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是一种基于双V型开体船的由五片体组成可折叠展开呈W型的新型吸油船,该船体主要由首部片体(5),与船中纵剖面对称分布的左舷外侧片体(1)、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内侧片体(3)和右舷外侧片体(4)组成;所述五片体之间采用铰接机构连接。本发明采用双V型尾部设计,增大片体贴合时的接触面积,缓解插销锁定装置和铰接装置的应力状态,提高其可靠性并延长使用寿命;在船体展开时能增大扫油面积,提高吸油效率,从而克服了以往收油船收油宽度小,收油效率低下的缺点。
【专利说明】
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吸油船,特别是一种基于V型开体船的由五片体组成可折叠展开呈W型 的新型吸油船。
【背景技术】
[0002] 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空前繁荣,海洋运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 之而来因船舶碰撞、翻倾、搁浅等原因而发生的较大规模海上恶性溢油事故,已成为海洋生 态的重大威胁,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溢油回收船在溢油回收、防止海洋环境污染中起到 非常重要的作用。
[0003] 目前我国现有的溢油回收船船型(单体船和双体船)设计缺乏系统性,甚至部分船 型设计存在一定缺陷,收油处置的能力不足,缺乏具有创新性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例如, 仍然大量使用旧式堰式吸油船,油污处理效率低。而类似我国较为先进的"中油应急101"收 油船采用加装的大型扫油臂的方案又存在强度难以满足要求,无法加装吸油装置,液压机 械装置维护困难等问题。
[0004] 近年来国际上提出多种创新性解决方案,为新型吸油船型提供了启发,例如德国 Bottsand级溢油回收船大胆尝试V型开体船船型等,但由于船体设计缺乏主体,无法确保其 航行稳定性以及操纵性,且船体展开力矩由尾部铰接处的液压装置提供,对船身强度要求 较高,该设计仍处于验证阶段,尚未形成成熟设计方案。
[0005] 海上溢油事故一旦发生,由于海上风浪作用造成浮油扩散速度快,污染面积广,一 般大型海上漏油事故溢油面积在200km2以上,而目前在役收油船单词扫油宽度普遍在20-40m之间,工作效率低,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0006] 海上浮油油膜较薄多在1-2_,一般收油船在针对低油膜厚度,油水比例低等工作 条件时溢油回收能力受限,收油效率低。
[0007] 目前建成投入使用的吸油船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0008] 1)收油机布置较少且种类单一,无法快速控制溢油区域扩散。
[0009] 2)单次收油覆盖区域较小且需要重复吸油,保证无浮油残存,工作效率较低。
[0010] 3)海上浮油油膜厚度薄,油水比例较低,导致收油机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式W型收油船,以克服上述现有技 术存在的问题。
[0012]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13] 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是一种基于双V型开体船的由五片体组成可折 叠展开呈W型的新型吸油船。该吸油船的船体主要由首部片体,与船中纵剖面对称分布的左 舷外侧片体、左舷内侧片体、右舷内侧片体和右舷外侧片体组成;所述五片体之间采用铰接 机构连接。
[0014] 所述的左舷内侧片体、右舷内侧片体和首部片体,其头端分别布置有首部全回转 吊舱推进器,其尾端分别布置有带导管的尾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所述的左舷外侧片体、右 舷外侧片体,其头端分别布置有带导管的船首侧向推进器,其尾端分别布置有带导管的尾 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在左舷内侧片体与右舷内侧片体,以及左舷外侧片体与右舷外侧片 体铰接处的前方两侧布置有动态斜面式主吸油机;在舷侧沿船体的长方向布置有舷侧辅助 机吸油孔。
[0015] 本发明通过船首侧向推进器和尾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的推开作用,使五片体展开 形成W型的船体;反之,通过所述推进器的缩回作用,使五片体合拢形成整体船体。
[0016] 当五片体展开时,所述的左舷内侧片体和右舷内侧片体的尾部铰接处通过V型尾 插销锁定机构锁定;当五片体合拢时,所述的左舷外侧片体、右舷外侧片体的头部分别与首 部片体的外侧接触相连,并且通过船身沿船长布置的轴向锁紧装置锁定。
[0017] 所述的V型尾插销锁定机构,其为圆孔插销式锁紧机构,使得当左舷外侧片体、右 舷外侧片体分别绕其尾部两侧的尾部铰接机构旋转角度<^为60°时,左舷内侧片体、右舷内 侧片体的两侧板相贴合,此时圆孔插销式锁紧机构的内插销弹出,对该锁紧机构扣合两部 分完成锁定,固定左舷外侧片体与左舷内侧片体、右舷内侧片体和右舷外侧片体的位置,使 得它们的张角W的角度不变。
[0018] 所述的左舷内侧片体和右舷内侧片体,其头部的内端通过弧形滑轨机构与首部片 体的尾部的中部相连,其头部的外端通过首部铰接机构与首部片体的尾部的两侧铰接;其 尾部通过尾部铰接机构分别与左舷外侧片体、右舷外侧片体的尾部铰接相连。
[0019] 所述的左舷内侧片体和右舷内侧片体,其与首部片体位置的固定是通过布置在弧 形滑轨上的圆孔插销锁定机构实现的,当左舷内侧片体、右舷内侧片体分别绕首部铰接旋 转a 2 = 30°时,弧形滑轨末端与首部片体的侧板上的凹槽相贴合,此时圆孔插销锁定机构内 的柱型插销弹出,将弧形滑轨与首部片体船体板上对应的凹槽扣合,保证左舷内侧片体、右 舷内侧片体与首部片体位置固定,此时夹角a 2的角度不变。
[0020] 所述的首部铰接机构和尾部铰接机构,均由左侧铰接件、右侧铰接件和铰销组成, 结构相同,但首尾铰接尺寸不同。
[0021] 所述的首部铰接机构和尾部铰接机构,均采用以下工艺制成:将40Cr合金钢经过 840°C油淬之后,再经过500°C回火油冷处理60min得到。
[0022] 所述的船体的船尾采用双V型尾设计,船舶展开时,左舷外侧片体、左舷内侧片体、 右舷内侧片体、右舷外侧片体的尾部贴合接触,这使它们的尾部铰接机构线接触转为V型尾 两侧板面接触,缓解尾部应力集中,改善铰接机构受力情况,提高其可靠性并延长使用寿 命。
[002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主要的优点:
[0024] 1.由于采用五部分片体组成,片体之间以铰接机构及弧形滑轨相连接的结构,所 以能够实现W型和三叉型展开。利用展开的船体,可显著增加船体收油宽度,且在W型底部有 效积累油厚利于收油机高效工作,克服了以往收油船收油宽度小,收油效率低下的缺点。
[0025] 2.在片体舷侧开吸油孔,在船体展开时能增大扫油面积,提高吸油效率。
[0026] 该新型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理论溢油回收能力在839.16-1331.1144m3/h,是目前 国内最大的海上溢油回收船_"中油应急103"(总长78.8m,型宽15米,回收能力为280m3/h) 的 2.997-4.754倍。
[0027] 3.采用双V型尾部设计,增大片体贴合时的接触面积,缓解插销锁定装置和铰接装 置的应力状态,提高其可靠性并延长使用寿命。
[0028] 4.具有覆盖面广,扫油宽度大,吸油效率高,且能适用于较恶劣海况,大规模溢油 事故等特点,在当下我国对高效吸油船有极大需求的大背景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的A放大示意图。
[0031]图3为图1的B放大不意图。
[0032]图4为本发明一种立体布置不意图。
[0033]图5为本发明另外一种立体布置不意图。
[0034] 图6为本发明首尾铰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7为本发明首尾铰接装置俯视示意图。
[0036]图8为本发明首尾铰接装置正视示意图。
[0037] 图9为本发明弧形滑轨连接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0为图11俯视不意图。
[0039] 图11为图11正视示意图。
[0040]图12为本发明平静海况作业示意图。
[0041 ]图13为本发明中等海况作业示意图。
[0042]图14为本发明各海况对应航行状态示意图。
[0043]图15为本发明展开合拢方式示意图。
[0044] 图中:1.左舷外侧片体;2.左舷内侧片体;3.右舷内侧片体;4.右舷外侧片体;5.首 部片体;6.船载雷达;7.传感器;8.船首侧向推进器;9.首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10.尾部全 回转吊舱推进器;11. V型尾插销锁定机构;12.首部铰接机构;13.尾部铰接机构;14.首尾铰 接机构的左侧铰接件;15.首尾铰接机构的右侧铰接件;16.首尾铰接机构的铰销;17.弧形 滑轨;18.轴向锁紧机构;19.舷侧辅助吸油机吸油孔;20.动态斜面式主吸油机;21.弧形滑 轨一端的圆孔插销锁定机构;22.左舷内侧片体的侧板;23.首部片体的侧板;24.凹槽;25. 柱型插销;26.低浓度油层;27.中浓度油层;28.高浓度油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其船体分为五个片体,片体之间采用铰接机构 连接。每个片体上装有一个推进器,其中左舷内侧片体安装主推进器,提供船舶所需的主要 推力,首部片体装有辅助推进器,控制船舶展开时角度的稳定并且提供部分推力,片体左舷 外侧片体、右舷外侧片体上安装船首侧向推进器。
[0046]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
[0047] 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是一种基于双V型开体船的由五片体组成可折 叠展开呈W型的新型吸油船,其船体结构主要由首部片体5,与船中纵剖面对称分布的左舷 外侧片体1、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内侧片体3和右舷外侧片体4组成。还设有:用于左舷内侧 片体2、右舷内侧片体4与首部片体5连接的首部铰接机构12及弧形滑轨机构17;用于左舷外 侧片体1和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外侧片体3和右舷内侧片体4连接的尾部铰接机构13以及V 型尾尾部插销锁定机构11。
[0048] 所述五片体之间采用铰接机构连接,通过船首侧向推进器8以及尾部全回转吊舱 推进器10推开作用,五片体展开后形成W型的船体(图13);通过船首侧向推进器8以及尾部 全回转吊舱推进器10调整推力方向缩回作用,五片体合拢形成整体船体(图1)。
[0049] 所述的左舷内侧片体2和右舷内侧片体3,其头部的内端通过弧形滑轨机构17与首 部片体5的尾部的中部相连,其头部的外端通过首部铰接机构12与首部片体5的尾部的两侧 铰接;其尾部通过尾部铰接机构13分别与左舷外侧片体1、右舷外侧片体4的尾部铰接相连。
[0050] 当五片体展开时,所述的左舷内侧片体2和右舷内侧片体3,其尾部铰接处通过V型 尾插销锁定机构11锁定。
[0051] 当五片体合拢时,所述的左舷外侧片体1、右舷外侧片体4的头部分别与首部片体5 的外侧接触相连,并且通过船身沿船长布置的轴向锁紧机构18锁定。
[0052]所述五个片体之间采用铰接机构连接。以往首部铰接机构和尾部铰接机构是基于 江海通航顶推船使用的两销式铰接机构,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考虑到该部位疲劳强度要求等 重新设计,改善使用材料,制造工艺得到。首部铰接机构12和尾部铰接机构13均由首尾铰接 机构的左侧铰接件14、首尾铰接机构的右侧铰接件15和首尾铰接机构的铰销16组成,结构 相同,但首尾铰接尺寸不同,其结构如图6-图8所示,所述铰接机构可以采用以下工艺制成: 将40Cr合金钢经过840°C油淬之后,再经过500°C回火油冷处理60min得到。
[0053]所述左舷内侧片体1、右舷内侧片体3和首部片体5,其头端分别布置有首部全回转 吊舱推进器9,其尾端分别布置有带导管的尾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10;所述左舷外侧片体2、 右舷外侧片体4,其头端分别布置有带导管的船首侧向推进器8,其尾端分别布置有带导管 的尾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10。
[0054] 所述的船首侧向推进器8,采用日本KAWASAKI KT-B系列推进器。
[0055]所述的首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9,尾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10均采用ABA公司设计生 产的Compact Azipod型推进器,但单机功率不同,首部吊舱推进器9单机功率为2200KW,而 尾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10单机功率为3200KW,提供马力较首部大。
[0056] 本发明船体的船尾采用双V型尾设计,船舶展开时,如图12、图13所示,左舷外侧片 体1、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内侧片体3、右舷外侧片体4的尾部贴合接触,这使它们的尾部铰 接机构13线接触转为V型尾两侧板面接触,缓解尾部应力集中,改善铰接机构受力情况,提 高其可靠性并延长使用寿命。
[0057] 在左舷外侧片体1、左舷内侧片体2与右舷内侧片体3、右舷外侧片体4的尾部两侧, 设置有V型尾插销锁定机构11,其为圆孔插销式锁紧机构(图3)。使得当左舷外侧片体1、右 舷外侧片体4分别绕尾部铰接机构13旋转角度< 11((11 = 60°)时,V型尾两侧板相贴合,此时圆 孔插销式锁紧机构的内插销弹出,对该锁紧机构扣合两部分完成锁定,固定左舷外侧片体 与左舷内侧片体以及右舷内侧片体和右舷外侧片体位置,使得张角W不再变化。
[0058] 所述的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内侧片体3与首部片体5,它们之间由弧形滑轨17相 连。以船体左半部分为例,所述弧形滑轨17的一端与左舷内侧片体2的侧板22相连,该滑轨 弧长对应角度为0 = 30°,滑轨另一端设置圆孔插销锁定机构21,弧形滑轨17的具体结构尺 寸见图9-图11,该尺寸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当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内侧片体3分别绕 首部铰接12旋转a2(a2 = 30°)时,弧形滑轨末端与首部片体5的侧板23上的凹槽24相贴合,此 时圆孔插销锁定机构21内的柱型插销25弹出,将弧形滑轨17与首部片体5的侧板23上的凹 槽24扣合,保证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内侧片体3与首部片体5位置固定,其夹角^不再变化, 此时夹角a 2 = 30°。
[0059] 所述五个片体的接触面沿船长方向布置有4个抗剪切的轴向锁紧机构18,使得合 拢航行状态下各片体位置相互锁定无滑移,并辅以船身之间的相关锁扣点,使得片体无需 展开时形成相互约束,固定位置。
[0060] 所述的轴向锁紧机构18,是基于工程常用的光轴快速锁紧装置,放大尺寸得到的。
[0061] 在左舷内侧片体2与右舷内侧片体3,以及左舷外侧片体1与右舷外侧片体4的首部 铰接机构12处前方两侧布置有动态斜面式主吸油机20;在舷侧沿船体的长方向布置有舷侧 辅助吸油机吸油孔19,布置位置见图12-图13。
[0062]所述的动态斜面式主吸油机20,采用DXS30动态斜面收油机,由一个撇油器、一个 动力站、两条导流围油栏及一个撑杆/拖头组件、液压软管组和一根输液软管组成。此外,收 油机作业时还需要一个液压吊车、临时储油设施和拖绳等。
[0063] 当原油泄漏事故发生,本发明船舶5个片体呈合拢状态以15knt航速快速到达事故 海域,在平静海况(有义波高Hs<l.25m)条件下进行低浓度油层26的溢油回收作业时五个 片体展开成W型(图12),片体之间夹角S ai(ai = 60°),在艏部形成一个扇形区域,其扫油宽 度达到120m。在中级海况(有义波高1.25m<Hs<2.5m)条件下进行溢油回收作业时,船舶展 开为三叉型(图13 ),左舷外侧片体1、左舷内侧片体2与右舷内侧片体3、右舷外侧片体4之间 夹角为<^(<^ = 60°),当船舶向前行驶时,油污会在船尾区域累积,使得油膜厚度增加,油水 浓度提高,布置在舷侧的舷侧辅助吸油孔19将低浓度油层26和中浓度油层27的浮油吸入船 体,船舶尾部的动态斜面式主吸油机20将高浓度油层28的浮油吸入船体。各海况对应航行 状态见图14。
[0064] 在船体上,装有船载雷达6、传感器7 (风速仪,差分GPS,垂直参照等元件)。
[0065] 所述船体的主尺度见表1,其他参数见表2。
[0066] 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其工作过程如下:
[0067] 1 ?平静海况作业(W型展开):
[0068] (1)船舶片体连接处设计有首部铰接机构12,船舶准备展开时,船舶降低航速,左 舷外侧片体1、右舷外侧片体4舷侧沿船体的长方向布置的轴向锁紧机构18及船身相关锁扣 机构解除锁定;
[0069] (2)左舷外侧片体1、右舷外侧片体4上的船首侧向推进器8开始工作,此时叶轮转 速由慢到快,缓慢增大,避免船首侧向推进器8产生的水流冲击中间片体(左舷内侧片体2、 右舷内侧片体3)船壳造成的影响,所述水流冲击包括对船体产生横向推力N,以及绕尾部铰 接装置旋转的力矩M,使左舷外侧片体1、右舷外侧片体4分别绕尾部铰接机构13旋转。
[0070] (3)参见图15,当左舷外侧片体1、右舷外侧片体4的片体转到最大张开角度ai( ai = 60°)时,片体V型尾部两侧板相贴合。此时V型尾处插销锁定机构11锁定,使得左舷外侧片体 1、左舷内侧片体2与右舷内侧片体3、右舷外侧片体4所成角度(11((11 = 60°)夹角不变。
[0071] (4)参见图15,船尾布置的两个尾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10调整推进角度,使得推进 方向与推进器所在片体船长方向所成角度为0(0 = 90°),分别产生垂直于左舷内侧片体2、 右舷内侧片体3的推力N以及绕首部铰接机构12的旋转力矩M,使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内侧 片体3绕首部铰接机构12旋转。
[0072] (5)参见图15,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内侧片体3分别绕首部铰接机构12旋转a2(a 2 = 30° )时,使得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内侧片体3之间张角为a3(a3 = 60° ),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 内侧片体3与首部片体连接的弧形滑轨17末端的圆孔插销锁定机构21进行锁定,使得左舷 内侧片体2、右舷内侧片体3与首部片体5形成相互固定约束,固定位置。
[0073] (6)通过调整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内侧片体3的尾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10的推力N 方向后,船体呈W型向前航行,海上浮油随着垂直于流向方向截面积减小而油污堆积高度增 加,油水浓度增加,由布置于船体尾部的动态斜面式主吸油机20以及布置于船体侧部的舷 侧辅助吸油机吸油孔19完成吸油作业。
[0074] (7)吸油作业完成,各片体合拢与展开方式逆向同理,展开合拢过程示意图见附图 9〇
[0075] 2.中等海况作业(三叉型展开):
[0076]各片体展开合拢过程,同上述平静海况作业中的步骤(1)-(3)和步骤(6)_(7)。 [0077]表1本发明船体主尺度参数表
【主权项】
1. 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其特征是一种基于双V型开体船的由五片体组成可折叠展开呈 W型的新型吸油船,该船体主要由首部片体(5),与船中纵剖面对称分布的左舷外侧片体 (I) 、左舷内侧片体⑵、右舷内侧片体(3)和右舷外侧片体(4)组成;所述五片体之间采用铰 接机构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舷内侧片体(2)、右 舷内侧片体(3)和首部片体(5),其头端分别布置有首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9),其尾端分别 布置有带导管的尾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10);所述的左舷外侧片体(2)、右舷外侧片体(4), 其头端分别布置有带导管的船首侧向推进器(8),其尾端分别布置有带导管的尾部全回转 吊舱推进器(10);在左舷内侧片体(2)与右舷内侧片体(3),以及左舷外侧片体(1)与右舷外 侧片体(4)铰接处的前方两侧布置有动态斜面式主吸油机(20);在舷侧沿船体的长方向布 置有舷侧辅助机吸油孔(19)。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其特征在于:通过船首侧向推进器(8)和 尾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10)的推开作用,使五片体展开形成W型的船体;反之,通过所述推 进器的缩回作用,使五片体合拢形成整体船体。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其特征在于当五片体展开时,所述的左 舷内侧片体(2)和右舷内侧片体(3)的尾部铰接处通过V型尾插销锁定机构(11)锁定;当五 片体合拢时,所述的左舷外侧片体(1)、右舷外侧片体(4)的头部分别与首部片体(5)的外侧 接触相连,并且通过船身沿船长布置的轴向锁紧装置(18)锁定。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型尾插销锁定机构 (II) ,其为圆孔插销式锁紧机构,使得当左舷外侧片体(1)、右舷外侧片体(4)分别绕其尾部 两侧的尾部铰接机构(13)旋转角度 αι*60°时,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内侧片体(3)的两侧 板相贴合,此时圆孔插销式锁紧机构的内插销弹出,对该锁紧机构扣合两部分完成锁定,固 定左舷外侧片体(1)与左舷内侧片体(2 )、右舷内侧片体(3)和右舷外侧片体(4)位置,使得 它们的张角W的角度不变。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舷内侧片体(2)和 右舷内侧片体(3),其头部的内端通过弧形滑轨机构(17)与首部片体(5)的尾部的中部相 连,其头部的外端通过首部铰接机构(12)与首部片体(5)的尾部的两侧铰接;其尾部通过尾 部铰接机构(13)分别与左舷外侧片体(1 )、右舷外侧片体(4)的尾部铰接相连。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舷内侧片体(2)和 右舷内侧片体(3),其与首部片体(5)位置的固定是通过布置在弧形滑轨(17)上的圆孔插销 锁定机构(21)实现的,当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内侧片体(3)分别绕首部铰接(12)旋转α 2 = 30°时,弧形滑轨末端与首部片体(5)的侧板上的凹槽(24)相贴合,此时圆孔插销锁定机 构(21)内的柱型插销(25)弹出,将弧形滑轨(17)与首部片体船体板上对应的凹槽(24)扣 合,保证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内侧片体(3)与首部片体(5)位置固定,此时夹角α 2的角度 不变。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首部铰接机构(12)和 尾部铰接机构(13),均由左侧铰接件(14)、右侧铰接件(15)和铰销(16)组成,结构相同,但 首尾铰接尺寸不同。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首部铰接机构(12)和 尾部铰接机构(13),均采用以下工艺制成:将40Cr合金钢经过840°C油淬之后,再经过500°C 回火油冷处理60min得到。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W型吸油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的船尾采用双V 型尾设计,船舶展开时,左舷外侧片体(1)、左舷内侧片体(2)、右舷内侧片体(3)、右舷外侧 片体(4)的尾部贴合接触,这使它们的尾部铰接机构(13)线接触转为V型尾两侧板面接触, 缓解尾部应力集中,改善铰接机构受力情况,提高其可靠性并延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E02B15/10GK105882886SQ201610259405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朱凌, 王锐, 黄宇, 戴佳莉, 杨晓龙, 马栋梁
【申请人】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