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向盘多位置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91611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向盘多位置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方向盘多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盘、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上转向轴、下转向轴、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包括转向轴上连杆、钢丝拉索支架、操纵手柄A、钢丝拉索、复位弹簧、定位销、固定螺栓和转向轴下连杆,驾驶员拉动操纵手柄,操作力通过钢丝拉锁传递给定位销,定位销离开定位槽,拉力传递给复位弹簧,弹簧被压缩,转向轴上连杆可以绕固定螺栓上下移动。驾驶员分别操纵两组调节机构,可以从12个档位选择最佳方案,根据驾驶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转向轴倾斜角,从而调整转向轴的倾斜度,可以有效提升驾驶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使用、成本低廉,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方向盘多位置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方向盘多位置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由于驾驶员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为了提升不同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的舒适性,对方向盘和座椅之间相对位置的可调节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的外形尺寸是一定的,内部结构的布置和机构的设计尺寸对舒适性有较大影响。现在很多轿车上都已经安装了可高低调节转向柱的转向系统,这种转向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方向盘的高低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驾驶员的操作习惯,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但是这种结构可调节范围小,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最重要的是在调节时,以调节机构为圆心,方向盘弧线运动时,方向盘的倾斜度也跟着发生偏移,倾斜角有时会影响到驾驶员的操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向盘多位置调节装置,克服传统的汽车方向盘位置调节装置调节范围小,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缺点。
[0004]一种方向盘多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盘、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上转向轴、下转向轴、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安放于方向盘下方,所述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包括转向轴上连杆、钢丝拉索支架、操纵手柄A、钢丝拉索、复位弹簧、定位销、固定螺栓和转向轴下连杆,驾驶员拨动操纵手柄A后,在杠杆的作用下,驾驶员的操作力通过钢丝拉锁传递给定位销,定位销受到向后的拉力,离开定位槽,拉力传递给复位弹簧A,弹簧被压缩,此时,转向轴上连杆可以绕固定螺栓A上下移动,转向轴的下连杆上的调节位置共设有四个可选择的档位,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转向轴倾斜角,从而调整转向轴的倾斜度。
[0005]一种方向盘多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包括操纵手柄B、方向盘下连杆、定位销B、钢丝拉锁架、复位弹簧B、限位装置、固定螺栓B、传递连杆,所述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与所述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结构相同,只是在调节位置由四个档位减小为三个档位,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小该机构的占用空间。
[0006]相对于传统的方向盘位置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07](I)增加了方向盘的可调节范围,设计的调节装置可调节的范围更广,适用人群更多。方向盘角度可以通过分别调节两组机构来改变,两组机构分别有3个和4个位置可选,因此驾驶员可根据需要在12种位置中选择最佳位置,从而解决了驾驶员对方向盘位置的要求。
[0008](2)增加了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不舒服的方向盘位置容易导致驾驶员疲劳度的升高,直接影响着安全性,从而引起意外事故。
[000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使用、成本低廉,可使方向盘位置更加适合驾驶员驾驶习惯,舒适性提高,从而降低驾驶员疲劳度,增加汽车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向盘多位置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转向轴位置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转向轴位置调节机构选位调节过程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方向盘位置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方向盘位置调节机构工作示意图;
[0015]图中:1.方向盘2.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3.上转向轴4.下转向轴5.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6.转向轴上连杆 7.钢丝拉索支架 8.操纵手柄A 9.钢丝拉索10.复位弹簧A 11.定位销A 12.固定螺栓A 13.转向轴下连杆14.操纵手柄B 15.方向盘下连杆 16.定位销B 17.钢丝拉锁架 18.复位弹簧B 19.限位装置20.固定螺栓B 21.传递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一种方向盘多位置调节装置,包括方向盘1、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2、上转向轴3、下转向轴4、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5。
[0018]所述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5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转向轴上连杆6、钢丝拉索支架7、操纵手柄AS、钢丝拉索9、复位弹簧10、定位销11、固定螺栓12和转向轴下连杆13。如附图2所示。
[0019]所述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5的工作过程分为选位调节过程和固定位置调节两个过程。
[0020]( I)调节机构选位调节过程
[0021]当驾驶员进入到驾驶舱内,首先可根据自己身高进行座椅调整,前后位置固定后,再根据自己的体型调整转向柱的倾斜度,调整到合适位置时,即可固定转向柱的位置,然后调整方向盘倾斜度,调整到合适位置。
[0022]如附图3所示,驾驶员拨动操纵手柄AS后,在杠杆的作用下,驾驶员的操作力通过钢丝拉锁9传递给定位销11,定位销11受到向后的拉力,离开定位槽,拉力传递给复位弹簧A10,弹簧被压缩,此时,转向轴上连杆6可以绕固定螺栓A12上下移动,转向轴的下连杆13上的调节位置(限位装置)共设有4个可选择的档位,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转向轴倾斜角,从而调整转向轴的倾斜度。
[0023](2)调节机构固定位置调节过程
[0024]当转向轴调整到合适位置时,驾驶员可以松开操纵手柄AS,此时,受到压力的复位弹簧AlO给定位销All—个推力,定位销All被推回定位槽内,转向轴上、下连杆被固定,操纵手柄A8恢复原来位置,调节机构完成工作过程。
[0025]所述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2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操纵手柄B14、方向盘下连杆15、定位销B16、钢丝拉锁架17、复位弹簧B18、限位装置19、固定螺栓B20、传递连杆21。如附图4所示。
[0026]所述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2与所述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5结构相同,只是在调节位置由四个档位减小为三个档位,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小该机构的占用空间。
[0027]所述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2的安放位置位于所述方向盘I下方。所述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2工作过程与所述转向轴位置调节机构5相同,同样分为选为调节、固定位置两个过程。
[0028]( I)调节机构选位调节过程
[0029]同转向轴位置调节机构的选位调节过程相同,当驾驶员需要进行方向盘高低位置调节操作时,驾驶员将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固定后,拨动方向盘位置的操纵手柄B14,操纵手柄B14给钢丝拉索一个向后拉的拉力,与钢丝拉索连接的定位销B16受到拉力向后移动,离开定位槽,此时方向盘可以上下移动,在可供选择的三档调节位置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档位,从而完成选位调节的过程。
[0030]( 2 )调节机构固定位置过程
[0031]当驾驶员选定好与自己体型相适应的位置时,过程与转向轴位置调节机构的方法相同。驾驶员松开操纵手柄B14,定位销B16在复位弹簧B18的推力下回到定位槽内,卡住转向轴上、下连杆,固定转向柱的相对位置,完成操作过程。
[0032]驾驶员通过调节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可以实现方向盘位置的最佳选择。其中,通过调节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可以在四个档位的位置选择最佳的档位,通过调节方向盘位置的调节结构可以在三个档位的位置选择最佳的档位,这样共有十二个位置供驾驶员选择,总有一个位置是驾驶员感觉最舒适的。
[003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方向盘多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盘(1)、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2 )、上转向轴(3 )、下转向轴(4)、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5 ),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2 )安放于方向盘(1)下方,所述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5)包括转向轴上连杆(6)、钢丝拉索支架(7)、操纵手柄A (8)、钢丝拉索(9)、复位弹簧(10)、定位销(11)、固定螺栓(12)和转向轴下连杆(13),驾驶员拨动操纵手柄A (8)后,在杠杆的作用下,驾驶员的操作力通过钢丝拉锁(9 )传递给定位销(11),定位销(11)受到向后的拉力,离开定位槽,拉力传递给复位弹簧A (10),弹簧被压缩,此时,转向轴上连杆(6)可以绕固定螺栓A (12)上下移动,转向轴的下连杆(13)上的调节位置共设有四个可选择的档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向盘多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2)包括操纵手柄B (14)、方向盘下连杆(15)、定位销B (16)、钢丝拉锁架(17)、复位弹簧B (18)、限位装置(19)、固定螺栓B (20)、传递连杆(21),所述方向盘位置的调节机构(2)与所述转向轴位置的调节机构(5)结构相同,只是在调节位置由四个档位减小为三个档位。
【文档编号】B62D1/189GK204236549SQ201420729368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9日
【发明者】黄强, 李军, 张许林, 李元元 申请人:九江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