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4133621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装置,特别是一种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现有技术中,引航船与驳船通常是采用绳索连接,引航船与驳船保持100m-200m的间隔,主要通过横向绳索结合和后部绳索结合实现连接。但这种连接方法存在水流阻力大、船舶运行速度慢和等缺点,且在海洋航运中不安全。
专利号为02261722.2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的“顶推船和驳船的嵌入、连接和脱离装置”,该装置由设置在顶推船上的第一嵌合凸部、第二嵌合凸部、设置在驳船上的第一嵌合凹部、第二嵌合凹部、整流体、中央连接装置等组成,该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虽然比采用绳索连接的连接船改进不少,但仍然存在着连接不牢靠、不稳定;水流阻力大、消耗燃料多等问题,尤其是在风高浪急的海上航行时更显其弊端,无法确保船员和航行的安全。况且该技术方案所介绍的嵌入、连接和脱离装置只适用于顶推船和驳船的连接,而针对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的基础上,弥补现有技术的空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航船与驳船采用嵌合式一体化连接装置,该装置由设置在引航船后部左右两舷的凸部接合台,与设置在驳船前部左右两舷内侧的凹部接合台嵌合组成。
为了使上述引航船左右两舷的凸部接合台,与驳船前部左右两舷的凹部接合台二者嵌合互成一体,保持同一形状构成基本连接,上述引航船左右两舷的凸部接合台与驳船左右两舷内侧的凹部接合台由靠近船首部位向船尾方向均呈楔形,凸部接合台的楔形与凹部接合台的楔形对应嵌合,形成固定连接。该连接装置中,引航船两舷的凸部接合台与驳船两舷内侧的凹部接合台同一角度,使得船体连接更加牢固,航行更加安全。
在上述引航船凸部接合台与驳船凹部接合台保持同一形状、同一角度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增强连接的牢固性,在连接部的上下左右添加缓冲材料,加强了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定性。
上述引航船与驳船的底部采用一体化的流线型,从而减少推进阻力。而且,引航船与驳船的底部设计成反凹形,由推进器排出的水流被迅速导向后方驳船的反凹形船底并通过狭窄的水路,不仅加快了流速,而且提高了推进效率。另外,引航船和驳船的反凹形底部都采用从前到后逐渐变窄的设计,增加了推进器排出水流的流速,改善了推进效率。
为了进一步防止上述引航船与驳船的左右摇摆,在引航船的两舷安装了油压驱动缓冲装置,由引航船推进器产生的固有振动经由油压驱动缓冲装置传向驳船,从而减少了引航船的振动。由于防止了引航船和驳船的左右摇摆,保证了船员和航行的安全。
为了完成连接脱离操作,安装了油压驱动推拉装置,连接时油压气缸牵动的力量起拉入的作用,脱离时油压气缸推压的力量起推出作用,从而使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脱离可以迅速完成。而且,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也能迅速解除连接。
为了防止上述引航船与驳船连接的松动以及保证脱离操作的便捷,安装了中央连接装置,该装置在连接时油压气缸以牵动的力量将船钩固定,脱离时油压气缸则以推压的力量将船钩放开,从而使连接更加坚固。
上述引航船与驳船及连接装置都采用标准化设计,从而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变化,使引航船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与多种驳船连接进行航运。
上述将引航船后部与驳船连接、构成一体船型的连接船从航行的角度看极具特点,操纵船舶的航行控制操作室视野开阔,可以照顾全船,能够尽早发现前进方向的障碍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介绍的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由于引航船与驳船采用了嵌合式一体化连接方式,不仅减小了水流阻力,减少了燃料消耗,而且大大提高了船舶的航行速度与推进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确保船员和航行的安全。此外,本连接装置尤其是在大河流、运河及沿海地区,无论引航船和驳船的吃水深度如何变化,都能够保证连接、脱离动作的快捷完成。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配置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引航船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驳船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油压驱动缓冲装置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油压驱动推拉装置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央连接装置原理图。
图中符号说明1、引航船;2、驳船;3、凸部接合台;4、凹部接合台;5、驳船船舱;6、油压驱动缓冲装置;7、油压驱动推拉装置;8、中央连接装置;9、推进器;10、航行控制操作室;11、系船装置;12、船舵装置;13、全方位旋转船舵装置;14、扬锚机;15、扬锚;16、缓冲材料。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如
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引航船1与驳船2采用嵌合式一体化连接装置,该装置由设置在引航船1后部左右两舷的凸部接合台3,与设置在驳船2前部左右两舷内侧的凹部接合台4嵌合组成。凸部接合台3与凹部接合台4由靠近船首部位向船尾方向均呈楔形,凸部接合台3的楔形与凹部接合台4的楔形对应嵌合,形成固定连接。该连接装置中,引航船1两舷的凸部接合台3与驳船2两舷内侧的凹部接合台4同一角度,使得船体连接更加牢固,航行更加安全。为了减少推进阻力,引航船1与驳船2的底部设计成一体化的流线型,而且,引航船1与驳船2的底部设计成反凹形,由推进器9排出的水流被迅速导向后方驳船2的反凹形船底并通过狭窄的水路,不仅加快了流速,而且提高了推进效率。另外,引航船1和驳船2的反凹形底部都采用从前到后采用逐渐变窄的设计,增加了推进器9排出水流的流速,改善了推进效率。

图1中,在驳船2的尾部安装有全方位旋转船舵装置13,用于引航船1与驳船2连接时的全方位旋转。扬锚机14与扬锚15用于停船时向海底投下船锚,以及航行时起锚离岸。
图3、图4中,在引航船1船体上配置了必要的船舶机械,推进器9在只有引航船1的情况下推进航行。操纵船舶的航行控制操作室10视野开阔,可以照顾全船,能够尽早发现前进方向的障碍物。系船装置11用于到岸或停运时将船舶固定在岸边。船舵装置12用于控制船舵转向。缓冲材料16在引航船2凸部接合台3与驳船2凹部接合台4连接时用来减少缝隙、强化连接,在波浪中航行时减少船体构造受到的不必要负载。
图6中,为了进一步防止引航船1与驳船2的左右摇摆,在引航船1的两舷安装了油压驱动缓冲装置6,由引航船1推进器9产生的固有振动经由油压驱动缓冲装置6传向驳船2,从而减少了引航船1的振动。由于防止了引航船1和驳船2的左右摇摆,保证了船员和航行的安全。
图7中,为了完成连接脱离操作,安装了油压驱动推拉装置7,连接时油压气缸牵动的力量起拉入的作用,脱离时油压气缸推压的力量起推出作用,从而使引航船1与驳船2的连接脱离可以迅速完成。而且,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也能迅速解除连接。
图8中,为了防止引航船1与驳船2连接的松动以及保证脱离操作的便捷,安装了中央连接装置8,该装置在连接时油压气缸以牵动的力量将船钩固定,脱离时油压气缸则以推压的力量将船钩放开,从而使连接更加坚固。
上述引航船1与驳船2及连接装置都采用标准化设计,从而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变化,使引航船1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与多种驳船2连接进行航运。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非实质性改进,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引航船[1]与驳船[2]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航船[1]与驳船[2]采用嵌合式一体化连接装置,该装置由设置在引航船[1]后部左右两舷的凸部接合台[3],与设置在驳船[4]前部左右两舷内侧的凹部接合台[4]嵌合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航船[1]后部左右两舷的凸部接合台[3],与驳船[2]前部左右两舷的凹部接合台[4]二者同一形状、同一角度嵌合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航船[1]两舷的凸部接合台[3]与驳船[2]两舷内侧的凹部接合台[4]由靠近船首部位向船尾方向呈楔形,凸部接合台[3]的楔形与凹部接合台[4]的楔形对应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航船[1]两舷的凸部接合台[3]与驳船[2]两舷内侧的凹部接合台[4]连接部的上下左右添加缓冲材料[1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航船[1]与驳船[2]的底部采用一体化的流线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航船[1]与驳船[2]的底部设计成反凹形,引航船[1]和驳船[2]的反凹形底部从前到后逐渐变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航船[1]的两舷安装油压驱动缓冲装置[6]。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航船[1]两舷的凸部接合台[3]与驳船[2]两舷内侧的凹部接合台[4]连接部安装油压驱动推拉装置[7]。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航船[1]两舷的凸部接合台[3]与驳船[2]两舷内侧的凹部接合台[4]连接部安装中央连接装置[8]。
专利摘要一种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引航船与驳船采用嵌合式一体化连接装置,该装置由设置在引航船后部左右两舷的凸部接合台,与设置在驳船前部左右两舷内侧的凹部接合台嵌合组成。上述引航船与驳船的底部设计成反凹形,由推进器排出的水流被迅速导向后方驳船的反凹形船底并通过狭窄的水路,增加了推进器排出水流的流速,改善了推进效率。为了防止引航船与驳船的左右摇摆以及为了保证连接脱离操作的便捷,分别安装了油压驱动缓冲装置、油压驱动推拉装置、中央连接装置。上述引航船与驳船及连接装置都采用标准化设计,从而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变化,使引航船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与多种驳船连接进行航运。
文档编号B63B21/58GK2871374SQ20062008994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9日
发明者李振国, 永翁聪 申请人:李振国, 永翁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