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人员近地空投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空军突防飞机在超低空情况下空投机上人员所使用的空投装置。
目前空投飞机在作战空投区上空进行空降突击时均采用降落伞,缺点是为保证开伞,空投飞机在作战区上空180~300米,以130节较低速度飞行易受地面轻武器火力射击,伞兵离机后在20到30秒的慢速下降中易被当活靶击中,人们一直在研究近地空投方案,以有效地摆脱雷达及地面火力的跟踪,增加突然性。在现有技术中有两种,一种是近地牵引系统,利用地面钢索减速,一种是低空降落伞牵引系统。参阅《国际航空》1991年10期52页,两者实际特点是一样的,都是通过飞机在近地(离地面5米)高度空投人员舱,通过制动钢索或降落伞减速,虽然降落伞牵引系统好一些,但共同的缺点是钢索或降落伞减速仅在人员舱撞地前起主要作用,而这一时间在此高度上仅有0.2~2.0秒,剩余的水平速度和近全部的垂直速度就主要依靠人员舱同地面的0~0.2秒的撞击来实现,很容易造成空降人员的伤亡而丧失战斗力,另外该方案对空投高度及着陆场地要求很高,在作战境况下成功率将会很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空中突防中钢索或低空降落伞牵引系统所存在的人员舱着陆撞击过大的问题,确保人员在近地空投时不受损伤,并改善近地空投人员的实施条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将空投人员及座椅固定在一个由球状硬质壳体包容的陀螺万向轴系统中,构成空投人员舱;在硬质壳体表面上附有气体发生器瓶、充气管路及均匀分布覆盖的触须式结构,构成减速缓冲系统。
触须式结构由气密织物制成是可充气的,由主杆及顶部支叉组成,充气前可折叠;
触须式结构充气后主杆可沿硬质外壳表面垂直方向展开,支叉垂直于主杆与其相邻触须结构的支叉相互连接组成网装球面体;硬质壳体是分半的或开有出入口,人员进入硬壳中可将其锁闭;硬质壳体与人员舱座椅分别固定在万向轴框架的两个相互独立的轴上;空投人员及座椅的重心远离万向轴系的交点,当硬质外壳沿任意方向滚动时人员可始终保持一个稳定位置;硬质壳体及触须结构可以是用透明材料制成的。
近地空投开始时,空降人员进入硬壳舱并将其锁闭,当硬壳舱滚出机体时,气体发生器自动工作,迅速展开触须式结构,触地后开始滚动,停止时人员可迅速跳出舱外。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人员不直接触地的软着陆,在近地空投时优点突出。其近地空投时的垂直方向的冲量可由触须体运动的空气阻力及触地后的弹性衰减,消除了制动钢索或低空降落伞牵引系统中空投人员舱的垂直撞击现象,故对空投的飞行高度不需严格要求,符合实战需要;近地空投的主要减速方向是水平方向,本实用新型在各运动方向上有与降落伞相似的空气阻力特性且触须有自适应阻力调节功能,更重要的是球形触须结构有很好的滚动阻力特性,可消除水平撞击,使减速过程延长;用本实用新型空投人员着陆场地不限,沙漠、戈壁、丛林、丘陵、沼泽、水面均可,有很强的适应性;采用触须式结构,可用少量气体,在很短的时间内充满较大空间,增大运动及滚动阻力,提高缓冲效果,生存力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示意如图所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面图(触须结构未充气附着在硬质壳体表面)。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触须结构的表面支叉(9)构成网状球面的一种实施方案的分布排列情况。
参照
图1所示均匀分布的可充气式触须结构(1)在充气后沿硬质壳体(3)的表面垂直方向展开;硬质壳体具有可锁闭的出入口(2),其内部有气体发生器瓶(8)及相应的充气管路(图中未表示)和一个万向轴框架(5)(6),空投人员(4),用安全带系于座椅(7)上,而座椅固定在万向轴系的其中一轴(6)上。当该空投装置着陆沿任意防向滚动时,人员可保持稳定位置,由于充气的触须结构的迎风阻尼及在触地部分的滚动阻尼,使该装置可迅速平稳减速。
权利要求1.一种主要用于飞机在超低空飞行时空投机上人员的人员近地空投装置,由触须式结构(1),人员舱(3)及座椅(7)组成,其特征在于触须式结构(1)由气密织物制成是可充气的,其均匀分布在人员舱(3)表面;人员舱(3)为球状硬质壳体,附有气体发生器(8)及相应的充气管路,其内固定有万向轴框架(5)(6)和人员座椅(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近地空投装置,其特征是触须式结构由主杆(1)和支叉(9)组成,充气后主杆(1)垂直于人员舱(3)表面,各支叉(9)又垂直于主杆(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员近地空投装置,其特征是所有触须式结构相邻主杆(1)上的支叉(9)相互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网状球形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近地空投装置,其特征是万向轴框架的一根轴(5)同人员舱体(3)相联,而另一根轴(6)同座椅(7)相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员近地空投装置,其特征是座椅(7)及乘员(4)的重心偏离万向轴框架轴系(5)(6)的交点。
专利摘要一种飞机在超低空飞行情况下,空投机上人员的人员近地空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投舱着陆撞击过大人员易受损伤的问题。该装置的主要特征是用可充气的球状触须式结构,覆盖在球形人员舱的外表面,用其运动的迎风阻力和滚动阻力起水平方向的均匀减速缓冲作用,在垂直方向也有很好的减速缓冲作用。舱内有陀螺万向轴框架,可保证该装置在滚动时人员舱的稳定位置。
文档编号B64D25/00GK2174423SQ93213768
公开日1994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25日
发明者魏邦旭, 刘安青 申请人:魏邦旭, 刘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