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油汽罐排气回收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挥发化工原料罐安全排气阀排放气体的回收装置。
石化行业的露天油汽罐(易挥发化工原料罐),通常为了贮罐保持一定的安全压力而安装有呼吸阀和安全排气阀。当达到设定安全压力极限时,安全阀开启排放。由于排放的气体属于罐内液体挥发物,不仅造成了原料的浪费,而且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有关资料表明,在高温季节,同时采用喷淋降温措施,日排放损失率为万分之2.5。为提高安全性和减少排放量,现在有一种在罐内安装浮顶的方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还不能彻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而且造价高,罐体改造工程量大,时间长,在工程前需要将罐内原料排放及清理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汽罐排气阀的排气回收装置,采用简单的结构有效地回收排气阀排放的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油汽罐排气回收装置,其主要技术特点是该排气回收装置为冷凝装置,与油汽罐的排气阀相连。
本实用新型利用冷凝原理将这些易挥发的气体回收,一是避免原料的浪费,二是避免环境污染。冷凝装置可以是多种结构形式,只要能安全地回收排放气体即可。本实用新型可以优选如下两种方式一是冷凝装置包括壳体及其内的换热管,换热管一端连接油汽罐的排气阀,一端为冷凝液出口,壳体内连接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该方式是换热管内的气体与换热管外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使换热管内的气体被冷凝回收。一般可以是换热管上端接排气阀,下端为冷凝液出口,冷媒如果使用非液体性物质,壳体下部接冷媒进管,上部接冷媒出管;冷媒如果使用液体性物质,壳体上部接冷媒进管,下部接冷媒出管。或者是如果换热管水平方向放置,可以按通常的方式选择冷媒的进管和出管的位置,以使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了达到使用自动化及可靠性,壳体内可以安装温控装置,控制制冷机工作以及压力控制元件,这些均有现有技术方式相对应。壳体需要进行保温处理。换热管可以是盘管等形式。
上述方案,换热管的冷凝液出口端最好接一液气分流罐,液气分流罐上带有安全阀,避免因部分气体不能被冷凝时,再次分离及提高安全性。
二是冷凝装置包括壳体及其内的换热管,换热管一端为冷媒进口,一端为冷媒出口,壳体内下部接油汽罐排气阀,下部另有冷凝液出口。该方式是换热管内的冷媒与壳体腔体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气体被冷凝后落入壳体底部,由冷凝液出口回收。壳体同样需要进行保温处理。换热管可以是列管或翅片列管式等形式。
同样,为了达到使用自动化及可靠性,壳体内可以安装温控装置,控制制冷机工作以及压力控制元件,这些均有现有技术方式相对应。壳体上可以带有安全阀,避免因部分气体不能被冷凝造成壳体内压力增大。
下面结合实施例
图1、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 2翅片列管换热管 3盘管换热管 4气体入口 5冷凝液出口 6冷媒进管 7冷媒出管 8安全阀 9油汽罐排气阀 10液气分流罐 11安全阀图1是换热管接油汽罐排气阀9,换热管采用盘管换热管3。换热管顶端接油汽罐排气阀9,下端为冷凝液出口5,出口端接一液气分流罐10,其顶端带有安全阀11,壳体内形成的腔体下部接冷媒进管6,上部接冷媒出管7。
图2是壳体1内的换热管接冷媒,换热管采用翅片列管换热管2。换热管底端接冷媒进管6,上端接冷媒出管7,壳体内形成的腔体下部接油汽罐排气阀9,底部设有冷凝液出口5,壳体顶端设有安全阀8。
为了达到使用自动化,壳体内可以安装温控装置,控制制冷机工作以及压力控制元件,这些均有现有技术方式相对应。它们是对本技术方案的补充,所以在图中不再示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快捷,安装不影响贮罐的正常使用,回收率高,避免了原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具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广泛用于加油站、贮罐、槽车罐及石油化工行业露天油汽罐的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油汽罐排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排气回收装置为冷凝装置,与油汽罐的排气阀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壳体及其内的换热管,换热管一端连接油汽罐的排气阀,一端为冷凝液出口,壳体内连接有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管的冷凝液出口端接一液气分流罐,液气分流罐上带有安全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壳体及其内的换热管,换热管一端为冷媒进口,一端为冷媒出口,壳体内下部接油汽罐排气阀,下部另有冷凝液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上带有安全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油汽罐排气回收装置,其主要技术特点是该排气回收装置为冷凝装置,与油汽罐的排气阀相连。利用冷凝原理将这些易挥发的气体回收,一是避免原料的浪费,二是避免环境污染。该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快捷,安装不影响贮罐的正常使用,回收率高。
文档编号B65D90/32GK2436475SQ0021584
公开日2001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9日
发明者许刚, 刘昭清, 许亮, 王云山, 王木安, 翟丕功, 刘风云 申请人:淄博市临淄镭射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