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和电动助力转向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设备的驱动装置(1),该驱动装置(1)包括马达壳体(20)、定子(31)、转子(33)和轴(34),其中,马达壳体(20)固定至齿轮箱(80),定子(31)被接纳在马达壳体(20)的内侧部中,转子(33)以可旋转的方式布置在定子(31)的内侧,轴(34)与转子(33)一体地旋转。马达壳体(20)包括接合部(25)。接合部(25)具有与轴(34)的旋转轴线(R)同轴且与齿轮箱(80)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接合的螺纹部(251)。
【专利说明】
驱动装置和电动助力转向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驱动装置和具有该驱动装置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具有电动马达和马达壳体的驱动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已知将马达壳体固定至安装主体。此处,安装主体被定义为马达壳体被安装至的主体。例如,JP2014-180103A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设备,其中,马达壳体借助于螺栓固定至用作安装主体的齿轮箱。
[0003]然而,例如在使用诸如螺栓之类的固定构件将马达壳体固定至安装主体的JP2014-180103A的情况中,可能需要在马达壳体中设置有固定构件所相应地插入穿过的凸缘部。这可能会导致马达壳体的外径增大。马达壳体的增大的外径可能会成为驱动装置尺寸减小的障碍。
【发明内容】
[0004]鉴于以上缺点而得到本公开。因而,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下述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要被固定至安装主体并且能实现驱动装置尺寸的减小。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这种驱动装置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
[0005]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包括马达壳体和马达单元的驱动装置。马达壳体要被固定至安装主体。马达单元包括定子、转子和轴,其中,定子被接纳在马达壳体的内侧部中,转子以可旋转的方式布置在定子的内侧,轴与转子一体地旋转。马达壳体包括接合部,该接合部具有与轴的旋转轴线同轴的螺纹部,并且由此接合部能够与安装主体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接入口 ο
[0006]根据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驱动装置、驱动力传递机构和驱动力传递机构壳体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驱动力传递机构连接至轴的输出端。驱动力传递机构壳体接纳驱动力传递机构并且形成为安装主体,马达壳体固定至该安装主体。驱动力传递机构壳体包括具有围绕开口的螺纹部的接合部,轴插入穿过该开口,并且由此驱动力传递机构壳体的接合部与驱动装置的接合部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接合。
【附图说明】
[0007]文中所描述的附图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并不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0008]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和齿轮箱的截面图;
[0009]图2是沿图1中的箭头II的方向获取的视图;
[0010]图3是图1中的区域III的局部放大视图;
[0011]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出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的转向系统的示意图;
[0012]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和齿轮箱的截面图;
[0013]图6是示出图5中的区域VI的局部放大视图;
[0014]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和齿轮箱的截面图;以及
[0015]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比较示例的驱动装置和齿轮箱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将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以下实施方式中,相似的部件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为了简单起见将不会被重复描述。
[0017](第一实施方式)
[0018]图1至图4示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I应用于车辆(例如,汽车)的辅助车辆驾驶员进行转向操作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10。
[0019]将参照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10的结构进行描述。图4为表示出转向系统90的整个结构的示意图,转向系统90包括电动助力转向设备10。由车辆的驾驶员施加至方向盘91的转向扭矩通过柱轴92传递至齿条-小齿轮机构94并转换成齿条轴95的线性运动。车辆的一对(两个)车轮99响应于齿条轴95的线性运动的改变量而转向。
[0020]电动助力转向设备10包括驱动装置1、扭矩传感器7、齿轮系统(用作驱动力传递机构)8和齿轮箱(用作驱动力传递机构壳体)80。驱动装置I输出辅助扭矩,辅助扭矩用于基于例如从扭矩传感器7获得的转向扭矩以及从例如车辆的控制器局域网(CAN)获得的车辆速度信息来辅助转向操作。从驱动装置I输出的辅助扭矩通过齿轮系统8传递至齿条轴95。
[0021]齿轮系统8安装在齿轮箱80中。在齿轮系统8中,连接至驱动装置I的轴34的驱动齿轮(驱动侧齿轮)81的旋转速度被降低并且被传递至从动齿轮(从动侧齿轮)82。从动齿轮82的旋转通过未描绘的转换机构来辅助齿条轴95进行线性运动。
[0022]接下来,将参照图1和图2对驱动装置I的结构进行描述。在图1中,为了简单起见,驱动齿轮81和从动齿轮82的细节被省略,并且从而仅示意性地描绘驱动齿轮81和从动齿轮
82ο
[0023]在下面的论述中,将对处于已安装状态的驱动装置I进行描述,在该已安装状态中,驱动装置I安装至齿轮箱80。在对安装之前的驱动装置I进行论述的情况下,术语“齿轮箱80侧”指的是在将来安装齿轮箱80的一侧。
[0024]驱动装置I包括马达壳体20、马达单元(电动马达)30、控制单元(控制装置)50以及控制单元盖56,马达壳体20、马达单元(电动马达)30、控制单元(控制装置)50以及控制单元盖56—体地组装在一起以使得驱动装置I形成为机电类型的致动器。
[0025]马达壳体20由诸如包括作为其主要成分的铝的铝合金之类的金属材料制成。马达壳体20包括外壳21和盖22。
[0026]外壳21被成形为带底部的管形形状。外壳21包括管状部分212和底部部分214。底部部分214位于管状部分212的布置齿轮箱80的一个侧部处。管状部分212的外周表面216具有一对(两个)平面表面部23、24,所述一对平面表面部23、24分别面向关于轴34的旋转轴线R彼此相对的相对侧。在底部部分214的中央处形成有轴孔218,并且轴孔218中安装有轴承38 ο
[0027]盖22布置成封闭外壳21的开口,盖22与底部部分214在轴向方向上是相对的。在盖22的中央处形成有轴孔228,并且轴孔228中安装有轴承39。
[0028]马达单元30是例如三相交流马达并且包括定子31、两组三相绕组32、转子33和轴34。
[0029]定子31例如包括一个接一个地堆叠的多块钢板。定子31被成形为大致圆环形形状并且固定在外壳21的管状部分212的内侧部处。所述两组三相绕组32绕定子31缠绕。三相绕组32形成三相线圈。三根马达导线(端子线)一一其中每一根马达导线均从所述三相线圈中的对应的一个三相线圈伸出--连接至控制单元50。当交流电流顺序地传导通过三相绕组
32时,在定子31处产生旋转磁场。
[0030]与定子31类似,转子33包括一个接一个地堆叠的多块钢板。转子33构造成大致圆筒形形状并且以可旋转的方式布置在定子31的内侧(径向内侧)。多个永磁体(未示出)沿着转子33的外壁布置成使得N极和S极在周向方向上以预定间隔一个接一个地交替布置。
[0031]轴34由例如金属制成并且被成形为圆柱形杆形状。轴34与转子33同轴并固定至转子33,使得轴34能够与转子33—体地旋转。轴34的位于齿轮箱80侧的端部将被称为第一端341,而轴34的位于控制单元50侧的另一端部将被称为第二端342。
[0032]轴34的第一端341插入穿过外壳21的轴孔218以及齿轮箱80的开口83,使得轴34的第一端341接合至在齿轮箱80的内部中的驱动齿轮81。轴34的第一端341用作本公开的输出端。轴34的第二端342插入穿过盖22的轴孔228,并且用于通过旋转角度传感器来感测转子33的旋转角度的磁体(未示出)安装至轴34的第二端342。
[0033]轴34的第一端341侧由轴承38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而轴34的第二端342侧由轴承39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
[0034]控制单元50在轴34的第二端342侧处安装至马达壳体20,并且控制单元50包括电路板51,各种电子部件安装至电路板51 ο电路板51例如为印刷电路板。电路板51由盖22支承,使得电路板51的平面沿与轴34的旋转轴线R垂直的方向延伸。
[0035]控制单元50通过安装至电路板51的各种电子元件来控制马达单元30的通电。这些电子元件包括例如扼流线圈、电容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和集成电路(IC) JOSFET形成逆变器。集成电路(IC)形成微型计算机和驱动电路。电子元件的位置和连接不是本公开的主要特征,并且从而将不对其进行详细地描述。
[0036]控制单元盖56由例如树脂制成。控制单元盖56固定至盖22,使得控制单元盖56覆盖电路板51。电源连接器57和信号连接器58—体地形成在控制单元盖56中。电力被从车辆的电池供应至电源连接器57。信号一一例如CAN信号和扭矩信号一一被输入到信号连接器58。控制单元盖56保护电子部件免受外部冲击并且限制灰尘和水侵入到控制单元盖56的内部中。
[0037]接下来,将描述用于将驱动装置I和齿轮箱80固定在一起的固定结构。驱动装置I固定至齿轮箱(用作安装主体)80,使得马达壳体20的一个端部固定至齿轮箱80。
[0038]马达壳体20包括接合部(用作带阳螺纹的接合部)25。接合部25与外壳21—体地形成,使得接合部25被成形为环形形状并从外壳21的底部部分214朝齿轮箱80侧突出。阳螺纹部(用作阳螺纹)251形成在接合部25的外周表面中一一即,刻螺纹于接合部25的外周表面中——使得阳螺纹部251与轴34的旋转轴线R同轴。接合部25的外径Dl小于管状部分212的外径D2。
[0039]齿轮箱80具有接合部(用作带阴螺纹的接合部)85。接合部85被成形为环形形状并且在围绕开口83的位置处从齿轮箱80的分隔壁部89朝驱动装置I侧突出,轴34插入穿过开口83。阴螺纹部(用作阴螺纹)851形成在接合部85的内周表面中一一即,刻螺纹于接合部85的内周表面中——使得阴螺纹部851与轴34的旋转轴线R同轴。齿轮箱80具有带孔的底部部分853,该带孔的底部部分853被成形为环形形状并且布置在阴螺纹部851的深度端侧处。
[0040]在将驱动装置I固定至齿轮箱80时,马达壳体20的接合部25(更具体地,阳螺纹部251)与齿轮箱80的接合部85 (更具体地,阴螺纹部851)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接合。
[0041]如图3中所示,沿与轴34的旋转轴线R平行的方向测得的马达壳体20的接合部25的长度LI大于沿与轴34的旋转轴线R平行的方向测得的齿轮箱80的接合部85的长度L2。因而,当马达壳体20的接合部25与齿轮箱80的接合部85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接合时,阳螺纹部251的远端所位于的接合部25的螺纹远端侧部254与带孔的底部部分853接触。接合部25的螺纹远端侧部254与带孔的底部部分853之间面对面接触。可以在接合部25的螺纹远端侧部254与带孔的底部部分853之间放置O型环41。
[0042]齿轮箱80由诸如包括作为其主要成分的铝的铝合金之类的金属材料制成。由此,当在驱动装置I中的马达单元30和/或控制单元50处产生热时,所产生的热可以通过马达壳体20释放至齿轮箱80。
[0043](优点)
[0044](I)现在,将与图8中示出的比较示例的驱动装置1I相比较对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I的优点进行描述。除用于将马达壳体120和齿轮箱180固定在一起的固定结构之外,比较示例的驱动装置101具有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I的结构类似的结构。
[0045]比较示例的马达壳体120具有多个凸缘部125,所述多个凸缘部125径向向外突出并且沿周向方向一个接一个地布置。类似地,比较示例的齿轮箱180具有多个凸缘部185,所述多个凸缘部185径向向外突出并且沿周向方向一个接一个地布置。马达壳体120的凸缘部125中的每一个凸缘部与齿轮箱180的凸缘部185中的对应的一个凸缘部通过对应的螺栓45固定在一起。
[0046]相比之下,在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I中,马达壳体20的接合部25与齿轮箱80的接合部85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接合,而没有使用其他固定构件。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不需要固定构件,例如比较示例的螺栓45,并且不必在马达壳体20中形成凸缘部。由此,接合部25的外径Dl可以形成为等于或小于管状部分212的外径D2。
[0047]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减小固定至齿轮箱180的驱动装置I的尺寸或使固定至齿轮箱180的驱动装置I的尺寸最小化。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不需要单独的固定构件,例如螺栓45。因而,部件的管理变得容易,并且可以降低成本。
[0048]此外,比较示例的马达壳体120仅在每个螺栓45的头部的正下方位置处与齿轮箱180牢固地接触。相比之下,根据本实施方式,接合部25的阳螺纹部251与接合部85的阴螺纹部851彼此牢固接触,使得马达壳体20与齿轮箱80之间的牢固接触表面积与比较示例相比被增大。因此,改善了将热从驱动装置I释放至齿轮箱80的热释放性能。
[0049](2)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壳体20具有平面表面部23、24。平面表面部23、24分别面向关于轴34的旋转轴线R彼此相对的相对侧。换句话说,平面表面部23的平面与平面表面部24的平面彼此平行并且关于轴34的旋转轴线R在直径方向上彼此相对。因此,在将驱动装置I固定至齿轮箱80时,平面表面部23、24可以由固定工具如扳手来保持,以使将接合部25相对于接合部85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拧紧变得容易。
[0050](3)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壳体20中,接合部25位于放置轴34的第一端341的侧部处。此外,驱动装置I具有用以控制马达单元30的通电的控制单元50,控制单元50位于放置轴34的第二端342的侧部处。
[0051]借助于以上结构,形成为机电类型的驱动装置I可以适当地安装至齿轮箱80。
[0052](4)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10包括驱动装置1、齿轮系统8和齿轮箱80。齿轮系统8连接至轴34的第一端341。齿轮箱80接纳齿轮系统8,并且马达壳体20固定至齿轮箱80 ο齿轮箱80具有接合部85,接合部85包括绕开口 83形成的阴螺纹部851,轴34插入穿过开口 83,并且接合部85与马达壳体20的接合部25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接合。
[0053]借助于以上结构,马达壳体20和齿轮箱80不需要具有诸如比较示例的凸缘部之类的凸缘部。因而,可以使马达壳体20的最大外径和齿轮箱80的最大外径最小化。因此,驱动装置I和齿轮箱80可以被适当地安装在甚至较小的可用空间中。
[0054]特别地,如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齿条安装类型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10中,驱动装置I的马达单元30布置成使得轴34的旋转轴线R以与齿条轴95平行的方式延伸,从而使得施加了关于马达单元30在径向方向上的安装空间的严格限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适当地应用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I。
[0055](5)在本实施方式中,沿与轴34的旋转轴线R平行的方向测得的接合部(用作带阳螺纹的接合部)25的长度LI大于沿与轴34的旋转轴线R平行的方向测得的接合部(用作带阴螺纹的接合部)的长度L2。此外,齿轮箱80具有带孔的底部部分853,接合部25的螺纹远端侧部254与该带孔的底部部分853接触。
[0056]借助于以上结构,在将马达壳体20的接合部25与齿轮箱80的接合部85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接合时,接合部25的螺纹远端侧部254可以容易地接触齿轮箱80的带孔的底部部分853。此外,在接合部25的螺纹远端侧部254构造成与带孔的底部部分853接触的情况下,可以限制先前在通过机加工形成阳螺纹部和/或阴螺纹部时已产生的并留在阳螺纹部和/或阴螺纹部处的余留碎片侵入到马达壳体20的内部和齿轮箱80的内部中。
[0057](第二实施方式)
[0058]将参照图5和图6对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2进行描述。
[0059]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带阳螺纹的接合部与带阴螺纹的接合部之间的关系在马达壳体201与齿轮箱801之间被颠倒。
[0060]马达壳体201包括接合部(用作带阴螺纹的接合部)26。接合部26与外壳21—体地形成,使得接合部26被成形为环形形状并从外壳21的底部部分214朝齿轮箱801侧突出。阴螺纹部(用作阴螺纹)261形成在接合部26的内周表面中一一即,刻螺纹于接合部26的内周表面中一一使得阴螺纹部261与轴34的旋转轴线R同轴。接合部26的外径D3基本上等于管状部分212的外径D2。
[0061 ]齿轮箱801具有接合部(用作带阳螺纹的接合部)86。接合部86被成形为环形形状并且在围绕开口83的位置处从齿轮箱801的分隔壁部89朝驱动装置2侧突出,轴34插入穿过开口83。阳螺纹部(用作阳螺纹)861形成在接合部86的外周表面中一一即,刻螺纹于接合部86的外周表面中——使得阳螺纹部861与轴34的旋转轴线R同轴。
[0062]在将驱动装置2固定至齿轮箱801时,马达壳体201的接合部26(更具体地,阴螺纹部261)与齿轮箱801的接合部86(更具体地,阳螺纹部861)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接合。
[0063]在此,如图6中所示,沿与轴34的旋转轴线R平行的方向测得的接合部(用作带阳螺纹的接合部)86的长度L21大于接合部(用作带阴螺纹的接合部)26的长度LU。因而,当马达壳体201的接合部26与齿轮箱801的接合部86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接合时,阳螺纹部861的远端所位于的接合部86的螺纹远端侧部864接触外壳21的带孔的底部部分214。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外壳21的底部部分214用作本公开的带孔的底部部分。
[0064]即使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仍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优点类似的优点。
[0065](第三实施方式)
[0066]将参照图7对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3进行描述。
[0067]第三实施方式的马达壳体202具有阳螺纹部(用作阳螺纹)271,阳螺纹部271形成在外壳21的齿轮箱80侧部分的外周表面中并与轴34的旋转轴线R同轴。即,外壳21的在其外周表面处形成有阳螺纹部271的该部分形成接合部(用作带阳螺纹的接合部)27,而外壳21的底部部分214形成阳螺纹部271的远端所位于的螺纹远端侧部274。
[0068]齿轮箱8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齿轮箱80的结构类似并具有接合部(用作带阴螺纹的接合部)85。
[0069]在将驱动装置3固定至齿轮箱80时,马达壳体202的接合部27(更具体地,阳螺纹部271)与齿轮箱80的接合部85(更具体地,阴螺纹部851)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接合。此时,外壳21的底部部分214与接合部85的带孔的底部部分853接触。
[0070]即使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仍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优点类似的优点。
[0071](其他实施方式)
[0072]本公开的马达单元不限于永磁体类型的三相交流同步马达。即,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可以是具有四相或更多相的多相马达、直流无刷马达或者感应马达。
[0073]此外,本公开的马达单元不限于接受电力并产生扭矩的电动马达。具体地,本公开的马达单元应该被解释为电动发电机组,该电动发电机组具有接受电力并产生扭矩的电动马达的功能,并且可以额外地具有接受扭矩并产生电力的发电机的功能。
[0074]本公开的马达壳体的整个结构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例如,外壳和盖在与旋转轴线R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以上实施方式中的位置可以是颠倒的。在这种情况下,马达壳体的接合部可以与盖一体地形成。此外,本公开的马达壳体可以构造成使得分别位于马达单元的相反两端处的两个框架构件通过例如螺栓固定在一起,并且马达壳体的接合部与所述两个框架构件中的一个框架构件一体地形成。
[0075]此外,本公开的马达壳体可以不包括所述两个平面表面部。此外,根据将马达壳体固定至齿轮箱所使用的固定工具的类型,本公开的马达壳体可以包括两对或更多对(两组或更多组)平面表面部。
[0076]本公开的驱动装置可以不包括控制马达单元的通电的控制单元。
[0077]此外,本公开的驱动装置的应用不限于齿条安装类型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例如,本公开的驱动装置可以应用于柱安装类型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即,其中驱动装置安装至也被称为转向柱的柱轴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此外,本公开的驱动装置可以应用于除电动助力转向设备之外的任何其他的车载设备,或者可以应用于除车载设备之外的设备。
[0078]本公开的驱动力传递机构不限于使用齿轮的上述机构。例如,驱动力传递机构可以是使用例如带轮的机构(带传动机构)。类似地,用作本公开的安装主体的驱动力传递机构不限于接纳齿轮的齿轮箱。例如,用作本公开的安装主体的驱动力传递机构可以是接纳带轮的带轮壳体。
[0079]如上所述,本公开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及其改型。即,以上实施方式及其改型在不背离本公开的原理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进一步修改。
【主权项】
1.一种驱动装置,包括: 马达壳体(20;201;202),所述马达壳体(20;201;202)要被固定至安装主体;以及 马达单元(30),所述马达单元(30)包括定子(31)、转子(33)和轴(34),其中,所述定子(31)被接纳在所述马达壳体(20;201;202)的内侧部中,所述转子(33)以可旋转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定子(31)的内侧,所述轴(34)与所述转子(33) —体地旋转,其中: 所述马达壳体(20; 201; 202)包括接合部(25; 26; 27),所述接合部(25; 26; 27)具有与所述轴(34)的旋转轴线(R)同轴的螺纹部(251; 261; 271),并且由此所述接合部(25; 26;27)能够与所述安装主体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螺纹部(251;271)是形成在所述接合部(25;27)的外周表面中的阳螺纹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接合部(26)被成形为沿与所述旋转轴线(R)平行的方向突出的环形形状;并且 所述螺纹部(261)是形成在所述接合部(26)的内周表面中的阴螺纹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马达壳体(20;201;202)包括至少两个平面表面部(23、24),所述至少两个平面表面部(23、24)分别面向关于所述旋转轴线(10彼此相对的相对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接合部(25 ; 26; 27)位于所述马达壳体(20; 201; 202)的放置所述轴(34)的输出端(341)的侧部处;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50),所述控制单元(50)布置在所述马达壳体(20;201;202)的与所述轴(34)的所述输出端(341)相反的相反侧部处;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马达单元(30)的通电。6.—种电动助力转向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I; 2; 3); 驱动力传递机构(8),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8)连接至所述轴(34)的输出端(341);以及 驱动力传递机构壳体(80; 801),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壳体(80; 801)接纳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8)并且形成为安装主体,所述马达壳体(20;201;202)固定至所述安装主体,其中,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壳体(80;801)包括接合部(85;86),所述接合部(85;86)具有围绕开口(83)的螺纹部(851 ;861),所述轴(34)插入穿过所述开口(83),并且由此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壳体(80; 801)的接合部(85; 86)与所述驱动装置(I; 2; 3)的接合部(25; 26; 27)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接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其中: 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彼此接合的所述马达壳体(20; 201; 202)的接合部(25; 26; 27)与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壳体(80; 801)的接合部(85; 86)中的一者是带阳螺纹的接合部,并且由此所述马达壳体(20; 201; 202)的接合部(25; 26; 27)与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壳体(80 ;801)的接合部(85;86)中的所述一者的所述螺纹部是阳螺纹部; 所述马达壳体(20; 201; 202)的接合部(25; 26; 27)与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壳体(80;801)的接合部(85; 86)中的另一者是带阴螺纹的接合部,并且由此所述马达壳体(20; 201;202)的接合部(25; 26; 27)与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壳体(80; 801)的接合部(85; 86)中的所述另一者的所述螺纹部是阴螺纹部; 沿与所述轴(34)的所述旋转轴线(R)平行的方向测得的所述带阳螺纹的接合部的长度(LI ;L21)大于沿与所述轴(34)的所述旋转轴线(R)平行的所述方向测得的所述带阴螺纹的接合部的长度(L2;L11);以及 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壳体(80;801)和所述马达壳体(20;201;202)中的包括所述带阴螺纹的接合部的一者还包括带孔的底部部分(853; 214),所述带孔的底部部分(853; 214)被成形为环形形状,并且所述带阳螺纹的接合部的螺纹远端侧部(254;864;274)接触抵靠所述带孔的底部部分(853; 214)。
【文档编号】H02K5/00GK106043411SQ201610206568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4月5日 公开号201610206568.8, CN 106043411 A, CN 106043411A, CN 201610206568, CN-A-106043411, CN106043411 A, CN106043411A, CN201610206568, CN201610206568.8
【发明人】山崎雅志
【申请人】株式会社电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