的目的。
文档编号B65D25/00GK2912444SQ20062000213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6日
发明者詹弘仪 申请人:詹弘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