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无人平台矢量推进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船舶制造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小型水面平台的水面无人平台矢量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水面无人平台泛指无人艇、动力船模、遥控快艇等。水面无人平台在军民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应用,比如军用无人战斗艇、侦察艇、科研用调查船、小型水库救援船、竞速电船、小型拖船等。现在的推进方式主要有螺旋桨推进和喷水推进。对于超大型无人艇,通常是由高速柴油机或汽油机带动螺旋桨推进;对于小型动力船模,则是由内转子无刷电机或者26cc - 30cc的小型汽油机带动螺旋桨推进。现在的螺旋桨推进方式多为电机、硬轴或者软轴直接连接螺旋桨的形式,只具备船体轴方向上的推进力,通过舵来改变航向。矢量推进可以极大的提高船体的操纵性和灵活性,无论在航空和船舶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研宄投入。喷水推进器是近些年发展迅速的矢量推进装置,在有人平台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人平台也有应用,但经过检索发现小型水面无人平台用的喷水推进器产品很少,而且价格昂贵。
[0003]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496317,公开日2004 - 5 - 12,公开了一种船推进系统,尤其涉及效率提高的、可减小波浪的船推进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部分地浸没在水中的推进装置,该装置可绕至少绕基本垂直于推进方向延伸的一个旋转轴线旋转,以及罩,该罩部分地包围住推进装置,并当该推进装置运行时与推进装置一同形成输送水的流道。但该技术的缺陷在于:机构复杂、控制过程繁琐。在安装中需要对船体进行改造,占用大量舱容。其机动性及灵活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水面无人平台矢量推进装置,结构简洁且控制方便,对舱容占用小,能够改变推力方向实现水面无人平台的矢量推进。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动力源、曲形支架、可旋转肋板、推杆、螺旋桨和传动连接结构,其中:动力源设置于曲形支架的一端且与传动连接件的输入端相连,曲形支架的另一端与可旋转肋板的一端以及推杆的一端相连,传动连接件的输出端分别与可旋转肋板的另一端以及螺旋桨相连,推杆的另一端连接舵机。
[0006]所述的曲形支架包括:依次相连的底板、竖向板和水平支架,其中:底板与船板固定连接,竖向板可以垂直于底板亦可根据需要倾斜于底板,动力源设置于竖向板上,水平支架的末端由旋转轴分别与可旋转肋板以及推杆相连,且与底板平行。
[0007]所述的传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万向节联轴器、第一连接轴、第一轴套、第二万向节联轴器和第二连接轴,其中:第一万向节联轴器的两端分别与动力源的输出端和第一连接轴相连,第一连接轴套接于第一轴套内,第二万向节联轴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相连,第二连接轴与可旋转肋板相连且端部与螺旋桨相连。 技术效果
[0008]本发明利用万向节联轴器的传动实现螺旋桨推力方向的改变,进而实现水面无人平台的矢量推进,有利于提高水面无人平台的操纵性。整套装置由于具备了矢量推进的能力,故不再需要安装额外的舵。本发明制造价格相对喷水推进器和全回转推进器而言较低,方案易于实现;整套装置集成度高,便于在水面无人平台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0010]图2为本发明沿左舷——右舷方向的视图。
[0011]图3为本发明沿甲板一一吃水方向的视图。
[0012]图4为本发明船尾--船首方向的视图。
[0013]图5为曲形支架的结构图。
[0014]图6为通过推杆推动螺旋桨旋转工作示意透视图。
[0015]图7为通过推杆推动螺旋桨旋转工作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动力源1、曲形支架2、可旋转肋板3、推杆4、螺旋桨5和传动连接结构,其中:动力源I设置于曲形支架2的一端且与传动连接件的输入端相连,曲形支架2的另一端与可旋转肋板3的一端以及推杆4的一端相连,传动连接件的输出端分别与可旋转肋板3的另一端以及螺旋桨5相连,推杆4的另一端连接舵机。
[0018]所述的曲形支架2包括:依次相连的底板7、竖向板6和水平支架14,其中:底板7与船板固定连接,竖向板6斜置,动力源I设置于竖向板6上,水平支架14的末端由旋转轴15分别与可旋转肋板3以及推杆4相连,底板7和水平支架14平行。
[0019]所述的竖向板6同底板7夹角为锐角(向船尾倾斜)。
[0020]所述的传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万向节联轴器8、第一连接轴9、第一轴套10、第二万向节联轴器12和第二连接轴11,其中:第一万向节联轴器8的两端分别与动力源I的输出端和第一连接轴9相连,第一连接轴9套接于第一轴套10内,第二万向节联轴器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轴9和第二连接轴11相连,第二连接轴11与可旋转肋板3相连且端部与螺旋桨5相连。
[0021]所述的第一连接轴9与第一轴套10通过润滑油来润滑和密封。
[0022]所述的旋转轴15的轴线穿过第二万向节联轴器12的中心线。
[0023]所述的可旋转肋板3的末端有第二轴套13,第二连接轴11套接于第二轴套中13,两者之间为水润滑。
[0024]所述的动力源I采用但不限于直流无刷或有刷电机、内转子或外转子无刷电机,该动力源I通过传动连接结构将扭矩传递给螺旋桨5,对应的螺旋桨5为半浸桨或全浸桨。
[0025]舵机推动推杆4带动可旋转肋板3、第二连接轴11、螺旋桨5在水平面左右旋转,从而实现推力方向的改变,如图6和图7所示。
【主权项】
1.一种水面无人平台矢量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源、曲形支架、可旋转肋板、推杆、螺旋桨和传动连接结构,其中:动力源设置于曲形支架的一端且与传动连接件的输入端相连,曲形支架的另一端与可旋转肋板的一端以及推杆的一端相连,传动连接件的输出端分别与可旋转肋板的另一端以及螺旋桨相连,推杆的另一端连接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无人平台矢量推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曲形支架包括:依次相连的底板、竖向板和水平支架,其中:底板与船板固定连接,竖向板斜置,动力源设置于竖向板上,水平支架的末端由旋转轴分别与可旋转肋板以及推杆相连,底板和水平支架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无人平台矢量推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竖向板同底板的夹角为锐角,即向船尾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水面无人平台矢量推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万向节联轴器、第一连接轴、第一轴套、第二万向节联轴器和第二连接轴,其中:第一万向节联轴器的两端分别与动力源的输出端和第一连接轴相连,第一连接轴套接于第一轴套内,第二万向节联轴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相连,第二连接轴与可旋转肋板相连且端部与螺旋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无人平台矢量推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轴的轴线穿过第二万向节联轴器的中心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无人平台矢量推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可旋转肋板的末端有第二轴套,第二连接轴套接于第二轴套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无人平台矢量推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力源采用直流无刷或有刷电机的内转子或外转子无刷电机,该动力源通过传动连接结构将扭矩传递给螺旋桨,对应的螺旋桨为半浸桨或全浸桨。
【专利摘要】一种船舶制造领域的水面无人平台矢量推进装置,包括:动力源、曲形支架、可旋转肋板、推杆、螺旋桨和传动连接结构,其中:动力源设置于曲形支架的一端且与传动连接件的输入端相连,曲形支架的另一端与可旋转肋板的一端以及推杆的一端相连,传动连接件的输出端分别与可旋转肋板的另一端以及螺旋桨相连,推杆的另一端连接舵机。本发明结构简洁且控制方便,对舱容占用小,能够改变推力方向实现水面无人平台的矢量推进。
【IPC分类】B63H1-14, B63H23-02
【公开号】CN104527955
【申请号】CN201410810825
【发明人】易宏, 魏成柱, 李安国, 毛立夫, 李英辉, 张裕芳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