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握把式变速控制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变速控制器,特别是自行车握把式变速控制器的设计。
已有的一种日本前田株式社(SR SUNTOUR,INC.),由我国台湾分部生产一握把式变速控制器,它采用转把自身滚筒拖缠一根短中间传动钢绳,该短中间传动钢绳的一端卡定在转把上,其另一端绕缠转把自身滚筒柱面切向伸出到与转把轴线分离,且空间垂直地配置在把座体上的一个销轴上,可转动地配装的双联滑轮块中的一个较大直径滑轮上相联结,另一根较长的钢绳是拨链器的控制钢绳,该钢绳则一端卡定在上述双联滑轮块中的一个较小直径滑轮上,它的另一端绕过该较小直径滑轮非直线地伸展与被控拨链器有效地相联结,转驱转把借助短中间传动钢绳联结的转把滚筒和双联滑轮块按从动滑轮与主动滑轮直径的比率拉紧或释放控制钢绳,引起拨链器向较大链齿片上拨切换,或者向较小链齿片下拨切换,它操纵省力,钢绳出线方向顺向车把横管内侧的总体布局便于安装,此外,附设在转把端缘孔壁的定位凹槽组与把座盘台轴侧簧座中相对应所“人”字卡簧组成的速级定位装置,以及把座外缘表面对向骑行者的数字盘与转把凸缘边处对应的可动标点组成的速级指示装置等也为骑行者了解、选择、变换速级提供了方便;不足之处是这种变速控制器的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还有一种由1992.4.7公告的US 5102372,它所披露的自行车拨链变速器钢绳控制系统,它安装在自行车把上通常与车把共轴,由一个可转动部分组成的握把式变速控制器,在该变速控制器的可转动部分有凸轮,有一根钢绳,该钢绳的一端与把座相对固定,它的另一端与拨链器相联结并受拨链器自身复位弹簧张拉,该凸轮由被钢绳缠绕的凸角组成,该凸轮凸角具有一定的形状,由此该凸轮凸角按一个方向运动拖拉钢绳克服所述的复位弹簧的复位张力引起拨链器向较大链齿片上拨切换,并且该凸轮凸角在相反方向转动能释放钢绳在该方向非直线前进的复位弹力引起拨链器向较小链齿片下拨切换;这种把控制钢绳的一端卡定在相对静止的把座上,另一端缠绕凸轮廓缘切向伸出联结到被控的拨链器上,借助转把自身凸轮转动改变被缠钢绳与该凸轮廓缘的相互间的接触长度,撑拉或释放被缠绕的钢绳,构成一种具有特色的撑拉钢绳型变速控制器;此外,该变速控制器也附设了与前述日本前田型式的变速控制器类似的定位凹槽一“人”字卡簧速级定位装置和外露对应速级指示装置,简单实用成本较前者下降;不足之处,一是凸轮要特殊设计,制造难度较大;二是钢绳从凸轮廓缘切向伸出,要在把座上添置附加的引导体才能把钢绳顺向车把横管内侧,满足各种车把特别是装有后弯式车把的自行车控制钢绳走向的安装要求,致使耗材费工成本提高;三是凸轮外缘工作直径大于转把操作部位直径,操作较费力;四是定位凹槽所处位置直径小于凸轮外缘工作直径,使所需定位锁定力和下拨操作力增大。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握把式变速控制器,它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完善,更加简单实用,特别适用于各种外变速传动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钢绳随转把自身中心滚筒滚缠拉放的结构方案,也就是一种安装在车把横管上通常与该车把横管共轴含有把座、转把、钢绳的握把式变速控制,其特征是转把上设有卡扣,有一根钢绳,该钢绳的一端被卡定在该卡扣中,该钢绳的另一端是缠绕转把自身中心滚筒且圆滑过渡顺向变速控制器自身轴线非直线地伸展,就近穿过把座的底端面,伸出到变速控制器体外的。
考虑到便于采用工程塑料加工生产把座,又能保证把座与车把横管能够有效地锁定住,可以采取使用带螺孔的金属锁插件,并且该锁插件能够沿与把座底端面垂直的方向配插入把座上相应凹腔中的结构形式。
考虑到防止转把沿自身轴线滑离把座,又便于装配制造,可以采用在把座上设置止脱件,该止脱件可以是旋入把座外缘围腔壁上螺孔中的大头自攻螺钉,该旋入的螺钉的前端头正好对应配插在转把定位凹槽围缘柱壁上的环槽中。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使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握把式变速控制器,结构更加紧凑、简洁、美观大方、便于生产制造。节材省能价廉物美,广泛适用于各种外变速传动的自行车;由于转把中心滚筒直径小于转把操作部位直径,也小于附设的定位凹槽围腔直径,致使本实用新型操作较省力,定位锁定力可以相对减小;此外回转形的结构,没有外露突出物,保证了骑行者的安全使用。
附图均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其中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握把式变速控制器与自行车外变速系统传动部件间相互联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握把式变速控制器的主视剖面图。
附图3是图2变速控制器沿A-A剖切移去把座的转把左剖视图。
附图4图2变速控制器沿A-A移去转把的把座右剖视图。
附图5是图2变速控制器的左视图。
附图6是图4把座上沿B-B剖切的展开放大剖视图。
附图7是图2变速控制器在车把横管上的安装示意图。
附
图1从总体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握把式变速控制器与自行车外变速系统传动部件间相互联结的一种典型结构示例,它在一种外变速传动自行车69的车把横管62的右端,位于固定把套61的内侧,与车把横管62共轴地安装了一个握把式变速控制器60,借助套管63钢绳30与可拨动链条64在多级飞轮67上切换的后拨链器68相联结;安装在车把横管62的左端的另一套变速控制器,则通过另一组套管、钢绳与可拨动链条64在多级链轮65上切换的前拨链器66相联结。
附图2、3、4描述了本握把式变速控制器60的内部结构,把座20借助中心孔21套装在车把横管62上,有一个锁螺钉51穿过过孔28进而旋过插入把座底端54上凹腔27中的带螺孔的金属锁插件一方螺母50,该锁螺钉接着旋入直至螺钉前端抵住车把横管62,使把座20与车把横管62可靠地固连在一起;有一个转把10,该转把10的握把1外圆表面有多条凸起的筋条2,一个与该握把对应偶配的橡塑蒙套14套定在握把1上,且有挡边3轴向限位阻止蒙套14轴向窜出;在该转把的另一端与孔21共轴的转把中心孔4松套在车把横管62上,转把中心滚筒5的前头部分可转动地配装在把座中心台阶孔22中,该部分相配深度由把座盘台25顶靠转把环台7制约,一个带螺旋沟槽11的钢绳卡扣33邻接中心滚筒5,一根钢绳30绕过卡扣33两侧的空隙34卡定在螺旋沟槽11中,钢绳铅头31则无干扰地埋在凹坑32中,该钢绳30的另一端则在封闭的环形内腔6中,缠绕转把自身中心滚筒5,过把座弧形导槽48,圆滑地顺向变速控制器60自身轴线,非直线地伸展穿入小孔49过把座底端54伸出体外的。由此在一个方向转动转把10钢绳30拉紧引起拨链器向较大链齿片方向上拨切换;反之,则钢绳30放松引起拨链器向较小链齿片方向下拨切换。此外,为阻止转把10沿自身轴线滑离把座20,在把座外缘围壁26上有螺孔29,一个大头自攻螺钉52旋入转把10端缘13外圆上的环槽12中,阻止转把10轴向滑出而又不干扰把10的工作转动;为方便骑行者变速控制本变速控制器60,结构中采纳了已有技术中的定位凹槽8和“人”字卡簧40组成的速级定位装置,也就是在把座盘台25上,由上档边46,下档边44,滑移弧面24有限空间构成的簧座55,在转把端缘13上,由缓边35,陡边36,顶弧39构成的定位凹槽8,一个由两只抵在滑移弧面24上的卡簧支足42,分别对应上下档边46、44的卡簧上、下侧边45、43和卡簧凸头41构成的“人”字卡簧40,簧座档边46、44与卡簧侧边45、43间有一能大体上能补偿正反向拨链到位滞缓的游隙47,卡簧凸头41依据变速控制器60所选定的速档,投合在相对应的定位凹槽8中,为了防止钢绳30自行脱档,在对应钢绳30放松侧的定位槽边做得较对应拉紧侧的较陡,为使拉紧钢绳控制力不致过大,定位凹槽8的另一边则做得较平缓,这还有利于负荷上拨时可利用缓边35过拨来补偿拨链器的负载缩位现象;转把10上的环台7还起着阻止卡簧40向外翻出的可能;把座20腔内凸块23和转把10端缘13两头的对应档边37、38则限定了本变速控制器60的极限转动区间;转把缘盘9与把座外缘围壁26对应贴合,使本变速控制器60的工作机构封闭在腔内,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并且还可以在转把缘盘9的盘沿上刻上动标点,在围壁26的外圆表面刻印上与速档对应的数字标记构成速级指示装置如图7所示。
附图5从本变速控制器的底端方向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钢绳伸出小孔49和套管座孔53和锁插件凹腔27的位置分布。
附图6示出了弧形导槽48在沿把座20轴线方向上的圆滑过渡引导结构和它与小孔49、套管座孔53的相互沟通联结的结构形式。
附图7给出了变速控制器60在车把横管62上的安装位置,以及它与固定把套61、套管63的相互联结位置关系,形象地显示了变速控制的操纵回转方向和速档指示效果。
以上主要描述了安装在车把横管62右端的一套通常与后拨链器68配套使用的变速控制器60,至于安装在车把横管62左端的另一套通常与前拨链器66配套使用的变速控制器,可以依此类推,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安装在车把横管上通常与该车把横管共轴含有把座、转把、钢绳的握把式变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转把上设有卡扣,有一根钢绳,该钢绳的一端被卡定在该卡扣中,该钢绳的另一端是缠绕转把自身中心滚筒且顺向变速控制器自身轴线非直线伸展穿过把座底端面伸出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把座上有阻止转把沿自身轴线滑离把座的止脱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是一种包含转把、把座、钢绳等购件的把式变速控制器,其特征是钢绳的一端卡定在转把上,钢绳的另一端缠绕转把自身中心滚筒柱壁且随转把转动拉、放该钢绳,驱使相联结的拨链器上拨或下拨实现变速控制的;并且还设置了卡簧定挡和速级数字指示装置,钢绳从把座底端轴向伸出的结构布局,它简单价廉,可靠实用,广泛选用于各种外变速传动的自行车。
文档编号B62K23/04GK2193310SQ9424186
公开日1995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20日
发明者丁柯中, 刘义娟, 边大益 申请人:丁柯中, 刘义娟, 边大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