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动无人驾驶直升机桥梁式机身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翼直升机,进一步涉及一种电动无人驾驶直升机桥梁式机身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无人驾驶直升机的机身结构是在遥控模型的基础上改进来的,沿袭了这种侧板受力的设计方法。这种结构造成空间较为狭窄,机身强度较低,不能给机载设备提供很好的保护。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无人驾驶直升机的留空时间和工作效率,并对它的控制系统起到了保护作用的机身结构。电动无人驾驶直升机桥梁式机身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且均为水平放置的上层板101、中层板102和下层板103 ;第一隔框201,位于机身前部,垂直放置,连接中层板和下层板;第二隔框202,位于机身中部,垂直放置,连接中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中层板在第一隔框与第二隔框之间有1个圆形的电动机安装孔1001 ;第三隔框203,位于机身尾部,垂直放置,连接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第四隔框301,垂直放置,位于第二隔框202上方,连接上层板和中层板;电动机固定板104,水平放置,与电动机安装孔固定连接,用于连接电动机;侧板501、502;主轴601;第五隔框105,水平放置,与上层板固定连接,用于限定主轴。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电动无人直升机沿袭了油动直升机的结构,发动机垂直于前进方向90°下置,以发动机为主体,这种特点要求承载结构的强度下移,而电动直升机的电动机可以摆放在任意位置,所以本发明采用了高层建筑和桥梁的框架式结构,把下部结构做的很紧凑,原发动机舱作为保护器材的设备舱,将上部分结构作为结构强度的主体部分。这种结构强度大,重量轻,承载了无人机百分之九十的重量,比传统的侧板结构减轻了百分之三十的重量,提升了无人机的留空时间和工作效率,并且对它的控制系统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它的侧板失去了传统承载受力的功能,只起着附着控制系统和美观的作用。
图1是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01代表上层板,102代表中层板,103代表下层板,104代表电动机固定板,105代表第五隔框,201代表第一隔框,202代表第一隔框,203代表第三隔框,301代表第四隔框,501,502代表侧板,601代表主轴,701代表电动机,1001代表电动机安装孔。图2是图1装配图。图3是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01代表上层板,102代表中层板,103 代表下层板,104代表电动机固定板,105代表第五隔框,201代表第一隔框,202代表第一隔框,203代表第三隔框,301代表第四隔框,501、502代表侧板,601代表主轴,701代表电动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对照图1-3,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电动无人驾驶直升机桥梁式机身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且均为水平放置的上层板101、中层板102和下层板103 ;第一隔框201,位于机身前部,垂直放置,连接中层板和下层板;第二隔框202,位于机身中部,垂直放置,连接中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中层板在第一隔框与第二隔框之间有1个圆形的电动机安装孔1001 ;第三隔框203,位于机身尾部,垂直放置,连接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第四隔框301,垂直放置,位于第二隔框202上方,连接上层板和中层板;电动机固定板104, 水平放置,与电动机安装孔固定连接,用于连接电动机;侧板501、502 ;主轴601 ;第五隔框 105,水平放置,与上层板固定连接,用于限定主轴。所述第一隔框201、中层板102、第二隔框202、下层板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电动机;所述下层板103与第一隔框201呈直角形连接,前端板位于上层板之下;所述机身隔框与中层板呈“丁”字形连接,机身隔框位于中层之上,机身隔框与上层板为直角连接;所述第二隔框202与中层板102和下层板103的连接呈“H”形,第二隔框202位于中层板和上层板之间;所述第三隔框203与下层板的连接呈直角形,第三隔框203与下层板的连接呈“丁” 字形,第三隔框203与上层板的连接呈“丁”字形;第三隔框203位于上层板和中层板的后侧;所述上层板101、中层板102、下层板103、第一隔框201、第二隔框202、第三隔框203、第四隔框301、电动机固定板104、第五隔框105以及两块侧板501、502均为镂空结构;所述上层板101、中层板102、下层板103、第一隔框201、第二隔框202、第三隔框203、第四隔框 301、电动机固定板104、第五隔框105以及两块侧板501、502的连接方式均为螺丝连接。通过几十个定位孔及螺丝把桥梁结构连接到一起,组成框架式结构,在各个板上的每一个螺孔分别起着定位和紧固的作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以下层板103为基准,将第一隔框201、第二隔框202、连接到下层板103上。用螺丝将下层板103的定位孔3与定位孔4和第二隔框202的定位孔3'和定位孔4'连接并紧固。同样地,用螺丝将下层板103的定位孔5与定位孔6和第二隔框202的定位孔5'和定位孔6'连接并紧固。在第一隔框201和第二隔框202之间安置电动机701,通过电动机固定板104和中层板102固定电动机。安装中层板102时利用第一隔框201和隔第二隔框202的定位孔进行定位。第一隔框201的定位孔7'和定位孔8'与中层板102上的定位孔7和定位孔8连接,第二隔框 202的定位孔11'和定位孔12'与中层板102上的定位孔11和定位孔12连接。
通过定位孔9'和定位孔10'将隔框4定位并紧固在中层板102上定位孔9和定位孔10的位置。电动机固定板104需要连接到电动机701、中层板102和第四隔框301。首先,通过电动机固定板104上的定位孔19和定位孔20连接到第四隔框104的定位孔19'和定位孔20'的位置。然后,用螺丝将电动机固定板104的定位孔25'、26'、27'、28'连接到电动机的定位孔25、26、27、观定位孔上,紧固。最后,用螺丝将电动机固定板104上的定位孔21' ,22' ,23' ,24'连接到电动机的定位孔21、22、23、24上,注意紧固。将电动机固定板上的定位孔17'和定位孔18'利用螺丝连接到上层板的定位孔 17和定位孔18。隔框3的安装需要连接到下层板、中层板和上层板。隔板3的定位孔1'和定位孔2'对应下层板的定位孔1和定位孔2,隔板3的定位孔13'和定位孔14'对应中层板的定位孔13和定位孔14,隔板3的定位孔15'和定位孔16'对应上层板的定位孔15和定位孔16。安装侧板501、502时将侧板的定位孔与第一隔框201、第二隔框202、第三隔框 203、中层板102和上层板101的对应定位孔的连接即可。
权利要求
1.电动无人驾驶直升机桥梁式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且均为水平放置的上层板(101)、中层板(10 和下层板(103);第一隔框001),位于机身前部,垂直放置,连接中层板和下层板;第二隔框002),位于机身中部,垂直放置,连接中层板和下层板; 所述中层板在第一隔框与第二隔框之间有1个圆形的电动机安装孔(1001); 第三隔框003),位于机身尾部,垂直放置,连接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 第四隔框(301),垂直放置,位于第二隔框(20 上方,连接上层板和中层板; 电动机固定板(104),水平放置,与电动机安装孔固定连接,用于连接电动机; 侧板(501、502); 主轴(601);第五隔框(105),水平放置,与上层板固定连接,用于限定主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涡轮轴无人驾驶直升机桥梁式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框001)、中层板(102)、第二隔框002)、下层板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电动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涡轮轴无人驾驶直升机桥梁式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板(10 与第一隔框O01)呈直角形连接,前端板位于上层板之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涡轮轴无人驾驶直升机桥梁式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隔框与中层板呈“丁”字形连接,机身隔框位于中层之上,机身隔框与上层板为直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涡轮轴无人驾驶直升机桥梁式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框(202)与中层板(102)和下层板(103)的连接呈“H”形,第二隔框(202)位于中层板和上层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涡轮轴无人驾驶直升机桥梁式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框Q03)与下层板的连接呈直角形,第三隔框(20 与下层板的连接呈“丁”字形,第三隔框Q03)与上层板的连接呈“丁”字形;第三隔框(20 位于上层板和中层板的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何一项所述涡轮轴无人驾驶直升机桥梁式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101)、中层板(102)、下层板(103)、第一隔框(201)、第二隔框(202)、第三隔框(203)、第四隔框(301)、电动机固定板(104)、第五隔框(105)以及两块侧板(501、 502)均为镂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何一项所述涡轮轴无人驾驶直升机桥梁式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101)、中层板(102)、下层板(103)、第一隔框(201)、第二隔框(202)、第三隔框(203)、第四隔框(301)、电动机固定板(104)、第五隔框(105)以及两块侧板(501、 502)的连接方式均为螺丝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翼直升机,进一步涉及一种电动无人驾驶直升机桥梁式机身结构。电动无人驾驶直升机桥梁式机身结构,包括上层板101、中层板102和下层板103;第一隔框201;第二隔框202;的电动机安装孔1001;第三隔框203;第四隔框301;电动机固定板104;侧板501、502;主轴601;第五隔框105,水平放置,与上层板固定连接,用于限定主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了高层建筑和桥梁的框架式结构,把下部结构做的很紧凑,原发动机舱作为保护器材的设备舱,将上部分结构作为结构强度的主体部分。
文档编号B64C1/06GK102514707SQ20111043569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2日
发明者赵曙光 申请人:天津曙光敬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