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空浮动平台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髙空浮动平台一、 技术领緘本实用ts涉及一种平台,尤其是一种能悬浮于高空中、可随意移动升降 的高空浮动平台,厲于浮力型飞空器技术领域。二、 背景^^"目前现有的浮力型飞空器主要有飞艇和气球,前者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宜操作,受风力影响较大,易损坏,而且综M用成本高;后者功能单一, 负载能力有限,使用范围窄小。三、 发明内審本实用自的目的旨在克itJi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 特、性能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的髙空浮动平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空浮动平台,包括安 装于下方支架上的平台体,平台体的上方设有上立塔,平台体与支架及上立塔 之间连有数,力张线,平台与地面之间通过数条系留揽线连接;在平台体的 内部设有空腔,支架上设有平衡配重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平台体的外围 设有环形气囊,在空腔内布有各自独立的管状气囊,平台体上装有上下升降和 水平移动的躯动装覧及电能装置;在平台体的上、下台面都设有数条相互交叉 的骨架支撑梁,交叉的骨架支撑梁之间设有数根与其相连接加强肋条。上述的赞狀气囊呈排管式或集東式分布,浮力大,安全li髙。 为了方^A上下平台,平台上设有扶梯和升降电梯。本实用新敏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是,构思独特,设计新颖, 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成本低等优点,是一个多功用型的空中浮动平台,搡作 灵活,抗风千扰能力强,不易损坏;同时由于运用了独特的浮力支撑原理和结 构支撑相结合,在理论上该浮空平台的结抅尺寸可超常大,能广泛应用于多个 领域。四、 附围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台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理解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困l、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空浮动平台主要是由安装于下 支架17上的平台体1构成的,支架17上设有平衡配重装置15,在平台体的 上方设有上立塔6,平台体与支架及上立塔之间连有数条拉力张线13,以增强 平台的稳面性,平台与地面之间通过数条系留揽线H连接,以便在有效的范 围内控制浮动平台的空中姿态;在平台体l的内部设有空腔16,空腔16内设 有各自独立的、呈排管式分布的管状气囊10,在平台体1的外围设有环形气 囊5,平台体上装有四个对称分布的用于水平方向上驱动的叶栅式风扇2和四 个对称分布用于垂直方向上驱动的叶栅式风扇4及用于提供电能的数个风力 发电机8或太阳能转换装置;平台体的上、下台面都设有数条相互交叉的骨架 支據梁3,交又的骨架支撑梁之间设有数根与其相连接加强肋条7,以保证平 台的承载幾度,为了方便上下平台,平台上设有扶梯11和升降电梯12,为充 M证平台上人员的安,,可在上平台面上加设安全围栏9;根据功用需要, 还可在平台上方架设顶棚。该平台既可系留地面使用,又可升空或移动飞行;若平台需要升空或移动 飞行,在解开系留揽线后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在提供动力的同时又可进行 方向改变控制平台的姿态,反应灵敏,易于控制,升降自如,可综合利用风能 或太阳能等自然能源,环保、经济,性能功效优越,可应用于多賴域,巿场 前景广阔。
权利要求1、一种高空浮动平台,包括安装于下方支架(17)上的平台体(1),平台体的上方设有上立塔(6),平台体与支架及上立塔之间连有数条拉力张线(13),平台与地面之间通过数条系留揽线(14)连接;在平台体(1)的内部设有空腔(16),支架(17)上设有平衡配重装置(15),其特征在于在平台体(1)的外围设有环形气囊(5),空腔(16)内布有各自独立的管状气囊(10),平台体上装有驱动装置(2)、(4)及电能装置(8);平台体的上、下台面都设有数条相互交叉的骨架支撑梁(3),交叉的骨架支撑梁之间设有数根与其相连接加强肋条(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浮动平台,其特征在于管状气囊(10) 呈排管式或l^式分布。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空浮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平台上设 有扶梯(11)和升降电梯(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台,尤其是一种能悬浮于高空中的高空浮动平台,它主要包括安装于下方支架上的平台体,平台体的上方设有上立塔,平台体与支架及上立塔之间连有数条拉力张线,平台与地面之间通过数条系留揽线连接;在平台体的上、下台面之间设有空腔,支架上设有平衡配重装置,其特点是,在平台体的外围设有环形气囊,空腔内布有各自独立的管状气囊,平台体上装有驱动装置及电能装置;平台体的上、下台面都设有数条相互交叉的骨架支撑梁,交叉的骨架支撑梁之间设有数根与其相连接加强肋条;具有构思独特,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成本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文档编号B64B1/06GK201045074SQ200720019878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2日
发明者王旭东 申请人: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