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垃圾减量化容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垃圾的原位减量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是由各种各样的成分组成,其中有机部分占垃圾成分的最大比例。一般的垃圾容器仅仅起到接纳垃圾的作用,没有考虑有机垃圾的可生物降解特点,不利于垃圾的源头减量化。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但仅仅是在垃圾投放点增加了几个垃圾筒,分别标明应分类的垃圾,一般的分类垃圾筒制造没有考虑有机垃圾的可生物降解特点,导致本可以经过微生物作用减量化的有机垃圾仍然按原有的汽车运输方式进入垃圾填埋场,这无疑增加了垃圾运输的费用,也占用了宝贵的填埋场空间,同时有机垃圾在填埋场内将增加其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及环境空气的风险。在有机垃圾投放的源头减少其体积和质量,将大大降低后期的运输、处理及处置费用,降低其环境污染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垃圾容器的不足,实现在有机垃圾的投放源头减少有机垃圾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减量化容器。该垃圾容器不仅能接纳有机垃圾,而且能在无外力作用下减少有机垃圾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垃圾容器做成内外两层的有底和盖的容器,其中内层有孔,内外层之间有间隙并充满空气介质,垃圾进入容器后,氧气通过内层的孔供应给天然附着在垃圾上的土著好氧微生物,微生物利用有机垃圾中的养分繁殖,同时释放出热量和二氧化碳,富含二氧化碳的热空气由于比重轻将向上运动,富含氧气的冷空气比重大将向下运动,于是在垃圾容器内底层气体和上层气体间形成压力差,富含氧气的冷空气不断从底部进入垃圾容器内层补充被消耗的氧气,热空气则从上部排出带走有机垃圾分解的产物二氧化碳。同时,微生物由于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而大量繁殖,有机垃圾被微生物分解,从而实现有机垃圾质量和体积的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接纳垃圾的同时,减少有机垃圾的质量和体积,结构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图2为实施例1的装置立面图图3为实施例1的装置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可结合
图1得到说明。将垃圾容器做成由外层1、内层2、容器底3、容器盖6组成的容器,内层2上布设孔洞5,容器盖6上有垃圾投放口7,外层1和容器底3无孔,内层2和外层1之间有空隙,通过垃圾投放口7将有机垃圾4放入内层2的内部空间。外部空气通过垃圾投放口7和孔洞5进入有机垃圾4,微生物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好氧呼吸,分解有机垃圾,释放出热量和二氧化碳,热量加热空气形成上升气流,上升气流通过垃圾投放口7进入大气,由此,有机垃圾内部形成气压差。冷空气在气压差的作用下,通过孔洞5进入有机垃圾内部,以补充被消耗的氧气,促进微生物继续分解有机垃圾。
实施例1如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装置立面和平面,该装置分内外两层,外层2和内层3均为圆柱形,外层2和容器盖6连为一个整体,容器盖6上对称开两个洞作为垃圾投放口5,内层3上均匀开孔4,底座1为圆形且与外层2相互分离。该装置所需材料如下外层2和容器盖6为不锈钢材料,内层3和底座1为PVC材料。安装时,可先将底座1放在垃圾投放点,把内层3放在底座1中央,最后将外层2和容器盖6套在内层3外面,并由底座1支撑整个装置。使用时,可从垃圾投放口将有机垃圾投掷入容器内层,待垃圾需要清理时,将一体化的外层2和容器盖6拿开,取出内层3即可。
权利要求1.垃圾减量化容器,能接纳垃圾并减少容器内有机垃圾的质量和体积,其特征在于容器分内外两层,有机垃圾通过投放口进入容器内层后,土著微生物消耗氧气、分解有机垃圾同时释放热量,在容器内外层形成热压力差,富氧冷空气穿过内层进入垃圾,热空气从投放口排出,从而实现有机垃圾的减量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减量化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内层上有孔洞,内外层之间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减量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中包含可生物降解有机成分为2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减量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的含水率为15%~55%。
专利摘要一种能实现有机垃圾减量化的垃圾容器。它分内外两层、有底有盖,其中内层有孔洞。有机垃圾置于容器内层,土著微生物分解有机垃圾、同时释放热量及消耗氧气,垃圾体内由此形成热压力差,冷空气穿过内层进入垃圾补充所消耗的氧气,热空气从投放口排出带走有机垃圾分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有机垃圾的减量化。
文档编号B65F1/00GK2851183SQ20052012961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5日
发明者张相锋, 杨志峰, 陈家军, 葛垚 申请人: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