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卡式瓶灌装机的灌装机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式瓶灌装机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卡式瓶灌装机的灌装机构。
背景技术:
卡式瓶是一种管状瓶体,其内容置有药品等液体内容物,在卡式瓶灌装机上放入吊挂式流水线,由流水线输送到灌装工位进行灌装,现有灌装技术一次性向瓶体内注入满量液体,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液体急速注入,在液体上方会产生泡沫,影响灌装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式瓶灌装机的灌装机构,其目的在于在卡式瓶灌装机上实现对吊挂式流水线上的卡式瓶进行自动灌装作业,并且可以克服现有灌装技术缺点,在灌装工序中消除液体上方泡沫现象。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一种卡式瓶灌装机的灌装机构,其设置于卡式瓶吊挂式流水线上,其特征在于分为预灌装部分和过量灌装部分;具有由电机驱动的分配轴,分配轴上设有下述各凸轮;预灌装部分和过量灌装部分均具有如下结构设在分配轴上的柱塞泵活塞转向凸轮以与其配合的摆杆连接控制伞形齿轮,伞形齿轮与立轴上同轴固设的立轴齿轮啮合以驱动立轴转动,立轴以其上设置的齿轮与旋转头上设置的齿轮啮合而驱动旋转头转动,旋转头下方固接柱塞泵活塞;分配轴上设的柱塞泵缸体升降凸轮以与其配合的摆杆连接柱塞泵缸体以驱动柱塞泵缸体升降;柱塞泵活塞配合容置在柱塞泵缸体内;柱塞泵可以由不锈钢、玻璃钢或者陶瓷制成。
分配轴上设的灌装针升降凸轮以与其配合的摆杆连接灌装针立轴以驱动灌装针立轴升降,灌装针立轴上固设有灌装针;具有输液管,一端连接液缸,一端连接柱塞泵缸体上的入液口,又具有输液管,一端连接柱塞泵缸体上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灌装针入液口;过量灌装部分还具有如下结构分配轴上设的吸针升降凸轮以与其配合的摆杆连接吸针立轴以驱吸针立轴升降,吸针立轴上设吸针,吸针一端以连接管连接吸液泵。
上述预灌装部分和过量灌装部分具有一个以上的、相同数量的立轴以驱动各自连接的柱塞泵活塞,伞形齿轮驱动第一个立轴上同轴固设的立轴齿轮后,立轴齿轮依次以相互啮合的齿轮系驱动其下一个立轴的同轴固设的立轴齿轮从而驱动下一个立轴;分配轴上设的柱塞泵缸体升降凸轮以与其配合的摆杆连接一横轴,各柱塞泵缸体以连杆与该横轴连接从而横轴得以驱动柱塞泵缸体升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预灌装部分灌装针先向卡式瓶内灌注约为其容量一半的液体,卡式瓶传送到过量灌装工位后,灌装针再向卡式瓶内注入液体直至其超过卡式瓶容量,从而不会出现灌装完毕的卡式瓶内液面上方的泡沫现象,过量灌装部分的吸针则起将过量溢出的液体吸走的作用。电机驱动的分配轴上设置的凸轮分别控制各摆杆,以使各摆杆控制的各部件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到达指定位置而完成灌装,吸液等动作并复位以进行下一个工作周期的动作,实现对吊挂式流水线上的卡式瓶进行自动灌装作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式瓶灌装机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柱塞泵升降控制部分控制结构示意图图4为灌装针及吸针部分控制结构示意图图5为柱塞泵立轴旋转控制结构示意图图6为柱塞泵立轴旋转控制结构的侧向示意图图7为柱塞泵及其控制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A部分侧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卡式瓶灌装机总体结构示意图,卡式瓶被竖直吊挂在环形流水线10上,经过各机构,依次完成胶塞封闭底部、灌装、顶部封盖等工序。图中所示电机11的输出经过1∶40减速器12的减速而驱动分配轴13。
本实用新型分为预灌装部分,如图1、图2中的B部分,以及过量灌装部分,如图1、图2中的C部分。
预灌装部分和过量灌装部分各具有4套柱塞泵及灌装针,也即,可以各自同时对4个卡式瓶进行灌装,这8套柱塞泵及灌装针结构及驱动结构相同。故图2中预灌装部分仅表现一套柱塞泵的侧面,其他三套柱塞泵简略表示。
柱塞泵结构及其连杆结构见图7,图8,柱塞泵包括互相配合的柱塞泵活塞91及柱塞泵缸体92,柱塞泵缸体92两侧具有入液口921、出液口922,柱塞泵活塞91下部侧面具有纵向缺口910,柱塞泵工作原理为,当纵向缺口910正对入液口921时,柱塞泵缸体92被其下端铰接的连杆93向下牵引运动,柱塞泵缸体内92内的负压导致液体从入液口921注入柱塞泵缸体92内,此时出液口922被柱塞泵活塞91封闭以防止液体从出液口922倒流,吸入液体完毕后,柱塞泵活塞91旋转180度而使纵向缺口910正对出液口922,然后柱塞泵缸体92被其下端铰接的连杆93向上牵引运动,液体被从出液口922挤压而出,此时入液口921被柱塞泵活塞91封闭以防止液体从入液口921挤压倒流。
如图1,图5、图6分配轴13上设有柱塞泵活塞转向凸轮2以与其配合的摆杆21连接控制伞形齿轮22,伞形齿轮22与立轴24上同轴固设的立轴齿轮23啮合以驱动立轴24转动,立轴24以其上设置的齿轮25与旋转头27上设置的齿轮26啮合而驱动旋转头27转动,旋转头27下方固接柱塞泵活塞91,如此结构,柱塞泵活塞转向凸轮2旋转可最终驱动柱塞泵活塞91反复做180度旋转。并且立轴24通过同轴齿轮231、中间齿轮232及相邻立轴24上的同轴齿轮231之间啮合形成的齿轮系传动相邻立轴24,并依次传动下一个相邻齿轮,从而4套柱塞泵活塞91得以同时运作。
如图3,分配轴13上设的柱塞泵缸体升降凸轮3以与其配合的、铰接在机体上的摆杆31铰接连杆32再铰接摆杆33,摆杆33再铰接连杆93,连杆93是铰接在柱塞泵缸体92上的,通过上述互相连接的连杆和摆杆,柱塞泵缸体升降凸轮3的转动得以驱动柱塞泵缸体92升降。柱塞泵缸体92的入液口921具有连接液缸925的软管923,出液口922具有连接灌装针入液口431的软管924。
如图2,图3,4根连杆93全部铰接在同一根铰接轴34上,从而使没组4个柱塞泵缸体92得以同步运作。
如图1、图4,分配轴13上设有灌装针升降凸轮4,其通过与其配合的摆杆41连接灌装针立轴42从而控制灌装针立轴42上固设的灌装针43的升降,分配轴13上设有吸针升降凸轮5,其通过与其配合的摆杆51连接吸针立轴52从而控制吸针立轴52上固设的吸针53的升降。吸针53以连接管54连接吸液泵55。
上述每个灌装针升降凸轮4各控制4套灌装针43,只有在过量灌装部分才设有吸针53。
各凸轮根据需要设计曲线,以达到工作时的同步运作。
工作时,空卡式瓶6被流水线10传送到预灌装部分灌装针43的下方,灌装针升降凸轮4驱动灌装针43下降入卡式瓶6,此时,柱塞泵活塞91的纵向缺口910正对入液口921,柱塞泵缸体92被柱塞泵缸体升降凸轮3驱动下降,柱塞泵缸体内92内的负压导致液体从入液口921由软管923从液缸925吸注入柱塞泵缸体92内,然后柱塞泵活塞转向凸轮2驱动柱塞泵活塞91旋转180度使纵向缺口910正对出液口922,然后柱塞泵缸体92被柱塞泵缸体升降凸轮3驱动上升,其中液体由出液口922通过软管924由灌装针入液口431经过灌装针43注入卡式瓶6。在预灌装部分,凸轮设计为当灌液量达到卡式瓶6容量一半时,柱塞泵活塞91开始向入液口921转动,从而停止灌装,灌装针43开始上升,离开卡式瓶6。
卡式瓶6被流水线10输送到过量灌装部分的灌装针43下方后,上述流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凸轮设计为灌液量将超出卡式瓶6的容量才开始停止灌装,并且灌装针43下降的同时,吸针升降凸轮5控制吸针53下降到卡式瓶6的瓶口位置开始抽吸,当液体灌装到卡式瓶6位置时,超出容量的液体会通过吸针53、连接管54、吸液泵55被抽走而不至发生溢出现象,而且有效消除液面泡沫。灌装完成后,灌装针43和吸针53上升,卡式瓶6离开过量灌装工位,完成整个灌装工序。
上述流程循环往复,通过凸轮驱动各部件,各种动作的依序进行,从而实现灌装流水线作业。通过预灌装和过量灌装两个工序,有效消除了液面泡沫的产生。
权利要求1.一种卡式瓶灌装机的灌装机构,其设置于卡式瓶吊挂式流水线上,其特征在于分为预灌装部分和过量灌装部分;具有由电机驱动的分配轴,分配轴上设有下述各凸轮;预灌装部分和过量灌装部分均具有如下结构设在分配轴上的柱塞泵活塞转向凸轮以与其配合的摆杆连接控制伞形齿轮,伞形齿轮与立轴上同轴固设的立轴齿轮啮合以驱动立轴转动,立轴以其上设置的齿轮与旋转头上设置的齿轮啮合而驱动旋转头转动,旋转头下方固接柱塞泵活塞;分配轴上设的柱塞泵缸体升降凸轮以与其配合的摆杆连接柱塞泵缸体以驱动柱塞泵缸体升降;柱塞泵活塞配合容置在柱塞泵缸体内;分配轴上设的灌装针升降凸轮以与其配合的摆杆连接灌装针立轴以驱动灌装针立轴升降,灌装针立轴上固设有灌装针;具有输液管,一端连接液缸,一端连接柱塞泵缸体上的入液口,又具有输液管,一端连接柱塞泵缸体上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灌装针入液口;过量灌装部分还具有如下结构分配轴上设的吸针升降凸轮以与其配合的摆杆连接吸针立轴以驱动吸针立轴升降,吸针立轴上设吸针,吸针一端以连接管连接吸液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瓶灌装机的灌装机构,其特征在于预灌装部分和过量灌装部分具有一个以上的、相同数量的立轴以驱动各自连接的柱塞泵活塞,伞形齿轮驱动第一个立轴上同轴固设的立轴齿轮后,立轴齿轮依次以相互啮合的齿轮系驱动其下一个立轴的同轴固设的立轴齿轮从而驱动下一个立轴;分配轴上设的柱塞泵缸体升降凸轮以与其配合的摆杆连接一横轴,各柱塞泵缸体以连杆与该横轴连接从而横轴得以驱动柱塞泵缸体升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卡式瓶灌装机的灌装机构,其设置于卡式瓶吊挂式流水线上,分为预灌装部分和过量灌装部分,其具有由电机驱动的分配轴,分配轴上设有柱塞泵活塞转向凸轮、柱塞泵缸体升降凸轮、灌装针升降凸轮,通过各自配合的摆杆分别柱塞泵和灌装针和着时间节拍协调动作,将液体注入卡式瓶,在过量灌装部分还设有由凸轮控制的吸针以吸取过量注入的液体。本实用新型在卡式瓶灌装机上实现对吊挂式流水线上的卡式瓶进行自动灌装作业,并且可以克服现有灌装技术缺点,在灌装工序中消除液体上方泡沫现象。
文档编号B67C3/02GK2853761SQ20052013255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1日
发明者钱志财 申请人:钱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